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陋室铭》.docx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33254239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6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陋室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教案:《陋室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陋室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陋室铭》.docx(8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教案:陋室铭教案:陋室铭1 教学目的 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1)理解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刘禹锡) 一、检查预习 朗读课文,看课文解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

2、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凌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有仙则名:著名。 有龙则灵:灵异: 斯是陋室: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长到。 草色入带青:映入。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

3、何随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可以调素琴

4、,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

5、、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1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爱莲说 (周敦颐) 一、检查预习 朗读课文,看课文解释翻译课文。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

6、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 2题解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轮读均可。读时注意节奏、重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解释: 水陆军木之花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可爱者甚蕃者:结构助词,与前面词可爱构成名词性结构。相当可爱的(花)。 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唯独。 世人甚爱牡丹甚:很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而:连词,表转折,却。 濯清涟而不妖而:连词,表转折,却。 中通外直:(茎)中间通透

7、,外形笔直。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益:更加。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连词表转折,却。焉:助词,可不译。 予谓菊谓:认为。 花之隐逸者也之:结构助词,的。 陶后鲜有闻:鲜:少。(xin) 3请再次朗读课文。 4提问: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5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 6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8、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提问:具体地说说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 (1)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灌清涟而不妖的质朴; (2)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 (3)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8提问:文章第二段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 菊花比喻象征隐士,牡丹比喻象征富贵的人,莲花比喻象征君子。 9提问: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

9、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四、小结 这篇短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短文运用比喻、象征、衬托手法,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将记叙、抒情、议论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句式骈散交错运用,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五、板书 菊花正衬莲花 菊花隐士陶后鲜有闻 牡丹反衬莲花 牡丹富贵人宜乎众矣 莲花君子同予者何入 六、作

10、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四。 教案:陋室铭2 陋室铭是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几篇文章分别表现了人物不同的优秀品质与风范。陋室铭这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陋室进行描绘,极力表现“陋室不陋”,从而表达了高洁的品性及安贫乐道的情怀。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我们通常侧重于文言字词、翻译句子等知识的教授,如何将品德的教育较好地融入这篇文言文的教学中,这是我们这篇教案所要解决的问题。 1、朗读课文,了解“铭”文的特点,感受其押韵美。 2、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体会“陋室不陋”。 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高洁旷达的高尚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情怀。 1、反复朗读,体

11、会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人一生之中不免会遭受各种不顺与挫折,语文的学习,不应该仅是知识的学习,我们应该从语文课上学到生活的态度,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有了这个想法,教学安排上就着重让学生多读,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本文的音韵美,感受的乐观与旷达,感受高洁的品性与安贫乐道的情怀。 一、初读陋室,感音美 1、导入 我们曾经学过刘禹锡的秋词,知道了他对秋天的独特感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陋室铭,看看他对居室又有怎样的认识?(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了解“铭” (课件展示)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12、齐读) 3、感音美 请同学们速读这篇文章,看看文中哪些字是押韵的?所押的韵是什么?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 青ing,丁ing,琴in, 经ing,形ing,亭ing 押的是ing 和in韵 朗读指导:对于韵脚,我们朗读时应该读得响亮些,读得稍微长点,使韵脚能有别于一般的字词。 要想把这篇文章读得更有韵味,更美,我们还得了解这篇文章的节奏。下面老师来朗读一遍,请同学们注意字音及节奏,在书上做好标注。看看你们划分的对吗?请按照这个节奏,我们男生女生分别来读一遍,看哪队读得好。 二、再读陋室,解“德馨” 写的陋室,是他被贬和州做刺史时居住的狭窄简陋的屋子,但他丝毫没有感受到房子的简陋

13、。文章的哪句话体现了这个意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请结合解释说说它的意思。这句话的关键词是德馨。对于关键词,我们朗读的时候会重读,以示强调。请你为大家朗读下这句。文中是如何体现屋子主人德馨的?请画出相关语句。 展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请以“_(句)体现了主人德馨,这句话的意思是_,我仿佛看到_”的句式来回答。 预设: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这句话的意思是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我仿佛看到在绿色铺就的地毯上漫步。 这里有两个表示颜色的词分别是绿、青,走在绿色的天地中

14、,你有怎样的感觉?环境优美啊,秀丽啊,在这样美的环境中,人们往往抛却一切,沉浸在这美景之中,内心也变得宁静。这句该怎么读?一生试读这种喜爱之情。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陋室与说笑的都是博学多才的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强调:鸿儒与白丁两个词语的意思。 我仿佛看到正与博学多才的朋友畅谈大笑,好不愉快!这里写自己交往的朋友都是博学多才的,还有谁博学多才?自己。 那么这句应该怎么读,你试试。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陋室里可以抚琴调弦,阅读佛经。 我仿佛看到在陋室里愉快得抚琴调弦,翻阅佛经,沉醉其中,不知还漏出会心的笑容。 这里弹的是一种没有加装饰的琴,

