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详解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同步练习试题.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552505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7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难点详解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同步练习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难点详解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同步练习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难点详解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同步练习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点详解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同步练习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同步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干冰 冰水混合物B火碱 清新的空气C盐酸 四氧化三铁D硬水

2、澄清石灰水2、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观察颜色B伸入燃着的木条C通入澄清的石灰水D通入紫色石蕊溶液3、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从化学视角对下列诗词的解释合理的是A“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说明石灰石只发生了物理变化C“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D“釜底抽薪”和“钻木取火”都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4、物质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表所示,其中碱性最强的是食物西红柿鸡蛋清胡萝卜西瓜pH4.04.47.68.04.95.25.25.8A西红柿B

3、鸡蛋清C胡萝卜D西瓜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D铁片在稀盐酸中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6、绘制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对应图中点M的物质是ANaNO2BN2O5CNaNO3DHNO37、以下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稀释浓硫酸C测定溶液pH值D干燥NH3气体8、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足量的锌、铁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等量的稀硫酸反应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C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D用等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是否用二氧化锰催化)A

4、ABBCCDD9、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波尔多液做杀菌剂B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苏打做发酵粉D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10、向一定质量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某溶液反应后,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与下图相符的是A铜锌合金中加入稀盐酸B锌中加入稀硫酸制取氢气C二氧化锰粉末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碳酸钠粉末中加入稀盐酸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2)餐后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的原理是_。(3)厨房的油锅不慎起火,可用来灭

5、火的简单易行的措施是_。(4)过度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酸化板结,改善这种现象的常用办法是_。(5)自行车支架表面刷漆,是为了防止铁制部件与空气中的_发生反应而生锈。2、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 (填字母序号)。A卧薪尝胆B釜底抽薪C火上浇油D煽风点火(2)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是指在高温条件下将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 “烧石成灰”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将_能转化为_能 。“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灰”遇水成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

6、,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_。3、水与溶液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1)家庭生活中常用净水器,净水器滤芯中可用_去除水中杂质。(2)在水中加入洗涤剂可以除去衣物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作用。(3)下表是碳酸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温度/203040506080100溶解度/g21.839.748.847.346.445.144.7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属于_物质(“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小东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若使烧杯中的溶液达到饱和,至少需再加入_g碳酸钠;升温至60时,烧杯中会出现的现象是_。20时,将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底部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

7、。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底部的粉末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填字母序号),该物质形成的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_。A氢氧化钠 B碳酸钙 C硝酸铵 D氯化钠(4)现有 两个反应,其反应规律和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类似,则Br2、C12、12三种非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_。4、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中的_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大气中_的含量不断上升。(2)久置于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膜,白膜的主要成分是_。(3)铁生锈的主要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同时接触。5、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的许多问题都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

8、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下问题:(1)新鲜的鸡蛋是有生命的(行生命活动,同时细菌也易从气孔进入),小强用石灰水浸泡后,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鲜,原因是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溶物堵塞气孔的缘故,试用化学方程式表明原理_。(2)人体的胃中有少量的胃酸,它是由胃壁细胞分泌的,呈酸性,可以为胃蛋白酶提供一个最佳的酸性催化环境,促进对营养物质的消化胃酸过多的病人常常有胃消化不良、打嗝及胸口烧痛等,甚至连打嗝时也会有酸的胃液上逆到口中。治疗时可以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胃舒平,其原理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生锈的铁钉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后溶液也会变成浅绿色(_)2、将少

9、量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后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_)3、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_)4、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和石灰水,可用氯化铜溶液鉴别(_)5、粗盐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表面变湿冷凝(_)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黄铜中锌的含量(黄铜是铜锌合金),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请根据图示的实验过程和数据进行计算。(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_。(2)生产氢气的质量。(3)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 0.1%)2、化学兴趣小组想测定Cu-Zn合金中铜、锌的成分,小华称取10g该合金粉末于烧杯中,在粉末中连

