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教案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doc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30808717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园田居教案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归园田居教案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归园田居教案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园田居教案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归园田居教案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教学目标:1、解读田园风光构成的意境。2、解读诗人归田园前的心境解读诗人形像。3、简单了解陶诗的艺术风格。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学习方法:朗读、品读、比较、探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做一道选择题:如果大家走入社会有两条道路给你们选择1、做大官有名有利。2、做农民平平淡淡。同学们选择哪条路呢?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舍和得充满烦琐的人生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舍去又不断地得到。东晋著名文学

2、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和大家同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而且他为自己的选择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归园田居写于归隐后一年。其中包含了他对自己弃官归家的感想和思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二、作者简介陶渊明: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三、析题:文章和诗歌的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那么“归园田居”这个标题

3、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是“归”还是“居”?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请同学们看屏幕我们这节课就要了解的几个问题: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四、诵读1、听录音解决生字词理清大意。2、全班齐读。(重读“返”、“暧”和“暖”字很像、“吠”字容易写错)3、自由朗读:思考: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五、讨论鉴赏:1、从何而归?明确:官场。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这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明确:对官场

4、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请同学们打开优化方案128页。我们班哪个同学说话最大声的自告奋勇起来读给大家听好吗?2、为何而归?(1)本xingai田园。(2)由于官场的黑暗无自由无法实现抱负作者归隐田园为独善其身。思考: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明确:“羁鸟”是笼中的鸟;“池鱼”是池塘中的鱼。这二者的特点是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觉得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说明作者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以唤起人们对自由的向往。3、归向何处?明确:园田。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描述。明确:“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

5、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学生自由发挥)(参考:屋后榆柳树影婆娑浓阴覆地习习清风平息心中焦虑。眼前桃李芬芳弄姿堂前唤起心中欢欣。极目远眺炊烟融入暮霭侧耳谛听依稀听得犬吠鸡鸣。)小活动:假如你是某旅游公司的策划或导游,根据本诗你打算怎样向客人推介“乐陶陶农家游”这项服务?4、归去如何?明确:“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神”之感。作者是在写自己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和那种轻松、平和、喜悦之情。5、诗中用了什么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动静结合白描白描法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它要求画家只用白线勾描不着颜色不加渲染地勾画出物体的特征。描写景物采用白描法是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

6、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6、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要根据整首诗,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写作背景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六、小结:1、归天园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返朴归真”。“返朴归真”第一是“朴”处世要朴实不做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第二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这是我国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生活境界。2、艺术上一是用白描的手法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但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二是情景交融。“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

7、”八句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艺术境界。这是实境也许的确是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情景但更是心境陶渊铭内心追求那种恬静的生活情趣的物化实境与心境浑然一体、水乳交融。三是比喻生动形象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为“尘网”、“樊笼”把误入官场的人比作“羁鸟”、“池鱼”不仅形象贴切而且蕴含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四是语言朴素自然。如:“狗吠深巷中随手写来明白如话正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所言:“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第二课时七、品读、探究学习归园田居组诗中的另外四首诗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了解诗人的艺术情趣。(课前

8、印发诗歌资料发给学生阅读学习。)1.出示四首诗歌内容(多媒体2)。2.学生分组研读四首诗歌准备派代表发言交流学习体会。(研读重点由学生自己确定或内容情感、或艺术特色。)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注释】野外:这里指农村。人事:人际交往这里主要指与官场的来往。轮鞅(yng):鞅是拉车的皮带这里指车马。尘想:入世做官的想法。墟曲:即指村落。披草:拨开野草。我土日巳广:我开垦的田地一天天在扩大。霰(xin)小雪珠。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

9、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注释】南山:指庐山。兴:起床。理荒秽:即除杂草。归园田居(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注释】去:离开。浪莽:联绵词广大貌。试:这里作副词用初也偶也转意为“偶尔有一次”。榛:榛莽之榛泛指丛生的杂草荆棘。丘垄:坟墓。依依:隐约可辨的样子。焉:何。如:往。一世:三十年为一世。异朝市:市朝变迁。幻化、空无:佛教大乘教派的教义是空东晋佛教的六家七宗有本无宗、本无异宗、幻化宗、心无宗诗中四字是借用按原字义解释不

