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34860744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2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pdf(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 (5 分) (2013?安徽)设i 是虚数单位,是复数 z 的共轭复数,若,则 z=()A1+i B1i C1+i D1i 2 (5 分) (2013?安徽)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中()ABCD3 (5 分) (2013?安徽)在下列命题中,不是公理的是()A平 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B过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C如 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同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以点都在此平面内D如 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

2、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4 (5 分) (2013?安徽) “ a 0” 是 ” 函数 f(x)=|(ax1)x|在区间( 0,+)内单调递增” 的()A充 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 分必要条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 (5 分) (2013?安徽)某班级有50 名学生,其中有30 名男生和20 名女生,随机询问了该班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在某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五名男生的成绩分别为86,94,88,92,90,五名女生的成绩分别为88,93,93,88,9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 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B这 种抽样方法是一种系统抽样C这 五名男生成绩的方差大于这五名女生成绩的方差D

3、该 班男生成绩的平均数大于该班女生成绩的平均数6 (5 分) (2013?安徽)已知一元二次不等式f(x)0 的解集为 x|x 1 或 x,则 f (10 x)0 的解集为 ()A x|x 1 或 x lg2 Bx| 1x lg2 Cx|x lg2 D x|x lg2 7 (5 分) (2013?安徽)在极坐标系中圆 =2cos的垂直于极轴的两条切线方程分别为()A =0( R)和 cos =2 B =( R)和 cos =2 C =( R)和 cos =1 D =0( R)和 cos =1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

4、共 21 页8 (5 分) (2013?安徽)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在区间a,b上可找到n(n 2)个不同的数x1,x2, ,xn,使得= =,则 n 的取值范围是()A 3,4 B2,3,4 C3,4,5 D 2, 3 9 (5 分) (2013?安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是坐标原点,两定点A,B 满足=2,则点集P|, 、 R 所表示的区域面积是()ABCD10 (5 分) (2013?安徽)若函数f(x)=x3+ax2+bx+c 有极值点x1,x2,且 f(x1)=x1,则关于x 的方程 3(f(x) )2+2af(x)+b=0 的不同实根个数是()A3B4C5D6二、填空

5、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5 分,共 25 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11 (5 分) (2013?安徽)若的展开式中x4的系数为 7,则实数a=_12 (5 分) (2013?安徽)设 ABC 的内角 A,B,C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b,c,若 b+c=2a,3sinA=5sinB ,则角C=_13 (5 分) (2013?安徽)已知直线y=a 交抛物线y=x2于 A,B 两点,若该抛物线上存在点C,使得 ACB 为直角,则 a 的取值范围为_14 (5 分) (2013?安徽)如图,互不相同的点A1,A2, ,An, 和 B1,B2, ,Bn, 分别在角 O 的两条边上,所有 AnBn相互

6、平行,且所有梯形AnBnBn+1An+1的面积均相等,设OAn=an,若 a1=1,a2=2,则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是_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1 页15 (5 分) (2013?安徽)如图,正方体ABCD A1B1C1D1的棱长为1, P为 BC 的中点, Q 为线段 CC1上的动点,过点 A,P,Q 的平面截该正方体所得的截面记为S,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当 0CQ时, S 为四边形 当 CQ=时, S 为等腰梯形 当 CQ=时, S与 C1D1的交点 R 满足 C1R= 当CQ

7、1 时, S 为六边形 当 CQ=1 时, S 的面积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 小题,共75 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骤16 (12 分) ( 2013?安徽)已知函数f(x)=4cos x?sin(x+) ( 0)的最小正周期为 (1)求 的值;(2)讨论 f(x)在区间 0,上的单调性17 (12 分) ( 2013?安徽)设函数f(x)=ax( 1+a2)x2,其中 a0,区间 I=x|f (x) 0 ()求I 的长度(注:区间(a, )的长度定义为 ) ;()给定常数k (0,1) ,当 1k a 1+k 时,求 I 长度的最小值18 (12 分) ( 2013?安徽)设

