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上语文《江南》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三【一等奖】.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848743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一上语文《江南》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三【一等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一上语文《江南》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三【一等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一上语文《江南》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三【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一上语文《江南》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三【一等奖】.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江南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认识“江、鱼、可、釆、莲、东、南、西、北”9个生字;认识“氵”和“艹”2个偏旁;认识“竖钩”,会写“可、东”2个字。(二)借助拼音把诗歌读正确,在创设的情境中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诗歌。(三)结合图片,了解釆莲情景,感受江南秀丽风光。二、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和鱼的图片。三、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整体感知1.图片引入,揭示课题。2.读课题识字:“江、南。”(1)指导读准“江”的后鼻音。(2)出示地图,认识长江。长江自西向东,流经我国好多个省市。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就是江南。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江南。(地图上出示“江南”位置)(3)引导学

2、生看偏旁猜字义(4)教师归纳:生活中有“氵”的字非常多,如“河、湖、海”等。生活中要用到水,我们洗澡要用水,我们去游泳,游泳池里也有水。以后小朋友们在遇到带有“三点水”的字时,可以猜猜这个字的意思一定和水有关。小结识字方法:汉字真奇妙,看它的偏旁就能大概知道它的意思。(5)回顾生活,认识“南”:说说你在哪里见过这个字?3.了解乐府。(1)播放音乐,学生聆听乐府诗歌演唱。(2)资料链接: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的一个官署。是专门收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所用。乐府收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简称“乐府”。4.正诗。这首诗在当时也是一首民歌,先来读一读歌词。(1)借助拼

3、音自由读。(2)小老师领读。(3)齐读。(二)境朗读中多样识字1.学习第一句。(1)多样识字,助力朗读。字源识字:釆。课件出示生字“采莲”。(指名读,齐读)学生理解“采”的意思。预设:组词(釆花)、换词(摘)、做动作出示字源,进一步认识“釆”字。组词:你釆过什么?(采花、采果子)直观识字:莲。莲也叫荷,莲不同的部位都有不同的名字。认图片,说一说。(出示图片)这一朵是( )。(莲花)这圆圆的、绿绿的是( )。(莲叶)还有长得像淋浴花洒的是( )。(莲蓬)看莲蓬里藏着什么呢?(莲子)还有长在水下的( )。(莲藕)(复现词语,看图朗读:莲花、莲叶、莲蓬、莲子、莲藕)认识草字头。大部分与植物有关的字都

4、是草字头。以后遇到带有草字头的字时,可以猜猜这个字的意思跟植物有关,如“花潭”等。组词识字:可(可是、可口、可以、可能)(2)朗读诗句,进入情境。(指名读、齐读)2.学习第二句。(1)出示图片,引导想象:假如你也是釆莲人,划着小船穿梭在莲叶间,你觉得莲叶怎么样?(2)引导学生读出莲叶美,人快乐。(3)齐读。3.学习第三句。(1)字源识字:鱼。在田田的莲叶间有一群快乐的小鱼在池塘里游来游去。(出示“鱼”字从图甲骨文汉字的演变过程)小结识字方法:汉字真有意思!很多字都是根据事物本身的样子演变而来的。(2)说话练习。小鱼们可能在做什么?引导小朋友展开想象加上动作做一做,再提供句式进行说话练习:鱼儿在

5、荷叶间( ),一会儿游到( ),一会儿游到( ),一会儿游到( )。(3)生活识字:东、南、西、北。这几个表示方位方向的生字不仅藏在我们的诗中,还藏在地图上(出示地图);还藏在我们的指路牌上(出示指示牌照片)。小结识字方法: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中还藏着很多很多的生字,等你去发现。(4)赛读,每组读一行比赛。(5)演读,男女生交换朗读和表演。4.配乐读诗,韵味无穷。(1)学习节奏:“小斜线”来帮忙找节奏,连起来“唱一唱”整首诗。(2)了解押韵:诗这么好听,秘密还藏在最后_个字里。古人在诗中用字特别讲究,韵母相同的字用在最后一个字,就叫押韵。(3)演读古诗。(三)书写指导,规范有趣1.出示生字并

