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牧羊人》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孤独的牧羊人》音乐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孤独的牧羊人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音乐教案1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新课改形式下的这句话成了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也成了幼教界教育理念的一大主流。幼儿不感兴趣的事物,即使我们教师花的心思进行揣摩,那也只能算是灌输式教育模式,到头来仍是事倍功半的成效,且有悖于新纲要精神。 孤独的牧羊人以其有趣、形象的木偶为素材,通过欣赏木偶剧的形式,融音乐于剧情的发展中,让幼儿在欣赏木偶剧的同时,主动接受了音乐信息,潜移默化进入音乐氛围中,为音乐教育开启了另一种形式的门。 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处理,如:拎出音乐中诙谐有趣的“衬词”部分,进行细致分析,并赋予其角色形象,使音乐教育摆脱
2、以往听赏式的传统教育模式,符合大班幼儿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有助于音乐活动的开展。 1、能用不同的速度、音色表现歌曲中高音区和低音区两种不同音区的衬词分。 2、根据音符的高低位置,掌握衬词旋律,按角色的形象特点用相应的歌声演唱。 3、在学唱过程中体验师生合作的协调和快乐。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歌曲图谱、视频材料、钢琴、老山羊、小山羊图片; 一、播放音乐之声插曲do,re,mi营造音乐气氛 播放音乐,教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室,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调动气氛; 二、介绍剧情,观看视频材料 1、今天老师不仅给你们带来了好
3、听的音乐,还有一样好玩的东西呢! 2、教师出示木偶,提问:这是什么东西?知道它是怎么玩的吗?你们有没看过木偶剧? 3、教师介绍剧情:老师今天带来的这个木偶人是有个牧羊人,他个他的羊群老山羊和小山羊住在一个高高的山顶上,他没有朋友,觉得自己很孤单。但是他有一样爱好,就是喜欢唱歌,他的羊群们看到主人唱歌,也跟着唱了起来。他们的歌声非常好听,吸引了王子,登山的人们,旅店里的人,酒店里的人,小姑娘。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歌声吧。 4、播放视频,完整欣赏; 三、欣赏木偶剧,感知衬词旋律 1、完整欣赏后,提问:音乐里,唱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 2、你们的耳朵真灵,老师送你们两个大拇指。“来伊噢嘟”在这首音乐
4、里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衬词”。这首音乐里,好多地方都出现“来伊噢嘟”,那它们在每一个地方唱的都是一样的吗? 3、幼儿自由讨论,并尝试学一学; 4、播放两句衬词,让幼儿感受衬词的旋律; 5、幼儿模唱衬词,教师伴唱; 四、借助图谱,学唱衬词 1、老师还请来了五线谱和音符宝宝来帮助我们学习这些衬词。这五条线放在一起叫做五线谱,像豆芽一样的叫做音符。我们来跟它们打声招呼。 2、教师把这些音符请到了五线谱上,就能变出好听的音乐来。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音高。现在请你们猜一猜,位置高的音符唱的音乐高还是位置低的音符唱的高? 3、请你们比较这两张音符的位置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4、音符往上爬的我们叫它高音区
5、,它唱起来就像爬楼梯一样,一级一级往上爬。音符平过去的我们叫它低音区,唱起来像走路一样,平平稳稳的。 5、幼儿与教师一起做手势看图谱演唱一次。 6、这两句衬词分别表示赡养公公和小山羊唱歌的声音,请你们猜一猜哪句是老山羊唱的,哪句是小山羊唱的?为什么? 7、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老山羊老了,嗓子会发出怎么样的声音?小山羊呢? 8、用不同的速度、音色来表现衬词 A、高音区小山羊 B、低音区老山羊 9、观看视频,并模仿一下老山羊和小山羊的声音。 10、请孩子们到钢琴旁边,分别学习老山羊和小山羊的声音,男孩子当老山羊,女孩子来当小山羊,并请个别幼儿模倡; 五、师幼合作表现衬词,体验师生合作的乐趣。 1、小朋
