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制度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制度汇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制度汇编一、传染病管理工作规范2二、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3三、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3四、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5五、传染病病例登记制度6六、门诊医生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6七、住院病人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7八、医技科室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7九、传染病疫情调查及处理制度8十、传染病个案访视及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制度10H一、传染病疫情自查制度11十二、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12十三、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责任追究制度12十四、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13十五、重大传染病误报责任追究制度14十六、传染病法规知识培训制度15十七、传染病预检分诊及转诊制度15十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16十九、重大传
2、染病院内会诊制度17(7)对疫情处理要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以及做好消毒措施。(8)负责处理人员就及时写出爆发疫情处理总结和流行病调查报告。有关调查 表格、数据、资料要分类整理,及时归档。十、传染病个案访视及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制度1、传染病个案访视及流行病学调查由疫情管理人员负责2、对乙类传染病中的伤寒、痢疾、肝炎、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的散发病例要进 行访视及个案调查,丙类传染病中的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爆发或聚集性病例, 辖区内托幼机构、学校、工地等重点场所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处理。做好霍乱、登 革热、不明原因肺炎、人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疫情的调查处理。3、对散发病例的访视和个案调查:(1)要核实诊断,调查
3、发病情况,隔离治疗病人,确定接触者名单并进行医学 观察,确定污染范围、提出疫点、疫区范围的划定建议以及其他处理措施。根据 诊断和调查需要,处理时对病人、接触者、疫点外环境、动物等进行相应标本采 集,及时送检。对辖区内托幼机构、学校、工地等重点场发生传染病疫情的要尽 快到现场处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例的三间分布、确定感染来源、途径、 感染或流行因素等;将初步调查情况报告区疾控中心。对疫情涉及的托幼机构、 学校、工地等重点场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 互配合,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时机和药械,对疫点进行消毒处理。(2)严格执行疫情值班制度,保证发生疫情后能立即进行响应
4、。中心设疫情 处理情况登记本记录处理情况备查,并按规定的方式、程序,报告区卫健局及市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疫情处理工作人员处理完疫情后尽快完成调查 处理报告,向领导汇报有关情况,并在疫情处理登记本上做好记录。(4)接到调查任务后,要尽快准备好调查表、穿好工作服,携带齐备个人防护 服装,采用器械用品,半小时内出发赶赴现场调查。对个案访视及流行病学调查 要做好个案访视及调查记录。对个案调查表、密切接触者调查表和专题调查等表10 格的内容认真询问,填写好调查表,发现有遗漏未调查情况,应及时补充调查, 尽量大可能保持调查表工程的完整性。(5)调查时态度和蔼、热情有礼,关心病人
5、疾苦,指导病家进行预防、消毒处 理,结合调查进行健康教育,解答家属的隔离治疗上的疑问,尽力消除其疑虑和 恐惧心理。注意尊重被调查者,对其尊重病人个人隐私,对患者资料注意保存。(6)调查过程中需要采集标本的,要注意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进行规范采 检,填写好采样登记表,把样品包装固定,放入专用采样箱,注意样品相应的保 存条件,尽快送至区疾控中心进行检验,运输途中防止标本管(瓶)破碎外泄造 成污染。(7)对个案访视及调查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调查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并严格 遵守医院的消毒隔离制度。使用完的一次性防护用品放在医院指定的场所,进行 必要的个人消毒洗涤,脱掉工作服并放在黄色塑料袋中包扎好带回
6、中心进行消毒 处理。调查表格应保持不受污染,如可能受污染后那么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消毒处理, 如果现场不具备条件的话,应把可能受污染的调查表放入塑料袋中包扎好带回中 心,对调查表格进行紫外照射消毒,处理好才可归档使用。对处理某些烈性传染 病后,调查员应做好消毒措施,立即进行清洁淋浴、更衣。参加调查的车辆进行 必要的预防性消毒处理。十一、传染病疫情自查制度1、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督查由“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自查人员 要由领导小组成员、防保科室主任和科室陪检人员组成。2、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时,在抢救处置患者的同时应及时、规范填写“传染 病报告卡”。3、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传染病
7、管理的传染病时,要立即 报 告公共卫生科。4、传染病管理科疫情管理人员每日2次到门诊部及住院部等科室收取传染病报 告卡,并在登记本上签字。II5、疫情管理人员须将传染病报告卡和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登记,汇总定 期报院领导小组。6、院领导小组组织院内自查传染病漏报外,配合区防疫站进行漏报抽查。并将 检查结果报主管院长,必要时通报全院。7、疫情管理人员应每周、月、季、年定期开展传染病漏报、迟报检查。8、院领导小组根据各科的漏报和传染病报告卡,以及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 按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置。十二、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为了加强传染病疫情管理,杜绝漏报,迟报现象发生,制定本
