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强化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章节测评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强化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章节测评练习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章节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全为遗传病的一组是()A白化病、色盲、流行性感冒B侏儒症、呆小症、新冠肺炎C糖尿病、色盲、狂犬病D
2、白化病、色盲、血友病2、下列几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是( )A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B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C单眼皮经手术变成的双眼皮D有耳垂的夫妇生出无耳垂的孩子3、大肠杆菌繁殖速度快,科学家利用这一特点,把控制人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让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胰岛素可治疗糖尿病。该过程采用的技术是()A基因编辑技术B转基因技术C核移植技术D组织培养技术4、千佛手是一种多肉植物,将植株下部成熟的叶片掰下平放在潮土上,约2周生根,即可长出新的幼苗。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此方式属于植物的营养生殖B此方式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子代数量多C生根后可从土壤中获得有机物D新的幼苗能够保持母体的
3、优良性状5、生活在青草丛中的蝗虫呈绿色,生活在枯草丛中的蝗虫呈灰黄色,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新陈代谢B过度繁殖C人工选择D自然选择6、如图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是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上的与遗传特征相关的片段称为基因C是染色体,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和D一条上通常含有2个DNA分子7、下列不是蜥蜴比青蛙更适于陆地生活特点的是( )A防卫与躲避天敌的能力更强B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C皮肤表面覆盖角质鳞片,减少体内水分蒸发D体内受精,且卵外有坚韧的卵壳8、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知识,错误的是( )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军训时同学们的皮肤被晒黑,这种
4、变异不可遗传的C生男生女决定于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D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可以根治9、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化石。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B一般而言,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C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D恐龙蛋化石是遗物化石10、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短毛和黄毛B豌豆的高茎和矮茎C穿山甲的爬行和天鹅的游泳D小麦的抗病和不抗倒伏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家蚕的发育要经过_、幼虫、_和_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叫_。
5、2、通俗地说,遗传是指_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_间和_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_和_而实现的。3、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_、遗物和_。_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4、青蛙被称为“农田卫士”。近年来青蛙的数量也在逐年减少,已有11种两栖动物列为世界濒危动物。你认为造成两栖动物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和_。5、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_和_差别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不一定永远都有利。(_)2、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近亲结婚的夫妇生的后代一定患病。(_)3、嫁接的关键是将接穗和砧木的形
6、成层紧密结合。(_)4、长颈鹿的长颈是由于取食树上高处的叶子而反复伸长的结果。(_)5、科学家通过推测,认为在原始海洋中形成了原始生命,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原始生命来自外太空。(_)四、实验探究(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1、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捕捉了100只菜青虫,每组50只,进行以下实验来探究生物保护色的作用:组别甲组乙组实验材料菜青虫50只菜青虫50只生活环境与菜青虫体色一致的青菜叶上与菜青虫体色不一致的黄土堆上实验处理放入6只家鸽放入6只家鸽实验结果一分钟吃掉12只一分钟吃掉39只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生物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做_。(2)上述实验的变量是_。实验中设置甲组的
7、目的是_。(3)如果青菜叶上的菜青虫所处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菜青虫也可能被吃光,这说明_导致菜青虫原来的保护色失去保护作用,容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生存的机会大大降低了。(4)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_的结果。2、蛇类所捕食的动物种类很多,它们分布广泛。红纹滞卵蛇是我国湿地环境中常见的蛇类,体表具有“纵纹”和“斑块”两种花纹。“纵纹”类似于荷叶叶柄的纹路,而“斑块”纹则容易藏在芦苇、香蒲等植物叶丛的投影中。(1)蛇的消化系统组成与人类相似,其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是_。蛇属于肉食性动物,有同学提出问题:蛇的唾液与人的唾液所含消化酶相同吗?并设计了如下实验:试管唾液(2毫升)淀粉溶液肉碎屑
8、液适温现象1人唾液5毫升10分钟加碘液不变蓝2人唾液5毫升10分钟肉碎屑不被分解3蛇唾液5毫升10分钟A4蛇唾液5毫升10分钟B实验中的现象A最可能是_,B最可能是_。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蛇类唾液中_。这也能充分体现了_的生物学观点。(2)在以荷花为主要植物的湿地环境中,分布的红纹滞卵蛇可能以_花纹类型为主,这是长期_的结果,环境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3、草地贪夜蛾(图 1 所示)是入侵我国的农业害虫。(1)据图1可知草地贪夜蛾生活史与家蚕发育过程相似,均为_发育(填写“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草地贪夜蛾生活史_时期啃食庄稼,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最为严重。(2)生产中常用天敌对害虫的控害能力评
