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导学案.doc(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透 镜 导学案课标点击:1知道什么是透镜、薄透镜;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2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知道利用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课前预习1.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边缘 ,中央 。 凹透镜:边缘 ,中央 。2.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 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 作用。 3、透镜的基本概念: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用 表示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 F ”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
2、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思考:凸透镜越凸(也就是越厚)对光的会聚能力越 (选填 强或弱)课中研讨:1、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2、透镜的分类: 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3、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 ”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
3、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 到 的距离叫焦距,用“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4、凸透镜:对光起 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 作用。是折射现象的应用。 5、凸面镜:对光起 作用。 凹面镜:对光起 作用。是 现象的应用。当堂检测:1.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这块用冰磨制成的光学器件相当于下面的:( )A.平面镜B.凸透镜 C.凹透镜D.平光眼镜2.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3.如下图所示,一塑料薄膜组成的棚顶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的雨后,阳
4、光穿过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对于下列讨论,正确的说法是( )A.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平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B.透镜都是固体物体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 D.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凸透镜作用4.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折射光束比原光束会聚一些 D.一定是发散光束5.传统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凹面镜,它能将灯泡发出的光线接近于平行光射出。目前有一种新型的笔形手电筒,如图所示,它没用反光装置同样能使手电筒发出的光线集中射出,这是因为它使用的灯泡尖端玻璃很厚、呈半圆
5、形,其作用相当于( )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凹面镜 6.激光打印机的光路如图所示,光从激光光源到反光镜是沿_传播的;“转动反光镜”转动时,引起入射角减小,则反射角将_;光经透镜组会聚,透镜组相当于_透镜。7.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_镜,对太阳光有_(会聚或发散)作用,容易引发火灾;骄阳似火的中午不要给花浇水,此时若往花的叶子上浇水,常把叶子烧成一个个黑点,水滴相当于_镜,对光有_(会聚或发散)作用,使叶子表面温度_(升高或降低)。8.小红在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个眼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时,发现两个眼镜形成的光斑情况不同。阳光通过眼镜甲形成的光斑中
6、间较四周亮,而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由此判断眼镜甲是_透镜,乙是是_透镜。9、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 ) 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凸透镜的焦点上 C、凹透镜前任意位置 D、凹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成像规律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会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知道凸透镜所成虚实、倒正、大小像所满足的条件。3掌握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难点: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三、学习过程(一)思维启动:实验:将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张白纸竖直放在凸透镜的两侧,移动蜡烛和白纸的位置,你能发现
7、什么?(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情况与什么因素有关呢?2. 猜想假设:(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提示:成像情况,焦距f;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用u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像距,用v表示)3. 制定计划(1)你认为需要哪些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 (2)你认为除了观察像的 、 、 特点外,还需测量什么?(提示:凸透镜焦距已知,不必测量,标签上已注明)(3)参考课本97、98两页,你认为该实验应分几种情况来研究,该怎样设计试验?4.进行实验 注意: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
