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解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解析.ppt(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前必知课前必知 关于文言文阅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有这样的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背诵一定数量的篇目。文言文知识一、文言实词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2.多义词 3.古今异义词 4.偏义复词二、文言虚词二、文言虚词 高中阶段需掌握的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之(名称速记排列:之乎者也,因为所以,何则而与焉,于其乃且若)三、文言句式及用法三、文言句式及用法 文
2、言句式: 1.判断句 2.被动句 3.宾语前置句 4.定语后置句 5.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6.主谓倒置句 7.省略句 8.固定句式 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4.名词做状语 5.使动用法 6.意动用法 7.数词的活用(数词可活用为动词,也可活用为名词)左传介绍 左传左传是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左传传以以春秋春秋的记事为纲。以的记事为纲。以时间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左传左传也称也称左氏春秋左
3、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春秋左氏传。作者相传。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左丘明。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各。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各国政治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物。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史书体例通史: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史记。断代史: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编年体: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4、。国别体: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纪传体: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史记。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通鉴纪事本末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通鉴纪事本末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述述公元公元前前 630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穆公穆公分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
5、法,阐阐明了保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说服了秦穆公穆公。秦。秦穆公穆公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630630 年(僖公三十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其一,郑国曾二,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路过郑国时,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632 年时晋、楚之战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晋侯“盟于衡雍盟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其二,晋,晋秦两国
7、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秦晋之好: 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亡,耳被迫流亡,途途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重耳在各国遭遇不尽相同。齐楚国、秦国等诸侯国。重耳在各国遭遇不尽相同。齐国是以厚礼相
8、待,而在经过郑国时,郑国大夫叔国是以厚礼相待,而在经过郑国时,郑国大夫叔詹詹劝劝郑君说如果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杀了。重耳到了郑君说如果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杀了。重耳到了楚国,受到优厚的招待,并许诺楚王,有朝一日两国楚国,受到优厚的招待,并许诺楚王,有朝一日两国交战先退避九十里。后来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交战先退避九十里。后来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是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今天两家要联姻,关系,这就是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今天两家要联姻,还说欲结秦晋,当由此而出。再后来,秦穆公派兵把还说欲结秦晋,
9、当由此而出。再后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 春秋时期形势图春秋时期形势图秦晋围郑图字词注音氾氾南南佚佚之狐之狐缒缒而出而出共共其乏困其乏困朝朝济而夕设版焉济而夕设版焉阙阙秦秦秦伯秦伯说说逢逢孙孙fnyzhugng zhoquyupng 1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境,您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
10、国作为秦国的边境,您知道那是困难的。知道那是困难的。 3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已经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已经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的疆界。 4 4、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削减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考虑这件事。削减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考虑这件事。词句翻译文言常识:文言常识:一、通假字一、通假字今老矣,无能为也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 “ “已已”同同“矣矣”,了,了行李之往来行李之往来 ,共共其乏困。其乏困。 “ “共共”同同“供供”,供给,供给夫晋,何夫晋,何厌厌之有之有 “ “厌厌”同同“餍餍”,
11、满,满足足秦伯秦伯说说,与郑人盟,与郑人盟 “ “说说”同同“悦悦”,高,高兴兴失其所与,不失其所与,不知知 “ “知知”同同“智智”,明,明智智 二二、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烛之武烛之武退退秦师秦师晋晋军军函陵,秦函陵,秦军军汜南汜南若若亡亡郑而有益于君郑而有益于君越国以越国以鄙远鄙远邻之邻之厚厚,君之,君之薄薄也也即即东封东封郑郑退退:使动用法,使使动用法,使撤兵。撤兵。军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亡亡:使动用法,使使动用法,使灭亡。灭亡。 鄙鄙:名词意动,把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当作边邑;远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形容词作名词,远地。厚,薄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形