10、续四次加入20g稀盐酸。每加一次盐酸,记录所得气体的总质量,实验数据如下,从下表数据分析:次数一二三四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生成氢气的总质量/g0.10.20.30.3(1)小华总共收集到氢气_g。第一次反应结束后,_反应完了(填化学式)。(2)求出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3)画出实验次数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关系曲线(在坐标图上标出必要的数据)。3、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的许多电子元件使用了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30g黄铜样品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生成氢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1)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g。(2)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

11、量分数。4、将13克的锌粒放入87.4克的稀盐酸中,当锌粒完全反应后:(1)最多可以放出多少克的氢气?(2)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5、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着落。为测定天问一号的某电子元件材料的黄铜合金(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10g黄铜粉末于烧杯中,将40g稀盐酸平均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10101010烧杯剩余物的质量(g)19.9629.9239.89m(1)m的值为_ g,完全反应后生产氢气的质量为_ g。(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

12、结果精确到0.1%)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请帮助他们完成提出问题(1)为什么生石灰(CaO)可做干燥剂?(用方程式表示)_。(2)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 全部是CaO 猜想二:是_;猜想三: 全部是Ca(OH)2 猜想四: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猜想五: 全部是CaCO3猜想六:是CaO和CaCO3的混合物猜想七: 是CaO、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实验探究 (1)取部分样品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明显放热现象(设水的质

13、量没有减少),结论:原干燥剂中不含_。(2)小婷向(1)所得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结论这包干燥剂中含有_(3)小洪同学另取少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得乳白色浊液,结论这包干燥剂中只有CaCO3。小梅认为小洪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小梅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呈_,得出猜想四成立。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_。2、为了探究CO2和H2反应的产物并测定m1克CO2和H2的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成探究,并回答问题。(查阅资料)CO2和H2在合适的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反应转化为CO

14、和H2O;白色无水硫酸铜吸水后变为蓝色。(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下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装置气密性良好,B、C、E中的试剂均足量,假设每一步生成的气体全部被反应完。实验前先通氮气一段时间,再进行测定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有:B装置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C装置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请写出C装置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写一个即可):_,D装置的作用是:_。(2)兴趣小组反思后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能确定 CO2和H2反应生成了CO,理由是_。(3)实验测得B、E装置增重的质量分别为m2、m3,则该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分数为:_。(4)下列因素会导

15、致测定结果偏小的是_。A先通质量为m1g的CO2和H2的混合气体,再点燃A、C处的酒精灯B先点燃A、C处的酒精灯,再通质量为m1g 的CO2和H2的混合气C实验结束后没有继续缓缓通氮气一段时间D混合气体中的CO2没有反应完,有剩余E.没有F装置-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A、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纯净物;清新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符合题意;C、盐酸中含有水和氯化氢,属于混合物;四氧化三铁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硬

16、水中含有水和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属于混合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B【详解】A、空气、氧气、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气体,不能通过观察颜色进行鉴别,不符合题意;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到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中,空气中无明显变化,氧气中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中木条熄灭,能够进行鉴别,符合题意;C、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只有通入二氧化碳的石灰水变浑浊,无法鉴别空气和氧气,不符合题意;D、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只有通入二氧化碳的石蕊试液变红,无法鉴别空气和氧气,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3、A【详解】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所以我们能闻到花草的清香,正确。B、烈火焚

17、烧若等闲,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金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错误。D、“釜底抽薪”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钻木取火”都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错误。故选:A。4、B【详解】A、西红柿的pH为4.04.4,小于7,显酸性;B、鸡蛋清的pH为7.68.0,显碱性;C、胡萝卜的pH为4.95.2,小于7,显酸性;D、西瓜的pH为5.25.8,小于7,显酸性。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5、C【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铁丝

18、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C符合题意;D、铁片在稀盐酸中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6、C【详解】观察图示坐标,M物质对应的横坐标为盐,说明M是盐类物质,再对应纵坐标来看,M物质中有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以上述两个依据对选项进行判断:A、物质符合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的特征,属于盐类物质,但是该化合物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不符合上述第二个依据,故A错误;B、物质不属于盐类物质,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不符合上述第一个依据,故B

