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三维设计基础(Three-dimensional design basis)课程代码:18410077学 分:3学 时:48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8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程实践学时:) 先修课程:二维设计基础、设计色彩、设计素描适用专业:视觉传达教 材: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三维设计基础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它浓缩并提升了立体构成中相关 理论、技法精髓,融入了与国际设计教育体系接轨,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是 艺术学院各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优秀基础课程,具有极为广泛的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本课程通过 有浅深入、循序渐进的课程安排,以多种行之有效的针对
2、性课题训练,引导、帮助初学者学习并研 究如何把平面的形态立体化;如何塑造各种三维形体;怎样营造三维空间;如何挖掘、利用各种材 料的特性进行形体塑造和表现等三维设计的基本构成知识和方法。课程主要强化了三维设计基础各 知识点学习的逻辑性和课题训练的可操作性;增加了多元化、发散性创造思维的训练环节,鼓励学 生进行独创性表现的尝试,注重审美判断力和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三维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要素,以及设计形式与原则;揭示三 维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三维设计的基本原理。课程目标2:认知三维设计中体积、空间、材质等要素,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理解 和阐释,运用跨学科知
3、识进行问题的发现、分析等能力。课程目标3:掌握三维设计的构成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具有较强思维 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综合表现能力。课程目标4:发展对空间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空间的敏感程度,培养直觉的三维 形态洞察力和判断力。课程目标和视觉传达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L具有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工作所需的审美、构 图、表现等美学能力,熟悉三维形态艺术和 设计相关发展历史;2,掌握二维设计的基础专业知识,了解和掌握 与视觉传达设计相关的图像处理、印刷工艺 等相关知识;具有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问题 发现、分析、定义的能力。V4.具有较强思维能
4、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及综合表现能力;能够从事视觉设计创新能 力及其相关的半立体、立体的空间造型设计, 发展空间想象力,创造抽象实用的形体。能 够使设计对象的空间特征、设计理念、设计 特色与策略形成连贯的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整 体形象;V5.能够运用构成原理和方法对视觉传达设计 中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备设计方案执行所 需的展示、印刷、网络发布等方面的实践能 力,能够解决从设计到执行的主要环节问题;V7.能够应用多种表现手法进行方案表达,掌握 行业内材料运用的方式,能够熟练使用现成 品、工业废品和生活垃圾等作为艺术材料, 能够综合把握材料的功能、结构、外观和市 场需求诸要素的基础上对设计进行合理的
5、表 现V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课程内容1 .三维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1)构成观念和空间构成的基础理论(2)自然形态与人为形态之间的平衡2 .三维设计构成演变及应用(二)教学要求了解三维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三维的历史发展及演变,从总体上使学生了解三维设计所涉及 的相关内容。认知三维设计基础融合了 “立体构成”中经过时间和实践证明为“规律性”的一些知 识精髓,拓宽了学习和研究的范围,强化了感性和理性的有机结合,增加了综合运用各种材料进行 形体、空间构建的训练环节,力求更加符合当今艺术设计各学科对基础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构成的基础是建立在二维设计基础当中去立足
6、于“量感”、“质感”、“空间感”、“重力”、“构 造”等与形体、空间构建有关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是一个看似熟悉却又陌生的形态构成领域。2 .难点如何运用语言结合材料合理的表现空间效果。第二章空间立体造型的基本因素及形式法则(-)课程内容1 .空间立体造型的基本形态2 .形式法则及其作用(1)多样与统一(2)对比与调和(3)对称与均衡(4)比例与秩序(5)节奏与韵律(6)联想与意境(二)教学要求了解空间立体造型的基本形态,立体的形式法则,立体的形式法则如何在设计中体现,强化形 式法则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到凡是具有形式美感的客观事物和想象,都有其内在的构成规律,人 们对这些形式美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深入
7、、系统的分析、研究,并经过长期的实践验证,总结出来的 具有共性和普遍指导意义的美学规律(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三维形态设计的形式法则,掌握其应用方法2 .难点形式法则的转化关系,从多角度理解三维设计形式法则第三章走出二维(-)课程内容1 .平面形态的立体化2 .从平面到半立体3 .从平面到立体(二)教学要求把习惯的二维造型、设计思维通过有效地训练途径和方法,过度并转化为三维的造型和设计能 力。三位形态的形成除其轮廓外,还须依靠一定的可感知的“量感”。同时了解增厚构成的立体形态 变得生动、富有变化的关键,就是对厚度进行各种尺寸、角度、形状的变化,从而构成不同形态的 三维形体或空间。它们在起
8、到形体、空间塑造作用时,也具备了较强的可观赏性。(三)重点与难点(若不单独列出,需在教学要求中适当注明).重点初步掌握在平面到立体构成的设计中如何选择和采用艺术语言表现立体形态.难点三维空间设计中材料语言如何构型,运用形式法则塑造空间形体第四章三维形体的塑造(一)课程内容1 形体的加法2 .形体的减法3 .形体的加、减法(二)教学要求了解三维形体的塑造过程,综合运用形体塑造的加法和减法,产生单种塑造方法无法构建的形 体结构或空间关系。力口、减法的综合运用,能使三维形体的塑造变得更加灵活多变,更易于构成各 种生动、自然地形体或空间.(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利用形体的加、减法塑造某种立体造型。1 .