9、估防治效果。为评估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科研工作者进行了下列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注:控害能力数值越大表明天敌对该种害虫的防治效果越好)草地贪夜蛾幼虫龄期七星瓢虫的控害能力相对值1龄280.6532龄44.312由表1数据可知,七星瓢虫对_的防治效果更好。(3)科研人员进一步将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与七星瓢虫按表2所示比例组合,每种组合放置于相同规格的培养皿中、24小时后统计并综合A、B组数据,得到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的日捕食量,结果如图2所示。表2组别每个培养皿中草地贪夜蛾幼虫与七星瓢虫数量比例A组50:1100:1150:1200:1300:1400:1B组50:0
10、100:0150:0200:0300:0400:0 表2-A组中的七星瓢虫均需进行24小时饥饿处理,其目的是_。在有限的空间内,草地贪夜蛾存在一定的自然死亡及种内斗争,因此表2中设置B 组实验的目的是_。据图2可知,随着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密度的增加,七星瓢虫日捕食量的变化趋势是_。(4)七星瓢虫在捕食时也存在种内斗争及干扰。综合上述研究结果,采用七星瓢虫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生物防治,应考虑到_等因素,以达到最佳防控效果。4、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之所以在遗传学研究方面做出杰出贡献,与早期研究者相比,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恰当选择实验材料;巧妙设计实验方法;精确的统计分析。下图一是人体某细胞内的性染
11、色体组成,图二是改进的模拟“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的探究实验装置及操作步骤,表格是某班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请分析并回答问题:操作步骤:1.取两个密闭装置(小管下端透明,只能看到一粒弹珠),一个装白色弹珠20粒;另一个装白色与黑色弹球各10粒。2.将装置正立,摇匀。3.将装置倒立(如图)。4.记录下端看到的弹珠颜色组合。5.重复步骤2至4。共10次,统计组合出现的次数。弹珠颜色组合实验结果记录表:组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合计比例白白2635496575白黑8475614535(1)图一中该人的性别为_性,其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_。(2)图二中黑色弹珠模拟的是_。(3)在做统计数据分析时,为使
12、实验结果更准确可靠,对表格中各组的数据应该如何处理_。(4)小雅的父母均为天生的双眼皮,小雅为单眼皮(双眼皮由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a控制),那么小雅母亲的基因组成为_。小雅的父母准备再生一个孩子,请预测他们第二个孩子是双眼皮男孩的可能性是_。(5)在小雅的家族中假如一个性状总是由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那么,决定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染色体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分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
13、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详解】A白化病、色盲属于遗传病;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错误。B侏儒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造成的;呆小症是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造成的;新冠肺炎属于传染病,错误。C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少)是激素分泌异常症;色盲是遗传病;狂犬病属于传染病;错误。D白化病、色盲、血友病都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正确。故选D。2、D【分析】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
14、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详解】结合分析可知:“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单眼皮经手术变成的双眼皮 ”都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变异;而“有耳垂的夫妇生出无耳垂的孩子”是遗传物质变化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故选D。3、B【分析】1基因编辑,又称基因组编辑或基因组工程,是一种新兴的比较精确的能对生物体基因组特定目标基因进行修饰的一种基因工程技术或过程。2核移植是将供体细胞核移入除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后者不经过精子穿透等有性过程即无性繁殖即可被激活、分裂并发育成
15、新个体,使得核供体的基因得到完全复制的技术。以供体核的来源不同可分为胚细胞核移植与体细胞核移植两种。3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详解】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由于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使大肠杆菌表达出了人的胰岛素,故产生胰岛素的大肠杆菌使用到了转基因技术。故选B。4、C【分析】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
16、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详解】A植物的根、茎和叶与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和制造有关,属于营养器官,植物用根茎叶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所以,千佛手用叶繁殖幼苗属于营养生殖,A正确。BD无性生殖的优点是后代能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所以,千佛手用叶繁殖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子代数量多;新的幼苗能够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BD正确。C千佛手体内的有机物是由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而不是由根吸收的,根主要吸收水分和无机盐,C错误。故选C。 5、D【分析】
17、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详解】达尔文认为,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相一致,
18、是环境对蝗虫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D。6、D【分析】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一个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包含许多基因,基因才是控制性状的基本单位图中是染色体,是蛋白质,是DNA【详解】A是DNA,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A正确。B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为基因,B正确。C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C正确。D一个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D错误。故选D。7、A【分析】(一)陆生动物适于陆生的特点:(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2)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
19、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4)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爬行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详解】A防卫与躲避天敌的能力更强,与更适于陆地生活关系不大,A符合题意。BCD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皮肤表面覆盖角质鳞片,减少体内
