《2022年流行病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部分666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流行病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部分666 .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 8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名称解释部分第一部分、往年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 20 分)1、长期趋势 : 也称长期变异,是对疾病动态的连续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观察,在这个长时间内观察探讨疾病的病原体、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等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情况。2、类实验:不能作到随机分组或没有平行对照的实验。3、金标准: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可靠方法。4、行为:是指人或动物为适应环境生存所作出反映或活动,它是脑功能或内在心理需要的外部表现。二、简答题(每题6 分,共 12 分)1、简述普查的优点与缺点。答:普查的优点:(1)调查对象为全体目标人群,不存在抽样误差;(2)可以同时调
2、查目标人群中多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3)能发现目标人群中的全部病例,在实现“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的同时,全面地描述疾病的分布与特征,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缺点:( 1)不适用于患病率低且无简便易行诊断手段的疾病;(2)工作量大,工作不易做细,难于保证调查质量。(3)费时、费力、成本高。2、简述常用因果推断标准。答:( 1)关联的时间顺序;(2)关联的强度(3)关联的重复性(4)关联的合理性(5)研究的因果论证强度。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 20 分)1、疾病的季节性:指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2.安慰剂效应:是指某些研究对象,由于依赖医药而表现
3、的一种正向心理效应,这种心理效应甚至可以影响生理效应。3.正确指数:是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减去1,表示筛检方法发现真正病人与非病人的总能力。4. 行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研究行为因素与行为相关的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改变行为因素促进和维护、预防疾病,同时进行措施效果评价。二、简答题(每题6 分,共 12 分)1、简述现况研究的优缺点。答:优点:(1)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以样本估计总体的可信度较高;(2)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2 / 8 结果具有可比性;(3)一次
4、调查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缺点:( 1)难以确定先因后因的时相关系;(2)一般不能获得发病资料。(3)如果在一次现况研究进行过程中,研究对象中一些人正处于所研究疾病的潜伏期或者临床前期,极有可能被误判为正常人,低估研究群体的患病水平。2、简述 Mill 准则的内容。答:( 1)求同法;(2)求异法;(3)同异并用法;(4)共变法;(5)剩余法;(6)归纳统计推理。第二部分、学习指导第一章、绪论1.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情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第二章、疾病的分布2、发病率:表示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3、患病率:指特定
5、时间内总人口中曾患某病(新旧病例)之和所占的比例。4、感染率:指在某个时间内所检查的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例。性质与患病率相同。5、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6、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没,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7、潜在减寿年数:是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是指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8、 伤残调整寿命年: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早死和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9、散发:发病率呈历年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10、流行: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发
6、病率水平。11、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单单位集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对传染病来说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12、移民流行病学:是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一探讨病因,区分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的作用大小。第三章、描述性研究13、描述性研究: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时间及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以及影响情况及发生、发展的规律真实的展现出来。14、普查:指在特定时点、特定范围为的全部人群(总体)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15、抽样调查:指通过随即抽样的方法,对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的调查,以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即通过对样本中的研
7、究对象的调查研究,来推论其所在总体的情况。16、单纯随即抽样: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抽样方法。从总体N 个对象中,利用抽签或其他随机方法抽取n 个,构成了一个样本。它的重要原则是总体中每个对象被抽到的概率相等(均为n/N)17、系统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的抽样方法。设总体单位数为N,需要调查的样本数为n,则抽样比为n/N,抽样间隔为K=N/n 。将每K 个单位为一组,然后用随机方法确定第一组的单位号,最后每隔K 个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3 / 8 单位抽取一个作为研
8、究对象。18、整群抽样: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抽取其中部分群组作为观察单位组成样本。19、分层抽样:将总体的单位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次级总体(层),然后在从每一层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该法抽样误差比较小。20、多级抽样:在大型流行病学调查中,常常同时将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集中抽样方法结合综合使用。21、调查表:是收集科研所需资料的工具,是研究者根据设计的研究目的,将内容具体化到一系列问题形式的一种表格。22、生态学研究:是以人群为基本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从而进行暴露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即用代表人群组特征的量度来描述某些因素与疾病的关系。23、生态学谬误:是生态学最主要的缺点,其是由于生
