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质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质测试题及答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测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得分 评卷人一、推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 )2在新课程中,教材供应应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承受者和汲取者。这是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观。 ( )4教学是师生交往、主动互动、共同开展的过程。 (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合适学生开展的新教材。 (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呈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
2、的应用。(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合适教化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开展。(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旧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化教学、进步教化教学效果和专业开展的重要手段。( )10在新课程推动过程中,课程的建立、施行与开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展总的设计。( )12开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3、每小题2分,共16分)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 (A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表达课程构造的平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变更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留意书本学问的现状2综合理论活动是新的根底教化课程体系中设置的 课程,自小学 年级开场设置,每周平均 课时。 (A )A必修 3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3 D。选修 3 43学科中的讨论性学习与讨论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 B)A形成讨论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特性安康开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留意讨论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化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A)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开
4、展B形成新的教化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表达最新的教化观念和课程理念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C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可以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缺乏 B可以满意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一样需求和特点C可以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主动性D可以促进学生特性的安康和多样化开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阅历,另一方面也留意刚好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C )为学生供应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络强调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表达了国家
5、根底教化课程改革的根本思想A B C D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化家”的主要条件是 (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仔细备课,仔细上课 C常常撰写教化教学论文D以讨论者的目光谛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理论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展反思三、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2个及2个以上的答案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2分)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确实立(ABC )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 B有利于满意地方经济、文化开展的须要C有利于学生的开展 D有利于扩大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安排中的比重
6、2施行素养教化,必需端正教化思想,转变教化观念。在学生观方面,新课程提倡的主要观点有 (ABCD )A学生具有宏大的开展潜能B学生是处于开展过程中的人C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权利的主体、责任的主体3综合理论活动主要包括 (ACD )A信息技术教化 讨论性学习 B课外爱好小组 C社区效劳与社会理论 D劳动与技术教化4美国哈佛高校开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 ( ABD)A干脆影响教师形成主动乐观的“学生观” B干脆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C认为智力是以语言实力和逻辑数理实力为核心的D能扶植教师树立新的“教化观”5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表达着开展性评价的理念和工作思
7、路,它详细表如今(ACD )A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阅历的联络,重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B对考试结果作出详细分析,公布学生考试成果并按考试成果排名C提倡赐予屡次时机、综合运用多种方法D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开展6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其中,利用网络资源(ABCD )A有利于开阔学习思路,拓宽学问面B促使人们之间的沟通更刚好、更开放C可以打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和时空的局限性D有利于形成特性化的学习方式四、简答题(共21分)1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化价值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这是“一切为
8、了每一位学生的开展”在教学中的详细表达。在这里,“关注人”的含义是什么?(6分)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心情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6分)2请简要谈谈目前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当如何重建,才能符合素养教化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开展3在语文课上,教师按学生不同程度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兴奋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常常不及格,今日教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盼望的!”教师又刚好激励达标的同学接着向B级、A级组进军。请问:上述案例中,教师的
