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摘 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 “语言训练为主线、思维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要说、有话可说;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把它当作一门特殊的语言来研究,要确立数学语言培养的观念。【关键词】小学数学 必要性数学语言培养策略 一、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大纲也明确指出
2、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说明理由。这是对新一代学生的要求。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面窄、语言发展尚不完备。他们在合作交流时,总是几个尖子生争相发言,绝大多数学生却变成了光听不说的“机器”,即使被迫发言也是吞吞吐吐,声音很轻,表述自己意见时,语言罗嗦、词不达意、条理不清、问而不答或答非所问。具体体现在:一是说话的完整性不够。二是说话的准确性不够。三是说话的简洁性不够。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各种数学能力的提高。所以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与掌握数学语言,提高数学课上说话的能力,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意义,由此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
3、养不可缓行。二、 低年级学生常用的数学语言。 数学课堂使用较多的是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是由自然语言,专门术语和各种符号组成的,具有科学性、逻辑性、有序性的特点,儿童数学语言主要归为四类: 1、演示操作,让儿童学说动词加减用语。加上的意思可以合起来、拿来、增加、又多了、组成、一共等;减去的意思有减少、去掉、分开、还剩、余下等。 2、比较数量多少,学说关系词语。如同样多、等于、大于、小于、初步感知一一对应关系。3、 比较全体和部分,学说总数、一个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了解总分关系,知道把两个部分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已知总数和其中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部分数用减法计算。了解倍数关系,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
4、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已知一倍数和倍数,求几倍数用乘法计算;已知几倍数和倍数,求一倍数,用除法计算。 4、 结合算式,学会用名词术语口述算式。熟练掌握加数、加数、被减数、减数、差等。如教学5+8时可描述为一个加数是5,另一个加数是8,和是多少。 三、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说题意、说数理、说关系、说想法、说过程等一系列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目标中提出:第一学段的小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的简单现象。要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
5、大致过程和结果,归纳学习数学的过程。目前,低年级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里面安排了许多“说”的内容,以“说”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因此,我们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必须从尝试着教学生有条理的完整的简洁的“说”。 (一) 创设生动的情境、愉悦的氛围,培养学生想说。 1、创设故事情境,培养学生想说。 儿童故事里充满了令孩子向望的童话世界,他们能从故事中的人物身上找到与自己心灵产生共鸣的情感体验,能从故事幽默风趣的言语中得到开心的一笑,能从故事的寓意里得到感悟和引发思考,故事的情节引人入胜,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急于表达的欲望。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比多
6、少时,教师可以创设小猪、小兔盖房子的动画课件。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先编故事,再从故事中感悟“多”“少”“同样多”,学生观察并说出:1只小猪吃1个苹果,小猪和苹果同样多;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了起来,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2、创设悬念情境,培养学生想说。 小学生好动、好奇、好胜,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悬念。让悬念牵制学生思维,积极主动的探究新的内容,兴致勃勃的想把自己知道的分享给其他小伙伴。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时,可以课件出示儿童喜闻乐见的机器人带给大家的“秘密礼物”。再让学生说自己的“礼物”,学生身不由己的
7、参与其中。然后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边放边大声地给同桌说 你拿的什么物体,为什么要把它这样放,最后再抽学生汇报。 3、创设游戏情境,培养学生想说。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游戏。在徐长青老师集合思想的渗透这堂课里,徐老师的“抢椅子”和“猜拳”游戏就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教师在活动中“找茬”, 学生很快对教师的“找茬”作出合理的解释。学生在游戏中与数学“亲密接触”,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这愉悦的氛围中,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愉快而和谐。 (二)适时鼓励,培养学生敢说。 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 培养学生“说”的动力应从保护学生的这种自尊心
8、开始。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应始终面对微笑,耐心倾听,并适时予以鼓励,使其充满信心,增大勇气,不怕说错,大胆表达。如当学生说不出时,教师应和蔼地说:“不要紧,慢慢想,下次你一定能说的。”;当学生说得不太完整时,教师应帮助地说:“不错,如果你能注意到某个地方,答案就更完整了。”;当学生有独到见解时,更应该给予鼓励:“你真肯动脑,有新意。” (三)利用教材特点,培养学生能说。 低年级教材都拥有许多漂亮生动的卡通图案,利用这些有利的素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说、能说。例如: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观察实物:这是几本书?用数字几来表示?这里有几盒粉笔?用数字几来表示?通过学生数一数,对学生进行了
9、数的认识的训练。又如:一年级的计算教学,先出示情景图。问:“图上画了什么?从图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并想一想怎样解决。”让学生通过说先审题,弄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思考解题方法。接着教师请学生个别说,一年级的学生还比较小,说时语言不完整,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用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然后全班学着齐说一遍。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再问:“这道题怎样算?用你的小棒摆一摆,然后跟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怎样算。”让学生结合动手操作说算法。这样的引导,争取了大部分学生说的时间、创造了说的机会,并安排了他们说的空间:同桌说,对组说和个别说,全班说。这样一来
