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语文教案.docx(7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三峡语文教案三峡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 2掌握排比、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3掌握文中所引的诗、谚语和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行文的时间和空间顺序。 2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3学习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简析 重点: 1学习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2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难点: 掌握寓学识、才力和情感于记叙之
2、中的游记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长江三峡简图”,标明主要景点,让学生了解旅游景点的方位。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三峡的资料,建立对三峡风光的感性认识。 教学方法:图片演示法、问答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长江从源头至入海口,全长6300余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三峡更是其中的盛景。三峡西起(用幻灯片展示教师设计的“长江三峡简图”,指出各个旅游景点的方位) 2组织课堂发言。 师: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请同学们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描述一下自己心目中的三峡,然后我们再来阅读巴东三峡,看看与大家所描述的有何区别,又有何相似之处。1观看幻灯片,听教师
3、讲解,对三峡形成较直观的认识。 2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讲述自己心中的三峡。注意尽量进行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述,如讲一些关于三峡的民间故事等。通过课堂讲述,建立对三峡的感性认识。 二、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划分段落,总结各部分大意。 2抽学生发言。 3小结: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总述三峡景观。 第二部分:(39自然段)分别描写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的景色。 第三部分:(10自然段)写走完三峡后的心情。 4总结出的游踪顺序(见板书设计1)1朗读课文,在书上划分段落,并归纳段意。 2发言。有不同意见者积极补充。 3与教师一起理清文章结构。 4理清游踪顺序。
4、三、字词积累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通过注音、释义、造句等检查学生对疑难字词(见板书设计2)的掌握情况。跟随教师的活动掌握疑难字词。 板书设计: 1的游踪顺序(首先要搞清是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览三峡) 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中有黄陵庙、崆岭峡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米仓峡、香溪)秭归、巴东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夔府的江岸 2疑难字词 浣妆滟滪堆凝望玲珑险峻悬崖绝壁古褐苍苍 第二课时 一、分析描写巫峡所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在巫峡描写时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请在文中找出相关例句。 2抽学生朗读他所划的句子。 3指导学生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作用。1阅读7、8
5、自然段,划出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2朗读所划的句子,并指明其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3体会文中所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二、比较阅读,讨论的写作特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将这两个段落与描写西陵峡和瞿塘峡的段落作比较,体会根据景物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2师总结:本文介绍三峡景物能抓住特色,详略安排得当,根据景物的特点来调整描写手法,如西陵峡山势的高低,水势的急缓各不相同,介绍得简明扼要而又刻画精准,记叙巫峡,则侧重描写其山水的奇险和美丽,同时涉及了闻名遐尔的巫峡山云雨;记叙瞿塘峡,则侧重介绍了两岸的人文景观,既避免了重复,又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1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提出意见,互相商讨
6、,也可一人提问,大家讨论,解决问题。 2在老师点拨下感受写作特点。 三、分析文中诗句、谚语和典故的作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在描写三峡景物时引用了诗句、谚语和典故,请大家阅读课文,找出相关例句。 2抽学生朗读其所划例句。 3抽学生分析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小结:能收到画龙点睛之效,言简意赅,渲染气氛,使游记增添了文化内涵和韵味。 1阅读课文,划出文中的诗句、谚语和典故,思考其作用。 2朗读例句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古乐府诗) 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谚语)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3分析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四、细读课文,体会的思想