9、态学研究是以各个不同情况的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以及存在的混杂因素等原因而造成的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不符。第四章、队列研究24、队列:是指具有某种共同暴露或特征的一个特定的研究人群组。25、相对危险度(RR):是指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即两组危险度之比。26、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又称为病因分值(EF),是指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与暴露的部分占暴露人群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27、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是指全人群某种疾病的发病率中,归因与某种暴露引起的发病占总人群全部发病的百分比。28、归因危险度(AR):又叫特异危险度,是暴露组发
10、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29、暴露: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物质,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30、 SMR(标化死亡比):是以全人口死亡率作为标准,算出该观察人群的理论死亡人数,即预期死亡人数,再求观察人群实际死亡人数与此预期死亡人数之比。31、发病密度:是指在队列研究中以观察人时为分母计算出的发病率。32、危险因素:是指能引起某种特定结局(如疾病)发生,或使其发生的频率增加的因子。33、观察终点:是指研究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34、匹配过头:不必要的工程列入匹配,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徒然丢失信息,增加工作难度,结果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35、分析性
11、研究:通常指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36、比值比( OR):是暴露与某因素发生疾病的危险性是为暴露与某因素的危险性的多少倍。37、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指病例和对照均选自医院。首先病例选自医院病例,对照按照设计的要求,根据一定条件在病例来自的医院中选择,进行病例对照研究。38、以社区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指病例来自某一确定的社区人群,对照根据设计要求和条件在同一社区选择。39、病例对照研究指选择一组患研究疾病的病人与一组无此病的对照,调查其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状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40、匹配每个病例选择一个或几个对照,使对照在
12、某些因素或特征(如年龄、性别等)方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4 / 8 与其相配的病例相同或基本相同。41、混杂偏倚当我们研究某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时,由于某个既与疾病有制约关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系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第六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42、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医院、社区、工厂、学校等现场为“实验室”的实验性研究称为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或称干预性研究。43、现场实验:现场实验是在实地环境下进行、以自然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的实验研究。44、社
13、区实验:是以社区人群整体作为干预单位的实验研究,常用于评价某种预防措施的效果。45、霍桑效应:指正在进行的研究对被研究者的影响,人们因为成了研究中特别感兴趣和受注意的目标而改变了其行为的一种趋向,与他们接受的干预措施的特异性作用无关。46、安慰剂效应:某些研究对象,由于依赖医药而表现的一种正向心理效应,这种心理效应甚至可以影响到生理效应。47、类实验:一个完全的流行病学实验必须有对照、随机抽样分组、干预措施、随访观察结局这四个基本特征,如果一项实验研究缺少其中一个或几个特征,这种实验就称为类实验。48、保护率: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发病率之差占对照组发病率的比例。49、双盲:指研究对象和给予干预或结
14、局评估的研究人员均不了解实验分组情况,而是有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实验。50、沾染:指对照组意外地接受了实验组的处理措施。51、依从性:指对象能服从实验设计安排并能密切配合到底的程度。52、开放实验:指研究对象和研究者均知道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分粗情况,不设盲。53、临床不一致性:指临床医生在工作中经常发生临床意见分歧即同一医生对同一病人连续几次检查结果,或者不同医生对同一病人的检查结果不相符。第七章、筛检54、筛检:是运用快速、简便的实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55、筛检实验:就是用于识别健康人群中未被发现的某病患者或可疑患者,
15、或高危个体的特殊办法。56、金标准: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疾病最可靠的方法。57、真实性: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相符合的程度。58、灵敏度:指实际有病,按该筛检实验被正确地判为有病的百分比。59、特异度:指实际无病按该诊断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无病的百分比。60、似然比:属于同时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复合指标。即有病者中得出某一筛检实验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5 / 8 果的概率与无病者得出这一概率的比值。61、可靠性: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用某些测量工具重复测量同一受试者时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62、阳性预测值:是指筛检
16、实验阳性者患目标疾病的可能性。63、领先时间偏倚:是指筛检诊断时间和临床诊断时间之差被解释为因筛检延长的生存时间。第八章、系统综述和meta 分析64、系统综述:是指针对某个主题进行的二次研究,在复习、分析、整理和综合针对该主题的全部原始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综述过程要依照一定的标准化方法。65、 meta 分析:是一类统计方法,用来比较和综合针对同一科学问题所取得的研究结果。比较和综合的结论是否有意义,取决于这些研究是否满足特定的条件。66、方法学质量: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避免或减小偏倚的程度。67、漏斗图:指相对于样本量的效应值,是以研究的效应估计值作为横坐标,样本量作为纵坐标画出的散点图,漏
17、斗图分析就是根据图形的不对称程度判断meta 分析中偏倚有无的一种简单方法。68、精确度:即随机误差的程度,一般用可用限的宽度来表示。69、外部真实性:研究结果外推的程度。第九章、偏倚及其控制70. 效度:是指研究收集的数据、分析结果和所得结论与客观时间的符合程度。71、内部真实性:是指研究结果与实际研究对象真实情况的符合程度。72、外部真实性:是指研究结果与推论对象真实情况的符合程度,外部真实性又称为普遍性。73、偏倚:研究误差中的系统误差部分称为偏倚。74、信息偏倚:又称测量偏倚或观察偏倚,是来自测量或资料收集方法的问题,使得获取的资料存在系统误差。75、混杂偏倚:当我们研究某个因素与某种
