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知识点讲义--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34639966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知识点讲义--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知识点讲义--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知识点讲义--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知识点讲义--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五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官员选拔制度(1)先秦时期夏、商、西周时期:世官制(血缘)春秋战国时期:举荐制(才能)与军功制(军功)(2) 秦朝时期: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律令/秦律)(3) 两汉时期:察举制确立:汉武帝内容A、选官流程:先考察再推举B、选官标准:舆论评价(德)和为官能力(才)C、选官科目常科:岁举并有人数规定,具体分类有孝廉和茂才特科:无固定时间,具体分类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贤良文学和明经D、重要补充:积功劳为官、征辟制(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做官)评价:打破了世官世卿局面,选拔了大批人才;但以官举士,操纵于上,具有封闭性(4

2、)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秩序混乱,士族门阀政治成为时代特征确立:220年魏王曹丕内容A、 选官官职: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负责评定士人B、 选官标准:家世/出身门第和德才(尤以家世为主)C、选官流程:中正根据家世和德才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并写出评语/状;最后再由中央吏部授官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成为了维护士族门阀政治的工具注:寒门和世族都属于地主阶级2、官员考核制度(1)秦汉时期:上计制考核内容(仅作了解):地方辖区内每年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和盗贼多少等考核流程A

3、、 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内的考核内容汇集到郡国B、 由各郡国汇总制成计薄,上报中央,称为上计C、 御史参与审核计薄,防止造假考核结果: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升降的依据(2)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考核大都流于形式3、官员监察制度中央监察体系地方监察体系秦朝以御史大夫为首(西汉末期以御史中丞为首)郡设监御史;县设县丞汉朝汉武帝设十三州部刺史代表皇帝巡行郡国,加强中央集权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1)背景: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隋唐完成大一统,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2)特点:自由报考,通过分科考试差额录取人才(3)内容选官科目A、 制举: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B、常举

4、: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以明经和进士为主选官标准:考试成绩选官流程:考生科举考试合格后,只是取得为官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命(4)发展历程(仅作了解)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考儒家经典、时务策、诗歌)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明经和进士为主武则天创设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两宋科举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大大增加;不看重出身门第注:宋朝还推行除科举制外的另一种入仕途径即恩荫制,是世官制的变体,指中高级官员的子弟亲戚门客拥有机会不等的世袭上辈官职的特权(5)历史影响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

5、官场的情形,扩大了官吏来源和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素质和行政效率,标志着官僚体系的成熟具有一定公平性,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形成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2、官员考核制度(1)隋朝:官员考核权归属尚书省吏部;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2)唐朝:官员考核权归属尚书省吏部;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察官员,分为九等,依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3)两宋(仅作了解):宋初设立单独机构审官院负责官员考核,宋神宗元丰改制后,又将考核权归还尚书省吏部;官员考核标准更注重经济政绩3、官员监察制度中央监察体系地方监察体系隋朝设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设司隶台检查地方州县(仅作了解)唐

6、朝设道,并委派监察官巡回监察宋朝设御史台,台(监察权)谏(议事权)合一设路,长官为转运使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1)元朝时期:科举制被破坏(元初被废,1314年恢复,但仍时断时续,且录取人数不多)(2)明清时期考试分级: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A、 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举人B、 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考中者称贡士C、 殿试在会试后举行,名义上由皇帝主持,通过者为进士考生范围:国子监(全国最高学府)、府、州、县学的学生考题范围:儒家四书五经,八股文考试分卷:明朝推行南北分卷制度2、官员考核制度明清考核严格(1)明朝:考核分为考满和考察考满

7、: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通考;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降、调的依据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朝觐的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收贪、酷和不作为(2)清朝: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3、官员监察制度中央监察体系地方监察体系元朝设御史台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明朝设都察院和六科(科道)设按察使司、都察院监察御史代皇帝巡按各省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监察御史代皇帝巡按各省;奏折制度四、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趋势及监察制度特点1、选官制度发展趋势(1)选官标准从血缘转变为才学,从主观转变为相对客观(2)选官方式越来

8、越公平,官员文化素质不断提高(3)选官基础越来越广2、监察制度特点(1)监察制度本质上是服务于君主专制(2)地方监察机构往往演变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监察权与行政权重叠)(3)监察官员秩轻权重(4)监察方式多样第六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三、 近代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1、中古西欧社会/西欧封建社会/西欧中世纪恩赐制(1)封建社会初期:社会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的世袭管理(2)封建社会中后期:王权加强,通过恩赐制授予官职,官员只为国王和权贵服务2、1718世纪私授官职与政党分肥的弊端(1) 背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逐步建立(2) 选官方式私授官职:少数人/集团掌握官员任免权,将官职作为礼品/商品,私