7、感情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在游历过程中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的。请大家细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表现心理的句子,并分析它表明了的什么心理。 2抽学生朗读所划语句,进行小结。 3师:在写三峡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关注两岸的人文景观,他到底讲到了哪些人文景观呢? 4师:这些人文景观大大增强了三峡之美的丰富性。1细读课文,找出体现心理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2朗读所划语句,稍作分析。 3生:黄陵庙、王昭君故里、刘备托孤 4听教师介绍文中的人文景观,拓展知识面。 第三课时 一、通读全文,感受的思想感情和文辞的精彩。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范读巴东三峡,再让几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大声朗读,听教师
8、和其它学生朗读,感受文章中对三峡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并体会文章中文辞的精彩。 2要学生散读课文,摘抄词句,体会的学识和才思。1朗诵课文,感受文章中情绪的变化发展,感受对三峡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并体会文章中文辞的精彩。 2散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进行词汇的积累和语料的储备,同时体会在娓娓道来时所表现出的渊博的学识和过人的才思。 二、比较阅读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要求学生将本篇课文与七年级(上)已学过的郦道元三峡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二者之间的区别。 2抽学生发言。总结:了解巴东三峡为游记,置身其中,有时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三峡一文则多为客观描绘。巴东三峡写景物常渲染、铺叙,三峡的记叙文字则十分洗练。
9、1将两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讨论其不同点。 2发表意见,在教师指导下了解两篇课文的不同处,进一步了解游记与记叙文的不同处,在区别中把握游记的特点。 三、作文训练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现在我国正在建设三峡大坝,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结合本篇课文的学习,充分发挥想像力,写一篇200300字的小文章,描述大坝建成后三峡的壮观景象。 2请学生朗诵。 3评价。1根据资料,发挥想像,当堂完成作文。 2朗读 3吸取有益建议,总结经验,增强描写能力。 三峡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 1、通过比较阅读,赏析“散文中三峡的神韵”。 2、借助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 一、
10、导入 课题 同学们,人们常用“亘古未变”来形容山川河流,现在,山川河流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明年的6月1日,三峡这条古文明的大通道就要消失了,永远的消失了。三峡是灵异的、浪漫的、富有诗意的,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用心去认读三峡、研究三峡。 二、播放三峡风光片 1、学生谈从“风光片” 中获得的信息。(风光片中的三峡过于文静、单薄) 2、学生补充自己收集的资料。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深深地感到,人们的心中存在两种三峡:一个是自然的三峡,一个是文学作品中的三峡。那么,到底哪个更具魅力? 三、明确研究专题 如此美丽的自然三峡就要消失了,这是令人遗憾的,幸运的是文学作品保存了三峡的美丽,这一
11、节课我们就一起研读“文学作品中的三峡”。 文学作品的样式很多,可研究的领域依然很广阔,一节课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我们只可能就一种样式展开研究,我们这一节课的研究专题是:“散文中的三峡神韵”。 四、比较阅读 要求: 自读郦道元三峡和刘白羽长江三峡,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提示:可以从景物特点、写作角度、语言风格、情感态度等方面比较)让学生跳读两分钟,然后让同一爱好的学生自由组合,学习研讨,进而双方擂台赛。 (谈到情感态度的差异时插入的资料:相同的景物,不同的,由此写出不同的意韵;其实,就同一,对同一景物也会写出不同的篇章。如李白58岁时流放到夜郎,经过三峡时,他的感觉是“三朝上黄牛,三暮行
12、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而到白帝城时,忽然接到大赦的消息,这时的李白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无不烙上的感情色彩。) 五、老师引导大家梳理归纳讨论结果 大家刚才找出了许多的不同点 ,现在我们把它归纳整理一下,着重是哪几方面? 异同点主要体现在:景物特点情感态度语言风格写作角度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围绕研究专题重点探讨的四个方面,即四个切入点。 六、引导学生探究研究课题 我们从散文中去看三峡,还是一孔之见,三峡是我们民族古文化的繁衍之地,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值得我们去探究的东西还很多。如今,随着“高峡出平湖”的奇观出现,中
13、国人70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其经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令人遗憾的是三峡的灵异、浪漫也将不复存在,它将意味着三峡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面临着如何继承和发展的问题。 下面就请大家凭着对三峡的热爱、了解,思考一下,你将确立哪方面的研究专题。(小小组讨论,后大班交流;所研究的专题可以独立操作,也可以几个人合作。) (如果时间允许,就其中的某一课题探讨研究方向) 七、老师总结 你们关注、研究的领域很广阔,三峡的文化积淀的确很丰厚的。同学们,随着你们走近三峡、研究三峡,美丽的三峡将在你们心中永恒! 三峡语文教案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用字遣词简练精确的特点,语文教案。 2学习采用多种艺术手
