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550153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东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学号:A08060350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The 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Contro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所在院系:经济管理学院所学专业:会计研究方向:会计学东 北 农 业 大 学中国哈尔滨2010 年 5 月摘要 随着证券市场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会计信息,作为了解上市公司的一个窗口,其披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整个证券行业的运行状况。会计信息披露的公正、及时、准确、完整,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和促进证券市场顺

2、利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当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健全,信息监督的法律体系不完善,会计人员的素质低下,信息披露监管力度不够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还存在信息失真,等诸多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制度势在必行。本文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概念入手,介绍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含义、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的含义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最终得出了解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问题的对策。关键词: 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 质量控制 The 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

3、lity Contro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AbstractWith the securities market in the market economy, has playe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listed company a window to the disclosure quality has a direct impact on China s securities industry

4、in the operation. disclosur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a just, timely, accurate and complete, is to protect investors interests and the securities market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The current intern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control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supervis

5、ion of the information is not perfect legal system, the low quality accounting personne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adequate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of listed companies are still disclosur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ed information, and many other issues. Therefore,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ou

6、r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control system is imperative. From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related theory,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control theory and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status, and based

7、on this, advances the 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the problem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finally solved the 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control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Control目录摘要IAbstrac

8、tII1 前言2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2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22 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理论概述22.1 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概念22.2 会计信息质量控制概述22.3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点2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23.1 会计准则制定的不严密23.2 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23.3 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中的信息失真问题24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问题原因分析24.1 信息披露监管的法律体系不完善24.2 公司信息提供者的素质问题24.3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25 解决上市公司存在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对策25.1 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25.2 加强会计

9、人员的素质25.3 防范和治理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中信息失真的措施26 结论2参考文献2致谢21 前言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影响很大。一方面虚假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以及它的财务状况,另一方面虚假的会计信息还对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不利的影响。特别重要的是,在证券市场上,虚假的会计信息使投资者不能准确地进行投资决策,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所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和信息质量的透明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会计信息质量控制是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研究意义可简要概括如下:1.会计信息是会计工

10、作最终的成果,一个企业从事的会计工作最终反映为该企业对外或对内提供的会计信息,所以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是会计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2.会计信息质量是衡量会计目标实际实现程度的具体标准,所以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是衡量会计工作绩效必不可少的措施;3.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是完善会计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管是国际会计准则,还是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都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定义和解释视为其他会计标准的基础之一,没有会计信息质量的界定,所有会计标准将成为一纸空文;4.研究会计信息质量可以指导会计实务,当今资本市场面临着会计造假、利润操纵等盈余管理的“灰色恐怖”,虚假财务报告提供的会计数据曾被SEC的前主席Le

11、vity称为“数字游戏”,为了改进财务报告的信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必须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控进行研究;5.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信息质量在经济决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研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总之,会计信息质量控制问题的研究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研究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可以对以前的会计信息质量做出一个总结,对质量低下的会计信息进行原因分析和改进,还可以对未来会计信息质量的健康发展提供合理的保证,它同时具备了理论和现实的意义。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2.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1.美国SEC前主席Arthur Levity认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

12、须具有可信性、透明度、公允披露、可比性和充分披露等特征,从而确立了以Levity为代表的SEC模式。(1998)2.Black(2000)和Ball(2001)认为有效的、可靠的会计体制是一个健康有活力的证券市场的必要前提条件。在一个有效的市场环境下,股票价格反映了所有的公开的和投资者私有的信息。3.Ball and Shiva Kumar(2001)认为会计信息质量就是投资者、债权人、经理人等一系列公司契约主体通过财务报告进行契约制定、监控以及评价和进行其他决策的有用性。本文以股票收益率对会计盈余的反应程度来衡量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价值相关性的影

13、响。4.Yeo,Tan,Ho and Chen(2002),通过对新加坡490家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会计信息的质量并非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而提高,二者并非是线形关系。管理层持股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盈余的信息含量会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而提高,而在管理层持股比重很高的情况下,由于掠夺效应的存在,盈余的信息含量反而会下降。同时本文还研究了企业外部非关联利益集团持股比例对盈余信息的影响,结果证明了非关联集团在新加坡公司治理中的监督作用,金字塔式持股以及较低程度的交叉持股并不会降低这种监督作用,非关联集团持股比例的提高降低了经理人的盈余管理机会。5.Kooyul Jungs Young Kwon(

