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第1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例1、例2、例3,P3课堂活动1、2,P3课堂活动1,练习一第1、2、3。教学目标1、 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要用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来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在在合作学习中探讨计算方法,体会某些方法的合理性与简捷。3、 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重点探讨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教具:1页的挂图,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情境导入出示主题图,师谈话引入师:同学们喜欢看体育比赛吗?到过体育馆看过比赛吗?几个小朋友来到了北碚体育馆观看篮球比赛。这儿听听,那儿
2、瞧瞧。发现了许多与数学有关的信息。1、 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2、 根据这些数据能解决那些数学问题?能列式表示吗?3、 这些解决问题的算式你见过吗?组织学生集体讨论。 主题图和老师谈话的引导下,进入学习状况,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 善于集体讨论,积极发言认真思考和倾听。 产生探求新知的积极心态。首次探索出示例1图:1、 体育馆的A区有多少个座位?这个问题你能用算式表示吗?你是怎样想的?2、 怎样计算4810=?说说你的想法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再集中汇报) 生1:10个十是100,48个十是480 生2:489=432,再加上48,就是480。 生3:48的10倍是480。 师:
3、你们想出的这些方法都不错,能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真棒!3、回忆同学们想出的这些计算方法,你更愿意用那种方法计算?看懂题意,自主探究口算的方法。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发言,加以比较,掌握一种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及时反馈组织学生完成填一填:9610 548 8510肯定学生的学习效果。1、 先独立计算。2、 同桌相互说说计算方法,并相互评判。再次探索出示例2情景图和左边男孩子的问话:“一共有多少袋面粉?你们能帮他计算吗?1、 怎样列式?2、 集体谈论计算方法。3、 与例1的计算相比较,你想说点什么?出示例3:20301、 自主探索口算方法。2、 集体谈论计算方法。3、怎样口算最简便。积极动脑,完成知识
4、迁移。通过比较,感悟计算方法的一致性。及时反馈组织学生完成算一算:2120 4530 5032肯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先独立计算。同桌相互评价。课堂小结师:1、 我们这节课讨论的是什么计算?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2、 说说通过太论计算方法后,你的收获。观察并发现算式的特征,回顾并整理本节课的收获。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完成P3,P4的课堂活动。1、 同桌互相出题算一算,说说口算的方法。2、 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完成练习一第1、2、3题。1、 同桌互相出题算一算,说说口算的方法。2、 学生看卡片口答。3、 完成练习一第1、2、3。第2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2)教学内容教材P3例4,P4课堂活动第2题,
5、练习一第49题和思考题。教学目标1、 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估算。2、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正确、较快地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喜欢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探讨估算方法。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复习引入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重温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方法。1、 回顾:上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2、 说一说:2030,你是怎样口算的?主动探索学习新知阿姨的小卖部有许多商品,学校买了16个篮球球,大约要多少钱?你能帮忙算一算吗?出示例4图:1、 怎样列式?2、 集体讨论估算方法。3、 指名说说。1、 先自主探索估算方
6、法。2、 同桌互相说一说。反馈练习练习一第7题。1、 学生先独立完成。2、 同桌互相说一说。3、 全班交流算法。1、 学生先独立完成。2、 同桌互相说一说。3、 全班交流算法。课堂练习1、 P542、 P55,怎样列式计算?3、 P56,夺红旗游戏。解决问题:78题。学生先看懂图意,再独立完成,最后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思考题,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1、 学生独立连线,说说怎样想、算最快。2、 写出算式并计算。3、 在小组中积极表现,增强集体荣誉感。4、 解决问题,独立列式计算,再全班交流。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全班说一说。第3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3)教学内
7、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P7例5、例6,P10课堂活动1、2题。教学目标1、 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现实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2、 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必须写在十位上的道理。教具准备例题挂图。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复习铺垫口算:3020 1240 50204016 1023 5330124 1210 2510学生独立口算,全班集体订正。师生互动探索新知例5:课件出示例题图,算这些卷笔刀一共有多少个,该怎样列式?板书:12141、
