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父亲、树林和鸟》优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父亲、树林和鸟》优质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3父亲、树林和鸟【课前解析】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通过童年时代父亲和“我”的对话,体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 与热爱,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借助课文优美的句子了 解父亲对鸟的喜爱。本文的语言充满诗意,耐人寻味,很多地方使用了学生平时很少会遇到 的生动语句,还有的还采用了修饰语连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句子表达的丰富感情。本课 重点一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读、想象、联系生活等方式,感受生动的语言并积 累摘抄。二是借助第二题的学习,辨析对父亲的判断,感受父亲形象。关注朗读:本文采用对话的方式记叙,所以借助对话,读懂对话,寻找到课文记叙的线 索,才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
2、要内容。而且读好对话,才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 的情感、形象,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13个,字数较多,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 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蒙、鼻”横画较多而且容易写错,教学时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字形再 书写,注意横画间要写得紧凑,“蒙”字下半部分横不要少写,“鼻”上边部分是“自”不是“白”。 在指导“雾、蒙、吸、翅”时,可结合语文园地“书写提示”中,“把撇和捺写舒展”的要求,重 点指导学生写好撇画和捺画。会认5个生字,相对较少,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的识字方法 自主识记生字。关注词语: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是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在教学时需要引导
3、学生对生动 语言的感受。本文的语言充满诗意,多处使用了学生平时很少会遇到的生动语句,尤其是多 个修饰语连用,教学时既可以关注词语的表达形式,学习语言,在具体的语境中揣摩“幽深 的”“雾蒙蒙的”“凝神静气”“树一般兀立的”“苦苦的”等这些词语的意思,还可以感受这些词语 是如何表达情意的,进一步感受作品中父亲的形象。关注语言积累: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学习语言。本课有不少优美的语言值得学习、积累 并内化,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生动的语句,结合课后第三题引导学生摘抄积累,为今后的 语言运用奠定基础。【教学目标】1 .会读“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3个字,会写“父亲、童年”等15个词语。2 .
4、默读课文,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能结合课文辨析对父 亲的各种判断。3 .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生动丰富性,能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并选 择其中的句子摘抄。【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能结合课文辨析对父第一课时1 .识字写字。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遂重点难点重占 八、识字写字。难点了解课文大意。一、导入新课1 .播放有鸟叫声的音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根据学生的回答贴上鸟图。2 .课件展示图片,明确“家”的概念,问:“你们知道小鸟的家在哪儿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贴上 树林图。(板书:树林和鸟)
5、让学生用“我喜欢鸟儿,因为”来说一句话。(贴上父亲图)3 .继续板书课题(父亲),全班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1 .学生先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带生字的新词,并借助拼音自主认 识生字,强调鼻音和边音。2 .检查生字自学情况。学生反馈:课文共22个自然段。课件出示生词:黎明、凝神静气、舒畅、一瞬间、猎人。3 .随机指名学生起来当小老师带读词语。强调:黎(边音)、凝(鼻音)、猎(边音)。4.课件展示顺口溜,让学生猜字。(1)十对十,日对月。(朝)(2)雨天做家务。(雾)(3)月亮在旁边。(膀)5 .教师范写要求会写的字,学生书空。6 .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临写。三、初读
6、课文,了解大意1 .学生齐读课文。(1)先让学生说说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这篇课文呢。(快乐、喜欢)(2)学生带着快乐和喜欢的感情来齐读课文,并在文中找到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句子。2 .反馈并指导朗读中心句。(1)学生反馈信息,课件展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两个词最能体现父亲喜欢的感情呢?(最,一生。)那么谁能把父亲如此喜欢树林和鸟的感情读出来呢?(指名读)全班再一起读一读。鬣麻理板书父亲、树林和鸟父亲喜爱树林和鸟最一生第二课时am-髭课时目标)1 .品读课文,感悟父亲对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2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3 .