14、2002)研究了韩国的股权结构与盈余信息质量的关系,指出在韩国大股东就是经理人的特殊股权结构下,盈余信息质量随大股东持股比重的增加而提高,表明了在这样一种股权结构下,存在所有者经理人的利益协同效应。1.2.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1. 刘立国,杜莹(2003),选取了因财务报告舞弊而被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两方面,对公司治理与财务报告舞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法人股比例、执行董事比例、内部人控制度、监事会的规模与财务舞弊的可能性正相关,流通股比例则与财务舞弊的可能性负相关。2. 陆正飞和童俊莉(2001)通过对会计信息与经营者选择关系的实证检验,指

15、出会计信息(盈余信息)具有预测价值,是决定公司价值股票投资收益率的长期趋势的核心力量。3. 陆璇,陈小悦,张岭松,刘慧霞(2001)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基本信息对未来收益的预测能力的研究,分别采用Our and Penman(1989)和Banshee(1997)所用的方法对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分析,指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能够提供关于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有用信息。4. 陈信元,陈冬华,朱红军(2002)运用Olsson剩余收益定价模型考察了上海证券市场2000、2001年度的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收益、净资产、剩余收益、流通股比例和规模都具有价值相关性,并且,它们相互之

16、间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与Olsson的模型预测一致,他们的研究表明,股票价格与收益呈正相关;市场对剩余收益的定价乘数低于对收益的定价乘数。5.赵宇龙(1998)发表了第一篇关于盈余数字在中国有用性的论文,通过对上海股票交易所158个盈余公告所产生的超额回报的分析,发现盈余数字含有对投资者有用的信息。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包括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和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是会计信息质量相关理论概述,介绍了会计信息质量理论,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理论及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现状。第三部分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存

17、在的会计准则制定不严密、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信息失真三个问题。第四部分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问题原因分析,从信息披露监管的法律体系不完善、公司信息提供者的素质问题和我国会计信息失真三方面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是解决上市公司存在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对策,从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素质和防范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提出了建议。第六部分是结论2 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理论概述2.1 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概念2.1.1会计信息质量含义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是通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来表现的。所谓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指人们(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按照决策有用性的基本

18、目的而提出的质量要求。会计信息应该充分考虑到决策者(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和特点,以最大限度满足使用者可理解性、决策有用性和决策有效性的基本要求。会计行为是一种经济管理行为,这种行为的结果是提供会计信息产品,以满足社会各层次不同使用者的需要。能否满足这种需要、满足这种需要的程度如何,这就要取决于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需求者不仅仅是对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信息的需求,而且对所需信息、的质量也有一定的要求,会计必须向他们提供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信息。会计信息质量对信息需求者极为重要,直接关系到经济决策的成败。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反映会计主体执行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准则)、财税法规情况和财会人员业务素质状况。会

19、计信息质量与执行财会、财税法规制度和财会人员素质密相联系。会计信息质量上有问题,必然涉及到执行法规制度和人员素质。2.2 会计信息质量控制概述2.2.1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的含义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定义为企业的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根据起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确定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并根据这些对企业会计信息的产生和披露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衡量、评价和调节的行为。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这些行为权利又以相关产权制度作为行动的依据,为此,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体系界定为会计标准以及保障会计标准实施的实施机制。2.2.2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目标说到控制,必然有个预定的目标,否则,谈控制就没有意义,控制也就无从下手。企业的内部控制有三项目标

20、,(1)经营的效果和效率,(2)财务报告的可靠性,(3)合规性。我们可以参照COSO对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确定的方式,结合会计信息质量的定义,确定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目标:(1)对经济信息的正确反映,(2)表现形式的正确规范,(3)能正确、如实的反映经济运动的价值规律。2.2.3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特征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应该是一个由各项控制机制组成的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它涵盖会计信息制作的全过程,其核心就是对提供合格会计信息产品的过程进行控制,降低会计风险,提高会计效率,保证会计信息制作过程的合法、合规性。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是通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来表现的。所谓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指人们(