8、椭圆E:的焦点在x 轴上(1)若椭圆E 的焦距为1,求椭圆E 的方程;(2) 设 F1, F2分别是椭圆E的左、右焦点,P为椭圆 E 上第一象限内的点,直线 F2P 交 y 轴于点 Q, 并且 F1PF1Q,证明:当a变化时,点P 在某定直线上19 (13 分) ( 2013?安徽)如图,圆锥顶点为P,底面圆心为O,其母线与底面所成的角为22.5 , AB 和 CD 是底面圆 O 上的两条平行的弦,轴OP 与平面 PCD 所成的角为60 ,(1)证明:平面PAB 与平面 PCD 的交线平行于底面;(2)求 cosCOD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9、 - - - -第 3 页,共 21 页20 (13 分) ( 2013?安徽)设函数fn( x)=1+x+) ,证明:(1)对每个n N+,存在唯一的xn,满足 fn(xn)=0;(2)对于任意p N+,由( 1)中 xn构成数列 xn满足 0 xnxn+p21 (13 分) ( 2013?安徽)某高校数学系计划在周六和周日各举行一次主题不同的心理测试活动,分别由李老师和张老师负责,已知该系共有n 位学生,每次活动均需该系k 位学生参加( n 和 k 都是固定的正整数) ,假设李老师和张老师分别将各自活动通知的信息独立、随机地发给该系k 位学生,且所发信息都能收到,记该系收到李老师或张老师所

10、发活动通知信息的学生人数为X(I)求该系学生甲收到李老师或张老师所发活动通知信息的概率;(II)求使 P(X=m)取得最大值的整数m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1 页2013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 (5 分) (2013?安徽)设i 是虚数单位,是复数 z 的共轭复数,若,则 z=()A1+i B1i C1+i D1i 考点 : 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专题 : 计算题分析:设出复数

11、z=a+bi( a,b R) ,代入后整理,利用复数相等的条件列关于a,b 的方程组求解a,b,则复数z 可求解答:解:设 z=a+bi(a,b R) ,则,由,得( a+bi) (abi)i=2( a+bi) ,整理得 2+(a2+b2)i=2a+2bi 则,解得所以 z=1+i 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考查了复数相等的条件,两个复数相等,当且仅当是不等于实部,虚部等于虚部,是基础题2 (5 分) (2013?安徽)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中()ABCD考点 : 程序框图专题 : 图表型分析: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分析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计

12、算并输出S=+的值,并输出解答:解: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计算并输出S=+的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1 页 S=+=故选 D点评:根据流程图(或伪代码)写程序的运行结果,是算法这一模块最重要的题型,其处理方法是: 分析流程图(或伪代码) ,从流程图(或伪代码)中即要分析出计算的类型,又要分析出参与计算的数据(如果参与运算的数据比较多,也可使用表格对数据进行分析管理)? 建立数学模型,根据第一步分析的结果,选择恰当的数学模型 解模3 (5 分) (2013?

13、安徽)在下列命题中,不是公理的是()A平 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B过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C如 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同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以点都在此平面内D如 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考点 : 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专题 : 规律型分析:根据公理的定义解答即可经过人类长期反复的实践检验是真实的,不需要由其他判断加以证明的命题和原理就是公理解答:解:B,C,D 经过人类长期反复的实践检验是真实的,不需要由其他判断加以证明的命题和原理故是公理;而 A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是定理不是公理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公理

14、的意义,比较简单4 (5 分) (2013?安徽) “ a 0” 是 ” 函数 f(x)=|(ax1)x|在区间( 0,+)内单调递增” 的()A充 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 分必要条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点 :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专题 :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先看当 “ a 0” 时,去掉绝对值,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求出函数f(x)=|(ax1)x|是否在在区间(0, +)内单调递增;再反过来当函数f(x)=|(ax1)x|在区间( 0,+)内单调递增时,a 0 是否成立即可解答:解:当 “ a 0” 时, x (0,+)f(x) =|(ax1) x|=a(x)x