15、住在一间简陋的屋子里,可见他生活条件如何?不富裕,很清贫,很贫穷。但他是否因此悲伤呢?“谈笑有鸿儒”, 依旧谈笑风生,与朋友说乐。除此,他还阅读佛经,可以看出他的高雅及悠闲。 这句又该怎么读,你试试。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世俗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公文使身体劳累。 我仿佛看到,如居仙境一般,没有世俗纷扰,没有名利羁绊。 扰乱的是世俗的音乐,什么样的音乐我们称之为俗乐呢?(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俗的)向往的是雅的东西,高尚的,不粗俗的。使形体劳累的是官府的公文,代表着权利与名利,不喜欢这些东西,可见淡泊名利的情怀。 愉悦开心之情来读。 我们连起来,将体现屋子

16、不陋,主人德高的语句齐读一下,感受那种愉悦淡然自适的心情。 (学生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想象中感受的德馨,并对学生朗读进行适时指导,引导学生读出虽居陋室,但内心依然淡然自得的情怀来。) 三、插读背景,陋室陋 (展示背景)贞元九年(793),刘禹锡中进士以后,官至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可谓官运亨通。因他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德宗皇帝贬至安徽省和州当通判。按照当时地方官府的规定,他本应住衙门三间三厦的官邸。可是,和州的知县是个势力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便多方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不久,又要他搬至北门,由原先的三间屋缩小一间半,不久又要他搬

17、居城中。半年之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一次比一次简陋,全家老小根本无法安身。刘禹锡觉得这县官欺人太甚,愤然写下了陋室铭,并请人书碑勒(l)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一时轰动朝野。 四、 三读陋室,悟其道 房子一次比一次小,一次比一次简陋,居住在这样狭窄简陋的屋子里,竟不以为陋。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怎样的品德?(二三学生交流) 我们来回忆上学期学过的论语十二章里孔子赞美颜回的句子。 (展示)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粗饭,喝的是一瓢冷水,住在简陋的小房子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

18、德啊,颜回! 孔安国称这种品德为:安于贫乐于道。居陋室,不以为陋,这是安贫。能够保持高雅情操,坚守自己,这是乐道。 文中还写到谁具有这种情怀?诸葛亮、扬雄,读出相关语句。 谁能说说诸葛亮和杨雄,结合解释 诸葛亮,蜀国丞相,政治家,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诫子书。 杨雄,西汉哲学家、文学家。 两人都是有才华有抱负的人。我们看看他们曾经的住房。 我们来了解庐和亭(PPT展示)都是比较简陋的。但是他们却能甘于淡泊,坚守自己的志趣。 写他们实际上是为了写谁?写自己,自己也像他们一样具有高雅的志趣与伟大的抱负。这是一种类比的手法。 文中还有没有使用类比这种手法的?借他物来写自己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

19、在深,有龙则灵。 把自己有品德比作山中有神仙,水中有蛟龙,突出自己的不俗,引出惟吾德馨的主旨。 如神仙一般,似蛟龙一样,居住在陋室中,陋室就变得不陋啦?孔子怎么说的?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课件展示)论语子罕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此处引用孔子的话,再次论证“陋室”因“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达到“不陋”的完美境界,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了高尚的品德及安贫乐道的情怀。 这里省略了“君子居之”。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期盼之情,我也会成为像孔子那样的君子,不跟你和州知县这种小人为伍。 五、总结学到这里,

20、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淡泊名利和安贫乐道的情怀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具体描绘体现出来,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那么这篇文章中所托的“物”和所言的“志”分别是什么? 明确:物: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志: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写出了陋室不陋的特点,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和高洁的品质及安贫乐道的情怀。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在写作时可以通过对物的描绘,来表达心志和情怀。 六、品读陋室,学淡泊 我们再来以舒缓的语调,以闲适的心情,体会淡泊的心境与安贫乐道的情怀。 教案:陋室铭3 一、解题 1陋室,是刘禹

21、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二、简介(板书:刘禹锡) 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赏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板书:学习目的:赏析.写作特色) 三、课文分析 1出示胶片(与本文有关的山水画),齐读课文两遍