理解“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的含义。遂重点难点重占SB.八、品读课文,感悟父亲对鸟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深爱。难点1 .理解“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的含义。2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逐一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制作生字卡片,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相应的字卡。2 .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3 .齐读课文。二、精读感悟,体会思想感情1 .学习第1自然段。指名读、齐读第1自然段: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2 .望鸟、闻鸟(仔细观察)。(1)你能在课文中的第28自然段里找出相关句子来说明父亲是用心地闻、仔细地观察的吗?(自由读 第28自然段,四人为一小组进行
8、交流)(2)学生汇报,师相机指导。“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从“幽深的 雾蒙蒙的”体会到树林里什么都看不到,但在如此难以辨认的环境下,父亲依然能发现鸟的踪迹,突显出 他对鸟的熟悉。从“望了又望、闻了又闻”体会到父亲在仔细地看、用心地闻。(个别读)“我茫茫然地望着兀立的父亲。”指导朗读,体会父亲静静地用心地闻、仔细地观察。(个别读) 随机指导理解: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的”可以看出父亲与树林融为一体的情景。(3)齐读这两句话。(4)一旁茫茫然的我,这时心里会想什么?请一位同学来扮演父亲,指导读父亲说的话,体会父亲用心 爱护鸟的感情以及父亲对鸟的
9、熟悉。(幻灯片出示第38自然段中父亲的话,师生合作读,板书:看叶知 鸟)(5)父亲这么仔细地观察,连说话的语气都是轻轻的,他是多么爱鸟、多么呵护鸟呀,可以看出:父亲 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3 .体味鸟味(父亲对鸟味有深刻的了解)。(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914自然段。(2)出示句子: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指导理解“浓浓的苦苦的”是谁的味道?(草木的味道。)师:为什么作者只闻到草木的味道?学生交流。(3)齐读: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指导认识“喙”。(4)鸟特有的气味,容易闻到吗?那怎样才能闻到?(全班交流X板书:闻鸟有味)4 .知鸟。师:父
10、亲的判断正确吗?(1)学生读第15-18自然段。(2)学生交流。(相机板书:知其快活)5 .父亲对鸟有更深入的了解。(1)父亲对鸟还有哪些更深入的了解?(2)请听师配乐读第1922自然段。“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指导朗读句子,体会“快活”,并用“快活”来说 一句话。你们还听出了父亲对鸟的什么?(担心)(板书:怕其受害)(3)听了父亲的一番话,此时,“我”的心情如何?(指名回答)(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5)学生探究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6)教师总结:父亲如此了解鸟儿,却不伤害鸟儿,而是那么喜爱鸟儿,所以“我”为父亲感到骄傲。三、总结升华,再现父亲的形象师
11、:文中的父亲对鸟的了解如此至深,那么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大家判断下面的说法,并说说 自己的理由。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 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父亲很善于观察。 父亲热爱自然。 父亲曾经是个猎人。1 .学生独立思考。2 .全班交流。四、总结全文,明理导行1 .教师总结:蓝天和树林是小鸟最好的家,人类是小鸟最好的朋友,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像父亲那 样爱树林、爱鸟,每一个人都向可爱的动物们多奉献一点爱心,那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的美好!2 .同学们,我们也像父亲那样爱鸟、爱树林,好吗?请同学们观察鸟儿,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 下来。盒盍理板段父亲、树林和鸟看叶知鸟闻鸟有味 知其快活闻鸟有味 知
12、其快活,父亲深爱鸟和大自然食薮孽康11这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我们了解到“父亲知鸟”“父亲爱鸟”。 阅读本文,我们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 感悟。同时,我多次让学生合作讨论学习,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在快乐中 学习。亲的各种判断。【教学难点】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生动丰富性,能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并选 择其中的句子摘抄。【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读“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3个字,会写“父亲、童年”等15个词语。2 .有