21、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按照决策有用性的基本目的而提出的质量要求。会计信息应该充分考虑到决策者(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和特点,以最大限度满足使用者可理解性、决策有用性和决策有效性的基本要求。 会计行为是一种经济管理行为,这种行为的结果是提供会计信息产品,以满足社会各层次不同使用者的需要。能否满足这种需要、满足这种需要的程度如何,这就要取决于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需求者不仅仅是对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信息需求,而且对所需信息的质量也有一定的要求,会计必须向他们提供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信息。会计信息质量对信息需求者极为重要,直接关系到经济决策的成败。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反映会计主体执行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财税

22、法规情况和财会人员业务素质状况。会计信息质量与执行财会、财税法规制度和财会人员素质密相联系。会计信息质量上有问题,必然涉及到执行法规制度和人员素质。2.3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选择或评价可供取舍会计准则、程序和方法的标准,是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具体化,它比目标更直接地指导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和信息传递。所以,往往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比喻为连接财务报告目标和内容之间的“桥梁”。 我们可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概括地归纳为:1、相关性: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人们的用途相联系,与决策相关,也是会计信息能对人们要利用它进行的活动产生有益的帮助。更具体地讲,会计信息应该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考察和了解

23、企业的过去、现在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帮助他们对未来做出预测和判断。2、可靠性:会计信息要对规则与控制有用,其反映的内容必须真实可靠。真实性是信息的生命,是信息有用的基础。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但对其使用者毫无用处,而且会产生误导,使人们的规划失灵、决策失误,这样的信息有害无益。所谓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就是指会计信息的内容与其反映的客观经济对象或事物之间的一致性。会计信息是定性和定量的统一,定量是表明资金运动的规模或程度,定性则表明一定量的经济事项的归属。只有定量而无定性,只能是一个数字符号而非信息,只有定性而无定量,则不是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可定量性。3、可比性与一致性:信息有用

24、的另一特征还在于它的可比性与一致性,即同一种信息在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同一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可以进行比较。前者被称为可比性,后者被称为一致性又称一贯性。这两种比较的用途是非常广泛的。可比性旨在保证企业之间的比较。通过比较能看出某一企业在同行业中的水平和企业自身的发展能力,并有利于政府进行综合平衡,对企业自身及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都有极大价值。要使信息具有可比性,必须使各企业遵循统一的会计准则,采用相同的会计原则和方法。事实上,可比性是全社会采用统一会计原则或会计制度的重要的促进因素。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3.1 会计准则制定的不严密目前中国的会计法规体系包括会计

25、法、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企业在进行具体会计业务的处理时,是根据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的。由于中国会计准则制定属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许多具体会计准则还是在上市公司中试行,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尚未实施。这样,上市公司实际上是根据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日常的账务处理的。这里就出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具体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规定有不一致的地方,使会计人员在具体操作时产生了困难;二是由于中国具体会计准则尚未全部制定完,而会计制度对一些经济业务也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因而使得会计人员也不知道应如何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出现制度真空的现象,这也为一些上市公司对会计信息进行有利于自己

26、进行处理留下了可乘之机,埋下了隐患。另外,由于多种原因,目前中国已出台的各项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有些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及报告方式,与国际会计准则有不一致的地方,有些差距还很大。这当然是由中国目前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但长期下去对于外国投资者了解中国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中国与世界的融合是不利的。3.2 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目前中国有2000多万会计人员,其中受过正规大学教育的人员不超过10%,绝大部分会计人员都是经过短期培训或是中专学校毕业的,其业务水平和能力都是大打折扣的。他们对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特别是上市公司应披露信息的掌握程度都不是很高。由于他们水平的限制,对有关规章制度的理解较差,因

27、此,对经济业务所作的账务处理、编制的会计报表以及对有关会计信息的披露都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是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所决定的。3.3 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中的信息失真问题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其具体形式五花八门、错综复杂。我们可概括地归纳为: 一是资产不实,权属不明,计量、确认随意性大,违反规定处置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是盈亏不实,挤占虚列或漏计少列成本、费用,隐瞒转移或虚列收入。一些国有企业领导,有的追求政绩,“以数谋官”,成本、费用该提不提,该摊不摊,收入核算“寅吃卯粮”;有的无视国家规定,“以数谋私”,从本企业甚至小团体利益出发,人为扩大成本、