10、含宗教色彩。归园田居(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注释】策:策杖拄杖。遇:焦本作“可”。漉:过滤。滤掉酒糟。招近局:招近邻而成局。多人聚合欢饮称局。一说:局曲也近局指近邻。3.学生分组派代表发言交流学习体会。4.展示某小组学习成果用点评法研读归园田居(其三)。“种豆”代劳作之事;“南山下”点劳作之地;“草盛”杂草丛生;“豆苗稀”“草”、“苗”对举形不善经营之状更显乐此不疲之心。“晨兴”早起;“理荒秽”整刈野草;“带月”披着月光;“荷锄归”扛着锄头回家。三四两句中“晨”、“月”对举表明时间的推移写出了一天劳

11、作的大概情况。尤其第四句更是写出了一种漫步田塍、心满意得的情状。“道狭”道路狭窄;“草木长”草木牵衣归途难行;“夕露”晚间露水;“沾我衣”沾湿衣服。从五六两句我们可以感到田园的荒芜、环境的幽清和夜气的湿寒。“不足惜”不值得为“沾衣”懊恼;“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背自己归园田的心愿。夕露沾衣本使人不快然而诗人却言“不足惜”只要“愿无违”从而将自己摒离尘俗、躬耕自食、返归自然的心志和盘托出。这首诗语言质朴、平淡、自然将劳动的清新感受和山村月夜的静谧景致融为惬意出俗的意境记录着诗人参加劳动的情况和感受抒写了诗人脱离尘俗回归自然的闲适喜悦的心情。追问:能否结合归去来兮辞来分析归园田居(其一、其三

12、)?讨论、明确:归去来兮辞是诗人将归隐时所作是诗人的归隐宣言情感激切、兴奋其中所写田园生活是其美丽的憧憬;与归园田居(其一)相比归去来兮辞中所写归隐生活较为飘洒浮于现实之上。诗人描写的田园生活尤其是农田之事是作为士大夫的诗人的主观上的想象是并未亲历其中者对之的一种远距离的关照是一种审美的描绘而不是客观的写实。与归园田居(其一)相比后者是真实的田园生活弥漫着人间的烟火人间的生气。依依炊烟鸡鸣狗吠所写景物非常质朴、平淡营造的是宁静而不乏生机的意境作者也已身化于周围环境中。并且从归去来兮辞到归园田居诗人从理想的云端落到黑黑的泥土现实中的田园生活其实并不那么轻松闲适甚至有些贫乏艰辛(归园田居(其三)。

13、但归园田居(其一)所构造的宁静平和的意境氛围中却更可见出陶渊明的安贫乐道思想。(其它几首诗歌赏析交流略)5.小结: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通观五首官场污秽而终获补偿的欣慰;生活贫困却有亲朋的挚情;农事辛苦而得心灵的满足;人生短暂乃有人生真谛的彻悟;酒至畅怀物我皆已忘日月身边流。真个是“何陋之有”?这样诗人就把整个隐居生活不整个人生的乐趣

14、都包容到他浑厚汪洋的诗情中去了。这是一种高度的概括也是一种深刻的揭示。正是在这种同污秽现实截然对立的意义上归园田居达到了完美和谐的艺术意境开拓出一片“浩浩落落”的精神世界。6.探究了解诗人的艺术情趣。讨论、交流:能从归园田居组诗的学习中谈谈你所感受到的陶诗的艺术风格吗?小结:诗人描绘的是常景抒发的是真情阐释的是至理挑选的是“易”字。常景、真情、至理、“易”字这就是陶渊明的艺术情趣这就是陶渊明一生的艺术写照。八、播放田园风光的音乐画面(多媒体3)学生齐读诗歌收束课堂。九、布置作业:1.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特点。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其一)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拟古(其七)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和郭主簿(其一)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多媒体4)2.结合归园田居组诗、归去来兮辞饮酒谈谈你对陶诗感受最深的艺术特色。(700字左右。)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