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老年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一)落实查对制度,提高身份识别的准确性。1.落实使用“腕带”作为老年患者身份识别的标识,将“腕带”作为老年患者各项诊疗操作前辩识病人的一种手段。2.识别老年患者身份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床号,并使用唯一身份识别标示,如身份证号或住院号等。不得仅以房号或床号作为唯一识别标示。3.对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失能失智、镇静期间的老年患者,应有明确的身份识别的核对流程和识别措施,并有交接程序和记录文件。4.在实施任何侵入性操作或高危诊疗活动前,责任者都要主动与患者或照顾者沟通,作为最后确认患者身份的手段。5.在急诊急救过程中,一时无法辨认患者身份时,可
2、先给患者临时命名或编号,待病情稳定后再做进一步的身份确认。(二)提高危急意识,有效识别老年患者的病情变化。1.提高护士识别老年患者病情变化的危急意识。对监测与老年患者内环境相关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应优先安排标本的准确采集,并及时送达;在建立有效的收集报告渠道的基础上,保证信息畅通无阻。2.责任护士在向上级护士或医生汇报患者病情时,除了报告实验室检查的“危急值”外,还应同时报告相关的临床表现,尽可能提供患者的整体状况,准确捕捉预警信息,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3.持续跟踪老年患者“危急值”的变化,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及时、连续、可靠。根据危急值的细微变化,分析与疾病发展、转归的关系,识别判断老年患者健
3、康受损的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与下一班护士做好交接。(三)落实用药管理,提高用药安全。1.建立新药、特殊药品用药前的学习制度,对于药物的特性、作用时间和副作用的表现,要做到人人尽知。2.告知患者正在使用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并评估其知晓程度。护士有责任向医师反馈患者用药后的不适,并适时向其建议调整用药剂量及间隔时间或更改药物。3.执行用药医嘱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未经医生指示,不要在同一时间服食多种不同药物,包括中药,以免引致药物之间互相干扰。4.应按照口服药的服药要求分别包装药物,如饭前用药和饭后用药,标签应清晰易读。指导患者按标签上药物与进餐关系的指示准确服用。5.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发药
4、时对护士的干扰,可在发药车上放置标记明显的提示牌或穿着醒目字样的“正在发药,请勿打扰”的背心等,保证其精力集中,神情专注。6.对特殊的治疗性用药或遵医行为不良的老年患者,责任护士应监督服药后才能离开。对于认知障碍或记忆力衰退的患者,应协助给药,并需第三者在场。7.完善输液安全管理。根据患者的状况和药物性质,评估并使用合适的输液工具及调节静脉输液流速,必要时使用输液控制泵;落实观察和巡视,特别要防止心肺疾病的患者因输液过快引起的肺水肿或手术后补液不足所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四)提高措施的针对性,减少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1.老年患者入院时,护士必须进行跌倒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应包括患者的意识、生活
5、自理能力、肌力、睡眠、正在使用的药物、有无跌倒史等等,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2.护士应向有跌倒风险的老年患者及家属、照顾者介绍相关的病室环境及安全措施;指导患者勿穿过长、过宽的不合身衣裤,以及过大和易滑的鞋;并根据患者的需要,降低床的高度,使患者坐在床边时,躯体与地面自然行成两个90度;指导正确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设施、器具;床头悬挂“跌倒风险”警示牌。3.对使用降血压药、利尿药、精神科药、帕金森药、镇痛药的患者,要给予醒目的提示,防止因药物副作用引起的跌倒。4.对有跌倒风险的患者,护士应做好患者和照顾者的告知和教育,并评估教育效果和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5.将患者常用的物品(如:水杯、尿壶、
6、助行器等)放置在患者伸手可及之处,必要时可给有坠床风险的卧床患者加床栏。6.确保患者行走的通道没有障碍物,并有良好的照明条件;楼梯、走廊、浴室、洗手间、厕座有稳实的扶手,方便起落和行走。地板应保持干燥,必要时浴室、洗手间铺防滑垫。防滑垫要紧贴地面,防止卷边,以免跘倒患者。7.患者使用轮椅/平车前,必须检查轮椅/平车的使用功能尤其是刹车系统。坐上轮椅后,立即系好安全带;使用平车时系上安全带及上床栏。(五)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发生压疮的风险。1.告知压疮风险评估的结果,提高患者和照顾者对预防压疮重要性的认识,取得积极配合。2.对营养状态差的患者,配合医师和营养师积极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持续、准确地
7、观察和评估患者全身营养改善状况。3.对长期卧床的高危患者,至少每2小时需协助患者变换体位1次;危重患者必须由护士协助翻身。不宜翻身的患者,给予气垫床、水垫等减压用具。帮助患者变换体位时,使用抬人单,以减少对患者皮肤的直接摩擦。使用便器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以免刮伤皮肤。4.对尿便失禁、皮肤潮湿的患者,除控制失禁,可使用有隔离功能的油剂或贴膜类材料来保护皮肤。对干燥的皮肤可使用润肤霜保湿。5.对感觉障碍的患者,禁止使用热水袋、烤炉等取暖用物。6.根据患者的特点,正确摆置各种管道的位置,预防管道压迫所致压疮。7.对难免压疮、疑难压疮、伤口的处理,要及时邀请伤口造口护士会诊,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和措
