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四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四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教学反思.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描绘二十年后美丽的家乡。2 .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表达,把重点局部写具体。【语文要素】3 .能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教学重难点1 .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表达,把重点局部写具体。2 .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教学课时12课时一、展示资料,引出话题1 .课件出示二十年前的老照片与现在的照片,让学生比照,看看二十年间发生了哪些变化, 说说哪些方面的变化让大家印象深刻。2 .学生交流时,相机展示有关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资料,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带给人类的变 化。明确本次习作的话题:二十年后的家乡。3 .学生自主审题,明确习作要求:本次习作是想象作
2、文,要写出“家乡”的变化,还要注 意“二十年后”这样一个时间。二、大胆想象,开启思路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二十年后你在哪里?在从事什么工作?你最想看到家乡发生哪些变 化?2 .引导学生畅想家乡的未来:你对二十年后的家乡有哪些美好的祝愿?你最想看到家乡有 哪些变化?提示:(1)教师要从多个角度翻开学生的想象空间。可以围绕二十年后家乡的人、事、景、物 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交流,防止交流的单一与局限。(2)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关键词,如机场、交通、绿化、卫生、智能、母校、小区、同学、老师、亲朋、服务等,帮助学生翻开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梳理归纳:环境的变化、工作 的变化、生活的变化3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希望它有变化?你希望它发生怎样的改变?(如科技给交通、生活环境、衣食住行带来的变化,家乡亲朋、老师的外貌、服饰、职业、 生活等方面的变化。)4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想要怎么写。(结合课前的有关科技开展现状的资料,说说想象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5 .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6 .引导学生确定中心,选择材料。三、学习列提纲,分段表达1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提纲范例,了解提纲包含的内容及结构。2 .指导学生编写提纲。(1)学生先讨论,交流怎样列提纲。师生共同梳理。点拨:列提纲之前首先要进行整体构思。如准备写哪些变化,以什么样的顺序写,详写哪个变 化,略写哪个变化,以及怎样分
4、段等。对本次习作先要有一个框架,做到心中有数后,再开始 着手写提纲。要把想到的事情进行分类;每类要列举一个例子;提纲写得既不要太简单,也不要太啰 嗦;看到列出的提纲,就能基本了解文章要写哪些内容。(2)让学生试着编写提纲。教师巡视,发现问题。3 .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1)题目千篇一律,没有特点。点拨:可以给自己的习作起一个新颖的题目,以吸引读者。例如:”欢迎来到2040年的义 X” “穿越到二十年后的家乡”“相约,2040”(2)中间局部写得太简单或太啰嗦。教师可结合典型片段做具体指导。(3)所列内容排序混乱,没有条理。教师选取典型片段进行指导,提示学生可根据时间 顺序或空间顺序
5、做调整。4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修改提纲:请同伴看看各自的提纲,看能不能通过提纲了解各自要写什么。先互相建议,再根据建议进行修改。四、根据提纲,完成习作1 .根据提纲写初稿。2 .教师巡视学生习作情况,发现问题。五、小组评议,互改1 .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2 .根据建议,再次进行修改。六、佳作赏评1 .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评。教学反思本次习作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编写的提纲分段表达,把重点局部写具体。对于小学五年级的 学生来说,习作前列提纲,把家乡的变化写具体,这是把文章写得有条理的有效途径。教学中, 我首先出示习作要求,明确
6、习作内容,接着我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来想象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 然后,我指导学生列提纲,学生通过列提纲,能较明确地知道哪局部该详写,哪局部该略写。 通过这次习作教学我不禁感慨:我们永远追不上孩子们的想象力!只有老师和家长想不到的, 没有孩子们写不出来的!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想象家乡人、家乡景和家乡物质、精神生活的变 化,他们把未来的家乡想象得神奇、美好,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借势引导他们在丰富想象 的基础上,加入适当的修辞,恰当使用借景抒情等写法,因此,本次习作是到目前为止得到“良 好”人数最多的一次。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 .在教学中,我通过图片比照,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为了
7、让学生很好地把握主题, 我引导学生从审题入手,然后通过明确主题,讨论写法等步骤,引导学生抓住习作重点进行写 作,效果较好。2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习作方面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指导。我通过让不同写作程度的 同学汇报的方式,发现他们在写作方面存在的优点与缺乏,并及时进行指导,教学效果较好。 美中缺乏的是由于前面的环节用时太多,致使佳作赏评”这个环节用时较少,只评价了个别 同学的习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做到统筹安排,不能顾此失彼。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反思“二十年后的家乡”是五年级上第四组教材的作文题。本组教材选编了三首诗词和散文少 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小岛,都是表达了作者热爱自己的祖国的情感
8、。热爱祖国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家乡,因此,我在教学本组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收集关于乡 情的诗词、歌曲、文章,开展“浓浓故乡情”的口语交际活动,为学生积蓄了许多表达热爱故 乡的文学素材;接着,我开始指导学生写作文。由于有了情感铺垫,学生在习作中表达思乡之 情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而指导学生谋篇布局、取舍材料成了指导重点。为了突出这 一重点,我设计了课前准备活动一一采访了解家乡二十年来的历史和变化,思考二十年后家乡 的变化,对写好作文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我还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为到达本次习作的目的想 了很多方法。教学过程如下展开:第一步,我讲了王安石推敲的故事,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习作讲评的重要性。第
9、二步,我让学生读习作要求,确定作文体裁、写作主题和范围。首先出示习作要求,明 确习作内容和要求。今天,我们要写二十年后的故乡。二十年后,我们和周围的一切会怎么样,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又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或者你和亲人再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然后指导想象的方法:(1)想象家乡的景物变化。(2)预测科技开展后,家乡人们生活方 式的变化。最后进行写法指导:1 .要点面结合,要有详有略,确定有代表性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写具体,其他景物可以用 一两句话概括性介绍。2 .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3 .我出示了三篇我的下水作文,与学生赏析。范文里许多景点
10、都是学生熟知的,写出了二 十年后景点的变化。范文中的人物是学生熟知的,写出了二十年后人物身份的变化。我鼓励学 生与老师比赛,设计出更多的变化。4 .让学生分组习作:第一组写好作文开头,可用诗句、歌词、名言导入,也可以开门见山 直接写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第二组写二十年后家乡环境、公园、学校、交通、家居生活等的 变化;第三组写二十年后与同学、老师、父母见面的情景;第四组写作文的结尾,表达爱家乡 的感情。5 .让学生诵读自己的片段,全班赏析评价,总结优缺点,鼓励创新想象。从学生写的作文看,多数学生开头、结尾写得比拟好。值得表扬的是学生写出的家乡变化 想象奇特、内容具体、语句优美;学生写出的师生重逢、亲人团聚的情节感人、感情真挚。回 顾整个教学过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也看到了教学中存在的缺乏:1 .在指导学生畅谈家乡的变化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交流还不够,还应该 再放手让学生多说。2 .过于重视范文引路的作用,有给学生作文框架和束缚学生思维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