8、制度。1、门诊医生要认真填写门诊日志,住院部各科室要认真填写病人出入院登记。2、各科室必须建立传染病报告登记本,根据疫情报告时限及时填卡上报,各科 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的自查管理工作。3、公共卫生科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督导检查工作。4、公共卫生科必须根据规范要求每日2次及时深入科室收集传染病报告卡,及 时进行网络直报,并负责检查传染病报告,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响、 责令改正。5、公共卫生科必须对检查情况进行每周一次小结,每月一次总结,每季度汇总 一次,年终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漏报者必须上报院部,根据规定给予处分。6、公共卫生科负责检查各临床科室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传染病管理科要深 入
9、各科室开展督导工作,要求检查和督导有记录、有结果、有汇报。检查和督导 每月一次。十三、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责任追究制度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使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 告工作真正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制定本制度。 1、我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实施医院、科室、责任人三级管理制度,院部设有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传染病疫情管理12工作。2、根据传染病报告程序落实疫情报告责任,各科室必须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根据规定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不得漏报、迟报、谎报、瞒报。3、公共卫生科负责监督检查传染病疫报工作,实施每周小结,每月有总结。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责令
10、及时更正并根据情况实施处分。5、凡漏报、迟报,未造成传染病疫情播散、爆发、流行者给予50元处分,情节 严重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处理,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6、对工作督导不力,检查不及时造成漏报不能及时发现者,对责任科室(医务 科、感染性疾病科)及责任人给予100元罚款处理。7、对累计漏报、迟报超过3例者,扣除责任人当月工资、奖金,并通报全院, 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8、全年发现传染病漏报超过5例者,扣除主管院长及医务科责任人年终资金, 并给予警告处分。9、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由于工作不负责任,出现重大传 染病误报事故,扣除3个月工资、全年奖金,全院通报批评,给予记过处分;
11、情 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者,按下岗处理,违反法规者依法处理。十四、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促进传染病的 疫情报告管理,特制定本制度。1、按照医院、科室、责任人三级管理制度落实奖惩制度。2、全年度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先进科室给予300元年终奖励,科主任100元奖 励。3、根据传染病检查上报情况对工作突出的先进个人给予年终100元奖励。4、对发现传染病未能及时填卡上报或漏报者根据情节,依据院部指定的责任追 究制度进行处理:(1)自查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质量:对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内容不全的,按缺一项13 扣50元处理;对报告卡填写字迹模糊、内容有误等质
12、量不规范的予以每张报卡 50元处分。(2)凡漏报、迟报(即对甲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和不明 原因性疾病上报超过规定时间2小时的,对乙丙类传染病上报超过规定时间24 小时的),未造成传染病疫情播散、爆发、流行者给予100元处分,情节严重者, 造成疫情播散,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处理。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3)对工作督导不力,检查不及时造成漏报不能及时发现者,对责任科室(公 共卫生科)及责任人给予100元罚款处理。(4)对累计漏报、迟报超过3例者,扣除责任人当月工资、资金,并通报全员, 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5)全年发现传染病漏报超过5例者,扣除主管院长及医务科责任人年终奖金, 并给
13、予警告处分。5、凡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未能及时上报传染病疫情,造成传染病爆发、 流行且后果严重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处理。十五、重大传染病误报责任追究制度1、重大传染病包括四类19种法定传染病:(1) 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鼠疫、霍乱;SARS、肺炭疽、人感染 高致病性禽流感;(2) (2)已经基本消灭的疾病:白喉、丝虫病、脊髓灰质炎;(3) (3)现阶段发病呈上升趋势的疾病:登革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脑脊髓膜炎、布X氏菌病、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4) (4)少发生的或罕见的疾病:炭疽(肺炭疽)、麻风病、黑热病、包虫病。2、责任报告人接诊重大传染病疑似病人后
