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除法》说课稿.docx(7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分数除法说课稿分数除法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我说课内容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单元中例1和例2。例1是分数除法意义认识,例2是分数除以整数计算。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意义和分数乘法意义及计算,而本课学习将为统一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打下基础。 例1先是整数除法回顾,再由100克=1/10千克,从而引出分数除法算式,通过类比使学生认识到分数除法意义与整数除法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运算。例2是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教学,意在通过让学生进行折纸实验、验证,引导学生将图和式进行对照分析,从而发现算法,感悟算理,同时也初
2、步感受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根据刚才对教材理解,本节课教学目标是: 1理解分数除法意义与整数除法意义相同。 2理解分数除以整数计算原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和归纳过程,感受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并从中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本课重点是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 本课难点是分数除法一般算法理解。这是因为要将除以一个数转化为乘以它倒数,在运算形式上由除法转化为乘法,变化较大,而学生往往由于思维定势,一时不容易接受。所以本课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验和验证中自主体验和感悟。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本课教学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启发与发现法
3、相结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在体验中、在交流中发现规律。 学习方法上强调以探究学习法为主。认知结构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内化过程。只有通过主动参与获得知识,才是有意义。因此,在重难点学习上,通过折纸实验与验证,数形结合,从而实现真正理解。 三说教学过程。 (一)类比迁移,理解分数除法意义。 1乘法意义对照。 (出示3盒标注100克水果糖)问:共重多少千克? 这个问题提法比教材中略有不同。教材中是先提问:共重多少克?借此引出整数乘法、整数除法算式,然后通过100克=1/10千克引出相应分数乘除法。根据我以往教学经验,这样处理不少学生在类比迁移时有一定障碍,并不容易实现。
4、 而在问题中直接以千克为单位,首先因为问题更有挑战性而能更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其次还能引出三种形式算式: 1整数形式:1003=300(克)=0.3(千克) 2小数形式:100克=0.1千克 ;0.13=0.3(千克) 3分数形式: 100克=1/10千克 ;1/103=3/10(千克) 这样处理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建构整个乘法意义,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自然而然把分数除法意义与整数除法、小数除法意义统一起来。这样一来,接下去理解就显得水到渠成啦。 2除法意义对照。 在改编成求每盒重多少千克问题情境下,引出相应三个除法算式: 13003=100(克)=0.1(千克) 20.33=0.1(千克) 33/
5、103=1/10(千克) 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从而理解分数除法意义与整数、小数除法意义相同。 3练习: 1217= 204 2.81.5= 4.2 2/34=8/3 20412=( ) 4.21.5=( ) 8/34=( ) 20417=( ) 4.22.8=( ) 8/32/3=( ) 在前两步理解意义基础上,及时安排相应巩固练习。分别是已知三种形式乘法算式,不计算直接写出相应除法算式商。如:2/34=8/3,8/34=( ),8/32/3=( ) (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第一步:教学4/52 1.创设问题情境:没有已知乘法算式,你还会计算4/52这道分数除法吗? 1鼓励尝试计算;
6、 2组织全班交流; (预设学生反馈): 方法A因为22/5=4/5,所以4/52=2/5 这是受刚才所学除法意义影响,迁移而来; 方法B4/52= 42/5=2/5 大部分是看到4与2倍数关系,想当然在计算;可能小部分能从数组成进行解释。 方法C4/52=4/51/2=2/5 课前预习过;但能说清为什么恐怕很少。 2引导理解方法B和C。 1师:4/5里面有()个()/(),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有()个()/(); 2师:在长方形里折一折,涂一涂,再来解释两种方法。 3师:还有不同分法吗? 在先请学生进行解释基础上,引导思考: 4/5里面有()个()/(),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有()个(
7、)/();在部分学生有所感悟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根据课前提供五等分长方形纸片,要求学生折一折、涂一涂,再来进行解释。 由于已经将长方形纵向五等分,因此从直观上很容易理解方法B。再进一步启发:还有不同折法吗?鼓励学生寻求不同方法,比如说横向折,沿对角线折等等; 通过这些折法体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不管怎么折,只要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始终是它12,也就是说始终可以将2转化为乘以1/2。 第二步:教学4/53 1初步比较:你觉得哪种方法好? 2尝试计算4/53; (要求先折一折,涂一涂,再计算) (课前提供五等分长方形纸片) 反馈,追问: 1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1/3? 求一个数几分之
8、几怎么计算? 2为什么不选A或B这两种方法?从中说明方法C比A和B相比有什么优点? 首先请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初步比较:你觉得哪种方法好?这时并不急于统一思想,转而请学生计算4/53。也要求根据课前提供五等分长方形纸片先折一折,涂一涂,再计算。 然后进行反馈,并引导思考: 1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5(1)/(3)? 求一个数几分之几怎么计算? 2为什么不选A或B这两种方法?从中说明方法C比A和B相比有什么优点? 此时通过对比和思考,应该说对方法C已经有了较为深刻认识。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授予知识,也不是知识简单积累,它是学习者认知结构组织和重组,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