28、费用,隐匿收入,偷漏税收。还有的企业,利用待处理或待摊销项目,调节盈亏,操纵企业会计利润。三是负债不实,债权、债务不对应,手续不合法、不完备,确认不及时,名存实亡,有名无实,纠纷频繁。四是资本不实,资本公积来源虚假。一些企业为了追求规模,扩大影响,从形式上改制,注册资本巨大,而实收资本长期不到位,甚至随意抽调资本金,形成资本“空壳”;有的虚盈实亏,不利分红,蚕食资本;有的任意高估无形资产价值,虚增资本公积;有的为了虚增企业规模和注册资本,在待处理科目上大做文章,等等。五是税金不实,有意或无意少计漏提,侵占流转税款。比较突出的是:在增值税上,多列或虚列进项,扩大抵扣范围,通过关联交易任意降低计税

29、价格、隐匿收入、违规冲抵销售收入等手段避税、逃税;在企业所得税上,任意挤占和违规摊销成本费用,收入挂账甚至不入账,不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结转成本、费用和收入;在消费税和营业税上,弄虚作假少计瞒报应税收入。六是资金不实,银行账、现金账、往来账等资金账务时有空挂漏失。与银行不按期对账,与业务往来单位不及时核对应收应付款项,造成现金账与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账实不符。七是披露信息不实,报喜不报忧,夸大业绩,回避隐患,误导企业会计信息使用人。八是任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或逃避税收,或粉饰财务状况,骗取社会信任。九是财务分析指标不实,特别是在选用会计数据作综合性分析时,有的时点数据和时期数据计算口径不一致,缺乏可

30、比性,导致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失实。十是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如乱设滥用会计科目,导致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令人费解,以致失真;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这种低劣的会计环境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会计信息失真状况。4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问题原因分析4.1 信息披露监管的法律体系不完善 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监管的法律制度逐渐完善。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为核心,辅以大量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的多层次的监管法律体系。目前普遍认为在规定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方面,证券立法应主要加强三方面工作,即:强制披露,强制审计和法律责任。 而

31、仅就这些规定而言,我国目前的证券法律体系就存在三点缺憾:第一,目前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强制审计没有给予合理关注,公司法仅对年度报告审计做出规定;其二,未对信息披露的违法行为的民事诉讼的可操作性不强,不能对违法者构成实质性制约。此前最高人民法院以有关证券赔偿法律制度还比较薄弱,降低了违法成本使各地风起云涌的“银广夏”民事索赔案无果而终,这都充分说明了证券法规的实践性不能满足现实要求。 4.2 公司信息提供者的素质问题当前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信息提供者的素质有关,如果公司经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准入制度门槛低、惩戒措施不严格,一方面容易产生道德风险,上述人员往往逾越道德的制约做出一些满足个人利

32、益而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另一方面会使上述人员难以很好地贯彻公司的方针和政策,在专业技术上和职业判断上也无法保证必要的水准。4.3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4.3.1 我国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制度经济学认为,组织中的个体有各自的利益,每个个体都将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个体不可能无限地扩大自身的利益,因为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在于组织中的其他个体行为不影响该个体寻求自身的最大利益。这就是所谓的“人人皆恶,则人人皆不能恶”。因此,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对组织中的其他个体的利益影响最小。这种由于不同个体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组织层面的综合而直接导致产生的个体的最优行为解的集合就是规则

33、,规则的集合形成制度。可见,制度的实质就是合同,一个关于组织内个体行为及其后果的合同,而制度的形成是多方博弈的结果。所谓博弈,指的是决策主体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时候决策主体考虑自身的选择,同时也考虑自身选择对他人决策的影响,然后做出综合选择的行为。4.3.2 企业中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对称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企业中极为重要的两大机制。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结构影响组织中个体的行为,即不同产权结构可以导致同一个体做出不同的行为。产权指的是人们所接受的、与物的使用有关的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产权安排实际上规定了人在与他人的相互交往中必须遵守的与物有关的行为规范。违背这种行为规范的人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产权在组