13、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 .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生动丰富性,能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 并选择其中的句子摘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题品题(出示课件3、4)1 .播放各种美丽小鸟的图片。教师谈话导入: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你们经 常在哪里看到它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位父亲和树林、小鸟的故事。2 .教师板书课题:(板书:父亲、树林和鸟),学生齐读课题。3 .品读课题:引导学生发现父亲、树林和鸟这个题目是由三个词语组成的。请学生 猜一猜这三者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再想想课文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去了哪里,做了什么。(设计意图:用小鸟图片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激发学
14、生进一步了解小鸟和树林的欲望, 进而引出学习内容。)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1 .(出示课件5)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出时间、地点、人物, 并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 .学习生字词。(出示课件6)(1)指名学生朗读词语,评价读得是否正确。教师相机提醒:“凝”不可读半边;“畅、瞬”的声母是翘舌音。(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理解生字。比如,“畅”可借助熟字“场”识记。理解“畅”,可放在“舒畅” 一词中理解,引导学 生了解“舒”和“畅”意思相近,还可让学生表演“舒畅地呼吸”,进一步体会字义、词义。3 .梳理故事内容。(出示课件7)(1)指名学生交流自己圈画的
15、内容,教师明确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时间:一个春天的黎明地点:渡沱河岸的一片树林人物:父亲和“我”(2)根据提示,概括课文内容: 和 在 谈论 o预设:父亲和“我”在树林里谈论鸟。(3)教师提问:我们已经梳理了故事内容,你能在文中找一个句子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 容吗?(出示课件8)预设: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教师总结:第1自然段既开门见山点题,概括了父亲、树林和鸟的关系,也表明了全文 中心,奠定了情感基调。(板书:开门见山父亲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三、品味语言,感受人物1 .(出示课件9)请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勾画出你认为能说明父亲 很喜欢鸟,了解树林和鸟的语句。2
16、.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品读相关句子。预设1:学生认为第3、4自然段能说明父亲很喜欢鸟。(出示课件10)出示第3、4自然段原文: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1)引导学生想象:”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是一个怎样的场景?(2)学生想象交流。教师播放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图片,引导学生说说:树林给你什么 感觉?预设1:很大很茂密。预设2:雾很大,潮湿,看不清。(3)教师追问:在这样一种环境中,父亲是如何观察鸟的?预设:父亲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4)引导学生围绕“林子里有不少鸟”理解这种情况下,父亲依然能够找到
17、鸟的踪迹, 说明了父亲对树林和鸟都非常熟悉。(5)(出示课件11)引导学生想象父亲喃喃着说这句话时的表情、动作,明白这是父亲 仔细观察后得出的结论。(板书:看动静林中有鸟)(6)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4自然段。预设2:学生认为第6自然段能说明父亲很喜欢鸟。(出示课件12、13)出示第6自然段原文: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1)引导学生对比感受没见到鸟“茫茫然”的我与确认有鸟“凝神静气”的父亲。(2)引导学生关注“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提问: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教师追问:“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给你什么感受?说明了什么?预设:使我感受到父亲已经与树融为一体
18、了,说明了父亲对鸟非常了解。(3)指名学生演一演“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体会父亲的高大、专注,与 树融为一体的情景。(教师相机解释“兀立”的意思。)(4)请学生有感情第朗读第6自然段这句话。预设3:学生认为第8-11自然段说明父亲了解鸟、爱护鸟。(出示课件14、15)(1)引导学生围绕“鸟味”感受父亲对鸟的了解;从“生怕”感受父亲对鸟的爱护。(2)教师引导:当父亲闻到鸟味的时候,“我”却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从“浓 浓的苦苦的”这两个连续的修饰词,你感受到了什么呢?(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父亲能从浓郁的草木气息中分辨出鸟的气味,可见父亲是真 正地了解鸟。(板书:闻到鸟的气味)
19、预设4:学生认为第12-17自然段说明父亲了解鸟。(出示课件16、17)出示第12-16自然段中“我”与父亲的对话。(1)分角色朗读对话。(2)提问:父亲为什么能把情景描述得这么细致入微?(了解鸟)(3)追问:父亲说“鸟要准备唱歌了”,鸟真的唱歌了吗?引出第17自然段: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教师总结:父亲对鸟真是太熟悉了。预设5:学生认为第18、19自然段说明父亲了解鸟、喜爱鸟。(出示课件18、19)(1)启发思考:鸟儿唱歌时的心情怎样?这时候的父亲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出示第18、19自然段父亲说的话,以及我对父亲此时心情的猜想: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20、引导学生围绕两个“快活”,体会此时鸟儿和父亲愉快、快乐的心情。(2)追问:这说明了什么?预设:父亲对树林和鸟的喜爱。(板书:听到鸟叫最快活)(3)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什么时候最快活。预设:踢球时、考了好成绩时、春游时。预设6:学生认为第20、22自然段中父亲说的话说明父亲了解鸟。(出示课件20)出示第20-22自然段原文: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容易被猎人打中。”“为什么?”我惊愕地问。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引导学生围绕父亲知道鸟在什么时候“容易被猎人打中”,以及父亲所了解的鸟的习性“黎 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体会父亲对鸟的