9、过程。一开始初步比较哪种方法好,学生此时并没有什么感觉;而体验4/53求解过程,使学生自觉在心里进行了比较,也就是主动开始建构认识,这时理解是较为深刻理解。 第三步:实验与验证 1师:其它这样分数除法计算是不是也和刚才两题一样呢? 在理解例题基础上,抛出一个疑问:其它这样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是不是也能将除数转化为乘以它倒数呢?从学生思维历程看,这真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产生要进行实验和验证动机。然后根据课前提供空白长方形纸条组织学生开展研究,并组织开展同伴间交流。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感知只有经过一般化检验,才能上升成为知识。开展实验与验证符合从特殊到一般需要,而且还是学生主动、
10、内在需要,这无论是对理解掌握算法、还是对培养良好数学思维习惯,都有积极意义。 2反馈交流。 归纳:(一般化计算方法)用符号表示: AB=A1/B 观察: (形式上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最后,组织进行反馈,得出最后结论,并引导学生将一般化计算方法用符号化表示。这里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符号意识,包括之后引导学生观察,(形式上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其目在于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促进更好理解。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课在经历了感性交流和实践探索以后,应该在数学层面上形成对知识客观性及其本质更为深刻理解,从而形成科学态度和严谨思维。 分数除法说课稿2 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数除法(二)。
11、一、说教材: 分数除法(二)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时。它是分数除以整数的后继性学习,为分数除以分数及后面的分数混合运算提供认知和学习基础。 教材对本课时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多次观察,从中归纳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我称这为倒数计算法。然而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学困生并不能正确运用倒数计算法,为了让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并能正确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中我引进了通分计算法。 为此,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条: 1、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猜测、验证和归纳的过程,利用通分法计算的结果来推理出倒数法计算的过程。 3、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体会“转化
12、”的数学思维方法。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运用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是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时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看图观察,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和归纳的学习过程,使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理解计算法则。 三、教、学具准备。 老师准备平均分成2份、3份和4份的圆纸片各4张,为学生准备一张练习纸,练习纸上画好三组没有平均分的圆纸片和书第27页上画一画的题目,把书中已画出的部分隐去,让学生亲自去画。 四、说教学过程: 1、复习铺垫,提供猜测基础。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经验基础和认知水平,为了让学生能正确理解本课时内容,我首先出示复习题1:“把 1/2 张饼平均分给4
1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张饼?” 学生根据前一课时所学方法分别用倒数法:1/2 4 = 1/2 1/4 =1/8 (张)或者用通分法:1/2 4 = 14/24 4= 1/8 (张)通过列式计算。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法则。 接着出示题2:有4张同样大的饼,每2张一份,可分成多少份? 在解答这两题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猜一猜4 1/2 等于几?由于受到上一课时的负迁移,部分学生仍然会用一个分数乘整数的倒数,算成:1/4 1/2= 1/8 ,当然也可能会正确计算出结果。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白:判断一个猜想是否正确,需要通过科学地验证。 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新知识的经验基础,又能激起学
14、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验证猜想,理解计算过程。 为了让学生更易理解题意,我把书中情境图改成具有生活气息的题目:有4张同样大的饼。每个小朋友吃 1/2 张,可分给几个小朋友吃? 学生在练习纸上画出平均分的过程,并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理解计算的过程。反馈时,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清计算的思路,大部分学生会认为1张饼里有2个1/2 ,可以分给2个小朋友吃,4张饼就能分别8个小朋友吃,列式为:41/2 =42=8(个)。但这个过程并不能使学生自然过渡到对倒数法解题的理解,也就是说,学生通过41/2 =42=8(个)并不能理解4 1/2可以用41/2的倒数来计算。这时我引进了通分法来计算:让学生观察示
15、意图,理解4 1/2 就是求4里面含有几个1/2。而4就是8/2 ,根据学生以前知识结构,学生易于知道 里有8个 ,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计算方法, 4 1/2 = 8 1/2 = 8; 追问:8是怎样算出来的?学生再次从计算的角度去思考:当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时,只需要用被除数的分子除以除数的分子就能求出商。 由于通分法计算遵从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易于被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理解,而倒数法的意义很难被学生理解,但它简洁的计算过程又是今后学习不可或缺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把两种计算方法同时渗透,力求使让通分法成为理解倒数法的基石。 这个教学过程完成了教学目标中的“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和归纳的过程,利用数形结