34、织中的具体表现为制度。制度框架通过影响个体获得的报酬及其在违规应付的代价来具体影响个体行为。在很多企业中,特别是国有企业中,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的情况比较严重。在许多企业中,与经营者的劳动合同是采用完全合同的形式蕊订的。合同的谈判是一次完成的,经营者的业绩与报酬在事前就被一次性规定了。这种合同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不能及时地按照经营者所作贡献来对经营者进行对等的激励(契约不完备)。经营者为企业做出了贡献,但是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心理上的不满足加上物质上的不满足成为个体实施违规行为的动机。另一方面,由于处于变革的年代,可变因素太多,并且对让渡的权力不设监督,“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经营者拥有过大

35、权力,无人监督也无人敢监督。因此,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改变经营者的目标函数;抑制其“偷懒”的动机,另一方面又没有恰当的监督机制,喊少经营者“为所欲为”的行为。这样,个体实施违规行为的风险很小,预期收益很大而预期成本很低,违反制度所得的好处大于受到惩罚导致的损失,造假者得好处,目的不利的话。从债权人角度分析,它们关注债权是否能按期收回,也应要求真实的会计信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尽早采取对策。5 解决上市公司存在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对策5.1 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5.1.1制定完善的会计法律和法规 (1)在我国现行法规中,缺乏对会计信息具体认定的法律规定。如对什么是虚假会计信息,如何确认虚

36、假会计信息以及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人员法律责任如何确定、如何处罚等,在法律上都是非常模糊的问题。 (2)从法制建设的角度来看,这几年来,我国虽然制定了不少财务会计法规及其与之有关的经济法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有些法规没有制定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法律条文过粗致使执行起来依据不足。近年来,由于不恰当的强调给企业松绑,会计法、成本管理条例、现金管理暂行条例、银行结算办法等一些与会计有关联的法规,基本上都未能认真贯彻执行。(3)从监管者层面上应该首先完善法律,法规的指定。同时要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5.1.2完善企业会计制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应该是一个全

37、方位的系统工程,从最高层管理哲学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都是内部控制制度正常发挥作用的必备要素。相关研究对如何优化内部控制提出了许多新的、有价值的观点,对我国企业在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很大的启发: (1)明确对内部控制的“责任”。不仅仅是管理人员、内部审计或董事会,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对内部控制负有责任。 (2)强调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企业内部控制不是一项制度或一个机械的规定,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越来越趋于完善,内部控制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3)强调“人”的重要性。研究特别强调,内部控制受企业的董事会、管理阶层及其他员工影响

38、,透过企业之内的人所做的行为及所说的话而完成。 (4)强调风险意识。研究指出,所有的企业,不论其规模、结构、性质或产业是什么,其组织的不同层级都会遭遇风险,管理阶层须密切注意各层级的风险,并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5.2 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中最活跃、最积极因素是人,加强会计信息质量控制,首先,必须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增强会计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大力培养独立公正、严谨负责的职业道德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会计人员。 5.2.1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从会计信息质量控制角度考虑,职业道德教育就是加强

39、会计人员的职业责任心,树立职业使命感,共同维护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会计人员缺乏职业责任心,未树立职业使命感,纵使再高的会计技术水平也难以控制会计信息质量。 5.2.2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后续培训教育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加速知识更新,加强其专业胜任能力。会计组织内部还应设立咨询部门,为会计人员提供当前业务技术发展的信息和有关资料,比如会计、审计、经济方面国内外专家的评论,有关新颁布的法规制度,指导工作的最新手册等。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应能得到权威专家的指导。 5.2.3加强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2005

40、年,中注协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加强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行业高端人才的培养方式和渠道作了指导:开办行业MPAcc、开办行业EMBA班、积极支持中国注册会计师取得境外注册会计师资格以及加强与境外会计师职业组织和国际会计公司及培训机构的合作,拓宽注册会计师的培训渠道等。2005年开始在行业内开展英语及综合能力的测试(2006年更名为领军人才后备队伍选拔测试)选拔行业领军人才后备队伍。这些措施的导向及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求注册会计师提高综合素质。 5.3 防范和治理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中信息失真的措施5.3.1 对会计法规制度体系进行创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要完善会计准则体系。会

41、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利用最新的理论成果去检验准则体系,以确定哪些准则过时、哪些准则内容需改进、哪些问题准则尚未涉及,并按轻重缓急逐一解决。更重要的是,准则制定机构要允许和鼓励用户参与准则的制定,维护准则的中立性。2、要继续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体系。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并存是我国的明显特色。企业会计制度作为我国会计准则的补充,与会计准则承担规范我国的会计核算的任务。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一步规范我国的资本市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5