15、,结合二次函数图象可知函数 f( x)=|(ax1)x|在区间( 0,+)内单调递增若 a0,如取 a=1,则函数 f(x)=|( ax1)x|=|(x1)x|,当 x (0,+)时f(x) =,如图所示,它在区间(0,+)内有增有减,从而得到函数f(x)=|(ax1)x|在区间( 0,+)内单调递增得出a 0” a 0” 是” 函数 f(x)=|( ax1)x|在区间( 0, +)内单调递增 ” 的充要条件故选 C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1 页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函数的单调

16、性及单调区间,单调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属于基础题5 (5 分) (2013?安徽)某班级有50 名学生,其中有30 名男生和20 名女生,随机询问了该班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在某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五名男生的成绩分别为86,94,88,92,90,五名女生的成绩分别为88,93,93,88,9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 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B这 种抽样方法是一种系统抽样C这 五名男生成绩的方差大于这五名女生成绩的方差D该 班男生成绩的平均数大于该班女生成绩的平均数考点 : 极差、方差与标准差专题 : 概率与统计分析:根据抽样方法可知,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是指

17、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方差公式:s2=(x1)2+(x2)2+ +(xn)2求解即可解答:解:根据抽样方法可知,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五名男生这组数据的平均数=(86+94+88+92+90 ) 5=90,方差 =(8690)2+( 9490)2+(88 90)2+(9290)2+(9090)2=8五名女生这组数据的平均数=(88+93+93+88+93 ) 5=91,方差 =(8891)2+( 9391)2+(93 91)2+(8891)2+(9391)2=6故这五名男生成绩的方差大于这五名女生成绩的方差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了抽样方法、平均数以及方差的求法,要想

18、求方差,必须先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然后再根据方差公式求解6 (5 分) (2013?安徽)已知一元二次不等式f(x)0 的解集为 x|x 1 或 x,则 f (10 x)0 的解集为 ()A x|x 1 或 x lg2 Bx| 1x lg2 Cx|x lg2 D x|x lg2 考点 : 其他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专题 : 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由题意可得f(10 x) 0 等价于 110 x,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可得解集解答:解:由题意可知f(x) 0 的解集为 x|1x,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9、21 页故可得 f(10 x) 0 等价于 110 x,由指数函数的值域为(0, +)一定有10 x 1,而 10 x可化为 10 x,即 10 x10lg2,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可知:x lg2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涉及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及对数的运算,属中档题7 (5 分) (2013?安徽)在极坐标系中圆 =2cos的垂直于极轴的两条切线方程分别为()A =0( R)和 cos =2 B =( R)和 cos =2 C =( R)和 cos =1 D =0( R)和 cos =1 考点 : 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圆的切线方程专题 : 直线与圆分析:利用圆的极坐标方程和

20、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即可得出解答:解:如图所示,在极坐标系中圆 =2cos是以( 1,0)为圆心, 1 为半径的圆故圆的两条切线方程分别为( R) , cos =2故选 B点评:正确理解圆的极坐标方程和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解题的关键8 (5 分) (2013?安徽)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在区间a,b上可找到n(n 2)个不同的数x1,x2, ,xn,使得= =,则 n 的取值范围是()A 3,4 B2,3,4 C3,4,5 D 2, 3 考点 : 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专题 :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

21、,共 21 页分析:由表示( x,f(x) )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结合函数y=f(x)的图象,数形结合分析可得答案解答:解:表示( x,f( x) )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若= =,则 n 可以是 2,如图所示:n 可以是 3,如图所示:n 可以是 4,如图所示:但 n 不可能大于4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斜率公式,正确理解表示( x,f(x) )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是解答的关键9 (5 分) (2013?安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是坐标原点,两定点A,B 满足=2,则点集P|, 、 R 所表示的区域面积是()ABCD考点 :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

22、域;向量的模专题 : 平面向量及应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1 页分析:由两定点A,B 满足=2,说明 O,A,B 三点构成边长为2 的等边三角形,设出两个定点的坐标,再设出P点坐标,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把P 的坐标用A,B 的坐标及 ,表示,把不等式| |+| | 1 去绝对值后可得线性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可求点集P 所表示区域的面积解答:解:由两定点A, B 满足=2,说明 O, A,B 三点构成边长为2 的等边三角形不妨设 A() ,B() 再设 P(x,y) 由,得:所以,解得 由 | |+| | 1所