8、 可以怎样计算?(1) 先算4盒多少个,再算10盒多少个,最后把它们加起来。(2) 还可以用竖式计算。2、 在竖式计算中,你遇到了什么新问题?3、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计算?4、 重点理解第一步先算什么,积表示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积又表示什么,应该怎样书写。1 2 1 4 4 8 表示4个12是481 2 0 表示12个10是120,所1 6 8 以这个“2”必须写在十位上。简写为: 1 2 1 4 4 8 1 2 1 6 8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1、 参与解决问题的讨论。2、 与计算方法的讨论。(1) 先算4盒多少个,再算10盒多少个,最后把它们加起来。(2) 还可以竖式计算。3、 在竖式计算
9、中探讨计算方法。(1) 先算什么?积表示什么?(2) 再算什么?积又表示什么?(3) 怎样书写?尝试练习试一试: 1 4 2 1 4 3 2 7 8 5 2 6 9 8 1 0 5 8 独立练习,校对答案,错误及时订正。师生互动再次探索例2:出示例题图1、 看懂图意,列出算式。2、 在竖式里怎样计算?(集体讨论)3、 重点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中每一步表示什么,使学生在理解每部分积是怎样得来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掌握乘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板书:3 4 2 5 1 7 0 的积 6 8 的积 8 5 0 的积4、 讨论:(1) 例5 、例6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之处?(2)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计
10、算顺序是怎样的?先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再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1、 积极动脑,完成知识迁移。2、 理解算理,正确地用算式计算。3、 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留下完整的印象。尝试练习议一议:怎样笔算7980,一人板书,其余同练。再算一算: 7321 9615 4518独立练习,同桌互相检查。课堂活动P111、2题。1、 算一算,说一说。2、 在下面的空格里,填上两个数相乘的积。并观察第三个乘积与前面的两个乘积有什么联系。1、 学生独立计算,说一说。2、 先计算,再观察、发现此题的规律。课堂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计算顺序是怎样的。
11、指名全班说一说第4课时 问题解决(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3页及练习三1、2、4题。教学目标:1. 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探索综合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2. 经历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从多种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孩子们,还记得运动会的情景吗?运动会中你参加了什么项目?师:说起团体操,咱们训练时可认真了。瞧,在这个团体操队伍中,还藏着不少数学信息呢。从中你获得了哪些?生:同学们站成了4列,每列18人。师:“每所学校的同学都站了4列,每
12、列18人”是什么意思?生:每所学校的学生站的列数一样多,每列的人数也一样多。 (出示问题)师:要求参加训练的22所学校共有多少人,通常需要先知道什么?生:要知道1所学校参加训练的人数。师:题目里直接告诉我们这个信息了吗?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方法探索方法一师:孩子们,谁来谈一谈你的好办法生:用18422师:4表示什么意思?(每所学校站4列)18呢?(每列18人)那184,你求到了什么?生:184表示先算1所学校参加训练的人数。师:这个意义很有价值。(板书)师:看,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求22所学校的总人数,那就可以先算出1所学校的人数。再用1所学校的人数乘22,得到2
13、2所学校总的人数。师:我们列了综合算式,能计算吗?(学生计算)师:别忘记写单位,还要作答。方法二师:要求22所学校的总人数,除了这种做法外,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谁来挑战?生:可以先算422,再乘18师:4表示什么意思(每所学校都站4列同学)22呢?(一共有22所学校)那422求到了什么?生:4乘22求到的是22所学校一共站了多少列?师:先求出了22所学校共站的总列数(板书),再怎么办?生:乘18,因为每列有18人,所以也求到了22所学校一共的学生人数。师:谁再来谈谈这样的思路。师:通过计算,看答案是否和第一种做法的结果同样多?(结果都是1584。)师:孩子们,我们用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
14、个问题?(2种)在数学上,经常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比较一下,这2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三课堂练习:数学书练习三1、2题。四课堂收获通过刚才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吧!第5课时 问题解决(2)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4页及练习三3、5、6题。教学目标:1.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主要探索运用“归一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倍比”关系,并能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解题思路的表述和交流。2.经历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从多种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孩子们,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运动场上团
15、体操队伍的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关注运动场上的事情。瞧,超市阿姨给运动员们送来了矿泉水,给我们提出了问题,请你读一读?(课件出示:手推车、问题:这24箱共有多少瓶矿泉水?)师:要知道24箱一共有矿泉水多少瓶?首先得知道什么?生:每箱有多少瓶?(课件出示:3箱共有36瓶矿泉水)师:你又获得了什么信息?生:3箱里有36瓶矿泉水师:知道每箱的瓶数吗?(不知道) 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二方法探索师:谁来谈一谈你的想法。生:要求24箱的瓶数,首先得知道1箱里有多少瓶?通过3箱共有36瓶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每箱里的瓶数。师:这个推理非常棒,谁再来说一说。(多名学生说思路。)师:
16、36 3求到了什么?生:每箱里的瓶数。师:数学上,比如像这样求“每箱的瓶数”、或“每班的人数”、“每排的棵树”等这样的问题,咱们都可以叫做求“每份的数量”,这样的求法,也叫做“归一法”。师:什么是归一法呢?生:就是求每份的数量的方法师:要得到每箱里的瓶数,怎样列式?(36 3)师:知道每箱里有12瓶矿泉水,接下来24箱共有多少瓶怎样解决呢?生:再乘24师:因为1箱12瓶,24箱就有(24 个)12瓶。像这样在1份量的基础上,再求出很多份的数量,这就是归总法。所以,这一题就采用“先归一,再求总”的办法来做(板书).(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和作答)三多种方法解决孩子们,上节课我们提倡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
17、题,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其他办法吗?大家合作探讨一下。生:汇报(课件显示:把24箱矿泉水分了分,摆放成每3箱一堆。)师:看着这样的分法,想到了什么?生:阿姨每3箱放一堆师:那24箱能分成几堆?(8堆)看出24箱和3箱之间有倍数关系,根据这个关系你能怎样列式?生:24 3师:这样求的是什么?生:24箱里面有多少个3箱?师:1个3箱里有多少瓶呢?(36瓶)8堆就有(8个36)瓶。师:通过刚才的分析,谁能列出算式来?生:36 3 36师:通过这种方法的检验,也求出共有432瓶。和刚才结果是一样的。但今天我们主要提倡用“先归一,再求总”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孩子们,你学会了吗?四课堂练习:练习三36题
18、。五课堂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第6课时 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理所学单元知识的方法。2、通过整理与复习,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3、感受算法的多样性。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位数成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等。教学过程:一、整理1、在第一单元里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2、请学生说回忆所学知识。3、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汇报。4、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内容。5、揭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二、复习1、出示两个类型的口算题。说说怎样算。2、出示计算题,请学生先计算,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指名全班交流并板书。3、小结计算方法。(学
19、生活动)1、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2、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三、练习拓展:练习四第1、2、4、10。1、练习第1题。(直接口算在书上)2、指名说出其中几题的口算方法。3、找朋友。(第4题)4、在里填上、或。(第10题)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在全班交流汇报。第7课时 中国古代数学家杨辉教学内容教材P21。教学目标1、 能从数的排列中去发现隐含的规律,并能应用规律。2、 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发现规律的方法。3、 陪躺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伴积极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发现规律,能运用规律。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故事引入教师:我国南宋末年
20、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就是杨辉。他在数学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其中计算技术方面的成就最突出,著名的“杨辉三角”对人类数学研究作出了贡献。今天我们要发现的规律就与“杨辉三角”有关(课件出示例题)1、学生认真倾听。合作探讨探索新知1、 出示数列,请学生观察这些数的排列,找找其中的规律,再和同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2、 学生观察讨论,教师巡视。3、 全班交流汇报。生1:每排左、右两边的数都是1,只有中间的数在发生变化。生2:每排都比它前一排多一个数。生3:从第一排的1斜起看,依次是1、2、3、4生4:每排中间的数都等于前一排左、右两个数的和。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有了这么多新发现,每排的第一个
21、数都是1,中间的数都是它前一排左、右两个数的和等等,找到了这些规律,你们能知道第5排该填哪些数吗?试一试。再填出第6、7排各数。按这样的规律再往下面填,还会填吗?各数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只要我们找到了事物内部隐藏的规律,就能正确地天出未知的各数。1、 学生先独立观察,再小组合作讨论。2、 全班交流汇报。巩固提高【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第二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1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1)教学内容教材P25,主题图。例1,例2及相关的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 结合实物或平面图形认识面积的含义。2、 能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3、 经历认识面积比较面积大小的过程,数