14、,应立即组织院内专家组进行会诊, 并立即通知或 报告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管理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医 院领导,同时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待上级组织专家组核实后,责任报告人 方可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然后由网络直报员按规定时限进行网络直报。3、责任报告人未按规定程序直接填写重大传染病病例报告卡者,扣除当月工资14 和奖金,在全院进行通报批评。4、疫情管理人员没有按照程序接收重大传染病病例报告卡者,扣除3个月工资 和奖金,在全院进行通报批评。5、网络直报人员没有按照程序,直接在网络直报系统报告重大传染病病例者, 扣除3个月工资、全年奖金,全院通报批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造成严 重后果者,按
15、下岗处理,违反法规者依法处理。十六、传染病法规知识培训制度1、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和有关院科领导要积极参加各种有关传染病知 识培训,全面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及其规章制度。2、对全院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两次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3、新入院的医生和实习生必须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 上岗。4、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管理方法、传染病防控工 作制度、传染病监测信息工作指南、传染病诊断标准等。5、疫情管理人员和网络直报人员必须接受上级疾控部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 方可上岗。6、拒绝参加培训者按有关制度处置。十七、传染病预检分诊及转诊制度1、设立传染病分诊点,并配备消毒
16、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 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2、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3、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 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传染病分诊点就诊,同时 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4、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15 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5、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 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
17、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 要的预防措施。6、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十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1、认真贯彻与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方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预 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分级负责、反响及时、措施果断的应急工作原那么, 由我院突发公卫事件处理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卫事件应急处理,行使相应 的权力和职责,组织各有关科室和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理工作安排,保证各项应急 工作的顺利执行。2、各科室应首先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讯设备、医疗救护设 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
18、、防护物品等物资的调配和储藏,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积极协助配合并服从卫生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3、公共卫生科在我院突发公卫处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相关科室,建立流行 病学调查队伍,负责开展和配合区疾控中心等有关部门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 处理,搜索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并进行疫点消毒。 4、按照法律要求实行门诊首诊医生负责制,发现疑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 时,应立即用 通知我院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管理人员要立即报告院内相关领 导小组负责人,同时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不得隐瞒、缓报和谎报。5、配合协助辖区疾控中心及相关卫生主管部门对因突发事件致
19、病的人员提供医 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进行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 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 者指定的医疗机构。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 技术分析和检验。6、对传染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的法律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16 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医院感染 控制等各项制度和措施,做好人员防护,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做好 污物、污水的无害化处理。7、做好辖区内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任务工作, 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定