22、。 2提问: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 回答: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山不在高一惟吾德馨”;第二层:“苔痕上阶绿一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南阳诸葛庐一孔子云:何陋之有?”我们一层层讲解。(出示与第一层意义相吻合的山水画胶片) 3教师讲解 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呢? 回答:山水写起。 4教师讲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丁。“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这些都是古人的俗语。古代传说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龙隐现,兴云作雨,所以人们认为水中有龙就会显示神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3、,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因为我品德高洁而芳香四溢。“馨”本意是发散很远的香乙这里比喻道德高尚,名声传播很远。 5提问: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呢?山和水来比? (回答)室。 用“不在高”“不在深”来比 ? (回答)陋。 用仙和龙来比 ? (回答)德。 用名和灵来比 ? (回答)馨。 6教师讲解 的目的是要写陋室(板书陋室),却用山水(板书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写的内容,这种方法叫比兴(板书比兴)。这种比兴的修辞方法,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章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

24、臼的主人之德是否高尚。也就是说,尽管这房子的确是个陋室,但只要主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觉得陋,反而处处可见其高雅明亮,“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文章先用山水起兴,暗暗施墨,徐徐点题,如小溪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引出主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那么,陋室究竟是怎样的陋,而主人又是如何不觉其陋呢?请看下文(出示与“草色入帘青”相吻合的山水画)。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可见房子常年失修,极为简陋;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这是写陋室的环境(板书环境)。写陋室的环境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呢? 回答:对偶。(板书:对偶) 7提问:苔痕 相对? 回答:草

25、色。 提问:阶绿 相对? 回答:帘青。 提问:上相对? 回答:入。 除了对偶还用了什么方法呢? 回答:拟人。 8教师讲解 “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板书:拟人):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春意正浓,生机盎然。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的喜悦之情。陋室的环境宜人,而与陋室主人来往的都是什么人呢?(出示占人弹琴图胶片) 9教师讲解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陋室的人物。鸿儒,大学问家。白丁,原指

26、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在这个陋室里常有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鸿儒谈笑风生,高谈阔论。 这两句也是工整的? 回答:对偶。 10提问:谈笑相对 ?答:往来。 有相对 ?回答:无。 鸿儒相对 ?回答:白丁。 11教师讲解 并没有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板书:朋友)。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这就是说,要想知道他的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们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这两句在于衬托(板书:衬托)。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时有鸿儒来往,常同高朋谈笑,可以推想陋室主人的才德。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

27、劳形”说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板书:生活)。调,弹奏;素琴,没有装饰的琴;金经,佛经;丝竹,管弦乐器,这里指代不健康的音乐;案牍,指官府的公文。这几句是说,在陋室里,兴致所至,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有不健康的音乐扰乱,也没有繁冗的公文劳累身心。这两句用了正反虚实(板书:正反虚实)的写法。 12提问:哪些是正面描写?是实写?回答:“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提问:哪些是从反面描写?是虚写?回答:“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提问:“可以调素琴”与哪一句相呼应?回答:“无丝竹之乱耳。” 提问:“阅金经”与哪一句相呼应?回答: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呼应。 13教师讲解 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

28、现了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总之,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实不陋。这一切又是为了陪衬“惟吾德馨”,呼应开头。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经过反复描写陪衬,文章主旨已经突出,意思似乎已经写尽,可是毕竟是大手笔,再用另外的.写作手法向深处开拓主题。(出示南阳诸葛庐图) 14教师讲解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诸葛庐就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时居住过的草庐;子云亭是指西汉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这两句话是说我这个陋室正如南阳诸葛庐的草庐,又像四川扬子云的亭子。采用的是类比的写法(板书:类比),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

29、,暗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原来也是陋室,由于他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那么我的陋室不也会如此么? 15提问:在这里用草庐和玄亭比陋室,其用意还是在说明陋室不陋吗? 回答:不是,而是已隐含着自己远大的志向。要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 教师肯定:很对。(板书:暗含、志向) 16教师讲解 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我这个陋室将与诸葛亮的草庐、扬子云的亭子一样被后人所称道;我本人也要像诸葛亮、扬雄一样被后人所敬仰。文章添了这么一笔,再生一层波澜,内容更丰富,主题更鲜明。写到这里,我们感觉到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够完美了,可以收笔子。 但是是一个弄墨的高手,在全文最后一笔,引用孔子的话结束,把的思想感情推向高峰:

30、“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的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回应“德馨”言尽而意无穷。孔子这句话是一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话讲得很坦率,而刘禹锡只引用孔子的后一句“何陋之有”。 17提问:刘禹锡为什么隐去前一句“君子居之”呢? 回答:其意却正在前一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18教师肯定:回答正确。 这是有意设置的弦外之音。明眼人看便知,十分明白,自己正是孔子一类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态度正如孔子一样(板书:态度),安贫乐道,君子固穷,这就更突出了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