19、错误;C、物质符合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的特征,属于盐类物质,且该化合物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符合上述两个依据,故C正确;D、物质不符合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的特征,不属于盐类物质,不符合上述第一个依据,故D错误;故选择C【点睛】7、D【详解】A、闻气体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味飘进鼻孔中,不能凑到瓶口去闻,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B、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C、测定溶液的pH值: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

20、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是浓硫酸能与氨气发生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符合题意。故选D。8、C【详解】A、锌与铁分别和稀硫酸反应时,消耗的硫酸一样多时生成的氢气量一定相等,锌比铁活泼,反应速率快,需要的时间短,故选项错误;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质量比是1:8,故选项错误;C、镁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镁元素的质量不变,故选项正确;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选项错误。故选:C。9、C【详解】A、波尔多液是用硫酸

21、铜、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的,是常用的农业杀菌剂,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铝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可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不符合题意;C、通常用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做发酵粉,而不是苏打,符合题意;D、铁粉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故可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不符合题意。故选C。10、A【详解】A、铜锌合金中加入稀盐酸,锌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固体质量会减少,当锌反应完后,固体质量不变且不为0,A符合题意;B、锌中加入稀硫酸制取氢气,固体质量不断减少至0,B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锰粉末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质量不变,C不符合题意;D、碳酸钠粉末中加入稀盐酸,固体质量不断减少

22、至0,D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1、(1)碳酸氢钠3(2)乳化油污(3)用锅盖盖灭(4)撒施适量的熟石灰(5)氧气、水【分析】(1)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氢钠;(2)餐后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3)厨房的油锅不慎起火,可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灭火;(4)过度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酸化板结,改善这种现象,可撒施适量的熟石灰,因为熟石灰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5)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自行车支架表面刷漆,是为了防止铁制部件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反应而生锈。2、(1)A(2) 热 化学 分解反应

23、 (3)增大氧气浓度【解析】(1)A、卧薪尝胆是指尝苦胆的味道,与燃烧无关,符合题意;B、釜底抽薪是指抽掉锅底的柴火,涉及柴火的燃烧,不符合题意;C、火上浇油是指在火上淋可燃物,涉及燃烧,不符合题意;D、煽风点火是指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帮助燃烧,不符合题意;故选A;(2)“烧石成灰”是指在高温条件下将石灰石转化为生石灰,能量转化过程是由热能转化 化学能;“石”转化为“灰”的反应是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灰”的成分是氧化钙,遇水成浆,发生氧化钙与水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使室外到空气流入,增大

24、了室内氧气浓度,导致火烧得更旺。3、(1)活性炭(2)乳化(3) 易溶 1.8 有晶(固)体或有粉末析出 A Na+、OH-、H2O (4)Cl2Br2I2【分析】(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净水器滤芯中可用活性炭去除水中杂质,故填:活性炭。(2)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以将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液滴随水冲走,利用的是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故填:乳化。(3)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20溶解度为21.8g,大于10g,属于易容物质,故填:易溶。若使烧杯中的溶液达到饱和,至少需再加入48.8g-47g=1.8g碳酸钠;升温至60时碳酸钠溶解度降为46.4g,烧杯中会出现的现象是有晶(固)体或有粉末析出,故填:易溶

25、;1.8;有晶(固)体或有粉末析出。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底部的粉末减少,说明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大,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因为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氢氧根离子、钠离子、水分子,故填:A;Na+、OH-、H2O。(4)Br2+2Nal=I2+2NaBr说明非金属性Br2I2,Cl2+2NaBr=Br2+2NaCl 说明非金属性Cl2Br2,则Br2、C12、I2三种非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Cl2Br2I2,故填:Cl2Br2I2。4、(1)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2)碳酸钙3(3)水蒸气和氧气(H2O和O2)【分析】(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26、气体,产生氧气,所以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能形成温室效应,所以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结果。(2)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久置于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溶液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这层白膜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3)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所以铁生锈的主要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同时接触。5、(1)CO2+Ca(OH)2=CaCO3+H2O(2)3HCl+Al(OH)3=AlCl3+3H2O【解析】(1)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