42、.3.2 以产权为主,系统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在于产权关系模糊、企业治理结构不规范、利益实现机制紊乱、缺乏有效的监督等众多因素,我们必须从更为广阔的领域,采用系统综合治理的思想,方为有效。 1、明晰产权,发挥产权制度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规范和界定功能。只要产权界定清楚,会计规范的运行和会计信息的生成就会是有效率的。我们认为在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构架中所进行的产权改进,与会计信息质量最为相关的措施包括。具体措施包括:(1)塑造公有产权主体代表,使其真正负起监管国有企业的职责,例如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采取“政府专职管理部门一控股公司一国有企业”的模式。(2)在塑造公有产权主体代表的同时,

43、引进部分私有产权,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3)形成剩余索取权和控制管理权相分离的产权结构。(4)形成剩余索取权可转让的产权结构。 2、优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促使会计信息生成规范的有效运行。我们认为,从现在到今后一段时间内,应实行“国家所有、分级管理、分工监督、企业两类经营”的运营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国有产权过于集中和政府管理目标多元化的不对称格局,强化投资者本身应有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动机,营造企业的约束机制和自我发展机制,使国有资产处于高效运行状态。 3、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1)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领导者的素质情况,依照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44、构架企业治理结构和领导体制;(2)依照公司法的规定,纠正企业董事来源失范和董事会空壳的问题;(3)建立健全经理人法人代理权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4、转变监督方式,提高监督效率。我们认为,应在合理确定监督规模的基础上,转变监督方式。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应逐渐从行政性监督为主向行政性监督与产权约束相结合方式转变,多体现所有权要求,少些行政干预,推动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督从以往的实物型监督为主向实物与价值监督相结合的方式转换,规范各种监督形式的法律约束力,既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监督、多重监督的不经济行为,又要力戒从各自的经济利益出发实施监督的偏差,尤其要协调好独立审计监督与税务部门征税依据之间的关系,要理

45、顺现实监督中由此造成的一些混乱现象。5.3.3 建立公允、规范的会计核算机制会计核算机制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执行两个方面。目前应在贯彻执行上下工夫,建立以内部监督为主体、外部监督为补充,而外部监督中则以社会监督为主体、政府监督为补充的会计监督机制。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就是企业负责人的干预。因此,企业应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监事会对厂长经理的监督作用。应将内部审计机构从企业中独立出来,直接受董事会领导,将审计情况向董事会报告。同时应按会计规范化的要求建立严密、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外部监督机制主要指代表国家利益对企业进行监督的财政、审计、税务等

46、部门,必须依靠法律及有关规定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对于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要及时纠正,对有关人员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追究其刑事责任。在监督中各方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既要杜绝执法尺度不一、重复监督的情况,又要避免在监督中形成“盲点”。对事务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纯洁注册会计师队伍,对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吊销其营业执照,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后续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5.3.4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一、净化会计行为环境 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47、。在一个道德意识淡泊,公共意识低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社会环境下,不可能营造出高品位的会计职业道德。净化环境,不是光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能做到的,而要依托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尤其是应与法律、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同步,才能建设好会计职业道德。 美国会计界认为,会计职业道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理职业道德的高低。一家会计公司曾对美国经济、教育和政府等部门1000位著名人物进行调查显示:在美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之高,仅次于神职人员。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实质上是向社会提出了提高道德觉悟、重视道德修养、净化环境的基本要求。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应自觉提高职业道德意识,从而营造出建设

48、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当然,我们也不能坐等外部环境净化之后,再来谈会计职业道德问题,会计人员也绝不应因环境差而放弃道德修养。因此,面对当前环境“出污泥而不染”应成为会计职业界的一种高尚追求,以赢得社会对会计职业的信赖与崇敬。6 结论本文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在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会计披露监管的法律体系不完善,公司信息提供者的素质偏低,还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上市公司存在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解决对策,需要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培养,通过对会计法规制度体系进行创新,以产权为主,系统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建立公允、规范的会计核算机制来防范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参考文献1. 童云峰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商业研究,2002,(4)2. 李爽 会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