21、了解。(板书:担忧鸟起飞有危险)3.分角色朗读。(1)小组合作,练习对话。(2)师生合作朗读。老师读旁白,男同学读父亲的话,女同学读“我”的话。(3)加入提示语、表情朗读。(如,父亲的提示语:喃喃着、轻轻地、肯定地、快活地。 “我”的提示语:好奇地、茫茫然地、惊愕地。)4.教师小结:父亲熟知鸟的生活习性,父亲对鸟有着超乎寻常的了解,其实那是父亲对 鸟的爱,爱得悄无声息,而又如此地深切,就像课文第1自然段所说一一父亲一生最喜欢树 林和歌唱的鸟。(设计意图:通过从文中寻找父亲喜爱鸟的句子,交流阅读的感受,体会语言的丰富和 生动,感受父亲的形象。)四、指导书写1 .指导书写本课生字。(1)(出示课件
22、21)指名认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画。(2)(出示课件22-25)重点指导“雾、鼻、戏、翅”,教师范写。雾:雨字头要写得宽扁,四点方向基本一致。“务”的撇和捺写得舒展。鼻:“自”与“田”要写得宽扁,“田”比“自”稍宽。“开”的长横最长,竖撇与短竖落 笔在同一水平线,使整个字重心稳定。戏:口字旁偏小,低于“及”起笔的高度,与“及”的长撇互相穿插。“及”第二笔横折 折撇的“撇”要稍弯于第一笔长撇,捺要写得舒展。翅:“支”的捺要稍平,向右舒展,与“羽”互相穿插。“羽”的顶部与“支”的横大致 在同一水平线。(3)学生书写,展示评价。2 .抄写“父亲、童年”等15个词语。五、巩固练习
23、,布置作业1 .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6、27)2 .布置作业。(出示课件28)(1)积累文中你喜欢的语句。(2)抄写生字3遍。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默读课文,能结合课文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2 .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教学过程】一、品读课文,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1 .(出示课件30)教师引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父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同意下 面这些对父亲的判断吗?说说你的理由。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父亲很善于观察。父亲热爱自然。父亲曾经是个猎人。2 .学生自主辨析,并和同学交流。教师相机梳理、指导。(1)(出示课件31)辨析第一条
24、: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预设:第一个结论是正确的。学生找到课文第1自然段“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 的鸟”作为理由。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围绕“一生”“最”,体会父亲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的时间之久,程 度之深。(2)(出示课件32)辨析第二条: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预设:第二个结论是正确的。学生会找出第3-9自然段的语句,感受到父亲能在幽深 的雾蒙蒙的树林里看到鸟的动静;会找出第10-19自然段的语句,感受到父亲能在浓浓的苦 苦的草木气息里闻到鸟的气味,还知道鸟要准备歌唱;会找出第20-22自然段的语句,感受 到父亲知道什么时候鸟容易被打中。(出示课件33)教师小结:父亲带着“我”在幽深的雾蒙蒙的
25、树林里看到了鸟的动静, 在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里闻到鸟的气味,知道鸟要准备歌唱,甚至知道什么时候鸟容易被 打中,父亲对鸟的习性真是了解啊!(3)(出示课件34)辨析第三、四条:父亲很善于观察、父亲热爱自然。预设:关于第三个结论。学生会找出第3-9自然段的语句,感受到父亲能在幽深的雾 蒙蒙的树林里看到鸟的动静;会找出第10-19自然段的语句,感受到父亲能在浓浓的苦苦的 草木气息里闻到鸟的气味,还知道鸟要准备歌唱,说明父亲善于观察。关于第四个结论,学 生会找出父亲熟悉鸟的习性的语句和第18、19自然段,说明父亲热爱自然。(出示课件35)教师小结:父亲喜爱树林和鸟,善于观察,了解鸟的习性,所以他是个
26、热爱自然的人!(3)(出示课件36)辨析第五条:父亲曾经是个猎人。预设1:有的学生抓住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熟悉的语句,推测父亲现在不是猎人,但 可能曾经是个猎人。预设2:有的学生通过“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推测父亲没有做过猎人,因 为他不会去猎杀自己最喜欢的鸟。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都很对,而且找的理由也很充分。关于父亲是否做过猎人,凭 借课文中的信息,并不能得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设计意图: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带领学生积极钻研文本,抓住课后第2题,引 导学生对文本产生独特的理解感受和体验,逐步形成对父亲、对树林、对鸟儿喜爱的立体认 知。)二、理解课文结尾(出示课件37、38)
27、引导学生关注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师提问:为什么文章的最后作者说“我真高兴,父亲不 是猎人”呢?预设:因为父亲非常熟悉鸟的习性,又很善于观察,这是当一个优秀猎人的条件。如果 父亲是猎人,那么小鸟就会轻易地被杀死。父亲了解鸟却不杀鸟,说明父亲很爱护鸟,“我” 为父亲感到骄傲。教师总结:因为父亲很善于观察,对鸟的习性也十分了解。如果父亲是猎人,小鸟们的 生命就会有危险,所以“我”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由此,更加体现了父亲的一生最喜欢树林和 鸟。三、朗读对话,体会情感,拓展阅读1 .(出示课件39、40)指导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父子对话,再体会一下这对父子爱鸟的感 情。(出示课件41)提问:学完了这篇文章,你觉
