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规程.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202075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规程.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件名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规程页码:1/6文件编码起草人/日期前文件编码部门审核/日期QA审核/日期批准人/日期发放部门质量管理部,生产管理部,营销部,研发部执行日期目: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规程,使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分析,做出客观评价,提出临床合理用药,淘汰疗效不确切、毒副作用大药品,有效控制药品风险,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责任:质量管理部,研发部,营销部。程序:1 定义1.1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和用药目无关有害反应。1.2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过程

2、。1.3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反应:1.3.1 导致死亡;1.3.2 危及生命;1.3.3 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1.3.4 导致显著或者永久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损伤;1.3.5 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1.3.6 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1.4 新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和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按照新药品不良反应处理。1.5 药品群体不良事件,是指同一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在相对集中时间、区域内,对一定数量人群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损害或者威胁

3、,需要予以紧急处置事件。1.6 同一药品:指同一生产企业生产同一药品名称、同一剂型、同一规格药品。1.7 药品重点监测,是指为进一步了解药品临床使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不良反应发生特征、严重程度、发生率等,开展药品安全性监测活动。1.8 怀疑药品:是指患者使用怀疑和不良反应发生有关药品。1.9 并用药品:指发生此药品不良反应时患者除怀疑药品外其他用药情况,包括患者自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规程页码:2/6行购买药品或中草药等。1.10 用法用量:包括每次用药剂量、给药途径、每日给药次数,例如,5mg,口服,每日2次。2 监测机构和职责2.1 监测机构2.1.1公司设立由质量管理部、研发部

4、、营销部等部门人员组成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简称“监测小组”),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和药品安全性相关工作。2.1.2设立监测联络员、安全员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员,承担药品不良反应日常监测工作。2.2 监测小组职责2.2.1主动收集和本企业生产药品有关安全性信息,发现和本企业有关药品不良反应并及时通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报告。 2.2.2负责对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或药品群体不良反应事件进行调查,必要时对药品采取紧急控制措施。2.2.3负责代表企业配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对药品不良反应或者群体不良事件调查,并提供调查所需资料。2.2.4负责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和药品质量关联性研究

5、,必要时进行重点监测或再评价。2.2.5负责定期查阅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关注本企业药品相关不良反应监测数据。2.2.6负责撰写和提交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2.2.7负责每年向所在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提交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报告。2.2.8负责正确介绍药品使用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将说明书修改等安全性信息及时告知相关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2.3 培训和考核2.3.1 监测小组每年需参加有关药品不良反应法规和基础知识培训。2.3.2 公司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建立上市药品安全性再评价激励机制,确保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有序开展。3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范围3.1上市五年以内药

6、品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药品,报告该药品引起所有可疑不良反应,即所有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或不良经历(即较轻微反应)及药物治疗期间所发生任何意外事件或非正常现象。3.2 上市五年以上药品,主要报告该药品引起严重、罕见不良反应。对已知比较轻微副作用不列入报告范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规程页码:3/64 药品不良反应收集方式4.1 用户(患者、医生)来信、来访和投诉。4.2 用户访问、用户座谈会。4.3 医药销售会议、定货会议和在国外发生该药品不良反应。4.4 国内外信息刊物上报道。5 不良反应调查分析:监测员负责收集药品不良反应和整理信息,一经获知或发现可疑不良反应,如实填写“药品不良反应处理登记

7、表”,并立即将登记表递送到监测联络员。监测联络员组织监测小组对发现可疑药品不良反应展开调查、分析评价及处理。根据监测小组调查分析评价结果,确定不良反应类型。6 不良反应报告和处置药品不良反应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 上报,网址。6.1 个例药品不良反应6.1.1 监测小组调查分析评价,确认为一般不良反应,在获知或者发现后30日内填写“药品不反应/事件报告表”上报。6.1.2 监测小组调查分析评价,确认为新、严重不良反应后,应立即采取适当控制和救治措施,并在获知或发现后15日内填写“药品不反应/事件报告表”上报。6.1.3 对于药品不良反应死亡病例,应当在获知或者发现后立即填写“药品不反

8、应/事件报告表”上报。不良反应监测小组对获知死亡病例进行调查、处理,详细了解死亡病例基本信息、药品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及诊治情况等,并进行药品关联度分析,在15日内完成调查报告,报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抄送市药品不反应监测中心。6.2 药品群体不良事件6.2.1监测小组获知或者发现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当立即报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同时填写“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基本信息表”,对每一病例还应当及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报告。6.2.2监测小组获知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当立即开展调查,详细了解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发

9、生、药品使用、患者诊治以及药品生产、储存、流通、既往类似不良事件等情况,在7日内完成调查报告,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抄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同时,根据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处置管理规定,迅速开展生产自查,分析和控制、处理;调查、分析、处理情况应及时报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抄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规程页码:4/67 评价和控制7.1 基本要求7.1.1监测小组应对收集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定期回顾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监测数据,按品种提交“年度安全性分析报告”,并主动开展药品安全性研究。7

10、.1.2 对已确认发生新和严重不良反应药品,应采用重点监测、系统性再评价等方法,进一步研究、评估上市药品临床安全性。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将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信息及时告知医务人员、患者和公众;根据研究结果采取修改标签和说明书,对确认易引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应主动召回、停产或申请注销其批准证明文件。7.1.3 将药品安全性信息及采取措施及时报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7.2 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7.2.1 对本企业生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资料进行定期汇总分析,汇总国内外安全性信息,进行风险和效益评估,撰写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规范撰