23、以 等价于或或或可行域如图中矩形ABCD 及其内部区域,则区域面积为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考查了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考查了数学转化思想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读懂题意,属中档题10 (5 分) (2013?安徽)若函数f(x)=x3+ax2+bx+c 有极值点x1,x2,且 f(x1)=x1,则关于x 的方程 3(f(x) )2+2af(x)+b=0 的不同实根个数是()A3B4C5D6考点 : 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条件;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专题 : 综合题;导数的综合应用分析:求导数 f(x) ,由题意知x1,x2是方程 3x2+2ax+b

24、=0 的两根,从而关于f(x)的方程 3(f(x) )2+2af(x)+b=0 有两个根,作出草图,由图象可得答案解答:解: f (x)=3x2+2ax+b,x1,x2是方程 3x2+2ax+b=0 的两根,由 3( f(x) )2+2af(x)+b=0,则有两个f(x)使等式成立,x1=f( x1) ,x2x1=f( x1)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1 页如下示意图象:如图有三个交点,故选 A点评:考查函数零点的概念、以及对嵌套型函数的理解,考查数形结合思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5 分,共

25、25 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11 (5 分) (2013?安徽)若的展开式中x4的系数为 7,则实数a=考点 : 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专题 : 计算题分析:利用二项式定理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由通项公式Tr+1=,的展开式中x4的系数为7,解得故答案为点评:熟练掌握二项式定理的通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2 (5 分) (2013?安徽)设 ABC 的内角 A,B,C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b,c,若 b+c=2a,3sinA=5sinB ,则角C=考点 :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专题 : 解三角形分析:由 3sinA=5sinB ,根据正弦定理,可得3a=5b,再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得C解答:解:

26、3sinA=5sinB ,由正弦定理,可得3a=5b, a= b+c=2a, c= cosC= C (0,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1 页 C=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正弦、余弦定理的运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3 (5 分) (2013?安徽)已知直线y=a 交抛物线y=x2于 A,B 两点,若该抛物线上存在点C,使得 ACB 为直角,则 a 的取值范围为1,+)考点 :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专题 : 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如图所示,可知A,B,设 C(m,m2) ,由该抛物线上存在点

27、C,使得 ACB为直角,可得=0即可得到a 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如图所示,可知A,B,设 C(m,m2) ,该抛物线上存在点C,使得 ACB 为直角,=化为 m2a+(m2a)2=0 m, m2=a 1 0,解得 a 1 a 的取值范围为1, +) 故答案为 1,+) 点评:本题考查了如何表示抛物线上点的坐标、垂直于数量积得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了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14 (5 分) (2013?安徽)如图,互不相同的点A1,A2, ,An, 和 B1,B2, ,Bn, 分别在角 O 的两条边上,所有 AnBn相互平行,且所有梯形AnBnBn+1An+1的面积均相等,设OAn=an,若 a1=1,

28、a2=2,则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是考点 : 数列的应用;数列的函数特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1 页专题 :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设,利用已知可得A1B1是三角形OA2B2的中位线,得到=,梯形A1B1B2A2的面积 =3S由已知可得梯形AnBnBn+1An+1的面积 =3S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得:, ,已知,可得, 因此数列 是一个首项为1,公差为3 等差数列,即可得到an解答:解:设, OA1=a1=1,OA2=a2=2,A1B1A2B2, A1B1是三角形OA2B2的中位

29、线,=,梯形A1B1B2A2的面积 =3S故梯形 AnBnBn+1An+1的面积 =3S所有 AnBn相互平行,所有OAnBn(n N*)都相似, , 数列 是一个等差数列,其公差d=3,故=1+(n1) 3=3n 2因此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了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15 (5 分) (2013?安徽)如图,正方体ABCD A1B1C1D1的棱长为1, P为 BC 的中点, Q 为线段 CC1上的动点,过点 A,P,Q 的平面截该正方体所得的截面记为S,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写出所有正确命