22、学思维能力获得发展。 教学准备教具视频展示台 、钉子板、橡皮筋完整的树叶。学具钉子板、橡皮筋完整的树叶。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自主探索学习探索新知1、认识面积 认识周围物体和表面 我们能看得见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全班交流。 你能看到这些面的什么?在小组内交流。 摸一摸这些物体的面,你有什么感觉?抽生回答,全班交流。生:我摸了摸,发现它们的面很光滑表面很平。有些能全部摸完,有些面摸不完。有的面我能摸到边沿,有的不能摸到边沿。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摸一摸看一看,都能发现物体的面是有大小的。它的这个大小就是这个面的面积。例如:书的封面的大小就是封面的面积;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的面积。 小
23、组的同学之间互相指一指,说一说,教室哪些物体的什么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2)、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这是我们以前认识过的一些平面图形,你能用颜色涂出它们的大小吗?颜色涂出的部分也就是它们的什么?(面积) 小结: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3)比较面的大小 讨论比较方法我们要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有什么好方法吗?抽生回答。 进行类比,感觉比较方法看到书27图A和图B,它们的面积一样大吗?以学生的发言,引发思考:当测量单位不统一时,我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要想比较出它们的大小,我们必须统一参照物来进行比较。
24、1 抽生回答。例如:桌面书面地面墙面(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述) 能看到这些面的大小还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自由发言。 介绍面积的含义。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找一找教室的面积。2抽学生涂颜色,颜色涂出的部分也就是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给面积下定义。(3) 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我们可以直接看,也可能将它们重叠学生自由发言。生:可以数它们里面的格子,谁多谁就大。生:不能用数格子的方法,因为它们里面的格大小不一样。课堂作业1围图形画图形,感受图形面积的大小。 26课堂活动第1题。在钉子板上围也你喜欢的图形,每围一个图形,要数出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格? 课堂活动第2题。画2个面积等于16个方格的有趣图形。
25、1 学生动手操作,同桌之间互相帮助。 独立完成,抽生反馈,全班交流。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它是谁?(面积)哪什么是面积呢?生活中还有哪地方会有面积呢?第2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2)教学内容教材2728,例5及相关的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的实物,让学生感觉到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2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建立cm2、dm2、m2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3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对长度单位与相应的面积单位进行比较,能更好建立长度与面积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教具视频展示台 米尺在操场上画出一个1m2和100m2的正方形。学具直尺铅笔纸剪刀等。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复习引
26、入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的什么内容吗?哪什么是面积呢?1复习面积的定义,抽生回答面积的含义。操作实践实践操作探究新知1、感知1cm2(1)做一做。请同学们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剪下来看一看,这个正方形有多大。学生完成以后,这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也可以写成1cm2。(2)量一量估计一下,文具盒的上面大约有多少cm2?量一量,下面的长方形的面积有多少cm2?可以边量边作记号。2、感知1dm2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剪下来看一看,这个正方形有多大。这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也可以写成1dm2。估计一下,课
27、桌的面积是多少dm2?量一量,课桌实际的面积有多少dm2?3感知1m2(1)做一做。在操场上画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看一看,这个正方形有多大。这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也可以写成1m2。(2)估计一下,教室的地面大约有多少m2?黑板呢?4小结:我们刚才认识的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如果要测量和计算更大的面积时,我还可能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例如:公顷平方千米等等。(1)学生动手操作,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介绍1平方厘米。(2)同桌合作动手操作。测量完后,抽生汇报。2(1)学生动手操作,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介绍1平方分米。(2)同桌合作动手
28、操作。测量完后,抽生汇报。3向学生介绍1平方米,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4师生共同小结。课堂作业1、课堂活动 第1题。 2、课堂活动 第2题。先在操场上分别量出边长为1米,10米的正方形。说一说生活哪些物体的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哪些是1平方分米,哪些是1平方米。1抽生汇报测量结果,纠正个别学生不正确的测量方法。2小组合作,动作操作。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自己了解到的关于面积单位方面的知识。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吗?第3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教学内容教材3132例1、2及相关的课堂活动1题。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探索发现并验证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
