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烛之武退秦师课时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烛之武退秦师课时练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 烛之武退秦师一、梳理文言知识1.在括号中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2)共其乏困 ( )(3)夫晋,何厌之有 (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5)秦伯说,与郑人盟 ( )(6)失其所与,不知 ( )2、在横线写出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古义。(1)贰于楚也 古: 今:“二”的大写,数词。(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3、在括号中写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夜缒而出 ( )朝济
2、而夕设版焉 ( )既东封郑 ( )(2)名词作动词晋军函陵 / 秦军汜南( )与郑人盟 ( )(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既东封郑( )阙秦以利晋( )越国以鄙远( )(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2)动词的使动若不阙秦(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烛之武退秦师( )(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越国以鄙远( )臣之壮也( )今老矣( )共其乏困( )(2)形容词作动词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邻之厚,君之薄也( )(四)数词活用且贰于楚也( )4、在括号中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虚词。(1)以以其无礼于晋 ( )敢以烦执事 ( )越国以鄙远 ( )焉用亡郑以陪邻? ( )若
3、舍郑以为东道主( )(2)而今急而求子 ( )夜缒而出 ( )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 )朝济而夕设版焉。 ( )(3)焉子亦有不利焉。 ( )焉用亡郑以陪邻? (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且焉置土石 (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永之人争奔走焉 ( )朝济而夕设版焉( )(4)其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失其所与,不知 ( )吾其还也 ( )(5)之子犯请击之( )是寡人之过也( )臣之壮也( )夫晋,何厌之有( )辍耕之垄上( )5、指出下列特殊句子句式的标志。(一)判断句(1)是寡人之过也(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失其所与,不知 / 以乱易整
4、,不武( )(二)倒装句(1)宾语前置句夫晋,何厌之有 ( )(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 (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 佚之狐言于郑伯( )(三)省略句(1)省主语( )许君焦、瑕(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夜缒而出( )许之( )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2)省宾语 敢以( )烦执事 若舍郑以( )为东道主(3)省介词晋军( )函陵,秦军( )汜南 (四)固定句式夫晋,何厌之有( )二、课内阅读1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厌之有 厌:讨厌B若不阙秦 阙:侵损、削减C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D失其所与 与:结交,亲附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用
5、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焉用亡郑以陪邻B.郑既知亡矣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C.且贰于楚也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D.无能为也已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3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A、公从之。 B、烛之武退秦师。C、夫晋,何厌之有。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邻之厚,君之薄也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A B C D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
6、,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6翻译下列句子。(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译文:_
7、(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译文:_参考答案一、梳理文言知识1、(1)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通“供”,供给。 (3)厌,通“餍”,满足。 (4)阙,通“缺”,侵损,削减。 (5)说,通“悦”,高兴。 (6)知,通“智”,明智。2、(1)从属二主,动词; (2)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3)使者,出使的人; (4)那个人;3、(一)(1)表时间,在晚上 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 表处所,在东边 (2)名词用作动词,驻扎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3)封:疆界。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使得利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 (二)(1
8、)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2)使动用法,使削减使动,使灭亡使动,使退却(撤兵)(三)(1)远,远地壮,壮年人老,老年人乏困,缺少的东西 (2) 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四) 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4、(1)以 因为,连词 拿,用,介词表顺承,连词 表顺承,连词 把,介词(2)而 才,连词,表顺承 表修饰,连词 表顺承,连词表转折,连词(3)焉 啊,句末语气词,表感叹 疑问代词,为什么疑问代词,哪里疑问代词,哪里代词,之兼词,于此兼词,于之(4)其代词,指代“行李”代词,指代“那件事”代词,自己的语气词,还是,表商量(5)之代词,他们,指秦军结构助词,的主谓间助词,取
9、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动词,往、到5、指出下列特殊句子句式的标志。(一)判断句(1)用“也”表判断(2) 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二)倒装句(1)宾语前置句“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介词“于”字句结构后置介词“于”字句结构后置介词“于”字句结构后置(三)省略句(1)省主语(晋惠公)许君焦、瑕(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夜缒而出(烛之武)许之(秦伯)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2)省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指郑国)(3)省介词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10、(省略介词“于”)(四)固定句式夫晋,何厌之有(何之有:表反问的句式,译为:有的呢)二、课内阅读1【答案】A【解析】厌,满足。2【答案】B【解析】A项,介词,把;连词,表目的,来。B项,副词,已经。C项,连词,并且;连词,况且。D项,动词,做;动词,给予。3【答案】D、【解析】(D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代词,指佚之狐的建议;B项介于姓和名之间的助词;C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4【答案】D【解析】都能表明烛之武机智善辩。重在表现郑伯自责,是烛之武的牢骚话。5【答案】C【解析】C项,“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不对,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6【答案】(1)我不能早重用您,现在国家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途经(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这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