6、友们刚刚唱得特别棒,老山羊的声音都表现出沙哑、粗重、慢吞吞的样子,小山羊也表现出欢快、明朗、悦耳的样子了。下面老师请你们跟老师来合作,你们唱衬词的地方,老师来唱牧羊人的声音。 2、播放视频,师幼合作演唱歌曲; 3、有些小朋友还不知道地方是牧羊人唱的,哪些地方是羊群们唱的,不要紧,老师也请来了五线谱和音符宝宝来帮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4、出示音乐图谱,请幼儿找出老山羊和小山羊演唱的地方,并贴上相应的图片; 5、教师当牧羊人,男孩子当老山羊,女孩子当小山羊,一起演唱歌曲; 六、结束部分。 1、牧羊人现在还孤单吗?为什么? 2、教师小结:牧羊人再也不孤单了,因为他不仅有羊群们陪他一起唱歌,还有我们
7、小朋友跟呢。现在老师请你们跟牧羊人一起表演吧。 播放音乐,教师摆弄木偶,幼儿边唱,边随意做动作,出活动室。 歌曲孤独的牧羊人选自堪称经典之作的影片音乐之声。音乐以木偶为主要线索,贯穿始终,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各种形象,并通过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来提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情趣。 这首音乐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它的衬词部分,诙谐、有趣,又朗朗上口,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从幼儿角度出发,木偶剧的欣赏恰好是“投其所好”,木偶剧间接成为一种教学手段。从教师角度出发,要剖析音乐内部结构,找出幼儿的兴趣点衬词进行模仿、创造,并帮助和引导他们领悟到音乐的深层结构(这首音乐表现的是牧羊人和羊群们之间的事情),挖掘幼儿
8、的兴趣所在,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主动接受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生出新的课题。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揣摩,孤独的牧羊人向幼儿展示的是一幅富有童趣的画面:一个孤独的牧羊人,通过自己那清脆而嘹亮的歌声吸引了王子、登山人、旅店里的人、喝酒的人、小姑娘等。为什么他的歌声能达到这种效果呢?就是因为他的羊群们为他的歌声进行了伴唱,这句是其中的衬词部分。于是对衬词的学习便成了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 单单学习衬词的演唱,形式过于单一,再继续深入挖掘其教材,我们会发现,原来可以赋予衬词相应的角色形象老山羊的歌声和小山羊的歌声。从两种形象其自身的形象特征出发,以声音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对音乐理解的升华部分。让幼
9、儿在学习掌握衬词演唱的基础上进一步创生出新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教师的“指点迷津”了。 从幼儿的情感体验来分析,与教师合作完成一样东西,便是一次愉快的体验,由此也可以达到师幼互动的良好氛围。“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必要的,师幼师幼合作演唱歌曲,也将成为歌唱艺术中不容忽视的一种手段。 以上便是本人对此活动教材的粗浅分析,并在基础上做的一些艺术处理。可能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小百科:牧羊人所谓牧羊人就是放养羊的人,电影牧羊人 孤独的牧羊人音乐教案2 一、预设目标 1、继续欣赏乐曲,体会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了解乐曲基本的节奏型,能够看指挥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感受集体合
10、作演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一)知识准备: 1、幼儿已经有了牧羊的概念,了解牧羊人。 2、幼儿已经熟悉这首乐曲的旋律。 (二)物质准备: 1、音乐孤独的牧羊人。 2、自制打击乐图谱、乐器标记图。 3、打击乐器若干(碰铃,圆舞板,铃鼓,沙锤)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完整的欣赏乐曲孤独的牧羊人一遍。 提问: 1、前两天我们一起听了一首曲子,谁还记得叫什么名字?孤独的牧羊人。 2、孤独的牧羊人在放牧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的羊群里有大羊有小羊,刚到山坡下,他的羊看到青草一下子都跑了,大羊跑,小羊追,牧羊人这下可着了急,为什么呢?他怕羊跑丢了,于是他拿着牧羊
