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6092615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理论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检验本科用)医学检验系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教学组2007-01-01目 录前言1大纲说明1课程基本信息2课程有基本内容及要求2第 一 章 概论2第 二 章 抗原抗体反应2第 三 章 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2第 四 章 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制备技术3第 五 章 凝集反应3第 六 章 沉淀反应3第 七 章 免疫电泳技术4第 八 章 放射免疫技术4第 九 章 荧光免疫技术4第 十 章 酶免疫技术5第 十一 章 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放大技术5第 十二 章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5第 十三 章 免疫细胞分离及检测技术6第 十四 章 吞噬细胞检测及应用6第 十五 章 细胞

2、因子测定及应用6第 十六 章 细胞粘附分子测定及应用7第 十七 章 免疫球蛋白检测及应用7第 十八 章 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及应用7第 十九 章 补体检测及应用7第 二十 章 自身抗体检测及应用8第二十一章 MHC和HLA检测及应用8第二十二章 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应用8第二十三章 免疫自动化仪器分析9第二十四章 免疫检验质量控制9第二十五章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9第二十六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10第二十七章 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10第二十八章 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10第二十九章 肿瘤免疫及其免疫检测11第 三十 章 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验11参考书目11课程学时分配12

3、前 言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述临床免疫学基本技术、基本理论和常用免疫学诊断方法,以及常见免疫相关性疾病免疫学特征及免疫学诊断意义。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应用常用免疫学检验技术,掌握临床免疫相关疾病免疫学特征,并能针对不同临床病例开展相关免疫学项目诊断,能对诊断结果进行合理临床解释和分析。免疫学是当今生命科学中前沿学科之一,发展极为迅速,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在以上所提基本要求基础上,还要求学生了解免疫学新知识、新理论及新技术,以使学生既能适应临床免疫检验工作,又要具有一定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根据课程要求适当补充新知识新理论,可

4、引导学生课外学习,了解相关领域发展前沿,拓展学生视野。大纲说明1本大纲选用教材: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王兰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三版。2先修课程: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内科学等。3适用专业:医学检验(五年制本科)4本课程实验要求见临床检验免疫学实验大纲。5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讲授、影像、自修等多形式教学,教师可根据相应课程需要自行选择教学方法。6本课程未包含医学免疫学内容,为了讲授连续性和系统性保证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可根据需要适当安排回顾复习医学免疫学相关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可根据需要适当布置一些思考题和临床病案分析,以帮

5、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7本大纲对教学内容作了三个层次界定:1)熟练掌握:要求教师对相关内容作细致讲授,在可能情况下适当作深度上延伸,以求学生能透彻理解和运用。2)掌握:要求生学能深入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熟悉相关基本技术和方法。教师讲授重点是引导学生对基本知识点正确理解3)了解: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有一初步认识,明确相关知识点适用范围,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点明其知识要点,具体内容可引导学生自修。8关于重点难点理解:本纲对重点、难点并未严格区分,部分了解内容较难理解,教师应适当安排时间对相关内容作较详细阐述。9本纲内容考核:本大纲内容考核重点放在熟练掌握、掌握内容

6、上,其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应用能力和课程内容熟悉程度,对于了解内容主要考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正确理解情况,具体所占比例教师根据授课情况调整把握。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课程类别:必修课学时分配:总学时为75学时,其中理论授课40学时,实验课35学时考试方式:考试学 分:4课程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概论目要求1 了解本课程性质、研究范围、方法、目及其任务。2 回顾并熟练掌握医学免疫学中基础免疫学相关概念及免疫学机理。教学内容1免疫学简介2临床免疫学3免疫检验重点、难点本课程性质学 时:1学时第二章抗原抗体反应目要求1 熟练掌握抗原抗体反应原理。2 熟练掌握抗原抗体反