27、aCO3+H2O;(2)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治疗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胃舒平,即盐酸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Cl+Al(OH)3=AlCl3+3H2O 。三、判断题1、错误【详解】生锈的铁钉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后,铁锈中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会变成黄色,错误。2、正确【详解】硝酸铵和熟石灰生成硝酸钙、氨气和水,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故说法正确。3、正确【详解】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使叶色浓绿,该说法正确,故填:正确。4、正确【详解】氯化铜和稀盐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氯化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钙,产生蓝色沉淀,现象不同,可以区

28、分,故正确。5、错误【详解】粗盐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表面变湿,因为粗盐含氯化钙,氯化钙有吸水性,此过程属于潮解,故错误。四、计算题1、(1)65%(2)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x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2g。(3)设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 y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15.1%。【解析】(1)黄铜中的铜不和稀硫酸反应,只有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故滤渣的质量是黄铜中没有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即3.5g,锌的质量为10g-3.5g=6.5g,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2)见答案;(3)见答案。2、(1) 0.3 HCl (2)设该合

29、金中锌的质量为x答: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97.5%。(3)【解析】(1)根据表格可分析得出小华总共收集到氢气0.1g+0.2g+0.3g+0.3g=0.9g。第一次反应结束后合金仍有剩余,所以盐酸反应完了。(2)见答案。(3)描点作图,见答案。3、(1)0.2(2)解:设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x=9.8%答: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9.8%【分析】(1)由图可知,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2)见答案。4、(1)设最多可以放出的氢气的质量为x 故最多可以放出0.4克的氢气。(2)设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为y故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分析】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1)

30、见答案。(2)见答案。5、(1) 49.89 0.11 (2)解:设黄铜中锌的质量为x 所以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是答: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是64.3%。【解析】(1)第一次产生氢气10g+10g-19.96=0.04g,前两次一共产生氢气10g+20g-29.92g=0.08g,前三次一共产生氢气10g+30g-39.89g=0.11g。所以第三次加入后锌完全反应,且加入的稀盐酸未完全消耗。所以m=10g+40g-0.11g=49.89g。完全反应后生产氢气的质量为0.11g。(2)见答案。五、实验探究1、 CaO和Ca(OH)2的混合物 CaO CaCO3 Ca(OH)2微溶于水,加水搅拌,

31、也得乳白色浑浊液体 红色 密封 【详解】提出问题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猜想假设CaO可能部分变质为Ca(OH)2,所以猜想二:CaO 和Ca(OH)2的混合物。实验探究 (1)CaO加水放热现象明显,所以取部分样品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明显放热现象(设水的质量没有减少),说明原干燥剂中不含CaO。(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向(1)所得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干燥剂中含有CaCO3。(3)CaCO3是沉淀,加水并搅拌,得乳白色浊液,但是Ca(OH)2微溶于水,加水搅拌,也得乳白色浑浊液体,所以小梅认为小洪的结论不正确。由于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钙,氢氧

32、化钙溶液是碱溶液,碱溶液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呈红色,得出猜想四成立。拓展迁移生石灰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所以,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密封保存。2、 防止液体倒吸 在加热时,氢气也能与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并且A装置中没有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最后也进入E装置,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D 【详解】(1)C装置中,在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倒吸;(2)在加热时,氢气也能与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并且A装置中没有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最后也进入E装置

3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能确定 CO2和H2反应生成了CO;(3)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水和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E中增加的质量即为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则该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分数为=;(4)A、根据上述分析,E装置吸收的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未反应的二氧化碳,故先通质量为m1g的CO2和H2的混合气体,再点燃A、C处的酒精灯,对结果不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B、根据上述分析,结果不受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C、实验结束后没有继续缓缓通氮气一段时间,装置内还有二氧化碳剩余,没有全部被E装置吸收,结果偏小,故C符合题意;D、混合气体中的CO2没有反应完,有剩余,E装置增加质量小,结果偏小,故D符合题意;E、没有F装置,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能会进入D装置,结果偏大,故E不符合题意。故选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