11、鞭连忙追过去,你们猜他追上了没有?)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看图谱学习节奏儿歌,并分组通过肢体动作练习节奏型。 1、看图谱,读儿歌熟悉节奏型。 、教师示范看图谱读节奏儿歌。 前奏:做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拿起鞭子的准备动作。 A段:(重复1遍) 大 羊 大 羊 | 向 前 奔 跑 | 小羊小羊 小羊小羊 | 快 快 追 0 | 大 羊 大 羊 | 向 前 奔 跑 | 小羊小羊 小羊小羊 | 追 0 0 | B段: 我 是 | 牧羊 人呀 | 挥 起 | 小皮 鞭0 | 我 是 | 牧羊 人呀 | 挥起 小皮 | 鞭0 0 | 间奏:做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拿起鞭子的准备动作。 A段:(重复1遍
12、) 大 羊 大 羊 | 向 前 奔 跑 | 小羊小羊 小羊小羊 | 快 快 追 0 | 大 羊 大 羊 | 向 前 奔 跑 | 追呀追呀 追 上 | 了 0 0 | 、看图谱练习读节奏儿歌。 师:我知道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小朋友,那你们可以帮他一起追他跑掉的羊吗。牧羊人说了,只有学会了这首儿歌,才可以啊。你们有没有信心把儿歌用最快的时间学会。我们来试一试。 、听音乐练习读节奏儿歌。 师:加上音乐来一次好不好? 2、分组练习用肢体动作打节奏。 、一起确定4种角色的身体动作。 师:我来看一看图谱上有大羊、小羊、牧羊人、和挥皮鞭,现在我们要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大羊,小羊,牧羊人和皮鞭,比如大羊可以用拍腿动作
13、来表现,谁来说一说小羊用什么动作?牧羊人用什么动作?挥皮鞭用什么动作?好的我们一起说着儿歌试一试。 、分组尝试边听音乐边打节奏。 师:好我们现在分成四组,大羊组,小羊组,牧羊人组和挥鞭组,到谁的时候谁做动作。 (三)、根据音乐形象选配乐器并分组进行演奏 1、根据音乐形象选配乐器 师:终于追上了,牧羊人要庆祝一下,你们瞧他还带来了乐器呢,看看都有什么? (碰铃、圆舞板、铃鼓、沙锤、) 师:大羊,小羊,牧羊人和挥鞭分别应该用哪种乐器演奏呢?谁来说一说? (教师综合幼儿建议在图谱上贴上相应的乐器图片,并一起尝试。) 2、分组进行乐器演奏练习 幼儿自由选择乐器。 分组练习运用乐器看图谱练习演奏。 3、
14、尝试看指挥分组演奏乐曲 教师跟随音乐指挥,幼儿看指挥集体演奏。 活动延伸: 师:牧羊人说今天他一点也不孤独因为有小朋友们为他演奏,他的大羊和小羊也为他跳舞呢,他还说演奏时再可加入一种乐器会更好听,你们猜猜是什么乐器,好的,下一次我就把它带来跟小朋友一起演奏好不好? 孤独的牧羊人音乐教案3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大意,尝试唱歌曲中衬词部分,感受歌曲活泼诙谐的风格。 2.理解“孤独”,知道在孤独时,可采取唱歌等积极的方法使自己和别人快乐。 3.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音乐视频、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引出歌曲 组织幼儿听歌曲叨来咪做律
15、动,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吗?” 师:这首歌曲是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他是一部和音乐有关的电影,里面还有很多好听的歌曲,如孤独的牧羊人。 (二)完整欣赏歌曲,感知歌曲的旋律、演唱速度及衬词的活泼诙谐 1.播放视频,介绍歌曲名称孤独的牧羊人,让幼儿理解“孤独”的意思。 师:那你们知道“孤独”是什么意思?(寂寞、一个人、没有朋友、很忧伤、很可怜)那我们现在来听一下孤独地牧羊人这首歌曲,看看歌中的牧羊人是不是像小朋友说的那样?播放视频,听了这首歌后,你认为他是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吗?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 2.完整欣赏歌曲,引导幼儿从歌曲的旋律、演唱的速度及演唱方式等方面感受音乐性质,理解“牧羊人
16、”不是孤独的,而是快乐的。 没听出来,没关系,我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一个牧羊人感觉自己特别孤单,就来到山顶上唱歌“来咿噢都来咿噢都来咿噢”,歌声嘹亮,城里的人们在远处就听到了这好听的声音,这时候城边的王子、挑扁担的农民、餐桌旁的人们、喝啤酒的人们都听到了他的歌声,这时一个小姑娘和她的妈妈听到牧羊人的歌声后,也用相同的歌声回应他。 现在咱们再来听一遍歌曲,但是是有任务的哦。你认为歌曲什么地方最有趣、好玩?(衬词“来咿噢都来咿噢都来咿噢”、低音处、唱歌中声音等好玩。)为什么?好像在做什么事?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教师示范演唱衬词“来咿噢都来咿噢都来咿噢”部分,请幼儿跟着学唱。进一步体验歌曲活