18、疾病的关联时,由于某个既于疾病有制约关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系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这种现象或影响叫混杂或混杂偏倚,该外来因素叫混杂因素。第十章、病因与因果推断76、流行病学病因:就是那些能使人群发病率(概率)升高的因素,即有该因素存在,其发病率高于无该因素时的发病率。77、因果关联:在确定了暴露因素E 与疾病D 的时间先后关系后,排除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这些系统误差的干扰,得到的E 和 D 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则可判断E 与D可能存在因果关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19、 页,共 8 页6 / 8 第十一章、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78、策略: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制定的指导全面工作的方针,如基本原则、主要策略和组织结构等。79、措施:是实现预期目标所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方法、步骤和计划。只有在正确的预防策略计划下,采取合理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预防效果。80、健康: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81、健康促进:是指促进人们控制和改善其自身健康的过程,是通过创造促进健康的环境使人们避免和减少对致病因子的暴露。改变机体的易感性,保护健康免于发病。82、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是为适应医学环境的变化,它要求整合生物医学、行为医学和社会医学
20、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用三维或多维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解决人类健康问题。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整合,而是需要医务人员改变思维方式和服务模式。现代医学模式为宏观决策提供了最佳的思维方式,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模式是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最佳服务模式。83、初级卫生保健:是应用切实可行、学术可靠又受社会欢迎的方法和技术、并通过社区的个人和家庭积极参与而达到普及,其费用也是社区和国家依靠自力更生原则精神能够负担的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形式。84、双向策略:即把对整个人群的普遍预防和对高危人群的重点预防结合起来,两者相互补充,可以提高效率。前者称为全人群策略旨在降低整个人群对疾病危险的暴露水平,它是通过健康促进实现的;后者称
21、为高危政策旨在消除具有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人群的特殊暴露,它是通过健康保护实现的。85、疾病监测: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应当知道的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疾病监测是公共卫生监测的一部分。86、主动监测:根据特殊需要,上级单位亲自调查收集或者要求下级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收集资料,称为主动监测。87、被动监测:下级单位常规上报监测数据和资料,而上级单位被动接收,称为被动监测。各国常规法定传染病报告即属于被动监测。88、哨点监测:根据某些疾病的流行特点,由设在全国各地的哨兵医生对高危人群进行定点、定时、定量的监测。89、
22、第二代监测:是指以血清学监测和行为学监测相结合的综合监测,以达到提高敏感性和监测效率的目的。第十二章、传染病流行病学90、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7 / 8 91、传播途径: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所经历的全部过程。92、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称为疫源地,几可能发生病例或新感染的范围。93、人畜共患病:指人类罹患以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又称动物性传染病。
23、94、人群易感性:指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95、传播概率:也称传染概率,指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后而成为感染者的概率。96、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消除或杀灭外界环境中的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施,包括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两大类。97、计划免疫:是指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第十三章、伤害流行病学伤害流行病学:是运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描述伤害的发生频率及其分布,分析伤害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提出干预和防制措施,并对措施效果作出评价的一门流行病学分支学科。伤害
24、: 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性的能量交换超过机体组织的耐受水平而造成的组织损伤和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损伤称之为伤害。伤害发生率:指单位时间内(通常是年)伤害发生的人数与同期人口数之比是进行伤害研究与监测常用的指标。第十四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自然灾害:是指当自然因素超过特定条件下社会和人类的承受能力,产生了消极作用,便称之为自然灾害。第十六章、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精神卫生:是研究各类精神病的防治,探讨保障人群心理健康,减少和预防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发生的一门科学。行为:或称行动,是指人或动物为适应环境生存所作出的反应或活动,它是脑功能或内在心理需要的外部表现。第十六章
25、、分子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 健康状态相关生物标志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医学相关生物群体特征及其人类疾病/ 健康的关系,制定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生物标志:指能代表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可识别物质特征。分子生物标志:主要指代表生物结构和功能的生物大分子特征。暴露生物标志:指与疾病或健康状态有关的暴露因素的生物标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8 / 8 效益生物标志:指宿主暴露后产生的功能性或结构性变化的生物标志。易感性生物标志:指宿主对疾病发生、发展易感程度的生物标志。外暴露:指体外
26、环境因素暴露;就致病性来说,可以是生物性病原因素暴露或非生物性病原因素暴露。内暴露:指能引起生物结构或功能变化的体内因素暴露。生物标本库:指储存有来源广泛的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大量生物标本,并能保持它们的生物学特性以共研究或检测等应用的系统。第十七章、遗传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是研究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病因以及制订预防或控制对策的学科。它着重研究疾病发生中遗传与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作用方式、后果和预防控制方法。遗传度:在多因子遗传病中,遗传对易患性所起作用的大小程度称为遗传度。半同胞分析:半同胞指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根据所研究疾病的患病情况,可分析疾病或遗传性状来自父方或母方
27、。遗传咨询:遗传咨询是应用医学遗传学与临床学的疾病原理与技术解答遗传病患者及其亲属或有关人员提出的有关疾病的病因、遗传方式、诊断、治疗、预防、预后等问题,估计患者亲属特别是子女中某病的再发风险,并对婚姻、生育及遗传监护予以指导。第十八章、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是有意识地、明确的、审慎地利用现有最好的证据制定关于个体病人的诊治方案。循证临床实践:指基于证据进行个体病人的诊治。循证医学卫生决策:是遵循现有最好的证据制定关于一组病人、一个医院、一个社区或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模式、公共卫生措施和医疗卫生政策的学问。证据分级:是指将同研究方法所提供的质量有高到底进行排列。决策三要素:指现有研究最好的证据、现有资源、实际医疗卫生条件,以及病人和社会的价值取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