9、相授受政党分肥: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执政党一般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平民也可任职(3)选官弊端私授官职导致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等政治乱象频发政党分肥导致官员更换频繁与腐败泛滥,影响了政府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3、工业革命后/18世纪下半期谋求建立廉洁高效的职业官僚体系(1)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大: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但国家管理事务也日趋复杂,急需建立能够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2)民众要求改革官职的愿望日益强烈:随着教育程度提高,民众要求向社会开放政府公职、改革官员录用制度以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4、近代以来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影响(1)法

10、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对中国科举制的大力推崇(2)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科举制的文献大量传入英国四、 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1、 近代西方文官的含义:特指在政府行政部门任职的事务官,既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担负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2、 近代西方文官的建立过程英国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1) 18世纪初文官与议会分离:为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英国规定除内阁大臣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下院议员(2) 19世纪初文官与政党分离:为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影响,英国将官员分为两类政务官:内阁大臣、政务次官和政务秘书,他们随内阁共进退事务官/文官:常务次官及以下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

11、,不受政党影响,可长期任职(3)1855年组建文官委员会原因:英国政府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暴露出机构混乱、官员无能的问题,导致民众强烈不满内容:英国政府接受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颁布法令,建立不受政党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4)1870年最终确立文官制度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法令规定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3、 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扩展(1)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建立文官制度(2)二战后法、德、日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五、 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 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1) 法制化:文官制度的具体内

12、容都以法律形式颁布;文官也要对法律负责(2) 考试录用: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3) 中立性:文官要在资产阶级政党间保持严格中立,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4) 执行性:政务官负责制定政策并对其负责,文官必须忠实执行政策(5) 专业性:注重专业技能在职务中的实际应用,强调责任与职位的统一(6) 常任制/退休制:政务官为任期制,而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7) 晋升制:建立统一的文官等级制度,文官根据功绩和资历得到晋升2、 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1) 积极影响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与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

13、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2) 局限性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文官人数膨胀,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文官层次增多,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第七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六、 晚晴选官制度的变革1、改革科举制(1)1898年戊戌变法:加设经济特科,废八股,改试策论;变法失败慈溪太后废除以上新政(2)19011905年清末新政裁减冗署冗官,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又设农工商部、巡警部、学部等,瓦解了传统六部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规定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对成绩优秀者进行殿试后授予官职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正式确立学

14、堂选官制A、 自高等小学堂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中等以上获得奖励出身B、 奖励出身分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五级,分别由官府选录不久又确立留学毕业生选官制A、 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三等B、 分别赐予进士、举人出身,再分配相应官职2、1905年废除科举制,此后学堂选官制与留学毕业生选官制成为清政府主要选官制度七、 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1)背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南京临时政府的临时大总统(2)内容以考试制度为主,在五权宪法中,考试权独立,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注五权宪法

15、(仅作了解):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同时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3)评价由于南京临时政府只存在数月,该思想基本停留在纸面上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重要影响2、 北洋政府时期文官制度承上启下(1) 考试选官制确立标志:1913年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确立选官条件:年满21岁的男子选官机构:政事堂铨叙局考试分类(仅作了解):文官高等考试、文官普通考试、司法官考试、留学毕业生甄拔考试(2) 甄别选官制甄别条件:已经工作的文官甄别标准(仅作了解):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甄别结果:决定是否留任甄别目的:

16、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历史评价: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重要措施(3)文官分类(仅作了解):行政官、外交官、司法官、技术官和警察官五种,有四级九等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1)确立背景制度基础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继承吸收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与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指导思想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2)确立标志:1929年颁布考试法与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3)选官机构:考试院(4)选官条件:成年男女(5)选官补充:延续了北洋政府的甄别选官制(5)历史评价: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但在实施过程中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现象严重4、民国时期官员选拔制度的特点(1)中西

17、合璧(以近代西方文官制度为蓝本,又汲取科举制的合理成分)(2)法制化逐步完善(3)军治和党治色彩浓厚(4)缺乏推广实践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1、干部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建立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此后又建立了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2)主要内容(仅作了解):包括国家干部人事管理体制、原则、机构,以及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监督、交流、培训等内容(3)发展完善(仅作了解):改革开放后,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休、退休、培训、工资、回避等方面进行改革;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初步建立中国特色

18、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中共十八以来,注重干部廉政建设,取得很大成绩注:改革开放后,建立与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制度的重大改革(4)根本原则:党管干部原则(5)历史地位:干部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建立过程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随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2)主要内容录用范围: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录用办法: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3) 现实意义:提高了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增强了国家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活力注:公务员与干部的区别及联系(仅作了解)定性不同:干部是身份的特指,而公务员只是一种职业前景不同:干部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有企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公务员因为掌握行政执法权力、晋升空间比较大,而且还是行政待遇,在干部中是最具前途的一类本质区别:公务员一定是干部,而干部不一定是公务员1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