17、泼诙谐的风格。(为下一个环节的对唱作好准备) (三)出示相应的图片,分段欣赏歌曲,知道快乐的方法 1.欣赏歌曲第一段。师随音乐贴牧羊人等图片,画图谱,引导幼儿跟唱衬词。 提问:这个牧羊人到底是孤独的还是快乐的?(快乐的)他用什么方法使自己和别人快乐的?(通过歌声将所有人都吸引过来,用歌声给自己带来快乐) 2.欣赏歌曲第二段。师随音乐贴王子、农夫、餐桌、啤酒图片,引导幼儿看图谱跟唱衬词。 提问:牧羊人的歌声都把谁吸引过来了?他们都听到了什么歌声? 3.欣赏歌曲第三段。师随音乐贴小姑娘、妈妈图片,引导幼儿看图谱跟唱衬词。 提问:谁用歌声回应了牧羊人?怎样唱的? 4.小结。 你在孤独的时候,除了唱歌
18、还会用什么和他不一样的方法,使自己和别人快乐呢? (引导幼儿说出:可以开玩笑、看漫画书、看电视、跳舞、找好朋友聊天、玩游戏等多种方法来排除孤独。) 5.播放歌曲,师幼边唱边跳,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曲,做一个快乐的牧羊人吧?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
19、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孤独的牧羊人音乐教案4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体验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了解乐曲基本的节奏型,能够看指挥用打击乐器为乐曲配伴奏。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重点难点 欣赏乐曲,体验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环境与材料 1、幼儿已有了牧羊的概念,了解牧羊人。 2、播放这首乐曲,使幼儿熟悉旋律。 3、自制大乐谱,大羊、小羊、牧羊人、牧羊鞭图片若干。铃鼓、镲、双响筒、碰铃、三角铁。 4、音乐录音带。 重点指导 了解乐曲基本的节奏型 一次备课 一、看图讲故事 教师结合音乐,边摆图片边讲故事(图片摆放格式按乐谱的格式):
20、1-2小节:“草地上走来四只羊。熟悉舞蹈音乐及动作结构,学习跟随音乐跳集体舞。教师讲完这一句话之后,边哼唱1-2小结的旋律,边在大乐谱上每拍摆一个大羊图片,并试着拍一拍。 3-4小节:草地上又走来七只小羊。教师讲完这一句话之后,边哼唱3-4小结的旋律,边在大乐谱上相应的位置,每半拍摆一个小羊图片。 5-6小节:同1-2小节。 7-8小节:同3-4小节。 9-10小节:牧羊人大步走来。教师讲完这一句话之后,边哼唱9-10小结的旋律,边在大乐谱上相应的位置,每拍摆一个牧羊人的图片。 11-12小节:牧羊人挥舞着鞭子。教师讲完这一句话之后,边哼唱11-12小节的旋律,边在大乐谱上相应的位置,每拍摆一
21、个牧羊鞭的图片。 13-14小节:同9-10小节。 16-17小节:同11-12小节。 18-20小节:同1-4小节。 21-23小节:同5-7小节。 24小节:牧羊人挥舞着鞭子,把大羊、小羊赶到了一起。教师讲完这一句,边哼唱24小节的旋律,边把牧羊人、牧羊鞭、大羊、小羊的图片摆在24小节相对应的位置上。 二、配乐器 教师启发幼儿根据音乐形象选配乐器。 三、演奏 1、在教师的指挥下看图谱演奏。 2、请幼儿做指挥,进行演奏。 反思 歌曲孤独的牧羊人选自堪称经典之作的影片音乐之声。音乐以木偶为主要线索,贯穿始终,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各种形象,并通过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来提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情趣。
22、这首音乐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它的衬词部分,诙谐、有趣,又朗朗上口,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从幼儿角度出发,木偶剧的欣赏恰好是“投其所好”,木偶剧间接成为一种教学手段。从教师角度出发,要剖析音乐内部结构,找出幼儿的兴趣点衬词进行模仿、创造,并帮助和引导他们领悟到音乐的深层结构(这首音乐表现的是牧羊人和羊群们之间的事情),挖掘幼儿的兴趣所在,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主动接受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生出新的课题。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揣摩,孤独的牧羊人向幼儿展示的是一幅富有童趣的画面:一个孤独的牧羊人,通过自己那清脆而嘹亮的歌声吸引了王子、登山人、旅店里的人、喝酒的人、小姑娘等。为什么他的歌声能达到这种