20、期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有关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8、发现瞒报、缓报、谎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或传染病疫情的,拒绝接诊病人 的,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调度的对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 处分,造成疫情播散或事态恶化或构成犯罪等严重后果的,追究其刑事责任。十九、重大传染病院内会诊制度1、指定相关科室专业人员负责,经院内防控工作会议讨论,决定成立院内会诊 专家组。2、重大传染病包括四类19种法定传染病:(1)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鼠疫、霍乱;SARS、肺炭疽、人感染高致 病性禽流感;(2)已经基本消灭的疾病:白喉、丝虫病、脊髓灰质炎.(3)现阶段发病呈上升
21、趋势的疾病:登革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脑脊髓膜炎、布X氏菌病、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4)少发生的或罕见的疾病:炭疽(肺炭疽)、麻风病、黑热病、包虫病。3、对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等疑似病例、不明原因性疾 病和其它经相关部门定为重大传染病的疑似病例,要组织院内会诊专家组进行会 诊,并做好相关会诊记录,对有条件可确诊的相关传染病等要按相关传染病疫情 管理及疫情报告制度进行报告管理工作;对会诊后不能确诊的,应马上转诊至上 级医院作进一步诊治,并按传染病转诊制度的有关规定做好相关转诊记录。4、会诊专家组成员要对会诊工作认真负责,遵守相关制度规定及履行相关职责,
22、 对不遵守相关制度及不履行职责的按相关奖惩制度予以处分、并进行全院通报批 评。17一、传染病管理工作规范1、公共卫生科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相关法规, 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的有关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和规 定。2、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方法,建立和健全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制度,组织制定 各项疾病预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3、做好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负责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审核、 上报、订正(查重)工作,定期检查、指导和催促各科室做好医院疫情管理和报 告以及死亡病例报告工作。4、每天分早上和下午两次到科室进行签收传染病疫报卡,并在签收的同时审卡 填报
23、内容,保证内容完整;对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以及某些特殊病例可及 时对病人进行调查,在不能排除的情况下,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本院领导 报告疫情;对于结核病、乙肝等容易屡次入院就诊的病人,经过调查,排除一年 内重复上报的可能,及时上报。5、每月末,查阅全院本月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院病历、放射科检查结 果及检验科检验结果,发现漏报及时补报。6、每月在全院通报上月疫情报告情况(包括疫情动态,迟报、漏报的检查结果, 并做出惩罚通告)。7、做好全院疫情报告和死亡病例报告工作,接到疫情报告卡和死亡病例报告后 后按规定时限通过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8、每月与医务科核定死亡病例登
24、记,发现漏报及时补报。9、对有疫情发生时应做好疫情处理工作,做好消毒隔离;对重点管理的传染病 应做好个案访视及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制定出防控措施。10、定期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及质量自查,并做好自查记录。11、认真做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疫情管理和报告的检查工作,配合疾病 预防控制部门搞好疫情调查工作。二、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1、疫情管理人员定时收集传染病卡片并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卡片或填写不规 范的卡片要及时向填写人员查询、核对,准确无误后及时将疫情信息进行网络直 报,并做好登记。2、对已报告的传染病卡片当诊断变更、死亡或误报时要及时做出订正报告,并 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订正项,
25、并注明原报告病名。3、定期对已上报的传染病卡片进行查重,对重卡进行剔除。4、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5、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爆发、少见传染病和本地已消除的传染病的报告信 息,立即上报院领导和当地疾病控制机构,经疾病控制机构确认后,按照法定时 限通过网络报告信息。6、疫情分析资料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使主管领导及时掌握动态。7、传染病报告记录资料要保存3年,网络直报的疫情信息和相关资料定期导出, 制成电子文档双重备份。8、传染病疫情管理相关资料分类归档保存。9、疫情管理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
26、系统操作账号和密码,密 码要一个月更换一次。10、对疫情信息资料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泄密。三、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 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给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 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3、报告病种: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卫
27、健委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它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 因不明的传染病。乙类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除肺炭疽以外的其它炭疽,细菌性 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X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 疟疾、甲型H1N1流感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 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规定报告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的病种:霍乱、脊髓灰质