29、初步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实验中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教具视频展示台 。学具直尺、卷尺、每个学生准备2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复习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这些面积单位怎样规定的? 抽生回答: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自主探索学习探索新知1、教学例1: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拼一拼,一个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出不同的长方形。(2)说一说,你拼出的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抽生回答,
30、全班交流。()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把学生所拼出的各种长方形展示在黑板上。(2)小结:长方形里小正方形的个数就等于它的长宽。 试一试 用16个1cm2的正方形摆长方形,并填表。() 提出活动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并完成表格。() 汇报结果,整理在黑板上。() 根据这张表,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归纳一下吗?() 小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1() 学生独立拼长方形。()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介绍自己拼出的长方形。() 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长方形的面积以及长宽有多长。() 学生观察表格,小组讨论,汇报发现。() 师生交流,总结。2() 学生动手操作。() 边操作边完成表格
31、。() 全班交流。() 归纳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课堂作业 32课堂活动第1题。你周围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测量出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并算出面积。分组活动,独立完成,填写表格。1量一量周围的物体(规则的)长和宽,再运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课堂小结今天通过同学们的自主探索,发现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我要祝贺大家。希望同学们下节课也像今天一样积极勇跃的去研究去发现。第4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教学内容教材32,例2及相关的课堂活动2题,练习六。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
32、能力。 在实验中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教学准备教具视频展示台。学具钉子板橡皮等。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复习引入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的什么内容吗?长方形面积公式是怎么样的呢?抽生回答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探究新知1、教学例3(1)求长方形积。出示电视机荧屏是什么形状?(长方形)怎么计算呢?4827cm2(2)遮电视机的方巾是正方形,它的边长是9分米。它的面积应该怎么计算呢?分组讨论,交流。(3)小结: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长和宽都是一样的,就是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1)抽生回答,计算电视机荧屏的面积。抽生汇
33、报。(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3)小结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巩固新知课堂练习1练习六 第2题。独立审题,说思路,列式解答。2.练习六 第4题 填表。根据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完成表格。3练习六 第5题。配一块与方桌面同样大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1动作操作,小组互相交流。2运用公式,独立完成。3独立完成,全班交流。4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发现同学们能非常熟练的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学到更多的知识。第5课时 面积单位的换算教学内容教材363.7,例1、例2、例3及相关的课堂活动教学目标 在认识cm2、dm2、m2
34、、km2、hm2的基础上,探索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 会简单的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准备教具视频展示台。学具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自主探索学习探索新知1、教学例1(1)出示例1图,下面这个大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说一说,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呢?生:数格子,一个小格子边长是1厘米,面积就正好是1平方厘米。大正方形里正好生: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边长边长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生:大正方形的边长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面积就是111平方分米。() 同样的一个大正方形面积是100平方厘米,也是1平方分米。那么,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之间有什么联系呢?2、教学例2(1