23、效果呢?就是因为他的羊群们为他的歌声进行了伴唱,这句是其中的衬词部分。于是对衬词的学习便成了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 单单学习衬词的演唱,形式过于单一,再继续深入挖掘其教材,我们会发现,原来可以赋予衬词相应的角色形象老山羊的歌声和小山羊的歌声。从两种形象其自身的形象特征出发,以声音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对音乐理解的升华部分。让幼儿在学习掌握衬词演唱的基础上进一步创生出新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教师的“指点迷津”了。 从幼儿的情感体验来分析,与教师合作完成一样东西,便是一次愉快的体验,由此也可以达到师幼互动的良好氛围。“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必要的,师幼师幼合作演唱歌曲,也将成为歌唱艺术中不容忽视的一种
24、手段。 以上便是本人对此活动教材的粗浅分析,并在基础上做的一些艺术处理。可能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孤独的牧羊人音乐教案5 一、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感受乐曲诙谐、轻快、活泼、生动的情绪。 2、通过为歌曲创设情景,表现童话般的意境,初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想象和表演能力。 3、体验美国乡村歌曲的唱法,了解音乐剧的知识。 二、教学难点: 可以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歌曲不同的情绪。 三、教具准备:磁带 CD PPT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a、听do re mi踏步拍手进教室。 b、练声曲:do re mi 师:同学们,do re mi fa sol la
25、si是我们的音乐小伙伴,一起来唱一唱“do re mi”,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符,一起唱起来吧! (学生演唱do re mi ) 2、欣赏孤独的牧羊人 a、导入: 师:真棒!哪个同学知道这首歌曲是哪部电影的插曲呢? 生:音乐之声。 师:对!它是一部非常著名的美国电影,由同名音乐剧改编,曾一举荣获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音响等五项大奖!那它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生:家庭教师和七个孩子的故事 师:说的很好!这是一个发生在奥地利的真实故事,善良美丽的见习修女玛丽亚,来到退役海军军官特拉普上校家担任家庭女教师,她通过音乐及生动的教育方法,对7个调皮的孩子进行启发及熏陶,终于使七个孩子
26、对她产生深厚的感情,同时也赢得了特拉普上校的爱情。刚才同学们所听到的这首哆来咪就是这名女教师与那7个孩子所演唱的。 2、初听: 师:很好!那就一起来欣赏这首孤独的牧羊人,边听边想想,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诙谐,幽默,欢快。 师:真好!那在影片中,它描写的是什么故事呢? 生:玛利亚和孩子们一起在做木偶戏表演。 1、复听: 2、师:真聪明!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精彩的表演吧! 再想想歌曲中最吸引你的是哪几句? *观看影片中木偶戏的片断 生: “来咿噢嘟。”一会儿高音,一会儿低音。 师:你可以简单的模仿一下吗? (学生模仿真假声的交替唱) 师:非常好!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27、 (学生拍手唱衬词) 师:好极了!其实这是一种叫作“蓝色约德尔”(yodel)的乡村歌曲唱法。 它的特点是真声、假声不断的交替,一会儿高八度,一会儿低八度,形成了一个奇特的音响效果,让人觉得特别有趣。 我提议我们一起来为这段木偶戏配音,唱一唱这几句,好不好? 生:好! *一边观看木偶戏,一边唱一唱最有趣的几句。 4.学习歌词: 师:那木偶戏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为什么叫他孤独的牧羊人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朗读PPT第一段歌词) 生:只有他一个人在唱歌。 师:恩,那后来呢?他的心情有没有发生变化? (朗读PPT第二段歌词) 生:欢快!不孤独了,因为有许多的人都在听他唱歌了。 师:很好!让我
