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看法.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461963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看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看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看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看法.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几点看法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初闻此讯,欣喜万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性发展规划,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第一个规划,对安徽发展意义重大。但转念一想,此事对安徽是福是祸,尚不好说。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想法:一、皖江城市带是安徽最为发达的地区,在这样的一个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是对发展要素的浪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包括合肥、芜湖、

2、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9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区位优势、工业基础、发展环境、人口素质等均为安徽最佳。在这个地区做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确实更容易出成绩、见成效。按照规划的愿景,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优势产业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到2020年,整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居于全国前列,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这些对于皖江城市带而言,是一个通过努力应该能够达到的目标。但是,2020年以后呢,是不是又要来一个产业转移呢?答案是肯定的。而那个时候的皖江应该是一个走了广东、苏南老路

3、的城市带,是个已经先污染后治理的地方。这个示范区的建立,体现了安徽省政府和官员的短视,或者更直接地说这体现安徽省政府官员的直接功利,这些官员要的是短期的效果,这才是能够影响其升迁的政绩。相比较而言,皖江城市带是安徽最具有竞争力的地方,这个地区最适合做自主创新区而不是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这个地段定位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而不是将皖北定位为示范区,实在是对皖江城市带的发展要素的浪费。二、面对区域分工与合作,将皖北地区定位为示范区,有这样的几点好处:一是皖北地区紧邻中西部,与中西部的经济水平、自然条件及人文资源等较为相近,在皖北发展承接转移示范区,更有利于形成可供中西部借鉴的模式;二是皖北地区劳

4、动力密集、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承接转移示范区的建设。三是皖北地区的发展现状急需相关的发展政策与机遇。2008年,皖北六市经济总量占全省的31%,财政收入占20%,与其人口占全省的比重很不相称,皖北地区已经成为安徽参与区域竞争与合作的短板,安徽的经济社会发展能不能上规模,上水平,上台阶,也就是说,安徽发展的整体水平关键是看皖北地区的发展。四是将皖北定位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避免了产业转移的次数,延长了产业转移的周期,体现出了中长期规划的效能,同时也比较符合产业转移的规律。从苏南、广东等地区承接海外产业转移的经验教训来说,一个地区能否成为承接转移产业示范区,关键是看四方面的要素:区位交通、产业基础

5、、要素成本和环境容量。就安徽而言,蚌埠更适宜牵头来承接产业转移,如果扩大之,可以将其延展为淮河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可以包括合肥和六安了。三、皖江城市带更适合做自主创新的示范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参与同苏南、广东等发达地区的竞争。一是苏浙沪、广东乃至海外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可能将自己最高端的科技产业、自主研发的有知识产权的企业转移到安徽,也不会将那些500强的企业总部放到安徽,而未来的区域竞争的制高点恰在于此。安徽自己不发展高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是转移不来的。发展安徽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皖江城市带是有优势的,比如丰富的自然资源、丰富的科教资源、颇有基础的产业技术等等。二是将皖江城

6、市带定位为自主创新示范区,更能体现出安徽广泛参与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和主动性。在战略新兴产业方面,皖江与苏浙沪、广东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甚至在某些核心技术方面还走在了前面,而将安徽发展最佳地定位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承接别人淘汰的产业为示范、为己任,是尚未竞争,先逊一筹,是不敢参与区域竞争的表现,是跟着苏浙沪跑、甘做小弟弟的媚相和媚行。三是将皖江城市带定位为自主创新示范区,可避免对皖江地段的污染,事实证明,在国际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大潮中的赢得先机的中国广东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再治理的路子,广东这几年又在搞产业园转移,就是将一些重污染的企业转向偏远、贫穷的山区,将原来的山青水秀的

7、自然风景污染的一塌糊涂,而备受赞誉的昆山模式,实际上也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昆山市里就没有一条干净的河流。而在安徽无为二坝镇转移来了上海华谊大型化工厂,投资上百亿,同样是大型污染企业,附近的土地遭殃了。皖江城市带是安徽乃至全国自然生态环境最为良好的地区之一,而且对江苏、上海等地的环境辐射力极强,这一地区承接高污染、高能号、低附加值的落后、淘汰的低端产业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四是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与自主创新核心区是不能并行不悖的,他们是两条不同的路径,从国际产业转移和城市转型发展的先例来看,芝加哥和匹斯堡城市转型就是从工业经济向现代服务经济成功转型的先例,而这样的转型是以产业的整体转移

8、为代价的,而两市服务经济、知识经济、总部经济核心区地位的确立,亦不是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的。皖江城市带亦不可能一边以产业转移为重点,一边又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在一个发展时期只有一个发展重点,而所谓的以产业转移为重点,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方向,这样的话在理论上是行得通的,在现实执行层面很难实现。四、既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既然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那么,该怎么办才能使国家战略发挥作用又不损害皖江城市带的利益从而带动安徽真正的崛起呢?我以为,首先作为国家战略的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相关政策资金等,皖江城市带的9市59个县(市区)全部享用,并有重点地向合肥及芜湖、安庆倾斜,这样的话首先保证了合

9、肥在安徽的发展中心地位,同时以皖江的两个重要的点(芜湖、安庆都是安徽的大中城市,其城市规模、人口、产业基础以及对周边的辐射力都是安徽长江沿岸城市中最为突出的)发展起来了,从而保证了长江一线的发展,对国家领导人的期望、安徽省的官员政绩和老百姓都有所交代。其次将皖江城市带分块发展。以合肥为中心南北分界,将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上北迁,示范区主要放在合肥市全境和滁州的凤阳、明光、定远、全椒四县,以有利于淮河城市带迎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拓展。三是蚌埠城市扩张步伐加大,规划的规格层次提升,向千万人口的大工业城市扩张,并逐渐覆盖淮南,蚌埠市在做大做强传统产业,重点加大食品工业的发展(背靠皖北黄淮海大粮仓、近3000万的廉价劳动力是资源优势,京沪线、淮河是物流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纺织、机械、物流等成为支柱产业,万不可搞文化旅游等产业,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当然要按照千万人口规模来规划即可,实在要搞娱乐业的话,有些行业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搞一下。这样的结果很可能是蚌埠的GDP快速增长,财政相对滞后,那么合肥、芜湖等作为第三地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其实,我要表达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错位发展。安徽只有实现了错位发展,才能真正科学发展。最后,我想,只要安徽人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起而践道,少说话多做事,少敷衍多务实,安徽是很有希望在5-10年内成为第二个山东的。【精品文档】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