7、应特点。3 掌握抗原抗体反应影响因素及反应类型。教学内容1 抗原抗体反应原理(抗原抗体结合力、抗原抗体亲和性和亲和力、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2 抗原抗体反应特点(反应特异性、比例性、可逆性)3 抗原抗体反应影响因素(抗原、抗体及反应环境)4 抗原抗体反应类型重点、难点抗原抗体反应特点、抗原抗体反应影响因素学 时:1学时第三章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目要求1 熟练掌握多克隆抗体制备流程;2 了解常见免疫原制备、动物选择和接种方法;3 熟练掌握免疫佐剂概念,了解其种类和作用;4 掌握抗血清鉴定和保存方法,并了解其纯化方法。教学内容1 多克隆抗体概念、特点。2 免疫原制备、免疫佐剂、动物免疫接种、抗血清

8、鉴定和保存及抗血清纯化。重点难点免疫佐剂概念及作用学 时:1.5学时第四章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制备技术目要求1 熟练掌握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原理和流程2 了解单克隆抗体特点和应用3 熟练掌握基因工程抗体中相关抗体种类、特点,掌握其制备方法和应用4 了解抗体库技术制备原理。教学内容1. 杂交瘤技术基本原理(杂交瘤细胞制备原理、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及应用、克隆化培养)2. 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纯化和鉴定)3. 基因工程抗体概念和特点4. 基因工程抗体人源化抗体、小分子抗体、抗体融合蛋白、双特异性抗体5. 抗体库技术原理、特点及应用重点难点杂交瘤技术学 时:1.5学时第五章凝集反应目要求1. 熟

9、练掌握凝集反应原理、特点和常见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和抗球蛋白试验。2. 了解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掌握抗球蛋白参和血凝试验。教学内容1. 凝集反应特点2. 常用凝集反应类型(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抗球蛋白试验)重点难点凝集反应原理、方法学 时:1学时第六章沉淀反应目要求1. 熟练掌握沉淀反应特点和液体内沉淀试验、单向扩散试验和双向扩散试验方法;2. 掌握免疫浊度测定影响因素。教学内容1. 沉淀反应特点2. 液体内沉淀试验(絮状沉淀、免疫浊度)3. 凝胶内沉淀试验(单/双向扩散试验)4. 沉淀反应应用重点难点沉淀反应特点、应用、免疫浊度测定影响因素学 时:1学时第七

10、章免疫电泳技术目要求1. 熟练掌握免疫电泳基本原理和常见免疫电泳类型反应原理(对流免疫电泳、火箭免疫电泳、免疫电泳、免疫固定电泳)。2. 掌握各种类型免疫电泳特性和应用。教学内容1. 免疫电泳基本原理:反应原理、电解质和蛋白质两性电离特性、电渗作用、电泳载体。2. 电泳类型:对流免疫电泳、火箭免疫电泳、免疫电泳、免疫固定电泳。重点难点免疫电泳基本原理学 时:1学时第八章放射免疫技术目要求1. 熟练掌握放射免疫技术特点及放射免疫分析、免疫放射分析基本原理2. 了解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放射分析异同教学内容1. 放射免疫技术特点2. 放射免疫分析3. 免疫放射分析4.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应用重点难点放射

11、免疫技术特点、放射免疫分析及免疫放射分析基本原理学 时:1学时第九章荧光免疫技术目要求1 熟练掌握荧光技术中相关概念和常用荧光物质2 了解荧光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基本结构和使用3 熟练掌握荧光标记抗体制备和免疫荧光显微技术4 了解免疫荧光技术在医学检验中应用。教学内容1 荧光基本知识:荧光现象、荧光技术中有关概念、常用荧光物质和设备。2 荧光抗体制备:抗体荧光素标记、标记抗体纯化和鉴定。3 免疫荧光显微技术:标本制作、荧光抗体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查。4 免疫荧光技术在医学检验中应用:病原学和自身抗体检测。重点难点荧光基本知识、免疫荧光显微技术学 时:1学时第十章酶免疫技术要求目1 熟练掌握酶免