12、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弱。 东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封:名词意动用名词意动用法,使法,使成为疆界。成为疆界。 三三、古今异义、古今异义:(1)东道主东道主 (2 2)行李)行李 (3 3)乏困)乏困 (4 4)夫人)夫人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古义:出使的人。例:行李之往来。古义:出使的人。例:行李之往来。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古义:缺少的东西。例:共其乏困古义:缺少的东西。例:共其乏困 今义:疲劳。今义:疲
13、劳。古义:那人。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四四、特殊句式、特殊句式: 1 1、判断句、判断句 (1 1)是寡人之过也)是寡人之过也 (“也也”表示判断)表示判断) 2 2、省略句、省略句 (1 1)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省略介词“于于”) (2 2)(烛之武)辞曰:)(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省略主语“烛之武烛之武”) (3 3)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省略介词(省略介词“以以”的宾主的宾主“之之”) 3 3、宾语
14、前置、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夫晋,何厌之有? (“有有”的宾语的宾语“何厌何厌”前置,前置,“之之”作为标志。作为标志。 翻译时要调整为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有何厌”) 4 4、状语后置、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以其无礼于晋 (介宾短语(介宾短语“于晋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于晋无礼”) 重要虚词例释1 1、而、而 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才,连词,表顺承) ) 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表修饰,连词) ) 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表顺承,连词) ) 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表转折,连词) )2 2、以、以 以其无礼
15、于晋( (因为,连词因为,连词) ) 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拿,用,介词) ) 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表顺承,连词) ) 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表顺承,连词) )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把,介词) ) 3 3、焉、焉 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语气词,表陈述) 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疑问代词,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疑问代词,哪里) 4 4、之、之 唯君图之 (代词,指阙秦以利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子犯请击之 (代词,代秦军)(代词,代秦军)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助词(助词“的的”) 臣之壮也 (用在主谓之间,
16、取消句子独立性)(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夫晋,何厌夫晋,何厌之之有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5 5、其、其 君知其难也 (他的,代词)(他的,代词) 吾其还也 (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以其无礼 (郑国,代词)(郑国,代词) 内容探讨:内容探讨:1.晋、秦为何围攻郑国?原因是:郑“无礼于晋”“贰于楚也”,实际上是晋文公为了报私怨、维护霸主地位,以强凌弱。2.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辞后许,有什么作用?内容上:内容上: 交代烛之武的境况一个不被重用的交代烛之武的境况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老臣。 委婉地批评郑伯不善用人,但在关键时委婉地批评郑伯不善用
17、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体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体现他政治上的英明。现他政治上的英明。结构上:结构上: 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为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铺垫。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铺垫。3.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4.分析烛之武的形象。(从志士、勇士、辩士三方面分析)善于分析利弊善于分析利弊讲究语言艺术讲究语言艺术善于揣摩心理善于揣摩心理5 5、烛之武的游说艺术、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善于利用矛盾善于利用矛盾机智善辩的外交家机智善辩的外交家以以“利利”巧攻心理巧攻心理以以“害害”巧析形势巧析形势以以
18、“史史”巧施离间巧施离间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秦晋围郑秦晋围郑(起因)(起因)烛之武烛之武说服秦伯说服秦伯(经过)(经过)秦晋退师秦晋退师(结果)(结果)理由(无礼于晋;贰于楚)理由(无礼于晋;贰于楚) 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的内容的内容灭郑无益灭郑无益于秦于秦(争取结盟)(争取结盟)晋有野心晋有野心(离间)(离间)越国以鄙远越国以鄙远困难困难亡郑以陪邻亡郑以陪邻失策失策建议建议: :舍郑以为东道主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其乏困于秦有益于秦有益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何厌之有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举例论证)(举
19、例论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推理论证)(推理论证)不可不可靠靠秦伯说秦伯说, ,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乃还乃还子犯请击之子犯请击之晋文公晋文公不可不可因人之力而敝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不仁失其所与失其所与不知不知以乱易整以乱易整不武不武吾其还也吾其还也写作特点 1 1、伏笔与照应、伏笔与照应 这篇文章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说明没有太多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 2 2、波澜起伏、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从大军压境到最后的平息,课文都是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 3、详略得当、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从而做到繁而不杂,层次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