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观日出(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泰山观日出(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7 登泰山 观日出 教学目标:1、 能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积累词语。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登泰山”和“观日出”两部分内容;了解作者抓景物特点、展开想象,将景物写清楚、写具体的写作方法。3、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开阔胸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情操。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作者抓景物特点、展开想象,将登泰山、观日出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写作方法。2、 进一步学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巧妙作用,从而感悟泰山、日出的特点。并能尝试着写几句。教学准备:老师: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学生:1、 读课文,并理解词语。2、 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3、 查找资料,了解泰山的绮丽风光。教学设计:一、启发谈话,揭
2、示课题1、学生“课前两分钟演讲”以“小导游”的形式简单介绍泰山。播放泰山风景资料,请学生介绍有关泰山的知识。2、揭示课题。师:今天,让我们跟随小导游到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泰山,一起登上泰山观看日出。出示课题: 登泰山观日出说明:查找资料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交流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利用“课前两分钟演讲”,请一名“小导游”边播放泰山风光边向大家作介绍,让学生对泰山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为学习课文作一个铺垫。活泼的形式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读通课文,理清脉络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依据课题,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16节、79节)(2)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你
3、读了“登泰山”和“观日出”这两部分内容之后的感受。2、讨论交流。板书:登泰山(千辛万苦) 观日出 (壮美)说明:充分开拓课文资源,以词句为重点,设计各种语言文字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选词用语的能力。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分别用一个词语表达自己读了“登泰山”和“观日出”这两部分内容之后的感受,对于加强学生选用恰当词语表情达意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三、研读课文,品味词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16小节)登泰山。1、指名读16小节,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时候,作者分别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景物?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圈出有关词语。2、小组讨论并填空。时间地点景物凌晨2时半山脚下整个泰山刚4时半中天门天已微明对松亭
4、山势、云海7点10分南天门、日观峰石阶3、师小结:课文16节,作者以时间、地点的变化介绍了登泰山时在中天门、对松亭、南天门、日观峰的所见所感。文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句子描述了泰山绮丽的景色。4、指导学生默读课文16小节,用“”划出登泰山时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5、交流句子,体会泰山的特点以及“我”由此产生的感受。(1)高:“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板书:雄伟 担心 (2)美:山势美:“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指名读。理解:“依稀可辨”。想象一下“马鞍俯卧”、“驼峰耸立”。云雾美:
5、“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引读:“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板书:变幻莫测 迫不及待小结:作者通过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山势的高低起伏、形态各异;又采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云雾升腾缭绕、扩展幻化的美景,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神奇及美丽。(3)险: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我扶住路边的铁栏杆,沿着窄窄的石板砌成的台阶,艰难地向上攀登着。板书: 险峻齐读。再次体会比喻的生动、贴切。6、指导学生