12、疫技术中常用酶及相应底物,了解酶标抗体/抗原制备方法。2 熟练掌握均相酶免疫测定和异相酶免疫测定原理和应用。3 熟练掌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原理和方法。4 掌握膜载体酶免疫测定中不同方法实验原理及应用。教学内容1 酶免疫技术特点(酶和酶作用底物、酶标记抗体/抗原、固相载体及免疫吸附剂)。2 酶免疫技术分类(均相酶免疫测定、异相酶免疫测定)。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4 膜载体酶免疫测定(斑点酶免疫吸附试验、免疫渗滤试验、免疫层析试验、免疫印迹技术)。重点难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原理、常用酶及相应底物学 时:2学时第十一章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放大技术目要求1 熟练掌握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基本特点、基本类型及原理,

13、了解生物素和亲和素标记方法,2 掌握该系统在酶免疫测定、荧光免疫测定、放射免疫测定及分子生物学中应用。教学内容1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特点(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适用性)。2 生物素理化性质和标记(生物素活化、蛋白质生物素标记)。3 亲和素、链霉亲和素理化性质和标记(亲和素和链霉亲和素活性、亲和素/链霉亲和素标记)。4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应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基本类型及原理,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在酶免疫测定、荧光免疫技术、放射免疫测定及分子生物学中应用)。重点难点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基本特点、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基本原理及在酶免疫测定中应用学 时:1学时第十二章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目要求1 熟练掌握酶

14、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原理。2 了解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要点、免疫金(银)组织化学、免疫标记电镜技术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教学内容1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概念及技术要点(标本处理、抗体处理和保存、免疫染色及结果判断)。2 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酶标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法、非标记抗体免疫酶组化染色法、酶标记亲和素-生物素技术)。3 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4 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5 免疫标记电镜技术。6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7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应用重点难点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原理学 时:3学时第十三章免疫细胞分离及检测技术目要求1 熟练掌握免疫细胞分离技术、细胞表面标志检测和T细胞

15、功能测定。2 了解B细胞、NK细胞功能检测。教学内容1 免疫细胞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淋巴细胞分离、T/B细胞分离、T细胞亚群分离、分离细胞保存及活力测定)2 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检测及亚群分类(T细胞、B细胞、NK细胞)3 淋巴细胞功能检测技术(T细胞及其亚群、B细胞、NK细胞)4 免疫细胞检测临床意义重点难点免疫细胞分离技术学 时:1.5学时第十四章吞噬细胞检测及应用目要求1 掌握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2 了解其功能测定临床意义。教学内容1 中性粒细胞功能检测:细胞运动功能检测、吞噬和杀菌功能检测。2 巨噬细胞功能检测:炭粒廓清试验、吞噬功能检测、溶酶体酶测定。重点难点中性粒

16、细胞吞噬和杀菌功能检测学 时:0.5学时第十五章细胞因子测定及应用目要求1 熟练掌握细胞因子常见检测方法。2 了解不同检测方法优缺点及细胞因子检测临床应用。教学内容1 细胞因子测定方法(生物学测定法、免疫测定法、分子生物学测定法)。2 细胞因子测定临床诊断、治疗中应用。重点难点细胞因子测定方法学 时:1.5学时第十六章细胞粘附分子测定及应用目要求1 掌握细胞粘附分子常见检测方法2 了解细胞粘附分子检测临床意义。教学内容1 细胞粘附分子检测(细胞表面粘附分子测定、可溶性粘附分子测定、细胞粘附分子基因及基因表达测定)2 细胞粘附分子测定临床应用。重点难点细胞粘附分子检测学 时:0.5学时第十七章免

17、疫球蛋白检测及应用目要求(参考第二十七章)1 熟练掌握血清中IgG、IgA、IgM、M蛋白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2 了解IgE、IgD和冷球蛋白测定方法和临床意义。教学内容1 IgG、IgA、IgM、IgE、IgD测定及其临床意义。2 异常免疫球蛋白检测(M蛋白检测和鉴定、冷球蛋白检测和鉴定)重点难点IgG、IgA、IgM、IgE、M蛋白定量临床意义、M蛋白检测和鉴定学 时:0.5学时第十八章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及应用目要求1 了解不同类型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方法和临床应用教学内容1 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2 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3 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技术应用重点难点抗原特异

