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五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pdf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33406802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2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人教版五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人教版五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人教版五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五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选编的课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紧密地围绕着阅读。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 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我的“长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学生自识字以来一直在阅读, 本组教材将其作为一个专题, 目的一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 二是要在阅读中能够结合学习和

2、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这也是对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具体实践。1、窃读记教材分析: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教学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教学重点: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2、课件(出示重点字词和语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同学们,你爱读书吗?你经常在什么地方读书?你知道吗,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我们这样好的读书机会和环境,板书课题:窃读记。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4、-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 - - - - - - - - - 提问:谁能来解释一下题目的意思?(重点开清“窃”字的意思)二、初步感知,整体把握1、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2、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 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三、再读课题,质疑问难1、再读课题,说说自己想知道什么?有什么疑问?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偷偷的读书?“我”是怎样窃读的?“我”窃读的滋味是怎样的?,3、师:上面的问题谁能解答,请起

5、来说一说。四、分析理解,体验感悟1、带着问题反复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2、课文中的“我”是怎样窃读的呢?(1)边默读课文边用“ _”画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2)指数名学生回答,师相机用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 不时望着街心, 好像说: 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 大些!再大些! ”“我的腿真酸哪, 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靠在

6、书柜旁, 以求暂时的休息。 ”,(3)读读这些句子,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呢?“我跨进店门, 踮起脚尖, 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 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什么?“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根据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

7、里却高兴地喊着: 大些!再大些! ”读了这句话, 你发现了什么? (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神态和内心是相违背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 - - - - - - - - -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4)指导朗读。师: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指名读,师生评。2、 “我”这样子读书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呢?难道不怕被发现吗?师:读书对我们来说是何

8、等简单的事,而文中的“我”却是怎样一番滋味在心头呢?(1)快速读课文,找到抒发作者“窃读”感受的句子。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2)问: “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那么,是快乐多一些呢,还是惧怕多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五、深悟“窃读”,回归整体出示课文插图。师:此时文中的“我”在你心目中是个怎样的孩子呢?(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 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 让我们再次捧起书, 投入感情,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齐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听写字

9、词,加强积累二、回顾旧知,引入新课1、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是怎样“窃读”的以及“窃读”的滋味,请同学们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2、学生自由读课文。3、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 “我”窃读的原因是爱读书,那“我”爱读书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读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课件出示: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2、学生汇报交流。3、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及自己的理解。课件出示:“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4、总结:“书籍

10、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 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 也是读书长大的!”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四、回归整体,总结全文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不一样”的人,他为了读书可以不吃美味佳肴,他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店。因为他和我们一样明白“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 - - - - - - - - - 是读书长大的!”2、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五

11、、积累内化,课外拓展1、自选感兴趣的、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2、分小组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进一步感受读书的快乐。要求: 1、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2、访问周围爱读书的人,谈谈读书的体会。3、找一本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4、做一张阅读记录卡。板书设计:行动:匆匆地赶急切地找贪婪地读1、窃读记心理:担忧惧怕隐藏吃饭长大身体:饥肠辘辘腿酸脚麻读书长大收获:惊喜快乐满足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材分析:本文为略读课文, 是一名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 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这一老一小,一个是德高望重、学有建树的著名学者,一个是刚开始求学

12、的小学生。他们俩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巨大的悬殊,却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就阅读展开了逐步深入的交流。教学目标:1、认识 3 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教学重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 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 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教学难点: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2、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的清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你能说出一些著名作家的名字吗?你们见

13、过这些作家吗?有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 - - - - - - - - - 一位苗苗小同学不但见过很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同学采访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谈了些什么。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一些什么?小苗指谁?大树又指谁?3、汇报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14、。2、指名逐节朗读课文,纠正字音(特别是多音字),解释生词词意。3、再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老交流了哪些问题?(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见解?(要把文章写好,就要多看书;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进行古诗文积累。)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1、 小组合作学习: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 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苗苗的见解我的感受季先生的见解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读书。21 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三贯通,

15、这才是21 世纪的青年。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4、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苗苗:热爱读书,谦虚好问,对季老尊敬崇拜。季老: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5、再次分析、品味题目。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时时陪伴我。四、积累运用,培养能力。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读几遍。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五、拓展活动。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书,说出喜欢的理由,向全班学生推荐。板书设计:阅读:主张看闲书

16、2、小苗与大偏科:提出“三贯通”树的对话学习外语:早学英语好积累古诗文: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1 页 - - - - - - - - - 3、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材分析:见多了博览群书的高论, 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将一本书读精“一遍又一遍地读”。作者以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 只能选择带一样东西娱乐的假设开始,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新鲜的比喻,即反复地读一本书,如老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

17、惊喜,来说明选择的理由。然后继续假设,列举了“一遍又一遍地读”的方式和方法,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就会常读常新,百读不厌。教学目标:1、认识 4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3、把握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出示重点词句) 。教学时间:

18、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释题明意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 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 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这还真让我们很难作出选择。 可是有一个人却很坚定地说出他的选择,想知道他选择的是什么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课。(板书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齐读课题。说说“侣”字的含义。 (伴侣)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标好自然段的序号。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评议。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19、?在书上作标记。三、指导朗读,感悟课文1、再读课文,交流:作者为什么会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呢?随着回答课件出示句子:你喜欢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1 页 - - - - - - - - - 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2、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里