11、写。7.2.2 设立新药监测期国产药品,应当自取得批准证明文件之日起每满1年提交一次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直至首次再注册,之后每5年报告一次;其他国产药品,每5年报告一次。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汇总时间以取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日期为起点计,上报日期应当在汇总数据截至日期后60日内。7.2.3 国产药品定期安全更新报告向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提交,并抄送市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7.2.4 根据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内容及时完善产品说明书安全性信息,并根据风险和效益评估结果积极采取措施控制风险。7.3 药品重点监测7.3.1 公司应当长期考察本企业生产药品安全性,对新药监测期内药品、首次进口5年内药品应当开展

12、重点监测,实施兼并重组企业,对新增生产高风险药品,也应开展重点监测工作。并按要求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评价和报告;对本企业生产其他药品,应当根据安全性情况主动开展重点监测。7.3.2 公司在药品回顾性研究、质量体系自查、阶段性风险分析等过程中获悉其产品存在新安全隐患时,应当主动开展重点监测,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和说明书等因素设定重点监测启动条件、监测方案和评价程序。7.3.3 制定重点监测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规程 页码:5/6清晰、明确研究目和目标;品种回顾性研究资料及参考文献,包括自愿报告或发表病例报告,背景发生率以及特定人群发生率,药物流

13、行病学研究结果,临床前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临床对照研究安全性结果,同类产品研究资料等。研究方法,包括研究人群和适应症、入/排标准、统计分析方法及合理选择样本规模方法、目标研究样本大小和统计把握度计算、数据收集、管理和分析方法等;各类记录统计用表和记录保存方法,如患者统计表、研究过程中停止治疗原因统计表、每例死亡原因及每例住院原因个案列表、严重不良反应列表等;严重不良反应急救预案等。7.3.4 药品生产企业应根据重点监测结果及相关资料对药品潜在安全风险进行系统评估,并将评估报告提交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同时抄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8 档案管理8

14、.1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记录、报告、监测、结论、处理等资料由质量管理部归档管理,长保存期。8.2 对公司所有药品每年汇总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汇总表”。9 附件附件1:药品不良反应处理登记表附件2: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附件3: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基本信息表附件4:药品不良反应汇总表附件5:年度安全性分析报告变更记载及原因文件编码执行日期变更原因、依据及详细变更内容药品不良反应处理登记表编号:反应人姓名方式来电 来人 来函反应日期性 别年龄电 话地 址邮 编反应内容药品名称规 格批 号来 源用药日期反应日期用药剂量日用剂量用药途径内容(用户用药后出现情况描述):记录人: 日期:对该产品调查情况调查分析

15、:调查人: 日期:处理情况一、不良反应类型判定:1、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 2、一般药品不良反应 3、新药品不良反应 4、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二、对该产品处理及上报情况:质量管理部负责人: 日期: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首次报告 跟踪报告 编码: 报告类型:新 严重 一般 报告单位类别:医疗机构 经营企业 生产企业 个人 其他 患者姓名:性别:男女出生日期: 年月日或年龄: 民族:体重(kg):联系方式:原患疾病:医院名称: 病历号/门诊号:既往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有 无 不详家族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有 无 不详相关重要信息: 吸烟史 饮酒史 妊娠期 肝病史 肾病史 过敏史 其他 药品批准文号商品名

16、称通用名称(含剂型)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用法用量(次剂量、途径、日次数)用药起止时间用药原因怀疑药品并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名称: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时间:年 月 日不良反应/事件过程描述(包括症状、体征、临床检验等)及处理情况(可附页):不良反应/事件结果:痊愈 好转 未好转 不详 有后遗症 表现: 死亡 直接死因: 死亡时间: 年 月 日 停药或减量后,反应/事件是否消失或减轻? 是 否 不明 未停药或未减量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后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事件? 是 否 不明 未再使用对原患疾病影响: 不明显 病程延长 病情加重 导致后遗症 导致死亡关联性评价报告人评价: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 无法

17、评价 签名:报告单位评价: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 无法评价 签名:报告人信息联系电话:职业:医生 药师 护士 其他 电子邮箱:签名:报告单位信息单位名称: 联系人:电话:报告日期: 年月日 生产企业请填写信息来源医疗机构 经营企业 个人 文献报道 上市后研究 其他 备 注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基本信息表发生地区:使用单位:用药人数:发生不良事件人数:严重不良事件人数:死亡人数:首例用药日期: 年 月首例发生日期: 年 月怀疑药品商品名通用名生产企业药品规格生产批号批准文号器械产品名称生产企业生产批号注册号本栏所指器械是和怀疑药品同时使用且可能和群体不良事件相关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18、表现:群体不良事件过程描述及处理情况(可附页):报告单位意见报告人信息电话: 电子邮箱: 签名:报告单位信息报告单位: 联 系 人: 电话:药品不良反应汇总表日期反应人药 品 不 良 反 应 内 容产品情况处理情况姓名性别电话反应方式品名批号规格摘要原因不良反应类型处理意见上报情况 年度安全性分析报告报告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报告提交时间年 月 日国内首次获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时间: 年 月 日国际诞生日(IBD)以及国家: 药品生产企业地址邮编传真负责药品安全部门负 责 人手 机固定电话电子邮箱机密公告本报告及所有附表或附件可能包含机密信息,仅收件人才可使用。本报告及所有附表或附件所有权均属于xxxxx公司。如果本报告及所有附表或附件收件人为非指定接收者,禁止浏览、传播、分发、拷贝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报告及所有附表或附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