16、合的方式,体会“转化”的数学思维方法。” 3、大量练习,使用计算方法。 数学的归纳过程不是把一个单一的数学现象,而是把一系列有相同特点的数学现象抽象成具有代表意义的符号特征,这就是建模过程。 为了让学生能充分感知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过程,我先出示了两道变式题:每个小朋友吃 1/3 张、1/4 张饼,可分给几个小朋友吃?让学生模仿前面的例题进行实际操作,独立完成计算,教师巡视中加强学困生的辅导。 由于前面几个除数的分子都是1,学生还不会去有意识地总结计算方法,仍会去想:只要看看一张饼里有几个这个分数,然后再用4去乘个数就行了。所以此时让学生归纳倒数法计算的方法还为时过早,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思维的
17、束缚,真正从倒数的角度去观察和体会除数的变化,我又引进了变式题:每个小朋友吃2/3 张饼,可分给几个小朋友吃? 这时学生通过画图不再能看出一张饼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吃了,引起学生认知经验的冲突。教师要求学生以合作的形式根据黑板上的板书去解答,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思考的?由于倒数法计算很难说清算理,反馈时学生大多会借用通分法来说明:4 2/3 = 12/3 2/3 = 6。根据教学目标对通分法运用的定位(是为了使学生相信倒数法计算结果是正确的。),此时一定要让学生再次进行尝试:你们能用倒数法进行计算吗?边计算边观察:什么在变?什么不变?让学生独立计算,如果他们把被除数变成了倒数,肯定与通分法计算的结
18、果不同,这时会自行修正,并体会老师提出的问题:什么在变?什么不变? 接着出示书中“画一画”的练习,以同桌合作的方式,再次让学生体会借用图形来理解计算的优势,认识数形结合对数学解题的帮助,从而完成这三个教学目标。 在大量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然后用自己的话归纳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4、观察比较,选择计算方法。 让学生观察用通分法与倒数法的计算过程,体会倒数法在计算中简洁优美。但让学生体会:如果觉得通分法更适合,也可以使用通分法进行计算。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对于数学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允许他选择并不优化的方法,等知识水平有了进步再来运用其他更有
19、利的方法进行学习。 5、归纳总结,完善计算法则。 通过前面多次的叙述和大量的计算,计算法则已是呼之欲出了,但学生的语言不够简洁扼要。这时我提出:看谁说的计算方法与数学家说的方法最接近?并说出前一部分:“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让学生接着完成后面的部分。最后出示书中的计算方法,并对学生的归纳总结提出鼓励性评价太棒了,你们大多数都有数学家的天份。 五、说板书: 板书内容较多,从学生的猜测到验证过程,一步步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为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提供了直观可靠的依据。 分数除法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分数与除法是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内容。 在学生第一学段初步认识分数、体验分
20、数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读写一些简单分数的基础上,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再次认识分数,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本节教学内容重视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教材从“分蛋糕”的实际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结合分数的意义得出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几个算式,探索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或把分数写成两数相除的形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一节课起引领作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
21、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教学重点: 1、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三、教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引导探究发现、归纳等教学方法。在探索知识本质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指导、点拔,帮助学生完成探索知识的过程。 四、教学流程: 1、情境导入,引出新知。课件播放“分饼”情境,学生观察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和用分数表示每人分得的块
22、数。这个环节承接了上一节课学生熟悉的分饼情境,引出“除法”与“分数”这两个教学内容的主角。 2、探究发现,归纳认知。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时教师及时将学生分饼的思维顺向发展,快速练习: (1)、把a块饼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块? (2)、把a块饼平均分成b份,每份是多少块? 学生先写出除法算式,再用分数表示结果,教师板书: 12 =1/2块 94=9/4块 a8=a/8块 ab=a/b块 通过这个练习完成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渡,为充分发现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创造条件。 2、归纳认知,明确关系。 (1)、学生观察思考:分数和除法有怎样的关系? (2)、汇报发现。 板书:被除数 除数=被除数/