9、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9分)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2分)采纳适应不同学生的多种评价方法,施行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得到胜利的体验,为学生的开展创建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这种分层评价使各类学生都在原有的根底上得到了开展。五、分析说明题( 共27分 )1王林平常成果一般,但总想找个时机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化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教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他想,机不行失,时不再来。正值他翻开橱们时,教化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颤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肃穆地对王林说:“平常不努力,如今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请求道:“我
10、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确定。请问: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设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11分)张主任的做法是欠妥的。(2分)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到处为学生着想,爱护学生的自尊心,理解和怜悯学生并赐予热忱而恳切的扶植,不能简洁实行指责、惩处的方法。(5分)言之有理即给分。2教学设计一: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然后,教师举出很多不同大小
11、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教学设计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请问:两则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教学设计一”中的教师采纳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没有引导学生去主动思索,让学生主动应用已驾驭的学问进展探究。(3分)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驾驭学问,进步学习技能,但假设一味采纳这种方法,将使学生形成承受学习的方式,只会仿照,不会敏捷运用,更不会创建。(5分)
12、“教学设计二”中的教师采纳了比拟的方法、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留意引导学生绽开学问发生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探究,自己思索,从而得出结论。(3分)这种教学方法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开展。(5分)“根底教化新课程通识培训”考核统一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意见一、推断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A 2。A 3。 B 4。 A 5。C 6。B7 C 8。 D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ABC 2。ABCD 3。ACD 4。ABD5A
13、CD 6。ABCD四、简答题(共21分)1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心情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6分)(第122页)2答案见第138至第141页。(6分)3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2分)采纳适应不同学生的多种评价方法,施行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得到胜利的体验,为学生的开展创建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这种分层评价使各类学生都在原有的根底上得到了开展。(7分)五、分析说明题(共27分)1张主任的做法是欠妥的。(2分)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到处为学生着想,爱护学生的自尊心,理解和怜悯学生并赐予热忱而恳切的扶植,不能简洁实行指责、惩处的方法。(5分)言之有理即给
14、分。(4)2“教学设计一”中的教师采纳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没有引导学生去主动思索,让学生主动应用已驾驭的学问进展探究。(3分)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驾驭学问,进步学习技能,但假设一味采纳这种方法,将使学生形成承受学习的方式,只会仿照,不会敏捷运用,更不会创建。(5分)“教学设计二”中的教师采纳了比拟的方法、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留意引导学生绽开学问发生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探究,自己思索,从而得出结论。(3分)这种教学方法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开展。(5分)参 考 练 习 题(一)一、 推断题:()1学问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
15、物。对于学校中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是承受、存储前人已经发觉了的学问。( )2新课程重视不同课程领域对学生开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络与综合。()3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表达国家的教化意志,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宗旨。( )4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课程的平衡性是指各学科和各领域平衡开展。()5在新课程中,分科课程强调学问与技能的驾驭,而综合课程倾向于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的培育。()6综合理论活动是基于学生的干脆阅历,亲密联络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表达对学问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7综合理论活动是新的根底教化课程体系中设置的选修课程,
16、自小学三年级开场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8讨论性学习课程事实上就是科技类活动课程,须要遵循科学讨论的程序和方法。( )9课程标准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安排等详细内容。()10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的或安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 )11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组成局部,是课程的创建者和主体。( )12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本质是交往、互动。( )13新课程中的评价是为了选拔出合适教化的儿童,从而促进学生的开展。()14评语是一种常见的质性评价方法,此外,新课程提倡的质性评价方法还有行为视
17、察、学习日记、情景测验和成长记录袋等。( )15国家课程表达国家意志,是较高级的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则是较低级的课程。( )16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施行课程的必要而干脆的条件。()17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课程施行就是讨论如何更好地“教教材”。()18新课程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19新的课程观认为,德育课程不应是一套外在于师生的强迫性的价值标准体系。( )20开展性德育不太重视学生对既有道德标准的学习和内化,而是关注学生的道德创建。二、 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课程