35、)出示例2图,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又是多少?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呢?生:正方形的边长是1米,边长边长就是111平方米。生:正方形的边长为1米,也就10分米;那么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分米。(2)同样的一个正方形面积是100平方分米,也是1平方米。那么,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之间有什么联系呢?3.教学例3出示例3图,计算这块窗户的面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90403600平方厘米3600平方厘米36平方分米1() 学生独立思考。() 抽生发言。(3)独立思考,讨论;汇报讨论结果。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2(1)学生独立思考,抽生回答。(2)独立思考,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36、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3看图,独立完成,注意单位的换算。巩固练习 课堂活动第1题。量一量,再换算。2课堂活动第2题。在()里填上适当的数。3 课堂活动第4题。在里填、或。注意单位之间的进率,再进行换算。1.动手操作,抽生汇报。2.独立完成。3.按要求完成。4注意哪些是较小的单位,哪些是较大的单位。5.动脑筋思考,独立完成。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第6课时 解决问题学习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39页例1、及课堂活动。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价值
37、。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刚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谁能说说下面两种图形的面积分别应该怎么计算?(1)、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2)、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上述知识。目标解读:你认为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是: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主动探究新知(合作探究)1、自主学习例1(要求学生安静看书3分钟)师:一块长方形的甘蔗地,长15米,宽8米,如果每方米收甘蔗7千克,这块地可以收甘蔗多少千克?2、找出问题师: 从这道例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请找出此题的问题是求什么?3.讨论解法生:(1)、学生分组讨论:A.理解甘蔗的产量主要与什
38、么相关?(土地面积)B.土地是什么形状?(长方形)C.长方形地的面积怎么计算?(长宽)(2)、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3)、学生独立解决此题。2、自主学习例2(要求学生安静看书3分钟)(1)草坪的面积怎么算?左、右分开算,再相加。左、右合起来组成一个大长方形,再计算。当学生说出第2种方法时,请他到展台上来动手操作,演示如何组合(用剪刀剪开再组合),全班同学也模仿操作,体会组合的过程。操作完后要标注各边的长度,再独立计算。(2)小路的面积怎么算?找出刚才剪下的“小路”,说说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集体订正。四、巩固新知(课堂练习)1、教材40页,课堂活动第1
39、题。2、教材40页,练习八第1题。五、目标回头看: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与同学交流一下。六、课后作业:教材41页,练习八第2、3题。七、课后反思:教学内容教材43页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在回忆的基础上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整理,通过独自回忆,相互交流,使长方形、正方形的有关知识结构更加明晰。2、 让学生初步学习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教学重点回顾、整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独自回忆提出要求:独立回忆,作出整理笔记。1、 本单元学习了那些数学知识?2、 习得了那些数学方法?认真回忆,书面加以整理。小组交流组织学生小组学习,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
40、整理出知识网络图。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人参与交流,共同回顾,并构筑知识网络图。共同整理解决问题面积单位及换算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面积和单位的意义 1m 1边长1dm的正方形,面积是1d 1cm 1c 计算长、正方形土地面积,一些建筑物体的占地面积,物体的表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面积计算1d=100 1c1=100 d1h=100001k=100 h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知识点)在头脑里构筑完整的知识结构,整体掌握本单元知识。小结1、让学生谈本单元学习的收获。2、完成44页1、2题。完成练习。【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第三单元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41、的除法第1课时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教学内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教材第49页以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 探索并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3、 初步学会用类比的方法去解决新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同学们喜欢体育运动吗?你们见过小动物的运动会吗?多媒体出示动物运动会的主题图。动物运动会上都有哪些比赛项目?仔细观察,你还有什么发现,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看来要解决同学们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都要用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