8、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下物距u和像距v(此步骤做两次)。(2) 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fu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并记下物距u和相距v.(此步骤做两次)。(3)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2fU2f2fuf2fufUfUf6.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像的虚实:当物体放在_时,凸透镜成实像,当物体放在_时,凸透镜成虚像. 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2)像的大小:当物体放在_时,凸透镜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当物体放在_时,凸透镜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成实像时, 点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_缩小的虚像(填“有”或“没有”)新课 标 第一
9、网(3)像的正倒:凡是实像都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凡是虚像都是(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 (填“能”或 “不能”)成实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的 (填“同侧”或“异侧”) ;成虚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的 (填“同侧”或“异侧”)。(4)当物体逐渐向凸透镜移近时,物体所成的实像逐渐_,且像离凸透镜的距离逐渐_(填“变大”或“变小”)。四、巩固训练:1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
10、的虚像 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离开凸透镜的距离为15厘米,那么所成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像 D.正立放大的像3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实验所需的主要器材有光具座、_、_、_。(2)把凸透镜、光屏、蜡烛放在一条直线上,要调整_和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3)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移动光屏时,眼睛要观察_,一直到光屏上出现_为止,这时光屏上成的是_、_的实像。(4)如果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图中a、b、c、d各点,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烛焰放在_点时,光屏上的像最小,放在_点,光屏上的像距镜最远。 五、课
11、堂小结:根据本节课凸透镜成像规律完成记忆口诀:一焦分虚实, 分大小; 异侧倒,虚像同侧正放大;实像,物远像近小,虚像,物近像 。 六、达标检测:1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把蜡烛放在下图中的a点位置时,光屏在另一侧的适当位置处将得到_像 (选填大小,倒正,虚实) ,若将蜡烛从a点移到b点时,得到_像。 2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3如
12、下图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则所成的像将( )A像的A部分消失了 B像的B部分消失了 C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 D像AB是完整的,亮度变暗 4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位置对调一下,则 ( )A光屏上仍能成一个放大的像 B. 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C光屏上不能成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 D. 以上说法都不对生活中的透镜 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掌握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3 掌握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课前复习:1、边缘厚中央薄的是 透镜。 边缘薄中央厚的是 透镜 2、通
13、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 3、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 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 作用。合作探究:一.照相机:观察课本94页图5.21回答1.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 镜?2.照像时,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比被拍摄的景物大还是小?3.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4.像和物与凸透镜的距离谁大?对应练习:.某人照完半身像,想再利用同一个照相机照一张全身像,这时他应该离相机远些还是近些?同时调节调焦环,使胶片远离镜头还是靠近镜头?分析:从拍半身像改为拍全身像,实际上像了,此时像距应该_,同时增大物距(人和照相机之间的距离)。(填缩小或放大)答:人应该相机,同时使胶片镜头。(填远离或靠近).晓晨同学在校
14、门前给全班同学照集体像,发现两边的两个同学照不上,请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答:二.投影仪: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参照课本95知识)1.投影仪上安装的是什么透镜? 2.幻灯片与投影幕上的像哪个大,哪个小?3.哪一段是物距,哪一段是像距?4.为使银幕上获得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像,幻灯片应如何放置?5.平面镜的作用是 6.要使投影幕上的像大一些,应如何调节投影仪?对应训练:1面对幻灯机幕布,将印有“h”字样的幻灯片正插入框中,调节镜头后,在幕布上出现的画面应该是( )2要使幻灯片在幕布上的清晰象更大一些,则应该将( )A幻灯机靠近幕布,把镜头略向后移动B幻灯机向后离幕布远些,把镜头略向后移C幻灯机靠近幕布,
15、把镜头略向前移动D幻灯机向后离幕布远些,把镜头略向前移三.放大镜: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参照课本知识)动手实验:用放大镜看一看书本上的字分析讨论:(结合成像光路图)1.放大镜是什么透镜? 2.放大镜成怎样的像?3.在什么情况下才看到清晰的像?4.为使看到的像是更大些,应如何放置?四实像和虚像提出问题:比较照相机、投影仪所成的像与用放大镜所看的像有何不同?交流讨论:1.哪些像是用光屏得到的, 哪些像是用光屏得不到的? 2.实像和虚像有什么区别? 小结: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 在胶片上,成_像。 2、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 ,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