23、除数 (3)、引导思考: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那在分数中应该有怎样的规定呢? 学生讨论得出:分母不能为0。 板书:(除数不为0)。 3、尝试用字母表示。 4、及时练习。 23= 87= 165= 1012= 5/6 = ()() 13/15= ()( ) 12/7= ()() 100/6 = ()( ) (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怎样把7/3化成带分数呢?怎样把 2 化成假分数? 1、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师出示温馨提示,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2、检测合作学习效果。 3、师做针对性点评。 4、及时练习。 课本40页第2题。这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索出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并采取边学边练的形式,
24、使知识得到及时巩固。 三、全课小结,学生谈收获。学生总结出本课的知识点,对本节课的学习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板书设计:板书是一节课的缩影,我的板书就是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进行设计的。 分数除法说课稿4 一、说教材 我教学的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例1、例2。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用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一样,本小节教学的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也是由于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相应地除法意义的具体含义也有了扩展而产生的新的应用题。
25、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课的 教学目标是: (1)会分析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 (2)能列方程正确解答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是:能用方程正确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是: 确定单位“1”、分析数量关系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 1、自主探究、寻求方法 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寻求分数除法的解题方法。 2、设计教法体现主体 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领路人,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分层练习、注重发展 练习有层次,由尝试练习到综合练习到发展练习,层层深
26、入。 三、说教程: 一、导言: 以前我们学过了分数应用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分数应用题,(板书:分数应用题)。 二、复习: 1说说下面各题中应该把哪个看作单位“1”,数量之间相等关系怎样? 吃了一筐白菜的2/5。 一本书的价格正好是一支钢笔价格的2/5。 小明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4/5。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小明体内所含的水分是28千克,占体重的4/5,他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仔细观察看一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独立做,做完组内交流,组长分好工,做好记录,看看哪个小组方法多,你们小组准备由谁发言,用几句话表达自己小组的方法。 小结:老师也认为用方程解比较容易,因为它的解题思路与我们以
27、前学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思路是一致的,也是根据题中的叙述的条件明确把谁看作单位1,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出等量关系式,由于单位1是未知的,要设成x,列出方程进行解答。这也是我们本节课所要掌握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用方程解的方法。 2、教学例2。 小明买一条裤子是75元,是一件上衣的2/3,一件上衣是多少钱? (看题)(独立完成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3、比较例1、例2有什么不同。 师:例1、例2虽然存在着不同指出,但是解题方法是类似的。我们再做两道题看看是不是这样。(投影出示做一做1、2)。请两名同学在投影片上做,其他同学在本上做,做后请同学叙述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28、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觉得分数应用题在解答时的关键是什么? 四、练习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五、总结全课 师:好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来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我们的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希望你们继续努力。 分数除法说课稿5 各位评委、各位专家: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数除法一。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评价五个方面来进行授课说明。 一、下面我先来说教材 这一环节包括: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1.首先我来说一下教学内容。 本
29、课节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分数除法一即分数除以整数。 2.接下来我说的是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认识了倒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中呈现了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是把一张纸的7分之4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第二层次是把一张纸的7分之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目的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通过数形结合,理解一个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3.紧接着我要说的是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数学思考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手脑协