28、炎、艾滋病XX市政府要求报告的传染病:水痘、肝吸虫病、恙虫病4、由公共卫生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重工作,并定 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 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 病爆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 的传染病爆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6、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传染病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
29、门诊日志,对各类 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薄,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病人进行详细登 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7、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 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8、传染病报告卡应使用钢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字迹清楚。9、本院任何人员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四、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确保报告系统的有效运行,充分发挥 网络直报的优势,规范本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提高报告的效率与质量, 为疾病预防
30、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方法、传染病信息报 告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工作制度如下:1、我院为法定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我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 人。2、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首诊医生负责制。3、责任报告人在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例后,根据诊断结果,按照规定时限及时填 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发现漏报的应及时补报。4、疫情管理人员应及时审核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 如发现上述问题,立即向报告人进行核实、补充或订正,将审核后的传染病报告 卡及时录入网络直报系
31、统。5、网络直报人员收集到传染病报告卡片后,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限和程序通过网 络直报系统进行实时报告,以便上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信息进行审核、监测、 统计分析和预测、预警。6、已报告病例如果诊断发生变更、死亡时,责任报告人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 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7、疫情管理人员应每月对上月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分析,并上报公共 卫生科和主管院长。8、责任报告人和疫情管理人员应严格保护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 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9、传染病报告卡应按编号装订,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应按有关规 定保存,保存期限三年。
32、10、传染病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员、网络直报员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 的,给予直接责任人及其主管领导行政处分,并给予相当经济处分。11、网络直报人员应保障网络直保系统有关设备和运行环境的平安,保障计算机 功能正常发挥。经常检查直报系统平安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2、网络直报人员应对网络直报系统的帐户、密码等资料妥善保管,密码每月至 少更改一次,一般应在8位以上,应有数字与英文字母组合,并严格保密。五、传染病病例登记制度1、门诊日志和登记本,包括门(急)诊、检验科、放射科等,对传染病病例, 要详细记录就诊病人的基本情况,工程齐全,书写规范,14岁以下儿童必须注 明家长姓名。初诊病人,注明“
33、传染病卡已报”,复诊病人注明“复诊”字样, 首诊发现传染病人立即转传染科门诊或当地传染病医院。2、临床科室、检验科、放射科等必须建立传染病登记本,记录工程和内容与门 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本相一致,且在一定时间段内,二者人数相符合。3、公共卫生科应建立全院传染病登记本,对各科室报告的传染病病例信息,详 细登记,并定期进行汇总分析。4、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 详细地做好登记,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六、门诊医生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门诊医生发现传染病疑似和确诊病例时,要在门诊日志上认真登记,填写内 容必须真实、准确、详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详细地址