10、,难道学生还不会说? 教材中的许多例题、插图都可以给学生提供多个信息,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数学语言的提高。如根据一幅图,说出这幅图的图意并正确列式;也可根据这幅图编出应用题,再列式解答,使学生初步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如学习8+5时,就要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信息,让学生表达出“有8个小朋友在公园门口买票,又来了5人,一共有多少人?” 一、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大纲也明确指出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说明理由。这是对新一代学生的要求。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
11、龄小,知识面窄、语言发展尚不完备。他们在合作交流时,总是几个尖子生争相发言,绝大多数学生却变成了光听不说的“机器”,即使被迫发言也是吞吞吐吐,声音很轻,表述自己意见时,语言罗嗦、词不达意、条理不清、问而不答或答非所问。具体体现在:一是说话的完整性不够。二是说话的准确性不够。三是说话的简洁性不够。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各种数学能力的提高。所以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与掌握数学语言,提高数学课上说话的能力,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意义,由此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可缓行。二、低年级学生常用的数学语言。数学课堂使用较多的是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是由自然语言,专门术语和各种符号组成的,
12、具有科学性、逻辑性、有序性的特点,低年级儿童数学语言主要归为四类:1、演示操作,让儿童学说动词加减用语。加上的意思可以合起来、拿来、增加、又多了、组成、一共等;减去的意思有减少、去掉、分开、还剩、余下等。例如:在10后面减去一个0,应该说成“在10后面去掉一个0”。2、比较数量多少,学说关系词语。如同样多、等于、大于、小于、初步感知一一对应关系。如:小兔和胡萝卜同样多、小猪比小兔少、10大于9。 v3、比较全体和部分,学说总数、一个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了解总分关系,知道把两个部分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已知总数和其中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部分数用减法计算。了解倍数关系,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3、,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已知一倍数和倍数,求几倍数用乘法计算;已知几倍数和倍数,求一倍数,用除法计算。如:“原来有9支蓝粉笔,又拿来3支,现在一共有多少支蓝粉笔?”就是把两部分的合起来,用加法计算。4、结合算式,学会用名词术语口述算式。熟练掌握加数、加数、被减数、减数、差等。如教学5+8时可描述为一个加数是5,另一个加数是8,和是多少。三、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说题意、说数理、说关系、说想法、说过程等一系列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目标中提出:第一学段的小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
14、息作出解释,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的简单现象。要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归纳学习数学的过程。目前,低年级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里面安排了许多“说”的内容,以“说”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因此,我们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必须从尝试着教学生有条理的完整的简洁的“说”。(一)创设生动的情境、愉悦的氛围,培养学生想说。1、创设故事情境,培养学生想说。儿童故事里充满了令孩子向望的童话世界,他们能从故事中的人物身上找到与自己心灵产生共鸣的情感体验,能从故事幽默风趣的言语中得到开心的一笑,能从故事的寓意里得到感悟和引发思考,故事的情节引人入胜,能够引起孩子的注
15、意力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急于表达的欲望。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比多少时,教师可以创设小猪、小兔盖房子的动画课件。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先编故事,再从故事中感悟“多”“少”“同样多”,学生观察并说出:1只小猪吃1个苹果,小猪和苹果同样多;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了起来,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2、创设悬念情境,培养学生想说。小学生好动、好奇、好胜,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悬念。让悬念牵制学生思维,积极主动的探究新的内容,兴致勃勃的想把自己知道的分享给其他小伙伴。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时,可以课件出示儿童喜闻乐见的机器
16、人带给大家的“秘密礼物”。再让学生说自己的“礼物”,学生身不由己的参与其中。然后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边放边大声地给同桌说你拿的什么物体,为什么要把它这样放,最后再抽学生汇报。3、创设游戏情境,培养学生想说。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游戏。在徐长青老师集合思想的渗透这堂课里,徐老师的“抢椅子”和“猜拳”游戏就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教师在活动中“找茬”,学生很快对教师的“找茬”作出合理的解释。学生在游戏中与数学“亲密接触”,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这愉悦的氛围中,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愉快而和谐。(二)适时鼓励,培养学生敢说。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
17、鼓舞”。培养学生“说”的动力应从保护学生的这种自尊心开始。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应始终面对微笑,耐心倾听,并适时予以鼓励,使其充满信心,增大勇气,不怕说错,大胆表达。如当学生说不出时,教师应和蔼地说:“不要紧,慢慢想,下次你一定能说的。”;当学生说得不太完整时,教师应帮助地说:“不错,如果你能注意到某个地方,答案就更完整了。”;当学生有独到见解时,更应该给予鼓励:“你真肯动脑,有新意。”(三)利用教材特点,培养学生能说。低年级教材都拥有许多漂亮生动的卡通图案,利用这些有利的素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说、能说。例如: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观察实物:这是几本书?用数字几来表示?这里有几盒粉
18、笔?用数字几来表示?通过学生数一数,对学生进行了数的认识的训练。又如:一年级的计算教学,先出示情景图。问:“图上画了什么?从图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并想一想怎样解决。”让学生通过说先审题,弄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思考解题方法。接着教师请学生个别说,一年级的学生还比较小,说时语言不完整,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用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然后全班学着齐说一遍。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再问:“这道题怎样算?用你的小棒摆一摆,然后跟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怎样算。”让学生结合动手操作说算法。这样的引导,争取了大部分学生说的时间、创造了说的机会,并安排了他们说