6、有感情朗读找出的句子。说明:把文体知识的教学及课文的理解结合起来,如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有利于学生有感性上的认识。语言形式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上语文课还是要让学生知道作者使用怎样的语言形式来表现内容的。7、学习方法,训练说写(1)做小导游,带领大家登上泰山,向大家介绍泰山美丽的景色。(2)仿照课文第四小节,发挥想象,说说依稀可见的泰山还会有哪些美丽的山势?美丽的云海还会有哪些壮丽的景象?尝试写几句比喻句。说明: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文本特点渗透写作指导。在体会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后,在此处举一反三,达到学以致用之效。8、师:雄伟壮丽的泰山吸引了无数的游人,不仅是年轻人,连白发苍苍的老人也
7、被吸引来了,他们登山的快乐让疲累的我备受鼓舞。(板书)过渡:登泰山最大的快乐是在日观峰看日出,那壮丽的景象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现在让我们去领略一下日出时的美景。学习第二部分内容(79小节)观日出。1、观看日出音像资料。运用能力迁移,及学过的火烧云比较,掌握写作方法。2、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用不同符号划出文中表示时间、天空颜色变化以及太阳逐渐变化的词语。3、交流、板书。观日出 过了七八分钟 出现鱼肚白 不断扩大 一会儿 淡红色加深了 一刹那 出现一道弧边 半圆 挣脱地面4、用媒体图片演示,让学生复述“日出”过程,进一步感受其美丽及壮观。5、配乐朗读比赛。说明:语文课上的朗读指导尤为重要。文
8、本所展现的是日出的瑰丽景色,因此要让学生通过读来感受文本的语言之美,要让课堂充满琅琅的书声。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并配合画面及音乐的渲染,学生更能感受泰山日出的壮观景象和磅礴气势。6、师小结:泰山的日出景观真是太奇妙了,读了课文,大家一定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在我国古代,有许多诗人也赞美过这座雄伟壮丽的山,下面请同学们把搜集的有关泰山的诗或诗句进行交流。四、搜集诗句,拓展交流。附板书: 17登泰山 观日出 观日出(壮美) 过了七八分钟 出现鱼肚白 不断扩大险峻 被受鼓舞 一会儿 淡红色加深了变幻莫测 迫不及待 一刹那 出现一道弧边 半圆 挣脱地面雄伟 担心登泰山 (千辛万苦)关于说课一、教材分析登
9、泰山 观日出是新教材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我”登泰山观日出的过程,描绘了泰山的绮丽风光和泰山日出的壮观景象。课文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按“登泰山”和“观日出”分成;两部分:第一节到第六节,写了“我”沿着中天门、对松亭、南天门向上攀登,最后到达日观峰的过程和一路上的所见所感,重点写了泰山之高、云海之美、山路之险峻。第七至第九节写了日出时的壮观景象,抓住整个日出前后天空颜色、光亮的变化过程和观看时的感受,描绘了泰山日出的磅礴气势。文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一气呵成,把云雾变化莫测以及天空颜色、光亮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引人入胜。本文是一篇游记。课文按游览顺序,以时间推移
10、、地点变换为主线,将登山的苦及乐和自然风光的美妙及壮观紧密结合,写景抒情,景中有情,情在景中,情景交融。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用精彩的语言、澎湃的热情传递美好的情感,表达对人生的追求。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教师只需对极少数易错字稍作强调即可;在词语的理解上,学生已学习了不少方法,可在课前通过相关的预习自学自主识字,在课堂中可分别就字词的音形的难点和部分词义可通过预习反馈加以检测,当然一些重点词语还需结合课文加以理解。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概括、表达、理解、感悟的能力,但学生及学生之间仍有差异。相对语文学习能力强一些的学生已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清晰、明确、完整地表达自
11、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等。而相对语文学习能力的弱的学生在概括能力上还存在一点问题。语文学习更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写作技巧的积累。文中出现的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讲已不陌生后,但实际运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比喻用得恰当、生动、优美,尚须多加点拨、练习。因此,教师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设计形式多样的说写练习,以提高其整理材料、组织语言和表情达意的能力。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目标一:能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积累词语。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积累“游览胜地、耽误、依稀可辩、层层叠叠、目不转睛
12、、刺激、情不自禁“等词语。通读全文,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词汇。五年级教材不提供统一的生字表,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再需要生字教学。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学做针对性地指导。目标二: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登泰山”和“观日出”两部分内容;了解作者抓景物特点、展开想象,将景物写清楚、写具体的写作方法。在课堂上,让学生找一找文章中的比喻句、拟人句,然后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通过朗读,品味,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再引导其展开丰富的想象,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写形象、写具体。目标三: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开阔胸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情操。学生在如梦如幻的美景中欣赏美、享受美、体验美,从而以澎