30、调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目标: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处理。 情感态度目标: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得出结论的过程,体验其中的成就感。 4.有了教学目标,接下来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二、接下来说教法与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1.我选择的基本教法是:启发式谈话法。 主要教法是:操作练习法。 辅助教法是:情境激趣法。 这样的教法只是对学生学习的一个引导。真正的体验还来自学生的学法,我准备采用动手操作法、合作交流法
31、、练习法三种学法。 2.我准备的教具是: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设备,因为这样的教具会使课堂教学直观、形象、生动、高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准备的学具是:两张长方形操作卡,目的是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重点、理解难点。 三、现在说教学过程 为了让学生在发展中学数学,学发展中的数学,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铺垫导入我准备投入的时间是(3到5分钟) (2)而新知生成我准备用(18分钟) (3)巩固拓展预设的时间是(10分钟) (4)而总结延伸我准备用(2到3分钟) 1.关于铺垫导入我是这样构建的:与本节课衔接紧密的知识点有二:一是倒数;二是分数的意义。所以,我设计了以上两个内
32、容(课件)的铺垫练习。而分数的意义又与本节课紧密相连,所以,我以一句“如果把这个分数继续分下去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分数除法一”,随后引出课题,转入新知教学。 2.新知生成:依据最佳时间原理,这一环节是在学生思维的最佳期进行教学的,大约需要18分钟。下面依据教材编排的顺序分三层进行授课说明。第一层,情境一: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依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式,随即板书:除以2。 之后,引导学生独立在操作卡上分,涂,反馈后得出答案,板书。紧接着,进行此题的提炼归纳,及分子能被除数整除的计算方法,并模仿出题。第二层,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引导列式,板
33、书。在这里,我对教材进行了尝试性变动,原题是“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改动后保持其被除数的分子不能被整数整除的本质“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4份”更便于学生分、涂、折的操作。在分、涂、折之后,得出答案。 3.学生学习新知后,必须以形式多样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所以接下来我要说巩固拓展:这一教学环节,我遵循由浅入深、拾级而上的练习原则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个是基础练习:单一的判断习题和单一的计算习题,目的是为突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这一重点。 第二个是实际应用的练习题:这一形式的练习会让学生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深刻体验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第三个是拓展拔高的练
34、习题:开放的课堂需要开放的思路,这样的练习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开发的智能题,体现了尊重个体学生特点的原则。 通过以上层层练习,不但巩固了新知,而且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学法得以贯彻,知识得以传输。 4.总结延伸 延伸作业有二: 第一项:(课后仔细读课本25到26页)通过这个作业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重要的是训练学生从书本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二项:(依据今天所学知识自己练习5道分数除以整数的练习题)目的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使他们既收获知识又训练能力。 四、下面我来说一下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一 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我设计的板书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洁性、层
35、次性、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五、下面我来说一说课堂评价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我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交流,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方面的体会?通过师评、他评、自评,让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更加高效、更加快乐。 分数除法说课稿6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5页到26页的内容。 2、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倒数的认识。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共同点是都把 平均分,第(1)题是平均分成2份,第(2)
36、题是平均分成3份,第(1)题的算式是 2,被除数 的分子是能被除数整除的,而第(2)题的算式是 3,被除数 的分子是不能被3整除的。无论哪一种方法,目的都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7、目标:通过一系列“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体验其中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定位为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定位为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3、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对本节课进行教学,课前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等。 二、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教学实际,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在注重算理和算法教学的同时,体现估算。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即淡化笔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分数除以整数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现行教材中对估算意识的培养还未凸显出来