14、法突出景物特点的写法。 (二)能力训练点 学会锤炼语言,细心观察,写作时抓住事物特征,形象描写,提高描写景物的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三)德育渗透点 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清幽秀丽,从而培养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四)美育渗透点 l领略祖国山河的锦绣壮美。 2体会语言的生动简练、精彩优美。 二学法引导 学习本文应注重朗读。先自读课文,对照注解疏通文字,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意境和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这篇短文富有诗情画意,朴素自然,意味隽永。应认真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作品的意境,涵泳体会,获得美的享受。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描写景物四季的不同特征。
15、 解决方法:反复吟诵、体味。 2难点: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相结合;生动的写实与形象的夸张相结合。 解决方法:教师讲解。 3疑点:怎样在写景中渗透感情的,意图是什么? 解决方法:学生讨论。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及相关软件(三峡风光)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反复吟诵,体会文章的意境和的思想感情。 3补充阅读余秋雨的散文三峡。 七教学步骤 导语 我们一起背诵朱自清先生的春中结尾三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我们都知道
16、,这一段通过比喻介绍了春天的新、美、强的特点,凡事凡景都有其特点。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逦道元的三峡,看三峡有怎样的特点。 ()整体感知,突出重点 1学生默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解释扫除文字障碍。 略,副词;大略,几乎。阙同缺。自,假设连词。若,羲,日光,此指太阳。襄,冲,漫。沿,顺流而下。沂(s),同“溯”,逆流而上。或,副词,偶或。虽,假设连词,纵然,即使。奔,名词,指奔驰之马。湍,激流。潭,积聚的深水。绝,副词,极。()(yn)极高的山巅。漱,冲洗。其,代词,指“怪柏”。良,副词,极,实在。涧,此指峡谷。肃,寂静。属(zh)引,连续不断。响,名词,回声。绝,动词,消失。沾,浸湿。 2学生
17、简单叙述写景思路。 先总写山峡山势,再写夏季三峡的水,再写春冬三峡的景色,最后写秋天山峡的景色。 3教师范读,学生领悟三峡总的特点及四季不同的特点。 总特点:峰峦绵延,山势雄伟峻拨。 夏季:水势迅疾凶猛。 春冬:景色秀丽奇绝。 秋:凄凉。 4学生自由读,反复吟咏体会以上特点。 (二)突破难点 教师讲解 多种艺术手法结合,突出重点。 正面描写:“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迭嶂,隐天蔽日”,体现山峦绵延,山势高峻;“夏水襄陵,沿沂(s)阻绝”,体现夏季水大流猛。 侧面烘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以“不见曦月”突出山高;“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以船行之快,突出水势迅猛。 生动写实:如实写山
18、的连绵无缺,用了“略”字,就极有分寸。表现夏日江水的迅猛,用了“或”字,就船行与“沿溯阻绝”不相矛盾。写“湍”用“素”,写“潭”用“绿”,写“柏”用“怪”,写“泉”用“悬”。写冬春之时的山水草木,则用“清荣峻茂”四字。 形象夸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突出水势疾速。 小结: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生动写实与形象夸张相结合,使文章摇曳多姿,景色形象逼真,使读者如临其境。 (三)解决疑点 1学生讨论,是如何巧妙的在景中寓情的? 2各组出一名同学发言 描写山水景物的作品,一般都不是纯客观地写景。高明的作家,总是在景物的描写中,融注个人的主观感受,因而写得情景交融。文中描写春冬之时的山光水色的秀
19、丽奇绝,末了特别点出“良多趣味”,看出实在掩饰不住内心的爱悦之情而从笔下流露出来,使读者深受感染。 (四)总结、扩展 总结:学生再读课文,体会用字遣词的简练及其作用。 本文以简练精确的文字“素、绿、怪、悬、清荣峻茂”,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形势和四季景色。那连绵不断、隐天蔽日的重岩叠蟑,那奔腾浩荡、一泻千里的夏日江水,生动地表现出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而那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悬泉瀑布”和“清荣峻茂”的山水草木,以及秋日晴初霜旦的寒林肃涧,却又显示了祖国山光水色的清幽秀丽。 扩展:体会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情趣。 精妙的文字、姻熟的语言、形象逼真的描写,都得力于细致的观察。世上
20、万物都是写作素材,如细致观察,到处都有可写之景;如仔细品味,随时都有可抒之情。 八布置作业 l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略无阙处( ) 自非亭午夜分( ) 虽乘奔御风( ) ( )绝()(yn)( ) 2翻译下列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描写你最喜欢的校园的一角,要求用词准确,仔细观察,写出特色。 九板书设计 三 峡 郦道元 三峡语文教案4 教学要求: 1.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表达的思想酌情。 3.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