13、湃的热情传递美好的感情,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四、教学设计及感想本文描写了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泰山日出的绮丽风光。文章以登泰山和观日出分为两个部分,脉络清楚,重点突出。其中,“登泰山”部分作者以时间、地点的变化介绍了登泰山时在中天门、对松亭、南天门、日观峰的所见所感;“观日出”部分详细介绍了日出的美丽及壮观景象,最后一节直抒胸臆,将登高观日出时的感受完全表达了出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采用“导游”的方式处理教材,目的让学生在学习中拓展课外知识,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一开始,我利用“课前两分钟演讲”,请一名“小导游”向大家介绍泰山的情况,让孩子们对泰山有一个初
14、步的印象,为学习课文作一个铺垫。接着,让学生在自由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按课题进行分段并用一个词概括出对两部分内容的感受。这是孩子们对课文的初步理解和感悟,让他们从整体上去认知内容。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讲,语文学习更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写作技巧的积累。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时,我主要抓住研读和探究进行。在“登泰山”中,让学生通过阅读,划出表示时间、地点和感受的词句。这不仅理清了课文思路,也让孩子们懂得了写作方法写游记要抓住时间和地点这两条线索来描写景物。并且体会到了作为游客的“我”见到这样的景色产生的感受和心情变化。对于这样写景的文章,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没有很大的困难,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品词品句来体会云
15、雾的变幻莫测,感受日出的壮观美丽,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在课堂上,我就让学生找一找文章中的比喻句、拟人句,然后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通过朗读,品味,在如梦如幻的美景中欣赏美、享受美、体验美,在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的同时,激发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在“观日出”教学时,我抓住日出时动态的变化,借助于媒体图片的展示,同时利用已学过的火烧云写作方法进行能力迁移,并通过多形式的阅读及品味,让孩子们图文并茂、直观地去领略泰山日出的磅礴气势及壮观景象。另外,新课程开宗明义地要求教师充分开掘课文写作资源,通过读写结合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本课教学中,我结合文本,设计了写作指导及
16、训练。通过“云雾”片段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抓住景物变化特征”通过动态的描写把事物写具体,写生动。在学生深入比较句子后,我出示几副比较有特点的泰山云雾风景图,问学生变幻莫测的泰山云雾还会有哪些壮丽的景象?学着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仿写以积累写作技巧。这样,学生从观察中学会了写作,从写作中领会了方法,从而提高了表达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最后,在教学结束时,让孩子们把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古人赞美泰山的诗或诗句进行交流,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搜集课外知识的本领,最终为学好语文培养兴趣。关于训练材料一、 读课文后填空。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有的如()。
17、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有的像(),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二、仿照课文第四小节的写法,展开丰富想象,用上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山势、云雾。三、阅读,完成练习。登泰山 观日出(节选)此刻,天还是暗沉沉的,一片铁青。只听得廊中南腔北调,还有讲英语、日语的,真的是来自五湖四海。想不到这泰山、这日出,竟有这么大的号召力!“鱼肚白!快了!”有经验的人提醒道。大家马上安静下来,凝神注视着新一年的太阳即将出现的东方。人人在期盼,在迎候,在默默地呼唤。渐渐地,东边天际出现了一道红线,又渐渐地扩展开去,忽而丹、忽而黄、忽而品红、忽而绛紫,各种色彩不停地组合着、变幻着、流动着、荡漾着,衬以似蓝似白、斑斓点点的天穹,极尽渲染之能事。这时,我才真正知道了什么叫瑰丽荣华,什么叫绚丽多姿。接着,红霞之下忽然露出一个弧形,刹那间变成半圆形,用力,用力,一探再探,紧接着急速提升,终于一颗纯焰的圆颅跃出了地平线,凌驾云端,普照天宇。也只有此时此刻,我真正领悟了什么叫光芒四射。群情亢奋,欢呼雀跃;“太阳,你好!”“早安,祖国!”啊,倘若没有太阳,雄鸡如何唱白天下?大地如何芳草碧连天?这,就是日出的恩德及伟大之所在。、读以上片段,说说日出的过程。日出的顺序依次是:()()()()()()。、 你能用比喻及排比的手法来说说日出是天空颜色的变化吗?站在日观峰上观日出,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