18、性循环免疫复合物学 时:0.5学时第十九章补体检测及应用目要求1. 熟练掌握补体性质、三条活化途径特点。2. 掌握总补体和单个补体成份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补体结合试验原理3. 了解补体测定临床应用价值。教学内容1. 补体系统及活化途径。2. 补体测定(总补体测定、单个补体成份测定、补体结合试验)。重点难点补体性质及时性三条活化途径、补体成份测定原理学 时:1学时第二十章自身抗体检测及应用目要求(参照第二十六章)1. 熟练掌握自身免疫疾病发生机理和特点。2. 掌握常见自身抗体检测方法,掌握常见自身抗体检测临床意义。3. 了解抗组织抗体检测。教学内容1. 自身免疫和自身抗体2. 常见自身抗体检测(

19、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ENA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心磷脂抗体)3. 抗组织抗体检测(抗平滑肌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抗骨骼肌抗体、抗胰岛细胞抗体)4. 自身抗体检测临床应用重点难点自身抗体临床应用(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ENA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核抗体检测方法学 时:1学时第二十一章 MHC和HLA检测及应用目要求1. 熟练掌握MHC基础知识、HLA传统分型方法及HLA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2. 了解HLA分型应用。教学内容1. MHC一般特性(概念、MHC基因、MHC分子)2. HLA分型方法(血清学分型、细胞学分型、分子生物学分型)。

20、3. HLA分型实际应用(器官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输血反应、法医学鉴定)。重点难点MHC一般特性、HLA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学 时:2学时第二十二章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应用目要求1. 掌握流式细胞仪分析和分选原理及其参数和数据显示方式。2. 了解其样品制备及质量控制。3. 掌握其最常用荧光标记物和标记方法。4. 熟练掌握流式细胞术在免疫学检查中应用。教学内容1. 流式细胞仪分析及分选原理(工作原理、散射光测定、荧光测量、分选原理)。2. 数据显示和分析(参数、数据显示方式)。3. 流式细胞仪免疫分析技术要求(样品制备、荧光标记染色、质量控制)。4. 流式细胞术在免疫学检查中应用。重点难点流式细

21、胞仪分析及分选原理、流式细胞术在免疫学检查中应用学 时:2学时第二十三章免疫自动化仪器分析目要求1. 掌握自动化免疫比浊分析技术原理并了解其实验注意事项。2. 熟练掌握化学发光、荧光免疫自动免疫分析原理、常用标记物和分析类型,及各自应用。教学内容1. 自动化免疫比浊分析技术(散射免疫比浊分析、定时散射比浊分析、速率散射比浊分析、免疫透射比浊分析)。2. 化学发光自动免疫分析(分析原理、常用标记物、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类型)。3. 荧光免疫自动化分析(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荧光偏振免疫测定、荧光酶免疫分析)。重点难点化学发光、荧光免疫自动免疫分析原理、速率散射比浊分析学 时:4学时第二十四章免疫检验

22、质量控制目要求1. 掌握质控相关基本概念。2. 熟练掌握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原则和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处理。3. 了解室间质量评价及实验室信息系统质控应用。教学内容1. 质控相关基本概念(室内质控、室间质控、准确度、偏倚、精密度等)。2. 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原则及常用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标准化操作、标准品和质控品、定性检验、定量检验等)。3. 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处理和室间质量评价、实验室信息系统在质控中应用、免疫质控意义。重点难点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处理、ROC曲线应用学 时:3学时第二十五章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目要求(参考第十七章、第十八章)1. 熟练掌握各型超敏反应发生机理和常见疾病,同时了解针对不同

23、类型超敏反应检测方法。教学内容1. 四型超敏反应发生机理、常见疾病。2. 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皮肤试验、IgE检测、抗血细胞抗体检测和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重点难点血清IgE检测学 时:1学时第二十六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目要求(参考第二十章)1. 掌握自身免疫性疾病分类和共同特征。2. 熟练掌握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和免疫损伤机制。3. 掌握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教学内容1. 自身免疫性疾病概述(疾病分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共同特征)。2.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自身抗原、免疫调节异常、遗传因素、Fas/FasL表达异常)3. 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损伤机制4. 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