21、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特点。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观、读、想、写四结合。 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使用媒体:课件三峡风光或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利用从网络上或图书馆等到地方搜集、整理的长江三峡的有关资料。 2.长江,养育了炎黄子孙,滋润着华夏儿女的心田。长江三峡,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圈。今天,让我们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1.提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有何收获,遇到了什么问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1)谈收获。
22、(2)质疑问难。 学生自由谈,对于提问有价值的学生进行表扬,同时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 三、再读,深入理解。 1.提出要求:读全文,选最喜欢的部分自学,在书上圈圈、划划、注注,想一想应该怎样读。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 采用“小先生讲课法:小组代表到台前汇报自学成果,其他学生补充,评比朗读情况。教师适时点拨,出示课件。 学生发言可抓住以下要点: (1)总写三峡秋景,抓住了成熟的特点。通过橘树、柚树的叶子、果实来表现成熟的秋景。 (2)早晨景色,突出了清新和明丽。从晨露闪亮到露水渐逝,再到一片明丽,读者在感受变化时心情似乎也一片明朗。 (3)中午的景
23、色,表现了热烈的特点。用比喻的手法,把长江化作一条巨蟒,咆哮奔腾、呼啸而去,所过之处,一片金黄。 (4)黄昏景色,抓住了平静的特点。倒影林立的长江仿佛变成了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温柔可爱。 (5)在写夜景时,用两个自然段的笔墨,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的图画。从入夜时的沉沉入睡到圆月高悬时的恍入梦境。渔火、灯光、光晕、汽笛,有光有声;月光、山影,有黑有白。再加上比喻手法的运用,呈现出一幅大写意的三峡夜景图。 四、朗读比赛。 可采用推荐、指导、教师参与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参与朗读,加上及时的评价,使学生在有感情(表情)的朗读中再次感受三峡之秋的神韵。 教学小结: 1.本节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你懂了吗? 2.
24、三峡,以它那迷人的风光吸引着无数中外来宾,而三峡工程又会给三峡带来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课下展开调查,并相互交流。 三峡语文教案5 一、教学设想 三峡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描写了三峡四季的壮丽景色。语言精练,思路清晰。读起来朗朗上口。但由于是一篇文言文,刚上初一的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可能会有枯燥之感。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本文要达到的课标要求: 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文章的朗读、体味。 二、教
25、学步骤 (一)谈话启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旅游吧?你都到哪儿旅游过?能不能给大家谈一谈?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入新课。 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进行引导)大家小小年纪,游览过的地方还真不少。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次免费的旅游,去欣赏一下长江三峡的美丽风光,好吗? (二)播放三峡风光光盘 师:自古以来,三峡以其壮丽的风光激发了众多文人的灵感,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有关的诗文呢? 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参与补充,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文章,看看他笔下的三峡是怎样
26、一番景色。 (三)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生字比较多,而且又是文言,大家能不能克服困难,把它读得自然流畅?遇到困难时,可以在小组内互相请教,也可以和老师交流。 既摆出困难,又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师:大家刚才自己读的都不错,哪些同学能给全班同学读一读? 可通过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体会文章精炼的语言,品味其中的意境。 (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师:大家通过刚才的朗读,已经初步体会到了笔下描述的三峡的美,下面,我想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文中的内容,为游客编一篇介绍三峡风光的导游词,看哪一组同学编得最好。对文中词句理解有障碍的小组,可以请其他组帮助,也可以与老师交流
27、。 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将比较枯燥的文言文翻译生动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在巡视过程当中,可视学生提问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重点和难点词句。如:“虽”、“属”、“两岸连山,略无阕处”、“清荣峻茂”等。 2各小组展示所编的导游词,教师视情况进行评点,学生推选出最佳小组。 3分析体会文章写景特点 提问:大家刚才在写导游词的过程当中,是否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写景有什么特点?哪些句子是你认为写得最美的?能不能给大家分析一下? (此环节的设计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写景顺序,如:按照景物先写山,后写水;按照季节由夏春冬一秋。学生分析词句时,教师可伺机点拨动静结