30、题的编号) 当 0CQ时, S 为四边形 当 CQ=时, S 为等腰梯形 当 CQ=时, S与 C1D1的交点 R 满足 C1R= 当CQ1 时, S 为六边形 当 CQ=1 时, S 的面积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1 页考点 : 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专题 : 计算题分析:由题意作出满足条件的图形,由线面位置关系找出截面可判断选项的正误解答:解:如图当 CQ=时,即 Q 为 CC1中点,此时可得PQAD1, AP=QD1=,故可得截面APQD1为等腰梯形,故 正确;由上图当点Q 向 C 移动时,满足0CQ,

31、只需在 DD1上取点 M 满足 AM PQ,即可得截面为四边形APQM ,故 正确; 当 CQ=时,如图,延长 DD1至 N,使 D1N=,连接 AN 交 A1D1于 S,连接 NQ 交 C1D1于 R,连接 SR,可证 AN PQ,由 NRD1 QRC1,可得 C1R:D1R=C1Q:D1N=1:2,故可得C1R=,故正确; 由 可知当CQ1 时,只需点Q 上移即可,此时的截面形状仍然上图所示的APQRS,显然为五边形,故错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1 页 当 CQ=1 时, Q 与 C1重合,取A1D1

32、的中点 F,连接 AF,可证 PC1 AF,且 PC1=AF ,可知截面为APC1F 为菱形,故其面积为AC1?PF=,故正确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与应用,涉及正方体的截面问题,属中档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 小题,共75 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骤16 (12 分) ( 2013?安徽)已知函数f(x)=4cos x?sin(x+) ( 0)的最小正周期为 (1)求 的值;(2)讨论 f(x)在区间 0,上的单调性考点 :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正弦函数的单调性专题 :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1)先利用和角公式再通过二倍角公式,

33、将次升角, 化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通过函数的周期,求实数 的值;( 2)由于 x 是0,范围内的角,得到2x+的范围,然后通过正弦函数的单调性求出f(x)在区间 0,上的单调性解答:解: (1)f(x)=4cos xsin(x+) =2sin x?cos x+2cos2 x =(sin2 x+cos2 x)+=2sin(2 x+) +,所以T= , =1( 2)由( 1)知, f(x)=2sin( 2x+)+,因为 0 x,所以 2x+,当 2x+时,即 0 x时, f(x)是增函数,当 2x+时,即 x时, f( x)是减函数,所以 f( x)在区间 0,上单调增,在区间,上单调减

34、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恒等关系的应用,注意三角函数值的变换,考查计算能力,常考题型17 (12 分) ( 2013?安徽)设函数f(x)=ax( 1+a2)x2,其中 a0,区间 I=x|f (x) 0 ()求I 的长度(注:区间(a, )的长度定义为 ) ;()给定常数k (0,1) ,当 1k a 1+k 时,求 I 长度的最小值考点 : 导数的运算;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专题 :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解不等式f(x) 0 可得区间I,由区间长度定义可得I 的长度;()由()构造函数d(a)=,利用导数可判断d(a)的单调性,由单调性可判断d(a)的最小值必定在a=1k 或

35、 a=1+k 处取得,通过作商比较可得答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1 页解答:解: ()因为方程ax( 1+a2)x2=0( a0)有两个实根x1=0,0,故 f(x) 0 的解集为 x|x1xx2,因此区间I=(0,) ,区间长度为;()设d(a) =,则 d(a) =,令 d (a)=0,得 a=1,由于 0k1,故当 1k a1 时, d (a) 0,d(a)单调递增;当1a 1+k 时, d (a) 0,d(a)单调递减,因此当 1k a 1+k 时, d(a)的最小值必定在a=1k 或 a=1+k