18、标准的相识中正确的是:A它是对教学内容的详细规定 B它是国家制定的对某一学段的最高要求C它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绘应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到达的、可评估的 D它的范围只涉及认知领域( )2下列说法中,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是:A课程即教学的科目B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C课程是人的各种自主活动的总和D课程就是学问( )3教师专业开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A优化师生关系B讨论教材C增加课程意识D教学反思( )4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是:A独立性B主动性C独特性D问题性( )5下列关于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质性评价B学生无权确定成长记录袋的内容C有助于教师形成对学生的精确预期D可以
19、与教师成长相结合( )6在开展教师自评方面不正确的做法是:A创设具有竞争性的自评气氛B扶植教师驾驭科学的自评方法C自评结果不与奖惩挂钩D与他评相结合,促进教师反思实力的进步( )7多元智力理论所不支持的概念有:A因材施教B开展潜能C差生D赏识教化( )8新课程中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不应包括:A教案的整齐程度B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参与程度 C师生互动 D学生探究、思索的过程( )9不属于综合理论活动的特性是:A整体性B理论性C预定性D开放性( )10具有系统性和引导性较强的特点的德育途径和方法是:A情感陶冶式B品德理论式C典范示范式D说理疏导式三、 多项选择题:( )1新课程改革中课程构造调整的
20、目的是表达哪三个特征?A平衡性B理论性C综合性D选择性( )2新课程构造的综合性表达在下列哪些方面?A设置综合课程B加强学科的综合性C增设综合理论活动D削减必修课( )3下列课程中,属于综合课程的有:A科学B体育与安康C历史与社会D综合理论活动( )4下列关于讨论性学习的说法正确的有:A讨论性学习课程主要是科技类活动课程B讨论性学习应在固定课时中进展C讨论性学习不是优等生的专利D不能把讨论性学习课程的指导权只赐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特地从事讨论性学习指导的教师( )5新课程中以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相识:A课程目的着眼于学生素养的全面进步B课程管理从弹性转向刚性C从只关注教师教学
21、转向关注课程施行过程D课程价值从精英主义转向群众主义( )6新课程提倡的学生观有:A学生是开展的人B学生是独特的人C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D学生是完好的人()7新课程要请教A学科学问的传授者B社区教化工作者C学生学习的促进者D课程的建立者和开发者( )8新课程评价要实现的目的有:A从关注过程转向关注结果B评价主体的多元化C选拔合适教化的儿童D创建合适儿童的教化( )9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课程施行的范围和程度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B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C贫困地区的课程资源也是相当贫瘠的D教学活动的资源是微观层次的课程资源( )10学校课程管理的内容和职责包括:A保障国家课程和
22、地方课程的有效施行B保障学校课程的合理开发C协调、优化和整合三类课程D选用经国家一级审定或省一级审查通过的教材四、 简答阐述题:1 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表现出那些共同的趋势?2 我国原有课程构造存在着那些较严峻的缺乏?3 施行综合理论活动必需遵循哪些原则?4 我国根底教化中的信息技术教化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5 课程标准与教材是什么关系?6 结合各自的学科谈谈新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7 创建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须要从哪几方面努力?8 新课程的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主动互动、共同开展的过程?为什么?9 如何理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0 新课程提倡的开展性评价的根本内涵是
23、什么?11 当前课程评价开展的根本特点是什么?师担当的角色有:12 有人认为,考试不改,课程改革寸步难行。你是如何对待这种说法的?13 开发课程资源有哪些根本途径?14有一位参与新课程试验的教师说:“过去我们给学生教了很多很多,但他们真正学到的很少很少;如今我们教给学生的虽然少了,但他们真正学到的东西却很多很多。”你对此有何感想?15 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与开展的根本思路是怎样的?五、 案例分析题:1有这样一个说法:美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提上一袋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开场画苹果,结果,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像西瓜,第二次画出来的像梨,第三、第四次画出来的才像苹
24、果;而中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只带一支粉笔,先对全班学生讲一下画苹果的留意事项,然后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示范,学生照着教师的样板画下来,结果,全部的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就像苹果。上述案例说明我国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上存在那些问题?在新课程中,要求如何变更?2(原苏联)一年级小学生拉里学期完毕后,学校向家长送的不是一般的成果单,而是一只纸袋,纸袋正面装贴美观,上面画着鲜花、微笑的太阳,还用彩色笔写着:“献给敬爱的父亲和母亲,拉里敬上。” 纸袋里是拉里亲自制作的东西(共23页):2页书法;2页自编故事;3种作业(选词填空作业、自编数学习题和例题、自画的几何图形);5幅图画;2页剪贴;4页作文
25、我在语文课上学会了什么、我懂得哪些数学学问、我所知道的皮罗斯马尼亚。此外有一份教化主任和校长签名的鉴定,500多字,如:“她的字写得很美丽,但我们建议她留意字母的间距,要写得匀称。她爱上了俄语。我们建议她在俄语发音上要多下点功夫。”“我们建议她学会快速阅读,在暑假读完六七本儿童读物。”这种 “档案袋”式评价法对我们的评价改革有何启示?你认为“档案袋”评价法有何优点、有何缺乏?3当年陶行知任育才学校的校长时,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嘉奖你的,因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
26、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即住手了,说明很敬重我。”男生半信半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压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实行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完毕了。”这一则四块糖的故事,对于我们目前的学生评价改革具有什么样的现代意义?4飞虹中学原先是一所坐落于上海棚户区的一般初级中学。过去由于生源差、办学条件简陋等缘由,学校留不住教师,也留不住学生。1991年,学校作为原国家教委“八五”重点课题试验点之一,开场了“初中学习困难学生教化的
27、讨论”。调查发觉,造成学习困难的主要缘由之一就是“排排坐,吃果果”的课堂教学不能适应有差异学生的学习,很多学生的潜能远远得不到开发。针对初中学生实际存在的较大差异,学校施行了“分层递进教学”,即建立“教学递进机制”,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这一有效教化资源,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各个层面的学生,尤其是学习短暂有困难的学生在原有根底上得到较好开展。理论证明,飞虹中学的这一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建潜质和理论实力。不仅如此,学校还针对学生的差异,组织开设了家用照明电路、书法、篆刻、车船模型、烹调等20多个爱好小组,为各类学生供应表现和展示的时机,使一批学习困难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人,让他们和其他毕业生一样