16、 ,使屏幕上成 像。 3、放大镜相当于 ,成 像。 当堂训练:1、 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它们用的透镜分别是:_、_、_。2、 照相机成的是:_、_、_像;投影仪成的是_、_、_像。放大镜成的是 像。3、 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镜,它成的是_、_、_像。4、 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5、 窗台上放着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太阳光透过玻璃缸射到屋内窗台下的桌面上,发现桌面上的光斑比
17、窗外地面上的太阳光亮,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凸透镜C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凹透镜6、 手持凸透镜在人眼和课本之间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B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远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C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近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D无论凸透镜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7、 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B C D8、从圆形鱼缸的侧面看去,会看到鱼缸中的“鱼”特别大,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_,我们看到的是鱼的_的像,.9.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
18、个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放大”或“缩小”)的像。10. 小明用灯泡、凸透镜和光屏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应把 当作照相机的镜头,把_当作胶片。实际拍摄时,为使远近物体都能成为清晰的像,应调节照相机的_到胶片的距离,小明观察到胶片上的像是 。11. 清晨,小草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了_镜的功能,形成了放大的_像,这是由于光的_射现象的结果。12.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需要从空中的直升机上向地面照相,在航空摄影中照相机内的感光胶片上所成的像是( )A 正立、缩小的虚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倒立、等大的实像 D 倒立、缩小的实像眼睛和眼镜
19、导学案教材分析:一、 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二、 重点难点:1、了解眼睛的成像原理2、了解近视眼与远视眼的调节。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知识链接:(回顾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完成下列习题)1、完成光路图:空气 玻璃 F F 水 空气二、基础导学:(认真钻研教材,完成下列习题)2、如图所示为眼球的结构图,它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眼睛中的_和_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后在_上生成清晰的像,_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输送给_,我们便看到了物体。3、眼睛是靠调节_的平凸程度来改变焦距而获得清晰像的,物体通过眼
20、睛后成在视网膜上的是一个_立的实像,但是人的感觉却是_立的实像,这是因为人的眼睛与生俱来就已经习惯于这种感受:看物体时,视网膜上成的倒立的实像,人们的感觉就是正立的实像。4、眼睛实际上是一个可以改变透镜 (厚度)的高档照相机,主要由 (好像照相机的光圈)、 (功能好像照相机的镜头)、 (好像照相机的底片)组成.5、近视眼只能看清 处的物体,看不清 处的物体。近视眼需利用 来矫正。6、远视眼只能看清 处的物体,看不清 处的物体。远视眼需要利用 来矫正。(远;近;凸透镜)7、近视眼的视网膜距晶状体过 或者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致使远处射来的平行光线还未到达视网膜就已聚成一点,而当光线到达视网膜
21、时又都分散开,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8、远视眼是视网膜距晶状体过 或者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致使近处射来的平行光线到达视网膜时,还没有聚成一点,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方,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因此,看不清近处的物体.9、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 ,.10、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 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 数.三、问题探究:(以组为单位,查资料尝试解答下列问题)11、某校同学在学习了眼睛和眼镜内容后,想通过实验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他们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用薄膜充入水后制成水凸透镜(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器里有少量水)、
22、光屏等.水凸透镜的厚薄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其装置如图所示.(1)在此实验装置中, 相当于人眼球中的晶状体. 相当于人眼球中视网膜.(2)请你用此实验装置探究近视眼的成因,要求写出实验过程. 12、如果不准用手摸,你有哪些办法辨别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请说出你的办法。 (太阳聚焦法(把镜片正对太阳光,在另一侧用白纸接受光斑,若调整距离后能出现小而亮的光斑的镜片为远视镜,反之为近视镜),平行聚焦法(使实验室的平行光源的光通过镜片,移动光屏,若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小而亮的光斑,即为远视镜,反之为近视镜)。)13为什么眼睛在离书本很近的距离上长时间看书时,会损害眼睛的调节功能?试从物理