9、难点相关的塑造方法无法构建的形体结构或空间关系第五章三维空间的营造(一)课程内容1.空间及空间感的营造2,内、外空间及综合空间的构建(二)教学要求掌握有实体的形限定、分割而成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两大类。通过对两大空间的营造进行综合空间的初步构建,理解被实体限定可测量的空间以及没有限定的空间,设计中注重形体产生的“知 觉场二(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空间营造的方式。1 .难点如何构建内、外空间及综合空间,构建这三种空间形态表达方法第六章材料与质地(一)课程内容1 .不同材料的半立体形态构成2 .相同材料的半立体形态构成3 .相同儿何体的不同材料塑造4 .相同物体的不同材料表现(二)教学要求掌握有实
10、体的形限定、分割而成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两大类。通过对两大空间的营造进行综合 空间的初步构建,理解被实体限定可测量的空间以及没有限定的空间,设计中注重形体产生的“知 觉场”。(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不同材料之间的塑造方式.难点通过对材料性能的掌握,如何塑造良好的视觉效果第七章综合构成(-)课程内容(1)形体与材料的表现(2)综合构成设计表现(-)教学要求综合运用各种方式、方法,结合材料的不同特点和可塑性,灵活多变的把“线材”、“面材”、“块 材”的构成训练穿插、结合在各种形体的塑造及空间的构建之中,重在培养符合现代设计需要的综 合处理形态、空间、材料、色彩关系的能力,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掌
11、握有实体的形限定、分割而成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两大类。最终完成三维作品设计(三)重点与难点.重点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立体三维作品,全面考虑构成的形体、空间的构建以及材料特性与表现的基本规律和方法1 .难点构造“量感”、“空间感”、“质感”、“重力”、“构造”等与形体、空间构建有关设计方法三、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章(按序填写)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方法支撑的课程目标课 堂 教 学实验上机课程 实践小 计第一章绪论2讲授法课程目标1第二章空间立 体造型基本因 素及形式法则4讲授法、讨论法课程目标2第三章走出二 维16讲授法、讨论法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第四章三维形 体的塑造2讲授法、讨论法
12、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第五章三维空 间的营造4讲授法、讨论法 问题研究教学法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第六章材料与 质地4讲授法、练习法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第七章综合构 成12讲授法、练习法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合计48注:本课程采用课堂多媒体教学与自主研习相结合,以案例解析三维设计基础的教学研究,以 实际作品为导向空间设计程序与方法,在课程中强调理论与实践习作并重,开展讨论、相互评价等方法。四、课程考核序号考核方式或途径考核要求考核权重备注1大作业考试方式(开卷)50%创意过程草稿、材 料的来源及作品设 计原稿和最终成品 照片等。2平时作业随堂命题设计与创作50%阶段性成品或电子 图片五、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书名,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三维设计基础教程,张越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年。1 .立体构成,赵殿成著,辽宁美术出版社,1991年。2 .形式基础,周至禹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六、大纲说明(内容可包括课程基本要求、习题要求及其它一些必要的说明)大作业主要考察学生对综合构成作业的综合设计水平,以培养学生三维空间设计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通过各种渠道对所设计对象进行材料分析、空间的优化、设计定位分析, 使设计内容具有可观性及实用性,设计作品符合审美视觉的要求,能体现所学知识的应用和一定的 创新性。2017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