36、处取得,而=1,故 d(1k) d(1+k) ,因此当 a=1k 时, d(a)在区间 1k,1+k上取得最小值,即 I 长度的最小值为点评:本题考查二次不等式的求解,以及导数的计算和应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分类讨论思想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8 (12 分) ( 2013?安徽)设椭圆E:的焦点在x 轴上(1)若椭圆E 的焦距为1,求椭圆E 的方程;(2) 设 F1, F2分别是椭圆E的左、右焦点,P为椭圆 E 上第一象限内的点,直线 F2P 交 y 轴于点 Q, 并且 F1PF1Q,证明:当a变化时,点P 在某定直线上考点 :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椭圆的标准方程专题 :

37、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 1)利用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即可得出,解出即可;( 2)设 P(x0, y0) ,F1( c,0) ,F2(c, 0) ,其中利用斜率的计算公式和点斜式即可得出直线 F1P 的斜率=, 直线 F2P 的方程为 即可得出Q 得到直线 F1Q 的斜率=利用 F1Q F1P,可得=化为与椭圆的方程联立即可解出点P 的坐标解答:解: (1)椭圆E 的焦距为1,解得故椭圆 E 的方程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1 页( 2)设 P(x0, y0) ,F1( c,0) ,F2(c,

38、0) ,其中由题设可知:x0 c则直线F1P 的斜率=,直线 F2P 的斜率=故直线 F2P 的方程为令 x=0,解得即点 Q因此直线F1Q 的斜率= F1Q F1P,=化为联立,及 x0 0,y00,解得.即点 P 在定直线x+y=1 上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直线和直线、直线和椭圆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看出数形结合的思想、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19 (13 分) ( 2013?安徽)如图,圆锥顶点为P,底面圆心为O,其母线与底面所成的角为22.5 , AB 和 CD 是底面圆 O 上的两条平行的弦,轴OP 与平面 PCD 所成的角为60 ,(1)证明:平面PA

39、B 与平面 PCD 的交线平行于底面;(2)求 cosCOD 考点 :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专题 :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角分析:(1)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可证平面PAB 与平面 PCD 的交线平行于底面;( 2)先作出OP 与平面 PCD 所成的角,再求出OC,OF,求出 cosCOF,利用二倍角公式,即可求得cosCOD解答:(1)证明:设平面PAB 与平面 PCD 的交线为l,则 ABCD,AB? 平面 PCD, AB平面 PCD AB? 面 PAB,平面 PAB 与平面 PCD 的交线为l

40、, AB l AB 在底面上, l 在底面外 l 与底面平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1 页( 2)解:设CD 的中点为F,连接 OF,PF 由圆的性质,COD=2 COF, OFCD OP底面, CD? 底面, OPCD OP OF=O CD平面 OPF CD? 平面 PCD 平面 OPF平面 PCD 直线 OP 在平面 PCD 上的射影为直线PF OPF 为 OP 与平面 PCD 所成的角由题设, OPF=60设 OP=h,则 OF=OPtanOPF= OCP=22.5 , tan45 =1 tan22.

41、5 = OC=在 RtOCF 中, cos COF= cosCOD=cos(2COF)=2cos2COF1=1712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考查空间角,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正确找出线面角是关键20 (13 分) ( 2013?安徽)设函数fn( x)=1+x+) ,证明:(1)对每个n N+,存在唯一的xn,满足 fn(xn)=0;(2)对于任意p N+,由( 1)中 xn构成数列 xn满足 0 xnxn+p考点 : 反证法与放缩法;函数的零点;导数的运算;数列的求和;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专题 :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题干错误: n N+,应该是对每个n N+

42、,( 1)由题意可得f(x) 0,函数 f(x)在( 0,+)上是增函数求得fn(1) 0,fn() 0,再根据函数的零点的判定定理,可得要证的结论成立( 2)由题意可得fn+1(xn) fn(xn)=fn+1(xn+1)=0,由fn+1(x) 在( 0,+)上单调递增,可得xn+1 xn,故 xnxn+p0用fn(x)的解析式减去fn+p(xn+p)的解析式,变形可得xnxn+p=+,再进行放大,并裂项求和,可得它小于,综上可得要证的结论成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1 页解答:证明:(1)对每个n N+,当