6、组词:可、东。2.认识新笔画:竖钩。编儿歌理解:竖钩竖钩直直的,伸出脚丫向左钩。3.范写笔画,提示结构、笔顺。结构:“可”是半包围,“东”是独体字。笔顺规则: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教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4.练习巡视,个别指导。5.评价再练习:(1)笔画笔顺正确,(2)位置中间,(3)写好“竖钩、6.巩固生字:跟生字做“打招呼”游戏。(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结语:大家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把诗歌读得很有节奏和韵味,唱得好听。还认识了很多生字,学到了许多认字的小妙招,还学会写“可”和“东”,学到那么多本领!回家试着把古诗读或唱给家长听。附板书:3.江 南莲 鱼东南西北金木水火土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

7、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随文识字,认识“一、二、三、四、五”5个生字;联系旧知,借助简笔画,运用字理,认识“上、下”2个生字。(二)通过听读、跟读、自由读、带读、互读等形式,将儿歌的节奏读准确,读流利,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三)认识田字格,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执笔姿势和坐姿),会写笔画“横”和生字“一”。二、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包含微课)和生字卡片。三、教学过程(一)儿歌导入,引出课题1.播放儿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请学生说说刚才在儿歌里听到了哪些数字。2.揭示课题金木水火土:课文中的儿歌也有数字,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老师领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二)识字学词,理解意思1.学

8、习“一二三四五”。(1)出示图片,根据图片对应数字,并请学生用上量词,说说图画的内容。(出现图片内容:五只气球、三只鸭子、一轮红日、四支铅笔、二龙戏珠)(2)教师打乱数字,指名请学生把认识的数字找出来,并请学生做小老师带读数字。2.理解“金木水火土”。(1)课题是金木水火土,你能在儿歌中找到“金木水火土”吗?(请学生找到指一指)(2)你在生活中见过“金木水火土”吗?播放微课: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火的发现和利用对我们人类可是有巨大的意义呢!大约80万年前,人类就已经会使用燧石敲出火花了,但人最初与动物一样,对火是害怕的。后来,逐渐发现了火的好处被火烧烤过的动物的肉味道更鲜美,更容易咬碎吞下;食

9、物里的病菌和寄生虫也会被火杀死,肠道消化食物的时间大幅缩减,火让人的肠子进化变短;另外,有火的地方更能让人感觉到温暖;在夜里,人类还能借助火光寻找食物,躲避野兽的攻击呢。火的作用可真大!说说你从微课里听到了什么?总结微课:是啊,远古的人类因为学会了钻木取火,所以从吃生的食物开始学会把食物煮熟了再吃,“火”让我们人类的生活又大大迈进了一步呢!3.学习“天地分上下”。(1)(出示生字卡片:天、地)儿歌里藏着上一节课学过的两个字“天、地”,谁能找到这两位老朋友?(2)学习“上、下”。字源识字:上、下。看图(大地、绿树、小鸟、蚯蚓),用上“上”和“下”来说一说。(评价语:鸟在树上,蚯蚓在地下,上和下就

10、是相反的位置)4.理解“日月照今古”。(1)出示图片,找找“日”和“月”。(2)联系生活,请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时侯会用到“日、月”。说话练习:今天是几月几日,明天是几月几日,昨天是几月几日。教师总结:从古代到现代,太阳和月亮始终日夜交替,从不停歇。(三)趣味朗读,熟读成诵1.请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节奏读一读这首儿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师生合作读,同桌合作读,请同桌来展示朗读,全班同学评价。(四)培养习惯,学写汉字1.复习书写姿势:“一”这个数字很常见,我们的书写也要做到“三个一”。翻到书本第5页,再看一看,学一学(胸离桌子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2.学习握笔姿势:大拇指和

11、食指捏住笔;中指、无名指、小拇指轻轻靠在笔杆后;笔杆顺势靠在虎口上部。(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模仿,教师巡视纠正)3.读一读握笔姿势小儿歌:拇指食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指后面藏着,笔尖向前斜着,笔杆向后躺着。4.认识田字格。自我介绍:动画展示田字格,学生一边观察动画中红色闪烁的部分,一边倾听田字格的自我介绍。(我叫田字格。我中间的横线叫“横中线”,横中线把我均匀地分成上下两部分;我中间的竖线叫“竖中线”,竖中线把我均匀地分成左右两部分。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又把我分成“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四部分。)(1)请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2)用儿歌识记田字格,学生跟老师拍手读: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不顶格,不贴边,字儿舒服住里面。5.学习写好汉字“一”。(1)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特别关注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2)展示评价,二次练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