20、水分蒸发;体内受精,且卵外有坚韧的卵壳,具有保护作用,都适于陆地复杂的环境,都是蜥蜴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8、D【分析】1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2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3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人体内每个细
21、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含有一对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而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者则发育成男性。4人类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该病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详解】A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A正确。B学生军训时晒黑皮肤都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B正确。C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
22、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可见,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父亲的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C正确。D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目前一般得不到根治,D错误。故选D。9、D【分析】本题考查化石作为生物进化证据的相关知识。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科学家们能够确定沉积岩地层和化石形成的年代,如果我们把地层比作一本书,一层又一层的沉积岩就好像书页,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好像书中的文字,它记载着地球的进化历史,也记载着生物的进化历史。因此,化石是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依据化石记录显示:
23、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这表明地球上的生物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发展变化的,其总的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详解】A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一般是具有骨骼、甲壳等的古生物能形成化石,不是所有生物,错误。B生物的进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越是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错误。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据,但并不是唯一的证据,如还有胚胎学证据 、比较解剖学证据和生物化学证据等,错误。D动物的遗物化石,往往是它们的排泄物或卵(蛋),因此恐龙蛋化石是遗物
24、化石,D正确。故选D。10、B【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详解】A狗的短毛和黄毛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B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属于一对相对性状,B符合题意。C穿山甲的爬行和天鹅的游泳不属于同种生物,故不属于相对性状,C不符合题意 。D小麦的抗病和不抗倒伏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1、受精卵 蛹 成虫 完全变态发育 【详解】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
25、发育。蝗虫的是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若虫(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发育。2、亲子 亲子 子代个体 生殖 发育 【详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中实现的。3、遗体 遗迹 生物多样性 【详解】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千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巨大价值,
26、生物多样性最直接的体现是物种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4、环境污染 水域面积缩减 【详解】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因此,青蛙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由于环境污染以及水域面积缩减等原因,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正在减少。我们应加大保护两栖动物生活环境的力度,同时禁止对它们乱捕滥杀。5、形态结构#生活习性 生活习性 【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胚后发育叫变态发育。【
27、详解】变态发育指动物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胚后发育叫变态发育。如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像蝗虫这样它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因此,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三、判断题1、正确【详解】生物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变异是不定
28、向的。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在基础。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由于生物生活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适应当时环境的变异未必适应将来变化了的环境,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不一定永远有利。故题干说法正确。2、错误【分析】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详解】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
29、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故题干说法错误。3、正确【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详解】嫁接时,被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题干说法正确。4、错误【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
30、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学说与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被恩格斯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详解】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