8、施。(六)及早发现患者意识的变化,减少病情延误。1.及早发现老年患者意识的变化,尤其要关注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全身性疾病、心肺复苏术前后、中毒抢救、手术后等高危人群;注意把握关键的评估时机:如入院时、病情不稳定期、使用镇静类药物后。2.要重视老年患者以兴奋性增高为特点的急性应激性意识障碍,帮助患者尽快脱离应激源,同时采取安全措施,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3.对老年带管患者使用镇静药物时,要用Ramsay镇静评分标准,连续观察和记录患者镇静的深度,防止因镇静不足引发的意外拔管和镇静过度兴奋性降低所致的安全隐患。避免盲目使用身体约束。4.告知家属患者的病情和状况,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必要时邀请家属
9、参与唤醒活动。5.及时向医生通报患者的意识变化,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七)准确判断吞咽功能和进食能力,提高患者进食安全。1.对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护士应了解患者进食的状况。对可疑吞咽障碍和持续、反复不明原因的肺部感染者,应评估其吞咽和进食功能。洼田饮水试验结果为2级者为可疑有吞咽障碍,应观察进食的状态;3-5级者,则确定有吞咽困难,应采取干预措施。参照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2.对经口进食患者,确保其神志清楚,精神好。取90度正中坐位,头颈稍前倾;需绝对卧床的患者协助其侧卧或头偏向一侧的仰卧位。喂饲者坐在其身旁,面对患者,同高或稍低于喂饲者的视线水平,密切观察其吞咽情况。3.对怀疑有吞
10、咽问题的患者,喂食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哽塞征象,如有喉咙阻塞感/清喉咙、进食时或进食后咳嗽、声音湿、吞咽延迟、食物在口内残留、吞咽时鼻腔返流、流涎、呼吸不畅等症状,应立刻停止喂食。4.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整食物成分、质地和进食习惯。5.根据患者的吞咽进食功能,选择合适的进食方式,如肠内营养、协助经口进食、自主进食。6.可选择吞咽进食护理单和营养护理单持续记录患者的吞咽进食、营养护理的过程和患者的状况。监督患者进食的种类、粘稠度、软硬度、颗粒大小等,落实预防患者误吸的措施和要求。7.对肠内营养患者,应严格按照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第二版,肠道管喂饮食操作流程进行护理,保证营养摄入。8.使用床
11、头提示卡、宣传单、床边指导等方式,提高患者和照顾者对进食安全的认知。(八)加强防护管理,减少认知障碍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1.新入院的老年患者,必须按照简明智力状态检查评分量表(MMSE)的条目,接受认知能力的评估,对得分低于正常并有异常临床表现的患者,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和措施,根据智能状态护理单,详细记录患者的护理过程、反应及状态。2.根据评估结果,安排患者住在护士易于观察到的病室,床旁悬挂警示标识,给患者使用特殊颜色的手腕带或穿有标记的患者服。3.有条件的情况下,将认知障碍患者集中在同一病室居住,病室可用颜色鲜亮的图案做标记或在其病室门口或床旁张贴或悬挂特殊标记,利于患者辨认。认知障碍
12、患者集中的护理病区,应设置门禁卡,防止患者走失。4.告知家人/照顾者患者存在的潜在风险,患者每次外出,应随身携带写有详细联系方法的卡片,并有家人/照顾者陪同。对认知障碍患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24小时应有专人陪护。5.将锐器、热水瓶置于患者不能拿到的地方,电源插座戴上保护套,避免伤害患者自己或误伤他人。6.指导、照顾患者日常生活,预防跌倒。指导、监督患者服药,为患者选择没有拉链、钮扣的衣物,以避免误吞误食。(九)护患共同参与,减少因尿便异常引发的安全意外。1.通过有效的评估和沟通,获取患者尿便异常的真实状况。评估老年患者的用药史、生育史、排尿/排便史、生活习惯等,借助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与主
13、管医生共同分析查找患者尿便异常的原因。2.有效识别尿便异常的类型,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特点,通过功能训练、习惯改变、替代方法等,有效地解决因功能、习惯等所致的尿便异常。3.要教会排尿异常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帮助排尿异常的患者,建立生活信心,用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方法,参与治疗和护理过程。维护尊严,帮助实现自护目标。鼓励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回归社会角色,警惕轻生念头的产生。4.对高血压、冠心病等排便异常的患者,要列入高危行列,予以特别关注。要通过教育活动,使患者和家属了解排便异常的危害,潜在的安全风险,需要关注的异常表现,增强防范意外的意识。5.要教会排便异常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帮
14、助患者和家属在帮助患者建立良好排便行为的同时,建立合理食谱,增加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结合病情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十)缓解疼痛困扰,减少负面情绪引发的意外事件。1.听取患者主诉,对疼痛的自我描述并相信其疼痛感受。警惕老年人不典型的疼痛表现,例如功能或步态改变,离群或激动行为,特别是有认知障碍或交流障碍的患者的保护性动作等。2.尊重患者疼痛感受,应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文化背景,对疼痛强度、性质、部位、开始及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既往疼痛经历与知识、用药史及心理、社会功能等进行全面评估。结合患者的疼痛情况和认知选择合适的疼痛评估方法与工具。3.对有沟通或认知障
15、碍者,可通过非语言行为评估其疼痛,家庭成员也可提供“代理”疼痛评估。对认知能力严重障碍的患者(如晚期老年痴呆),可选用晚期老年痴呆症疼痛评估量表评估其疼痛。4.根据疼痛评估结果,与医生共同商定疼痛治疗护理计划;告知患者、家属或照顾者,疼痛控制的目标及采取的措施,鼓励患者参与医疗活动,增强治疗缓解疼痛的信心。5.对自我护理能力缺陷的患者,应教会家属和照顾者疼痛的简单评估方法,准确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处理。6.要教育和指导慢性疼痛的患者、家属和照顾者,慢性疼痛的用药原则、非药物止痛的方法,鼓励其积极参与疼痛治疗,防止由于疼痛产生的灰心、失望、甚至绝望的负性心理和情绪,防止因疼痛困扰引发的意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