28、昂首挺胸地走向社会。如今,很多小学毕业生家长都要求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来读书,飞虹中学成了深受周边群众欢送的优质学校。结合这个案例你认为,新课程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不是一种教化资源?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5学校打算实行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李教师对这项活动很感爱好,很快就报了名,也选定了课题:廉颇蔺相如列传。李教师是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硕士讨论生毕业,读讨论生之前也曾在中学教过两年书,虽然重返中学教坛的时间不长,但对讲好这堂课蛮有信念。他觉得教文言文正是自己的强项,既是情有独钟,也是术有专攻。他盼望借此时机在本校同行面前好好地露一手,显示一下自己的学识和功底。李教师仔
29、细进展备课,查阅了大量资料,博采众家之长,撰写了较为详尽的教案,又自己动手制作投影片,为的是尽量节约课堂上板书的时间。评优公开课如期实行,李教师讲的是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他的教学设计是:重点分析课文中以对话、行动提醒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课堂上李教师对这一表现手法的分析特别细致、深化,真可称得上丝丝入扣。加上他那富有感情变更的语言,对故事情节绘声绘色的渲染,学生们都被吸引住了,个个凝神静听李教师越讲越兴奋,甚至遗忘了时间。正好这天停电,电铃没响。尽管坐在前排听课的教化主任向他示意了几次该下课了,他也没有发觉,直到一位物理教师的身影出如今门口,他才猛想起来该看看表,这时已经超过下课时间整整10分钟
30、了。用新课程的理念,你怎么对待这位教师和他的教学?学生从这样的教学中可以获得什么?不可以获得什么?6过去的一堂数学课:教师叫我们在课堂上做一道数学题:“买一个篮球是9元5角,一个足球是17元2角,合计要多少钱?”同学们都忙着动手计算,只有我麻木不仁。“站起来!”教师说,“做出来了吗?”“做出来了。”既然被教师盯上了,我只好硬撑着脸面说。“答案是多少?”“不到30元。”“不对!你这是敷衍我。”“怎么不对?9元5角不到10元,17元2角不到20元。所以,9元5角加17元2角,不到30元。”我倔强地说。“这,这,这没有用!”憋了半天,教师才说出这句话。“怎么会没有用?只要跟妈妈说,买这两个球,不到3
31、0元,她就会让我买。”我和教师较上了劲。“我说没用就没用。统考时,你不给出精确结果,谁给你分!”教师脸都气白了。这个案例说明传统的课程内容和评价方式存在着什么样的缺陷?7人教版语文新教材中第四单元是“科学”单元;生物新教材第89页生物学与文学栏目是“寄予植物的情怀”;化学新教材在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后出了一道习题,先呈现一首古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燃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题目是“猜一猜诗中说的是什么化合物?依据你对该化合物的相识,对诗中的描绘作出说明。”新教材强调课程的综合化,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那么教师面对这样的课程与教材时,在教化理念、自身素养构造和课程
32、施行等方面应做好什么样的打算?8画马风波:看着孩子们把马画成蓝色、绿色,哈尔滨市少儿活动中心想像绘画班的家长们火了,这是咋教的?尽管校方再三说明这是要给孩子一个想像创作的空间,可班上80的家长还是让孩子退了班。你认为是什么缘由导致了这场风波?假设你是其中的教师,会怎么办?9有一位来自农村中学的校长去上海考察学习,到一所学校挂职当一天校长。按例,他要进课堂听课,然后与教师谈话。由于身份的关系,他很虚心、很客气地向授课教师提出问题:“这节课您为什么这么上呢?”于是,教师从头至尾讲解并描绘了自己备课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几次发觉自己备课时没考虑到的问题,双方共同讨论,气氛特别融洽,教师感到收获很
33、大。请结合这个案例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10新课程试验区某小学任教美术的蓝教师在上让我的飞机上蓝天一课后,深有感受地谈到:“我虽然课前尝试了几种飞机的折法,但让我觉得为难的是,课堂上我示范折好一个飞机,试飞给孩子们看时,却意外的没飞起来。这时,好多孩子在下面就说了,蓝教师,我会折,让我来帮你。先后上来了六个孩子,他们每人折的飞机都不一样,而且都能飞上一段间隔 。于是,我就请孩子上来当小教师演示折法。全部的学生都显得很兴奋,听的孩子很仔细,讲的孩子很带劲,小教师在扶植不会折的同学时也一丝不苟。到操场放飞纸飞机时,根本上每个孩子的飞机都飞上了天。有个孩子跑到我跟
34、前天真地对我说:蓝教师,我来教你折个更好看的飞机。多得意的孩子!孩子们的飞机既飞得高,又美丽,而且种类多样,这明显是孩子们互相沟通、合作的结果。这种效果是我课前没有料到的。”在这个案例中这位教师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的方式对我们施行新课程有什么启示?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测试题及答案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得分 评卷人一、推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 )2在新课程中,教材供应应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承受者
35、和汲取者。这是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观。 ( )4教学是师生交往、主动互动、共同开展的过程。 (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合适学生开展的新教材。 (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呈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合适教化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开展。(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旧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化教学、进步教化教学效果和专业开展的重要手段。( )10在新课程推动过程中,课程的建立、施行与开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36、。(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展总的设计。( )12开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 (A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表达课程构造的平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变更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留意书本学问的现状2综合理论活动是新的根底教化课程体系中设置的 课程,自小学 年级开场设置,每周平均 课时。 (A )A必修 3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3 D。选修 3
37、 43学科中的讨论性学习与讨论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 B)A形成讨论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特性安康开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留意讨论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化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A)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开展B形成新的教化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表达最新的教化观念和课程理念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C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可以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缺乏 B可以满意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一样需求和特点C可以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主动
38、性D可以促进学生特性的安康和多样化开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阅历,另一方面也留意刚好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C )为学生供应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络强调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表达了国家根底教化课程改革的根本思想A B C D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化家”的主要条件是 (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仔细备课,仔细上课 C常常撰写教化教学论文D以讨论者的目光谛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理论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展反思三、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2个及2个以上的答案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少选、