28、们再看下去。 (朗读PPT第三段歌词) 5.了解歌曲旋律: 师:我们也来做一回快乐的牧羊人吧。一起来唱一唱歌曲的第一段。 *学唱歌曲的第一段。 6.再听孤独的牧羊人表演全曲 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不同的段落,听听看全曲主歌部分一共有几段? 三、小结,下课。 师:同学们,我们的音乐之旅就快接近尾声了。在今天的旅途中,你们学到了哪些本领呢? 生:了解了音乐剧 师:修女玛丽亚用音乐唤起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以及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如果你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那么你一定能成为一个最快乐的人! 让我们唱着do re mi结束今天的音乐之旅。 (唱着do re mi,离开教室) 孤独的牧羊人音乐教案6 教学目标
29、1、欣赏乐曲,体验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了解乐曲基本的节奏型,能够看指挥用打击乐器为乐曲配伴奏。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重点难点: 欣赏乐曲,体验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环境与材料: 1、幼儿已有了牧羊的概念,了解牧羊人。 2、播放这首乐曲,使幼儿熟悉旋律。 3、自制大乐谱,大羊、小羊、牧羊人、牧羊鞭图片若干。铃鼓、镲、双响筒、碰铃、三角铁。 4、音乐录音带。 重点指导: 了解乐曲基本的节奏型 一次备课 一、看图讲故事 教师结合音乐,边摆图片边讲故事(图片摆放格式按乐谱的格式): 12小节:草地上走来四只羊。教师讲完这一
30、句话之后,边哼唱12小结的旋律,边在大乐谱上每拍摆一个大羊图片,并试着拍一拍。 34小节:草地上又走来七只小羊。教师讲完这一句话之后,边哼唱34小结的旋律,边在大乐谱上相应的位置,每半拍摆一个小羊图片。 56小节:同12小节。 78小节:同34小节。 910小节:牧羊人大步走来。教师讲完这一句话之后,边哼唱910小结的旋律,边在大乐谱上相应的位置,每拍摆一个牧羊人的图片。 1112小节:牧羊人挥舞着鞭子。教师讲完这一句话之后,边哼唱1112小节的旋律,边在大乐谱上相应的位置,每拍摆一个牧羊鞭的图片。 1314小节:同910小节。 1617小节:同1112小节。 1820小节:同14小节。 21
31、23小节:同57小节。 24小节:牧羊人挥舞着鞭子,把大羊、小羊赶到了一起。教师讲完这一句,边哼唱24小节的旋律,边把牧羊人、牧羊鞭、大羊、小羊的图片摆在24小节相对应的位置上。 二、配乐器 教师启发幼儿根据音乐形象选配乐器。 三、演奏 1、在教师的指挥下看图谱演奏。 2、请幼儿做指挥,进行演奏。 活动反思: 上本课时,我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唤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和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表现欲。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同时,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
32、美感人,以美育人。 通过和学生一道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如:旋律模唱、体态律动、情景表演等形式,让大家在举手投足、分工合作演奏、创造性表演中鉴赏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让学生在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获得审美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获得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本课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整体构思清楚,能从不同角度设计、穿插多种学习活动,最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2、注重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出发,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倡个性张扬。在愉悦的学习气氛中体验、表现和享受音乐,提高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并获得心灵
33、感悟和情感体验。 3、积极构建民主、开放、合作的教学模式,采用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感受教学的民主性。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感受美、表现美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不足的是: 1、本课的主要目的在于感受乐曲的幽默和约德尔调的风格,所以拓展时选择影片中具有活泼快乐情绪的音乐进行欣赏,让学生感受这样的情绪,逐步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如果能找到更多的约德尔调的歌曲作为拓展欣赏曲目,效果会更好些。 2、课堂容量较大,有些环节学生探究的不够深入。 孤独的牧羊人音乐教案7 教学目标 1、能情绪愉快地用不同速度,不同音色表现歌曲中衬词部分,并能按不同角色