28、合,情景交融等写作特点) (五)再次播放三峡风光光盘 让学生学习文中的手法描述自己在屏幕上所见到的景色,或谈谈观看风光片与读郦道元的三峡的不同感受。 (六)布置作业 1写一段文字描述家乡的美景或你所游历过的山川名胜。 2喜欢绘画的同学可以根据课文画一幅三峡风光图。 三峡语文教案6 一、教学目标 (一)领悟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典型化描写的手法。 (二)理清本文精妙的写作思路,欣赏优美流畅的语言。 (三)了解三峡的沧桑巨变,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二、教学课时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乐导入 同学们,你领略过三峡的秀丽风光吗?电视专题片三峡的传说将你带进雄伟壮丽的三峡,现在我们
29、来欣赏由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演唱的主题歌乡恋(放VCD),让我们在歌声中游览三峡的秀丽风光吧! (二)美文欣赏 配乐散文三峡背景音乐三峡情 (三)点击 大家欣赏了优美的散文,你一定会被三峡磅礴的气势、流畅的语言所折服,你可知道,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竟出自于一个地理学家之手,他就是郦道元。(介绍著名的地理学家、文学家郦道元) (四)小组自学 自学要求如下: 1.借助解释,读懂课文。 2.小组讨论,翻译课文。 3.理清思路,感受美景。 (五)教师行间巡视,了解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作个别辅导 (六)布置课后作业 1.完成“思考与练习二”。 2.用行楷抄写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讲解文言句,理清文
30、章思路。 (一)讲授新课 1.讲解重点文言句,正确理解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互文)亭午见太阳,夜分见月亮。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互文)白色的激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该句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船行之快。 2.理清写作思路: 先写山高峡深,连绵不断。 次写江水大而急。 再写春冬之景。 最后写“晴初霜旦”的特殊景色。 3.分析写作特色: 抓住特征来写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山水中四季变化的景色穿插其间,将动景和静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显示出
31、三峡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景色,这就是典型化的手法。 (二)总结课文 同学们,20xx年6月1日,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已下闸蓄水发电,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在今天得以实现。如果你乘着飞机,你会鸟瞰到三峡大坝的雄姿;如果你泛舟三峡水库,你会欣赏到“高峡出平湖”的奇迹。让我们为三峡出现的奇迹而引吭高歌吧! (三)课后作业 1.熟读背诵,用行楷默写课文。 2.知识延伸:观看专题片三峡工程。 板书设计 三峡 山势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动静结合 水势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春冬之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高猿长啸情景交融 三峡语文教案7 这是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古文,教学本文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习惯,废止“字字
32、讲解,句句对译”的串讲,代之以学生自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的解释大体弄懂文句,了解课文内容)、辅以教师的指导、学生讨论的教读方法,使学生悟得学习文言文的门径。在此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思考问题,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努力做到:务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感受;文言语句的教学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服务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的需要;使整个教学过程带有明显的语言、思维的训练的特征。 多媒体 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这是一组“长江三峡”邮票(幻灯2),三峡风光能上邮票,必然有其非同寻常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郦道元的三峡(幻灯3出示课题),领略三峡独特的美。 请同学来看一下本堂课的“学习目
33、标” 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4) 师:请同学们把目标齐读一下: 1、抓住景物特征,领略三峡的美。 2、背诵课文。 重点:在解疑的过程中重点突出三峡的山、水之美。 三、关于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先请同学对照解释1,完成下列填空。 生举手回答 本文选自,是_他是_时候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三峡是指长江上游的_、_、_(幻灯5) 四、教学过程 朗读课文 师:伴着音乐,我们来朗读课文,大家说说看,在我们班谁朗读得最好? 生:推荐。 师:好!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为大家朗读。其它同学要当好小评委,等下请你发言。 学生对朗读同学作评价。 师:刚才大家评价的很好,朗读的同学也读得不错,在古文的朗读中特别