43、 x0 时,由函数fn( x)=1+x+) ,可得f(x)=1+0,故函数f(x)在( 0,+)上是增函数由于 f1(0)=0,当 n 2时, fn(1)=+ + 0,即 fn(1) 0又 fn()= 1+ + +?=+=?0,根据函数的零点的判定定理,可得存在唯一的xn,满足 fn(xn)=0( 2)对于任意p N+,由( 1)中 xn构成数列 xn,当 x0 时, fn+1( x)=fn(x)+fn(x) , fn+1(xn) fn(xn)=fn+1(xn+1)=0由 fn+1(x) 在( 0,+)上单调递增,可得xn+1xn,即xnxn+10,故数列 xn为减数列,即对任意的 n、p N

44、+,xnxn+p0由于fn(x)=1+xn+ +=0 ,fn+p(xn+p)=1+xn+p+ + + ,用 减去 并移项,利用0 xn+p 1,可得xn xn+p=+=综上可得,对于任意p N+,由( 1)中 xn构成数列 xn满足 0 xnxn+p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导数及应用,函数的零点的判定,等比数列求和以及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还考查推理以及运算求解能力,属于难题21 (13 分) ( 2013?安徽)某高校数学系计划在周六和周日各举行一次主题不同的心理测试活动,分别由李老师和张老师负责,已知该系共有n 位学生,每次活动均需该系k 位学生参加( n 和 k 都是固定的正整数) ,假设

45、李老师和张老师分别将各自活动通知的信息独立、随机地发给该系k 位学生,且所发信息都能收到,记该系收到李老师或张老师所发活动通知信息的学生人数为X(I)求该系学生甲收到李老师或张老师所发活动通知信息的概率;(II)求使 P(X=m)取得最大值的整数m考点 : 概率的应用;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计数原理的应用专题 : 综合题;分类讨论;转化思想;概率与统计分析:(I)由题设,两位老师发送信息是独立的,要计算该系学生甲收到李老师或张老师所发活动通知信息的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1 页率可先计算其对立事件,该生

46、没有接到任一位老师发送的信息的概率,利用概率的性质求解;( II)由题意,要先研究随机变量X 的取值范围,由于k n 故要分两类k=n 与 kn 进行研究, k=n 时易求,kn 时, 要研究出同时接受到两位老师信息的人数,然后再研究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表示出 P (X=m ) ,再根据其形式研究它取得最大值的整数m 即可解答:解: (I)因为事件A:“ 学生甲收到李老师所发信息” 与事件 B:“ 学生甲收到张老师所发信息” 是相互独立事件,所以与相互独立,由于P(A)=P(B)=,故 P()=P()=1,因此学生甲收到活动信息的概率是1( 1)2=( II)当 k=n 时, m 只能取

47、n,此时有 P(X=m )=P(X=n) =1 当 k n 时,整数 m 满足 k m t,其中 t 是 2k 和 m 中的较小者,由于“ 李老师与张老师各自独立、随机地发送活动信息给k 位 ”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为()2,当 X=m 时,同时收到两位老师所发信息的学生人数为 2km,仅收到李老师或张老师转发信息的学生人数为mk,由乘法原理知:事件X=m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P(X=M )=当 k mt 时, P(X=M ) P(X=M+1 )? ( m k+1)2 (nm) (2km)? m 2k假如 k 2kt 成立,则当( k+1)2能被 n+2 整除时,k 2k 2k+1t,故 P(

48、 X=M )在 m=2k和 m=2k+1处达到最大值;当( k+1)2不能被 n+2 整除时, P(X=M )在 m=2k处达到最大值(注:x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下面证明k 2k t 因为 1 kn,所以 2kk= 0 而 2kn=0,故 2k n,显然 2k2k 因此 k 2kt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典概率模型,计数原理,分类讨论思想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抽象的思想,逻辑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1 页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易因为审题时不明白事件的情形而导致无法下手,或者因为分类不清未能正确分类导致失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2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