19、的空间:同桌说,对组说和个别说,全班说。这样一来,难道学生还不会说?教材中的许多例题、插图都可以给学生提供多个信息,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数学语言的提高。如根据一幅图,说出这幅图的图意并正确列式;也可根据这幅图编出应用题,再列式解答,使学生初步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如学习8+5时,就要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信息,让学生表达出“有8个小朋友在公园门口买票,又来了5人,一共有多少人?”(四)动手操作,培养学生乐说。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
20、地结合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因此学生一边摆学具,一边说算理,思维清清楚楚,自然想表达得头头是道。例:教学“9+4”时,为了让学生说出算理,先通过教具演示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然后重点理解凑十法。引导每一个学生用圆片或小棒代替饮料盒,边操作边依次回答“9和几凑成10?所以把4分成几和几?9加1得几?10加3得几?然后,综合三个问题来回答,归纳出9加4的算理过程:”因为9和1凑成10,所以把4分成1和3,9加1得10,10加3得13,所以9
21、加4得13。”然后老师把算理复述一次,学生边想边操作并小声说一次。在以后遇到“8、7、6加几”等需要凑十法时学生就会轻车熟路,大胆发言了。(五)科学准确,培养学生会说。数学的科学性决定了它的语言的准确性。无论是下定义,还是做判断,都要求用词恰当,科学合理。但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正处在起步阶段,生活语言较好,科学语言较低,在数学教学中尤其要训练学生说得规范,表达的准确、严密。教师要一开始就训练学生使用规范的单位名称和数学术语,让学生清楚地表达数量关系变化过程及变化内容。低年级学生模仿性较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言语必须符合一般的语言规则和逻辑
22、要求,课堂上教师讲话的句子要完整、流畅,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因果关系恰当。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做好示范,提供表达模式,在课堂中语言精练、严密,具有启发性,学生模仿着说,说多了,就会运用和延伸了。总之,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个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教师平时要注意指导训练一批语言表达强的学生带动另一批学生,最终使全体同学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得以提高。主要参考文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成都)课堂教学研讨会学术交流资料 三、采用多种形式训练,让学生“能”说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 “语言训练为主线、思维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让不同层次的学
23、生都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并在积极的评价中,使学生说的热情得到激发,说的能力得到提高。可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说话,让每个孩子都能说。1.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掌握数学语言的方法。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不懂得怎样准确使用数学语言,但他们的语言模仿能力很强,教师要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时刻注意自己语言的规范性,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让学生感受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的同时,也学会怎样有条理地表达。如教学一年级上册47页例1解决问题时,书本上只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图画及图画下面一个大括号和
24、问号。这道题怎样解答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知道大括号下面的问号给我们提了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把这幅图意表达清楚,还有些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先示范,并结合形象的肢体语言为学生提供思维模式:“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兔子。一共有几只兔子?”(用两只手分别表示“左边”和“右边 ”做合起来之状)。教师接着让学生学着老师的说法,自己试着说一说,然后找表述能力较强的学生说给大家听,再让学生互相说一说,检查对错。个别学生说不完整的,可由教师做示范,学生再学着表达。最后让全班一齐说。这样,全班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2.同桌交流是学困生形成数
25、学语言的好途径。小组讨论虽然是展示数学语言的最佳方式,但是由于小组讨论时人数相对来说比较多,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没有机会或者害怕说不好怕大家嘲笑自己,而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同桌二个人比较熟悉,交流起来也没有陌生感,学习困难的学生就不会产生恐惧,能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解答、大胆发言,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活了学生思维,更提高了教学效果。然而同桌交流只有
26、两个人,如果同桌两个人正好都是学习困难的孩子,他们在交流的时候效果就不会太好,因此,在安排学生座位时要注意人员的搭配,最好是把表述好的孩子和不爱说的孩子搭配的坐,这样他们会互相影响,从而取长补短。 3. 小组讨论是学生展示数学语言的最佳方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学家布鲁钠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而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因此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不是教师讲解,而是由46人为一组的相互提问、相互帮助、共同商讨,解决问题。并由该小组的小组长进行归纳整理,准备在大组交流,发表见解,小组长可以轮流交换。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
27、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使那胆小的、口头表达不好的学生能逐步提高。 4.操作是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的手段。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有条理地说操作过程,可以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儿童的数学语言得到强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
28、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三年级进行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一折、二看、三涂、四想、五说”进行。一折:让学生用一张纸折成均匀的四份;二看:引导学生观察以总之,学生的语言表达过程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让学生经历敢说、想说、能说、善说的过程,学生会用准确、精练、清晰、连贯的数学语言,表达操作过程、计算算理、解题思路以及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学生既想说又会说,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准确性,从而使课堂教学扎实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