20、作者把书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 的确是一种妙喻。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挚,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更重要的是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感觉,新的收获。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百读不厌。)3、齐读第 6 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4、 有感情地朗读第 46 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四、课外作业抄写生字词和自己喜欢句子。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为什么会带上一本书陪伴自己的旅程?二、再读课文,深入感悟1、听课件中的朗读,自己轻声跟读。

21、2、自由读第 7 自然段,想一想“我”读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 (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 ,你们感受到什么?为什么说“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这句话是作者在列举了“一遍遍地读一本书” 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叹。 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读,无论是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 续编故事,品味写法, 还是积累所得, 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这句话也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3、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

22、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 ?这样有比什么好处。( “故地” ,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 “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到现在的“就是”“也是” ,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4、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三、积累运用,升华认识1、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第7 自然段必背),并谈谈自己的感受。2、合作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自己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自己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 然后, 最后, )3、作者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那

23、么,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感情的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课文中找出来,并说说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假设、设问、反问、比喻 ) 你能把文中几个反问句换个说法吗?4、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四、阅读链接1、阅读课后的神奇的书 ,边读边画一画书都神奇在哪里。2、说一说作者的写法。 (对比、夸张、想像)3、结合实际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理解4、有感情地朗读,试着背诵下

24、来。2、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小练笔”。板书设计:选择一本书3、走遍天下书为侣选择的理由常读常新以书为侣其乐无穷读书的方法反复读4、我的“长生果 教材分析:这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全篇情感真挚,层次分明。教学目标:1、认识 12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教学难点:感悟作者从读

25、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都听说过长生果吗?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板书课题,并指名读课题。师: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文中的多音字,如:似、差、奔、冠、分、禁,2、结合课前阅读提示中的问题,默读课文尝试找出答案。3、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11 页 - - - - - - - - -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1、

26、学生边读书边讨论以下问题: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 ? 作者从作文中悟到了什么道理? 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呢?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作者为什么说书是“我”的“长生果”呢? 2、全班汇报交流。3、师小结: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我读了许多的书,使我的作文写得很好,书就像是我的营养品一样。)四、感受全文,积累语言1、再读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或段落,与同学交流体会。2、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板书设计:4、我的“长生果 点题、总起看“香烟人”看连

27、环画读文艺书籍读中外名著(愉悦)(津津有味)(如醉如痴 ) (不求甚解 ) (如醉如痴 ) | | 作文感悟一作文感悟二(别出心裁)(真情实感)口语交际 ?习作一教学目标: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2、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准备: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学习”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今天,我们就来交

28、流一下。二、讲故事,谈体会师:你爱读书吗?在你读书的经历中,发生过什么样值得一提的故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阅读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获得了哪些读书的乐趣和方法?你采访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11 页 - - - - - - - - - 过爱读书的人吗?有什么收获?请你从中选择一项,来给大家说说。1、学生独立思考,整理相关资料,做好发言准备。2、学生在组内交流,要求人人发言,并选出优秀代表。3、各组代表在全班交流,组织学生互评。四、开展辩论,启迪

29、思维1、人们常说: “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 “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辩论2、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提醒学生注意:辩论要做到有理有据, 可用举例的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就话题展开辩论, 不能进行人身攻击。五、活动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 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第二、三课时习作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

30、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1、学生默读提示,了解习作内容。2、师生共同分析习作内容:(1)读书故事;(2)采访记录;(3)记一次辩论活动。读书故事;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1、学生打草稿,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3、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四、赏评佳作,誊写正稿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 回顾拓展一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就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与活动

31、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2、引导学生朗读、 背诵古代关于读书的名句, 并谈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及体会。3、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成果,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这一阶段的学习收获。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11 页 - - - - - - - - - 教学重点:结合本单元内容,交流学习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教学难点: 从三个角度来展示、 交流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成果,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

32、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来的学习收获。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准备:收集的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句。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交流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提高。要求:从课文学习、语言积累、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几个方面,结合课内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提高。2、交流对读书乐趣的体会和学到的读书方法。(1)在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中,你在课外阅读了哪些文章、书籍?你感受到哪些乐趣?说给你的同桌听听。(2)谁愿把你读书的乐趣和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3)你是如何获得乐趣和体会的?把你读书的方法讲给大家听,让别人也学到好方法,行吗?3、教师引导全班交流,共同回顾。二、日积月累1、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2、学生交流

33、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3、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4、请学生把搜集的其他关于读书的名言,和大家一起交流,欣赏。5、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句,当作座佑铭。三、展示台1、成立读书兴趣小组。组织学生成立读书兴趣小组,开展读书讨论活动。教师参与讨论活动,帮助制定活动计划,确保读书小组能够定期开展读书活动。2、学填阅读记录卡。教师出示阅读记录卡,请学生观察,说怎样做阅读记录卡。你读过哪些书?做过笔记吗? (提示学生以后读书应写读书笔记或阅读记录卡进行语言的积累。)3、建立图书角。(1)鼓励学生献书,给图书归类。(2)推选图书管理员。(3)制定借阅规则。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1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