31、,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长颈鹿的进化是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题干说法错误。5、错误【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原始的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详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故错误。四、实验探究1、(1)性状(2) 菜青虫的生活环境 作
32、为对照 (3)环境的改变(4)自然选择【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1)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故生物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2)上述实验中,甲组是把菜青虫放在与菜青虫体色一致的青菜叶上,乙组是将其放在与菜青虫体色不一致的黄土堆上,变量是环境。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
33、对象组。本实验中,甲组是对照组,起到对照作用。(3)如果与青菜叶一致的那组菜青虫所处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菜青虫也可能被吃光,这说明 环境的改变导致菜青虫原来的保护色失去保护作用,容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生存的机会太太降低了,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环境的改变。(4)菜青虫体色与青菜叶一致,不容易被敌害发现,属于有利变异,菜青虫体色与黄土堆的颜色不一致容易被敌害发现,属于不利变异。所以,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达尔文认为,这是动物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2、小肠 加碘液变
34、蓝 肉碎屑被分解(或消失) 不含淀粉酶,含有蛋白酶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纵纹 自然选择 【分析】人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其中,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是进化的内因,环境对生物的进化起选择作用,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详解】(1)蛇的消化系统组成与人类相似,食物也主要在小肠中被消化吸收。蛇类唾液中缺乏人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却含有蛋白酶。在试管中加入2mL蛇的唾液和5mL淀粉溶液,一定温度下处理10分钟,加入碘液后试管中溶液变蓝色,原因是蛇类唾液中没有唾液淀粉酶,不能
35、分解淀粉。在试管中加入2ml蛇唾液和5ml肉碎屑,一定温度下处理十分钟,肉碎屑会被分解,说明蛇唾液中含有蛋白酶。蛇类属于肉食性动物,故其唾液中不会含有消化淀粉的酶,而是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2)“纵纹”类似于荷叶叶柄的纹路,而“斑块”则容易藏在芦苇、香蒲等植物叶丛的投影中。在以荷花为主要植物的湿地环境中,分布的红纹滞卵蛇可能以纵纹花纹类型为主,因为另一花纹类型的幼蛇在成长过程中容易被捕食而遭到淘汰。这说明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环境起了选择作用,决定进化的方向,这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点睛】掌握消化系统的功能及生物进化的内外因是解此题的关键。3、(1) 完
36、全变态 幼虫 (2)一龄幼虫(3) 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防止饥饿程度对实验的干扰 起对照作用 逐渐增加 (4)种内斗争【分析】(1)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1)据图1可知草地贪夜蛾生活史与家蚕发育过程相似,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草地贪夜蛾生活史与家蚕相似,据分析可知其幼虫期啃食庄稼,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最为严重。成虫几乎不食,主要交配繁殖,成虫长有翅,因此大大提高了其迁移扩散的能力。(2)七星瓢虫的控害
37、能力相对值1龄为280.653、2龄为44.312,据题干可知:控害能力数值越大表明天敌对该种害虫的防治效果越好。因此七星瓢虫对一龄幼虫的防治效果更好些。(3)七星瓢虫均需进行24小时饥饿处理,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个别七星瓢虫因吃饱原因,而不进食影响实验效果,排除饥饿程度这一变量的影响;设置B组的目的是形成以七星剽虫为变量的对照组,使得出的实验结论更准确;根据(2)可知七星瓢虫对一龄幼虫的防治效果更好,因此随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密度的增加,七星瓢虫日捕食量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加。(4)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生物防治,应考虑到种内斗争等因素,如果投放的七星瓢虫过多,会导致种内斗争等现象发生,使杀灭害虫的能力大
38、大下降。4、男 22条+X或22条+Y 含Y染色体的精子 求平均值(或求和) Aa 3/8(或37.5%) Y 【分析】(1)人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其中22对为男女所共有,称为常染色体;另外一对为决定性别的染色体,男女不同,称为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2)显性基因是指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通常用英文大写字母来表示;隐性基因是指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通常用英文小写字母来表示。(3)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则可以判断出子代出现的新性状为隐性性状。【详解】(1)男性的染色体为XY,女性的染色体为XX,图一中的性染色体有X和Y,则该人的性别是男性。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
39、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因此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22对+XY,能产生两种类型的生殖细胞,即含22条+X染色体的生殖细胞和含22条+Y染色体的生殖细胞。(2)男性的染色体为XY,女性的染色体为XX,则白色模拟的是含X染色体的生殖细胞(卵细胞或精子),黑色模拟的是含Y染色体的生殖细胞(精子)。(3)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多次实验。如果实验数据十分相近,则说明这个实验结果排除了偶然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应当求平均值或求和,能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可靠。(4)都是双眼皮的父母生下了单眼皮的小雅,说明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双
40、眼皮是显性性状。双眼皮由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a控制,则单眼皮小雅的基因组成是aa,其中一个a来自于母亲,一个a来自于父亲,又因为父母都是双眼皮,双眼皮由显性基因A控制,则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Aa。因此小雅的父母准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性是3/4,这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是1/2,因此第二个孩子是双眼皮,又是男孩的可能性是3/41/2=3/8(或37.5%)。(5)男性传给儿子的性染色体一定是Y,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因此假如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位于Y染色体上。【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文分析性状的显隐性,了解人体性染色体与性别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