38、。针对这一现象,我力求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融入教学,在课堂上形成具体的教学行为,从而加以体现。 2、以探索为主线,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从问题的提出,就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和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来。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3、让学生充分评价和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加以评价,加强反思。当学生探索出多种算法后,学生给予恰到好处的评价,学生就会随时深入思考,同时也
39、能反思每一种算法是否更具有一般性,普遍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在本节课中我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1、自主探究、寻求方法 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寻求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设计教法体现主体 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领路人,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分层练习、注重发展 练习有层次,由尝试练习到综合练习到发展练习,层层深入。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教学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为以下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涂一涂,得出分数除以整数的算式 ,让
40、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第二层次:大胆猜想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这个算式的特殊性在于分子能够整除整数,学生容易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找到特殊的计算方法,因此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再利用多媒体课件操作探究,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分子能被整数整除时,可直接去除;并举例操作验证这一算法。 第三层次:激发矛盾,再次探究。 让学生用探索到的方法来计算 。此时学生发现分子除以整数除不尽,分子除以整数的方法不适用。知识矛盾的冲突引发学生进一步观察和思考,并再次利用多媒体课件操作探究,从特殊到一般,探索新的计算方法。 具体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一) 旧知复习,蕴伏铺垫 复习时我安
41、排了两道练习,引发学生记忆的再现,为学生选择原有知识中的有效的信息做好铺垫。 1、展示问题: (1)什么是倒数? (2)你能举出几对倒数的例子吗? (3)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本节课的内容是以倒数为基础的。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与倒数紧密联系,因此,在引入新课之前,带领学生系统深入地复习倒数的相关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2、展示多媒体:笑笑和淘气去买白糖。 问题1:他们每人买了两袋白糖,一共买了多少袋白糖? 问题2:这些白糖一共重2千克,每袋白糖有多重? 问题3:如果笑笑家15天吃完一袋白糖,那么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 本环节设置了一个“买白糖”的具体情境,并展示了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在帮助学生复习
42、整数除法的同时,引出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分数除以整数。由于设置了三个递进的问题,学生不会觉得问题3的提出很突然,并且,由于有了问题2的铺垫,列出问题3的算式也较为容易。 (二) 创设情境,理解意义 展示多媒体: 把一张纸的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自主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利用事先准备好的纸,先把纸平均分成7份,再涂出其中的4 份,然后再将这4份平均分成2份,将其中1份涂色,最后看看涂上色的这部分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在汇报反馈时,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即分、涂的过程。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清晰地展示中分享他人的思维方法。通过思考操作学生达成共识: 里有4个 ,平均分成2份,每
43、份就是2个 ,是 。接着让学生列出算式 2=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同时理解了分数除法的意义。 (三) 大胆猜想,举例验证 学生通过操作,明白 是怎样得到的。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计算分数除法呢?让学生大胆猜想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根据刚才的推理,很容易得出“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商的分子”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是否具有普遍性呢?教师让每位学生举例验证,通过分一分,涂一涂证明结论。 大胆地猜想是一种非常好的数学思考方法,但还要经过科学的验证。科学的验证可不仅仅是一两道题就能得出结论,数十名同学会举例出数十道不同类型的分数除法算式。而其中有些算式是分子除以整数除不尽的。 (四) 激发矛盾,再次探究 学生很快发现有些算式是无法用以上结论计算出来的,如 3,分子4除以3是除不尽的。矛盾的引发,说明“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商的分子”这样的计算方法不具有普遍性。我引导学生再一次进行探究。为了便于全班统一交流,我选取学生举例中的一道典型算式进一步研究,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