23、学的角度来论述这个问题。(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使睫状体长时间收缩,晶状体长时间变厚,折光能力长时间太强,以至不能恢复原状,损害眼睛的调节功能。)三、 知识盘点:1、眼睛就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像是倒立的。2近视眼与其矫正:(1)产生的原因:因为晶状体太厚,眼球前后方向太长 ,折光能力太强,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2)矫正: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3远视眼与其矫正:(1)产生的原因:因为晶状体太薄,眼球前后方向太短,折光能力太弱,使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2).矫
24、正: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第一节 力 导学案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为什么地球等九大行星能绕太阳旋转而不会“跑掉”呢?“神州七号”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海水为什么会时涨时落呢?磁悬浮列车又是如何实现高速行驶的呢?这一切归根结底都离不开力,生活中力无处不在,它主宰着宇宙万物的一切活动,那么力究竟是什么呢?它的作用效果又有哪些呢?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讨其中的奥秘。自主探究,名师点睛一、 要点诠释1力的概念:力是 的作用。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接触的两个物体不一定有相互作用,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也可能有相互作
25、用)。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并且是具有同时性,没有先后之分的;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简称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只要速度的大小或方向任一个量发生变化,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二、 细研图文填一填1通过观察图表并分析可知: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打击、吸引、举、
26、排斥等等都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所以,力是 。物理学中力通常用 表示。2如图1所示:足球运动员在踢球时, 对 施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方向;与此同时, 也对 施力,使脚感到疼,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图13图2 (a)、(b)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2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2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均选填“(a)”或“(b)”图2弹力 力的测量 导学案学习目标1、 理解弹力是如何产生的2、 正确掌握和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规则和方法学习重点弹力的理解学习难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1、弹力(1)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发现,压弯直尺、拉伸橡皮筋、压缩弹簧等,撤走力的作用,直尺
27、、橡皮筋和弹簧都能_。物理学中把物体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这种特性称作弹性,这种物体的形变称作弹性形变。而用力捏橡皮泥时,外力撤去之后,橡皮泥_(能,不能)恢复原状。物理学中把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外力撤去时不能恢复原状的这种特性称作塑性。(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要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叫弹力。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_。例1下列结果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 )A、撑竿跳高运动员跃过横杆B、装有弹簧的门被推开,放手后自动关上C、玩具弹簧手枪将“子弹”射出D、手中的石块释放后会下落【说明】(1)任何物体能都发生形变,有的形变可以直接观察到,有的形变极其微小,无法直接观察,需通过仪器显示
28、或放大微小形变。(2)弹力产生的条件:有_,有_。(3)弹力的三要素:大小(仪器测量);作用点(_);方向(恢复原状的方向即与外力的方向_)。例2关于弹力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它所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B.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就其力的性质而言都是弹力C.在一定范围内,同一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越大,弹力就越大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有可能产生弹力2、弹簧测力计(1)用途:测量_,单位:_。(2)结构:_、_、_、_、_等(3)工作原理: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4)使用方法:例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必须注意的几点中不正确的是( )A
29、、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零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得超过它的量程3、相互作用的力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叫做_和_。【理解】(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方向_,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也就是说作用力的施力物体是反作用力的_。如人站在地面上,人对地面的_和地面对人的_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压力的施力物体是_,它也是_的受力物体。例1下列各组力中,不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A. 走路时,脚给地往后的力和地给脚向前的力B. 游泳时,手给水