39、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2分)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确实立(ABC )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 B有利于满意地方经济、文化开展的须要C有利于学生的开展 D有利于扩大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安排中的比重2施行素养教化,必需端正教化思想,转变教化观念。在学生观方面,新课程提倡的主要观点有 (ABCD )A学生具有宏大的开展潜能B学生是处于开展过程中的人C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权利的主体、责任的主体3综合理论活动主要包括 (ACD )A信息技术教化 讨论性学习 B课外爱好小组 C社区效劳与社会理论 D劳动与技术教化4美国哈佛高校开展心理学
40、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 ( ABD)A干脆影响教师形成主动乐观的“学生观” B干脆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C认为智力是以语言实力和逻辑数理实力为核心的D能扶植教师树立新的“教化观”5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表达着开展性评价的理念和工作思路,它详细表如今(ACD )A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阅历的联络,重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B对考试结果作出详细分析,公布学生考试成果并按考试成果排名C提倡赐予屡次时机、综合运用多种方法D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开展6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其中,利用网络资源(ABCD
41、)A有利于开阔学习思路,拓宽学问面B促使人们之间的沟通更刚好、更开放C可以打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和时空的局限性D有利于形成特性化的学习方式四、简答题(共21分)1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化价值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这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开展”在教学中的详细表达。在这里,“关注人”的含义是什么?(6分)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心情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6分)2请简要谈谈目前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当如何重建,才能符合素养教化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开展3在语文课上,教师按学生不同程度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
42、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兴奋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常常不及格,今日教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盼望的!”教师又刚好激励达标的同学接着向B级、A级组进军。请问: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9分)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2分)采纳适应不同学生的多种评价方法,施行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得到胜利的体验,为学生的开展创建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这种分层评价使各类学生都在原有的根底上得到了开展。五、分析说明题( 共27分 )1王林平常成果一般,但总想找个时机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化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
43、,一眼看到教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他想,机不行失,时不再来。正值他翻开橱们时,教化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颤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肃穆地对王林说:“平常不努力,如今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请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确定。请问: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设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11分)张主任的做法是欠妥的。(2分)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到处为学生着想,爱护学生的自尊心,理解和怜悯学生并赐予热忱而恳切的扶植,不能简洁实行指责、惩处的方法。(5分)言之有理即给分。2教学设计
44、一: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然后,教师举出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教学设计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请问:两则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教学设计一”中的教师采纳了
45、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没有引导学生去主动思索,让学生主动应用已驾驭的学问进展探究。(3分)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驾驭学问,进步学习技能,但假设一味采纳这种方法,将使学生形成承受学习的方式,只会仿照,不会敏捷运用,更不会创建。(5分)“教学设计二”中的教师采纳了比拟的方法、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留意引导学生绽开学问发生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探究,自己思索,从而得出结论。(3分)这种教学方法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开展。(5分)“根底教化新课程通识培训”考核统一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意见一、推断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 2。 3。 4
46、。 5。 6。 7 8。 9。 10。 11。 12。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A 2。A 3。 B 4。 A 5。C 6。B7 C 8。 D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ABC 2。ABCD 3。ACD 4。ABD5ACD 6。ABCD四、简答题(共21分)1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心情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6分)(第122页)2答案见第138至第141页。(6分)3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2分)采纳适应不同学生的多种评价方法,施行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得到胜利的体验,为学生的开展创建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这种分层评价使各类学生都在原有的根底上得到了开展。(7分)五、分析说明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