28、得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预设:父亲是一个喜欢鸟、了解鸟、爱护鸟的人.教师总结:是的,父亲是一个喜欢鸟、了解鸟、爱护鸟的人。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爱护鸟类。(板书:爱鸟护鸟)2 .小知识。(出示课件42)在读课文时,有的同学可能会质疑:为什么课文第13、14、15自然段只有前引号没有后 引号?教师相机答疑:一般来说,引号都是成对使用。但是,如果连续几个自然段都是引用同 一个人说的话,那么,每个自然段开头都用一个前引号,而除了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末尾用一个后引号,前面自然段的末尾都不加后引号。3 .拓展阅读。(出示课件44) 保护鸟类的句子: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保护鸟类
29、,为环境增资添彩!爱鸟护鸟是人类的美德!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四、巩固练习,布 Ei作业1 .课堂演练。(出示课件45-47)2 .布置作业。(出示课件48)(1)抄写生字3遍。(2)完成素养提升本课练习。【板书设计】开门 见山父亲、树林-和鸟 具体讲述父亲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看动静林中有鸟闻到鸟的气味听到鸟叫最快活爱鸟护鸟担忧鸟起飞有危险【教学反思】父亲、树林和鸟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没有直接写“父亲”是怎样保护鸟或是为鸟 的生活环境提供什么方便,而是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 通过看动静、闻气味就知道林中有鸟,还知道鸟儿什么时候爱唱歌,什么时候最容易受
30、到伤 害,感受到人与鸟是那么亲密无间,领略人与自然的融洽,体会到父亲对鸟的热爱,培养学 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本课教学依据语文要素 目标,通过勾画自己认为能说明父亲很喜欢鸟,了解树林和鸟的语句,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 读课文从而体会生动的语言,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在品味体会了生动的语言之后,再积累 好词好句,促使学生养成自觉积累语言的习惯。教学中既让学生自主学习,又组织了学生的 合作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学会与文本对话,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深入感受父 亲知鸟、爱鸟。本节课我的设计是遵循这样的思路进行的:导入初读一一梳理故事情节一一
31、感受父亲与鸟一一辨析有关父亲的信息。前一个环节都是完成后一个目标的前提,环环相扣,这样易于 学生理解,因此课堂效果也较好。23 父亲、树林和鸟L妙析教材;本文通过写“我”和父亲在树林里的对话,展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深深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学情分析;父亲、树林和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课题便能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而三年级的孩子都有质疑、解疑 的追求,在读父子的对话,深深理解父子的对话中,学生会不断产生疑问:为什么没有鸟飞,没有鸟叫, 父亲却知道林中有鸟所有的疑问都将激励着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言学习中去,同时感受到人鸟亲如 一家。工教学建议i运用情境导入法、媒体辅助法、读思议结
32、合法等方法教学。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方式 进行学习。在反复诵读中用心体味,就会对文本产生更多更深的感受。教学目为【知识与技能】1 .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字,掌握重点词语。2 .默读课文,领悟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简单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 并选择句子摘抄。3 .理解“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的含义,能结合课文内容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过程与方法】1 .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从而理解课文内容。2 .在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情趣的基础上,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以理知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爱,激发爱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重占1 .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字。2 .默读课文,体会父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难点1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2 .理解“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的含义。教学准备J人教师:课件,图片(父亲、树林、鸟)。学生:课前预习,搜集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息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