30、向后的力和水给手向前的力C. 鸟飞行时翅膀给空气的力和空气给翅膀的力D. 静止在桌面上的苹果受到的桌面的支持力和地球对它的吸引力过关练习1、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2、体育课上用握力计进行握力锻炼时,握力计对手施加的力叫_力;握力越大,握力计的_越大。3、划船时,使船向前运动的力是( )A.浆对水的作用力 B.水对浆的作用力C.浆对船的作用力 D.人对浆的作用力4、如图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重力导学案一:引言:知识回顾:1.力的作用效果: , 。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因素: , , 。 3.早空白处画出力的图示:在斜坡上的小物块收到沿斜坡向上的32N的拉力 4.弹簧测力计的
31、使用:使用前估测 ,选择 ,观察指针 ,对弹簧测力计的拉杆施力要沿 读数时 。二:明确目标:自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重力?2、搞清楚重力的方向。互学目标:1、弄清重力的作用点2、实验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和物体质量的关系3、会做重力的图示和示意图综合目标:1、理解、会用重力的计算公式G=mg三:引导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仔细阅读课本P20,“ 重力 ”理解课文,并完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 作用。重力是 。2.重力的表示字母是 ,单位是 。2.重力的方向总是 。与当地水平面垂直。 3.我们常把与重力方向一致的线叫做 。(二)互学探究: 任务1:重力的作用点 物体的各个部
32、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中心在它的 。任务2:重力的大小猜一猜: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 有关,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 来测量。物体静止时对弹簧测力计的 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实验测定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测量出质量不同的砝码所受到的重力大小,填写在表格中次数 项目 物体的质量(m)/kg物体所受重力(G)/N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m)/N/kg123实验得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 比,比值是常数9.8N/kg。粗略计算时可以取10N/kg。 得出重力大小计算公
33、式: 。任务3:重力的图示和示意图画出图中飞行的小球所受的重力的示意图 画出图中小球所受重力为6N的图示四、精讲点拨:1、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只能说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不能颠倒。3、区分质量和重力两个概念。五、达标测评:1.小明对重力有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B.重力不随物体的位置变化而变化C.粉笔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变小,重力变小D.空中上升的气球,没有受到重力作用2.一个被运动员踢出的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足球所受重力的情况是( ) A 不受重力 B 受到向前的重力C 比静止在地面上时所受重力小得多 D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3.
34、下列关于常数g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力是9.8牛B 在地球表面,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C g9.8牛千克,表示9.8牛1千克D g是常数,因此,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在月球受到的重力仍是9.8牛4重力约4N的物体可能是 A物理教科书。 B一枚图钉。C一个鸡蛋。 D一只母鸡。 5质量是2.5kg的物体,受到重力是_N,约_N。一个物体受到重力是4.8N,则物体质量大约是_g。6一个质量为40kg的学生,在地面上时,对地球的吸引力大小约为_N。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重力,与其三要素。学习、理解、会运用重力大小计算公式G=mg。第四节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
35、成 导学案(一)、激趣定标,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知道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力的合成3、知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和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教学重点】探究认识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情况【教学难点】合力在力的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代性【仪器材料】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细线、图钉、木板、白纸【教学方法】实验小探究,实践活动,归纳总结教学过程:一、合力的概念观察教材中图7-24,并提出问题:请分别说出提水桶的力和拉车的力各是几个?_(1)一个大人提水桶的力和两个小孩共同提水桶的力的效果相同吗? _(2)两头毛驴拉车的力与一匹马拉车的力的效果相同吗?
36、 _(3)总结合力和力的合成概念:合力:_.力的合成:_.(二)、合作质疑,问题探究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沿同一直线且同方向的二力的合成学生按教材图7-25进行实验探究(1)把橡皮筋B端固定好,A端和两个测力计相连(2)先用两个测力计沿同一方向拉橡皮筋的A端使A端到达0点,记下0点位置和两个测力计拉力Fl和F2的大小和方向(3)用一个测力计对橡皮筋的A端施加一个力F,仍将橡皮筋的A端拉伸到0点思考:如图所示,橡皮筋的A端两次都被拉伸到0点,说明F就代替了F1和F2,这两个力的作用,记下此时F的大小和方向看一看,这个F与前面的F1和F2有什么关系?_2、沿同一直线且反方向的二力的合成学生按教材图7-26进行实验探究1把橡皮筋B端固定好,A端分别用两根细线和两个测力计相连2用两个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橡皮筋的A端,使A端到达0点,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个拉力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3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的A端施加一个力F,也让橡皮筋的A端被拉伸到O点思考:橡皮筋的A端两次都被拉伸到O点,说明F就代替了F1和F2这两个力的作用,记下此时F的大小和方向,看一看,这个F与前面的F1和F2有什么关系?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