34、的形象,用相应的歌声演唱。 2、在学唱过程中体验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协调与快乐。 教学准备 1、电视机、影碟机、电影音乐之声片断。 2、录音机、孤独的牧羊人音乐伴奏带。 3、牧羊人图谱一张 教学过程 (一)听牧羊人音乐,自由用各种动作跳进活动室。 (二)看录像,了解歌曲内容,引起学唱兴趣。 1、听了刚才的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2、第二次听有歌词的音乐一遍。你知道她在唱什么吗?不过有一句我们可以先来学一学,它是这首歌的衬词。 3、根据图示学唱衬词部分。 (三)欣赏歌曲,并初步学唱衬词。 (四)出示图片,教师教唱歌曲。引导幼儿在回答中理解歌词,根据幼儿回答,教师歌词,并学唱歌曲 1、图片上的人是谁
35、?它在什么地方? 2、他在干什么? 3、又有谁来了? (五)对不同角色的衬词部分进行处理。 1、引导幼儿用不同音色演唱衬词 (1)牧羊人在很高的地方唱歌,你觉得他的声音应该怎么样? (2)老山羊年纪一大把,它唱起歌来会怎么样? (3)小山羊最可爱了,它的声音我们也来学一学 2、以游戏形式,分角色演唱衬词部分。 (六)即兴打击乐演奏,充分感受乐曲旋律。 今天我们又唱又跳,又看录像又打击乐器,这首好听的歌曲就叫做孤独的牧羊人。 孤独的牧羊人音乐教案8 活动目标 注意倾听录音音乐、教师演唱、观看电影资料、自己演唱等方式,感知、分辨牧羊人“唱歌”中独唱、齐唱、合唱的不同。 理解“孤独”,知道在孤独时,
36、可采取唱歌等积极的方法使自己和别人快乐。 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性质,尝试唱歌曲中衬词部分,通过和教师对唱,进一步感受衬词的重复和趣味,体验歌瞳活泼、诙谐的风格。 活动准备 手提电脑、采集的“孤独牧羊人”录音和电影资料。 在此之前,最好幼儿已学过简单的两部合唱歌曲,有初步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歌曲 (1)你们知道“孤独”是什么意思?你们有过孤独时候吗?在什么时候会感到孤独呢? (2)“牧羊人”是干什么的?在哪儿放羊? 教师通过问题帮助幼儿提取自己的已有经验来理解“孤独的牧羊人”是怎样的?引导幼儿说出是“寂寞、一个人、没有朋友、很忧伤、可怜”。 (3)教师引导说:“今天老师给你们欣赏一
37、首歌曲,名字就叫孤独的牧羊人。你:门_仔细听听看,这个牧羊人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为什么?” 二、完整地欣赏歌曲孤独的牧羊人 (1)“听了这首歌,你们认为他是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吗?你是从那里听出来的?”教师引导幼儿从歌曲的旋律、演唱的速度、演唱者人数等方面感受出“牧羊人”不是孤独的,而是快乐的。 (2)欣赏歌曲录音:“你认为歌曲什么地方最有趣、好玩?学一学。为什么?好像在做什么事?”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感受最好玩的地方:衬词“来咿噢都来咿噢都来咿噢”、低音处、唱歌中声音等好玩。 (3)教师先演唱衬词“来咿噢都来咿噢都来咿噢”部分,接着请幼儿跟着学唱。满足幼儿对此部分演唱的需要。同时进一步体验其幽
38、默性。也为下一个环节的对唱做好准备。 三、教师用中文完整地演唱歌曲 (1)教师演唱前引导:“这个牧羊人到底是孤独的还是快乐的,这首歌里说的是什么呢?现在老师用中文来唱,你们仔细听歌词,说的和你听到的感受是一样的吗?” (2)教师演唱后引导幼儿讨论: 他快乐吗?他用什么方法使自己和别人快乐的?引导幼儿说出:通过歌声将所有人都吸引来,用歌声给自己带来快乐。 你在孤独的时候,除了唱歌还会用什么和他不一样的方法,使自己和别人的快乐呢?引导幼儿说出:可以开玩笑、看漫画书、看电视、跳舞、找好朋友聊天、做游戏等多种方法来排除孤独。 (3)教师用中文与幼儿完整地对唱歌曲。教师唱歌曲叙述部分,幼儿演唱衬词“来咿噢都来咿噢都来咿噢”部分。 四、再次完整地欣赏歌曲,用英文演唱 (1)教师在欣赏歌曲前引导:这首歌曲有多人在唱,从头到尾唱的都是一样吗?你能听出有几种唱法? (2)教师在欣赏歌曲后引导:什么叫二重唱?哪个地方是二重唱? (3)教师分别让幼儿欣赏齐唱和合唱部分请幼儿分辨,感知、体验二者的差异。 五、欣赏电影 音乐之声中孤独的牧羊人的片段。 观赏音乐之声中孤独的牧羊人的片段。幼儿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活泼和幽默的风格。第 30 页 共 3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