24、5. 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实验检测。重点难点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主要实验检测学 时:2学时第二十七章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目要求(参考第十七章、第七章)1. 了解免疫增生性疾病概念和分类,掌握其免疫损伤机制。2. 掌握常见免疫球蛋白增殖病。3. 熟练掌握免疫球蛋白异常增生常用免疫检测。教学内容1. 免疫增生性疾病概念和分类。2. 免疫增生性疾病免疫损伤机制(浆细胞异常增殖、正常体液免疫抑制、异常免疫球蛋白增生、溶骨性病变)。3. 常见免疫球蛋白增殖病及常用免疫检测。重点难点免疫球蛋白异常增生常用免疫检测学 时:0.5学时第二十八章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目要求1. 掌握免疫缺陷性疾病病

25、因、分类和特点,了解临床常见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2. 熟练掌握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3. 了解免疫缺陷病发病机理及不同免疫缺陷病实验诊断项目。教学内容1. 免疫缺陷性疾病常见发病原因、分类、特点。2. 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B细胞免疫缺陷、T细胞免疫缺陷、联合免疫缺陷、吞噬细胞功能缺陷、补体缺陷)。3.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原学、发病机制、免疫学特征、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4. 免疫缺陷病实验检测(体液免疫检测、细胞免疫检测、吞噬细胞功能检测、补体系统检测、基因诊断)。重点难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及实验室检查学 时:0.5学时第二十九章肿瘤免疫及其免疫检测目要求1. 了解肿瘤发

26、病因素,掌握肿瘤免疫逃避机制。2. 熟练掌握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了解肿瘤抗原分类。 3. 熟练掌握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并掌握常见肿瘤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教学内容1. 肿瘤概述(发病因素、肿瘤免疫逃避机制)。2. 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体液免疫效应、细胞免疫效应)。3. 肿瘤抗原分类4. 肿瘤标志物在免疫诊断中应用。重点难点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学 时:1学时第三十章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目要求1. 熟练掌握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种类及其发生机制,了解排斥反应预防和治疗措施。2. 熟练掌握组织配型原理、方法和应用。3. 在充分理解移植免疫基础上,掌握排斥反应免疫检验。4. 了解引起排斥反应靶抗原及常见组织和

27、器官移植类型。教学内容1. 引起排斥反应靶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其他组织相容性抗原)。2. 移植排斥反应种类及发生机制(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3. 排斥反应预防和治疗(组织配型、移植物和受体预处理、免疫抑制或免疫耐受建立)。4. 排斥反应免疫检验(体液免疫水平检测、细胞免疫水平检测、补体水平检测、急性时相反应物质检测)。5. 常见组织或器官移植(肾脏移植、干细胞移植)。重点难点排斥反应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学 时:1学时参考书目1医学免疫学,陈慰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第4版2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 叶应妩 王毓三 申子瑜 2006年

28、11月第三版第1次印刷理论课程学时分配授课内容学 时一、概论1二、抗原抗体反应1三、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1.5四、单抗、基因工程抗体制备技术1.5五、凝集反应1六、沉淀反应1七、免疫电泳技术1八、放射免疫技术1九、荧光免疫技术1十、酶免疫技术2十一、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放大技术1十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3十三、免疫细胞分离及检测技术1.5十四、吞噬细胞检测及应用0.5十五、细胞因子测定及应用1.5十六、细胞粘附分子测定及应用0.5十七免疫球蛋白检测及应用0.5十八、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及应用0.5十九、补体系统检测及应用1二十、自身抗体检测及应用1二十一、MHC和HLA检测及应用2二十二、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应用2二十三、免疫自动化仪器分析4二十四、免疫检验质量控制3二十五、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1二十六、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2二十七、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0.5二十八、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0.5二十九、肿瘤免疫及其免疫检测1三 十、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1总学时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设计 > 工程图纸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