34、不能把停顿停错。举例“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示范朗读。 师:看着这图画,老师要考大家一个字的解释:(由三峡的“峡”字破题导入课文) 师:峡是什么意思?看它的偏旁和字义 生:两山夹水的地方(幻灯6) 师:那郦道元要写三峡,必然抓住什么景物来写呢? 生:山、水 师:对,那请同学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幻灯7) 出示思考题,请同学思考、讨论完成,做好圈点勾画(幻灯7)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三峡山和水的语句来,分别做好记号。 2、在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字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用“”表示。 3、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水的?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找出关键字词用“”表示。
35、 分析课文 1、师:请一位同学把描写山的语句朗读一下。思考:从句中找出关键的字词来说明山的特点。 幻灯显示一邮票作背景,请同学看一下邮票中的山与所说的特点是否吻合? 投影打上关键字词:连、高、陡、险、窄,根据那些特点来背诵山的语句。请一个学生来背 2、师:离开了水,也无以为峡,且奇山之下,必有异水,那三峡的水又有什么独特的美呢?又按什么顺序来写水的呢? 请学生先来看一幅描写三峡水的动画,说说那画面中的水有什么特点,然后根据内容用书中的语言评述一下画面中的水。(抓住“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句作文章,指导学法。)(齐背) 3、如果说这是三峡水迅疾、凶险的一面的话,那三峡水也有
36、其恬静、温柔的一面。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描述画面景物(素、绿、清、影。)(“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值得细嚼)。 4、师:秋天水枯谷空,这时的三峡又给人什么样的感受呢?从那些景中传达了这种情呢? 生:凄异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 在感受了三峡的美后,我们边欣赏录像,边试背课文。 布置作业:完成文后练习题。 三峡语文教案8 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句式。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
37、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一、导入新课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学习选自水经注的三峡。 二、简介 三、朗读课文,正确把握节奏,感受作品的音韵美 1、学生初读课文,对照解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句。 (1)读准字音: (2)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词句,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1)播放录音,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情调。 (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38、: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再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 教师伴音乐范读。同学尝试朗读,请一名同学伴音乐读,学生评点。教师指点:在朗读中学习处理语速、语调、重音的方法,达到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感情的要求。如第二节略快,读出气势;第三节读慢,读出清幽之气;第四节略慢,读出凄美之气。 五、析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1、问:文章主要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色?
39、 (山、水) 2、请男生找出三峡山的特点,以三峡的山是。 (三峡的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怪异的、幽寂的) 3、请女生找出三峡水的特点,以三峡的水是。 (三峡的水是盛大的、清澈的、激荡的、凄寒的) 六、探究阅读,了解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1、这篇文章虽然既写了山又写了水,但从文章写作目的和内容来说,侧重于写什么? (水) 2、有一个顺序吗? (写山是为了写水蓄势,写水是从最主要的特征写起:三个时间:夏天:奔放;春冬:清幽;晴初霜旦:凄婉。) 3、请学生说一说家乡不同季节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特征,课后编一本集子家乡美。 七、延伸阅读,培养热爱祖国的激情 请同学说说三峡大坝竣工后景色会有什么变化?如:
40、 大坝建成以后,在一定流域内水位会有所升高,“两岸连山,略无阕处”这一景观会有所变化,三峡上游会出现又一个秀丽的千岛湖。 大坝建成以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了,有大坝来控制水量,就可以保证水道的畅通,无论是丰水还是枯水的季节,航运都不受影响。 大坝建成以后,“回清倒影”的美景就看不到了,因为大坝蓄水会导致污染。 大坝建成之后,游客可以到达以前难以到达的山林深处,会吓走猿猴,“高猿常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景象就会消失了。 问:三峡即将发生许多变化,那么,这个新的三峡和郦道元笔下的三峡相比较,是不是就不美了呢?。 结语:其实,它们各有各的美。远去了的,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巨人;走近了的,是一个现代而又更加壮美的三峡。虽然,美丽不会永远,但文明总要进步,当眷恋之手告别千年的风彩,留下的依然是永恒的赞美。但愿同学们能多学一些知识,能有机会直接参与到对三峡的建设和管理中去,将三峡打扮得更美丽。 三峡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三峡的具体方位,在头脑中形成总的印象。 B、让学生掌握游踪顺序。 C、对三峡三处景点的介绍方法并不相同,比较三个景点描写方法的不同之处。 2、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可爱,培养更加热爱祖国的感情。 B、引导学生关心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