34、、发病日期、 诊断日期、14岁以下儿童家长姓名等)。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上报公共卫生 科,并做好传染病报告卡交接登记。疫情管理人员接到报告卡后,要在门诊日志 相应位置加标记。2、门诊部各科室负责人要每周核查门诊日志,对漏报和误报的传染病要及时补 报和订正传染病报告卡。公共卫生科疫情管理人员每月要认真检查一次门诊日志, 防止漏报和错报现象的发生。3、对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病人,门诊医生要询问病人流行病学史,疑似病人确诊 后,要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订正卡上报防保科。4、要做好门诊日志的收集和保管工作,以备后查。5、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如果漏报1例传染病,处分当班医生人民币50 元,造成重大影响按有
35、关法规依法处理。七、住院病人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住院部医生对入院病例应认真填写出入院登记且各项内容填写完整。需报告 的传染病要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内容要真实、详细,同时将填写好的传 染病报告卡上报公共卫生科,并做好传染病报告卡交接登记。疫情管理人员收到 传染病报告卡后,要在出入院登记本的相应位置加标记。2、定期核查出入院登记本,对漏报和误报的传染病要及时给予补报和订正,订 正后的传染病报告卡要及时上报防保科。防保科疫情管理人员每月要认真检查一 次出入院登记本,防止漏报和错报现象发生。3、疑似病人确诊后要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防保科。4、病人出院时,如果与入院诊断病名不符,需订正的传染
36、病要及时填写订正传 染病报告卡,并上报防保科。5、要保管好出入院登记本,以备后查。6、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如果漏报1例传染病,处分当班医生人民币50 元,造成重大影响按有关法规依法处理。八、医技科室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范传染病管理工作,杜绝传染 病漏登漏报现象,特制定本院检验室、放射科登记报告管理制度。1、检验科、放射科对所有检验或放射工作均要进行登记(检验室要分类登记: 包括血常规、大便常规、生化、肝功、两对半),做到登记工程齐全、准确、书 写清楚。检查登记率、登记合格率要到达100% o2、登记薄工程包括被检查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检查工程、检验方
37、法、检查 时间、检查结果、检验(放射)医师签名、传染病阳性结果反响时间,反响医生 签名等工程。3、检验科对检测出的疑似霍乱弧菌、沙门氏菌等重点传染病阳性菌株必须按相 关规定保存、转送到区疾控中心。4、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化验室、放射科的登记工作进行检查。发现工程 不齐、漏登等情况,严格按照传染病管理奖惩制度进行处分;违反法律法规, 由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5、检验标本的检测结果为阳性或超过国家标准或超过正常值范围等,能够确定 为传染病者,检测结果由检验科指派专人每日分两次将检测结果分送开具化验单 的医生,并做好检验结果报告交接登记。6、任何个人对传染病病例阳性检验结果及其病人相关资料有保密
38、的义务。九、传染病疫情调查及处理制度1、疫情调查、处理由疫情管理人员负责。2、对疫情处理要遵循查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三个环节,并采取相应的 预防措施,防止续发病例发生的目的进行3、散发疫情的调查处理:当接到辖区内发生法定传染病散发疫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文件的要求,从接到疫情报告到抵达现场不超过24小时,甲流传染 病不超过12小时;到达现场后,应立即进行以下工作:(1)核实诊断,查明疫情。询问病人和查看临床诊治记录,根据流行病学史和 临床病症、特征、诊治检查记录,予以确诊,并做好个案调查。(2)确诊急性传染病后,应指导病人入院(或在家)隔离治疗。根据传染病病 种和病人发病前后可能
39、接触的人群,查找疑似病例,确定密切接触者并进行医学 观察,注意续发病例的出现;同时对易感人群采取保护措施,包括预防服药、应 急接种、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3)根据病种,分别采集病人(包括恢复期血清)、接触者、环境等有关标准, 尽快送检,进一步取得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的依据。(4)查明病人发病前后活动范围,追索传染源和可能引起疾病传播的因素;划 定疫点疫区范围,采取针对性消毒、杀虫、灭鼠、饮食、饮水卫生措施。(5)连续观察一个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如无续发病例和病原携带者出现,即可 解除疫点、疫区,并及时写出调查处理报告。(6)年末做出疫情调查处理工作的总结和分析,内容要包括工作的数量、质量 及流行
40、因素的调查分析。4.爆发和重大疫情的调查处理(1)当接到辖区内重点场所爆发疫情报告后,防疫科疫情管理人员应立即核实 疫情,并于24小时内到达疫情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配合区疾控中心采 集病例的临床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迅速查明爆发的原因和传播特征,采取果断 有效的措施,尽快扑灭疫情。核实疫情。核实疫情报告后,应配合区疾控中心立即核实报告病例的诊断,并确 定爆发的存在。(2)开展病例搜索和调查,确认爆发规模。在出现爆发疫情的场所(如学校、 托幼机构、工地或其他集体单位),以及疫情可能涉及的一定地域范围内,主动 搜索病例。收集病例的基本情况、发病和就诊经过、临床表现和该传染病一个最 长潜伏期前的
41、流行病学史等信息。描述、分析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三间分布特点, 确认爆发疫情规模。(3)调查首发病例和指示病例。确定爆发疫情中的首发病例和指示病例,并对 其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分析首发病例、指示病例与续发病例间的流行 病学关联。调查重点病例。对爆发疫情中的住院病例、重症或死亡病例进行重点调查,详细 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其重症临床表现或死亡的原因。(5)收集相关信息。收集出现爆发疫情场所的基本情况,包括气象资料、地理、 空间分布、人口分布、教学/生产活动、疫情发生前后的人群聚集、人群流动等 信息。分析爆发原因。重点对病例间的接触方式、频度和相互暴露、发病的时间序列进 行分析。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分析、建立爆发疫情的原因假设,设计病例对照或 历史队列研究验证假设。(6)分析、判断疫情开展趋势。动态分析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三间分布特点, 以及病例(尤其是重症或死亡病例)的发病、就诊、病情进展和转归等,结合已 采取的控制措施,综合评估爆发疫情的影响,评价处理措施的效果,分析疫情发 展趋势,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调查策略和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