31、志趣和抱负。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结语引经据典(板书:引经据典),力发千钧,托的思想推到了高峰。 四、学生教师共同完成板书 19根据老师的板书,请在横线上填一个字,表明运用修辞力法的目的。学生上台给板书填空。 陋室铭 刘禹锡 山水 比兴 引 陋室 对偶 拟人 描 环境 衬托 对仗 夸 朋友 虚实 对比 话 生活 类比 暗含 立 志向 引经据典 表 态度 20学生齐读板书。 21在板书的每一句后面,再填写一个确切的字,体现本句的中心填写中心词。 陋室铭 刘禹锡 山水 比兴引陋室 馨 对偶 拟人描环境青 衬托 对仗夸朋友雅 虚实 对比话生活静 类比 暗含立志向高 引经据典

32、表态度乐 22学生齐读。 五、.总结全文 23教师.总结。 通过对陋 教案:陋室铭4 教学目标】 1、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3、当堂背诵全文 。 朗读,小组讨论,教师启发。 体会高尚的情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完成当堂背诵 指导学生对文章精妙新颖构思的分析 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师:提一个问题让大家选择一下:设有一个王公大厦,要得到它,须说若干句违背自己良心的话,做若干件伤天害理的事;设有一简陋室,那里绿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便在你的眼前。你要哪个? 2、简介、解题,揭示目标: 铭文体的初步认识,

33、介绍,找寻压韵 二、初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注意正音、句读)。 3、教师范读。 4、齐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能粗译课文。 1、自由读课文或默看解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遇到疑难,互相讨 论。时间:5分钟。(教师巡视,解决疑难。) 2、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解决。 3、指名粗译课文(分组译文,最后一句教师承包) 4、齐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 5、师:那么,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析。 2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大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四、板书: 陋室铭 刘禹锡 山水 比兴引陋室 馨 对偶 拟人

34、描环境青 衬托 对仗夸朋友雅 实 对比话生活静 类比 暗含立志向高 引经据典表态度乐 五、小结写法: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 投影: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4、齐读,体会高尚的情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六、集体背诵。 学生互相背诵 师生竞赛 学生齐背 七、布置作业 : A(学优生):默写 B:(中等生):朗读并背诵 C:(后三分之一学生):朗读并背诵 反思: 教案:陋室铭5 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4、认识所表达的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情趣。 学习重点 积累

35、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难点 理解所表达的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情趣 学习过程 一、预习 自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惟吾德馨( ) 谈笑有鸿儒( ) 无案牍之劳形( ) 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 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 可以调素琴( ) 阅金经( ) 二、研讨 学习: (一)介绍有关知识。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结合解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谁能找出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 2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惟吾德馨”的。 3铭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

36、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4铭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呢? 5.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6、探究思考在充分领略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后,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会有如此情怀?这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当今有什么意义呢? 三 小结 四 巩固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馨: )无丝竹之乱耳(丝竹: ) 无案牍之劳形(劳: ) 2、文中提挈全篇的句子是( )。 3、下列各句不属于骈句的一项是( ) 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

3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孔子云:何陋之有? 4、课文的前两句有什么作用?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 ,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 。 6、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哪一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用原文回答下面各题: 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 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

38、,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3、译句: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B、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C、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心情。 D、表明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态度。 5、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 ,虚写的是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 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 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 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6、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 ) A、句以山水作类

39、比,“山”和“水”其实都是暗寓道德高尚的人。 B、句渲染了恬静的气氛,也反映了室主人的淡泊心境。 C、句虚写,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D、句以古庐、亭作类比说明陋室不陋,也表达了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意思。 22陋室铭答案(四)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周围景色:“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写环境清幽宁静;往来人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与人交往高雅脱俗;生活内容:“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室内活动欢畅无虞。 3采用比喻和类比的方法,一方面引出文章的中心,一方面表明即使陋室也有名,也有灵。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4总结全文,说明陋室不陋。以

40、古代名贤自喻,表现了高雅的志趣。 四巩固练习1、著名,出名灵异,有了灵气品德高尚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使劳累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D 4、写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是设喻引题,颂扬陋室。 5、诸葛亮;杨雄 6、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2.B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惟吾德馨。 2、D 3、略 4、A 5、山、水;仙、龙;德馨;陋室; 6、A 教案:陋室铭6 教学目标 背诵默写,理解课文内容及其寓意。 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理解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熟读成颂。 理解课文内容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以前,我想先请大家做一 道选择题。一间王公大厦,装饰华美,金碧辉煌,你想要得到它,必须说很多违背良心的话,做许多丧尽天良的事;有一间斗室,非常简陋,但是有青山绿水,知音相伴,你想得到它,它就在你身边。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学生答选后者)恭喜你,你的选择居然和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选择一样。相信你会成为新时代的刘禹锡。 一、 以多种方式熟读课文。 1、 齐读(.课件2) 2、 听录音范读 3、 引导断句(.课件3) 4、 请同学读 5、 再齐读 6、 跟读录音 二、 解决生字词,疏通大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