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第一单元 第4课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第一单元 第4课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第一单元 第4课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1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A汉高祖 B汉文帝C汉景帝 D汉武帝解析:选D。解题流程:由上面图示可知正确答案为D。2下列关于宋代文臣与武将的地位对比,表述正确的是()A重武轻文 B重文轻武C地位相等 D随皇帝的喜好而变化解析:选B。宋朝吸取隋、唐及五代十国兴衰的经验教训,为防止藩镇割据,逐渐削弱武将军权,而重用文官,故B项正确。3“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这段材料可能出自()A新唐书 B资治通鉴C元史 D明史
2、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咨询机构。这一现象出现在明朝,故选D。4关于设立军机处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A加强了君主专制B提高了决策的民主性C巩固了中央集权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解析:选B。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专制,和民主性背道而驰。5阅读下列材料: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熹朱子语类请回答:(1)据材料分析是哪个朝代采取的什么措施?(2)这些措施给该朝代带来了什么影响?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和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首先据材料信息“兵”、“财”、“收”等判断出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
3、施,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宋朝;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2)影响:一方面,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的安定,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另一方面,导致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出现。一、选择题1(2012惠州高一上学期质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诗词中提到的四位皇帝都()A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不同程度地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C吸取农民起义教训,休养生息D大力抑制土地兼并,戒奢从俭解析:选B。这四位皇帝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A是指秦始皇;C符合唐太宗;D也应指唐太宗;秦始皇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汉武帝利用中朝制度、唐太宗利用三省六
4、部制、宋太祖利用三司这些举措,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B是正确答案。2从秦汉到明清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消除B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C地方机构权力的加强D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弥合解析:选B。从秦汉到明清中央机构的变化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A、C不符合史实,君权与相权矛盾从秦到明初一直存在,故D项说法错误。3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增加税收 B恩泽贵族C实现民族融合 D削弱王国势力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推恩令”的理解能力。“推恩令”是汉武帝为消除王国威胁,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其特点是分割王国。由此可见D符合题意。4(2012雅礼高一质检)旧唐书记载:“文武将吏,擅自署
5、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了方国对中央的威胁B反映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受到地方势力冲击C反映了藩镇割据威胁到中央集权D反映了藩镇问题得到解决解析:选C。从材料可以看出,地方藩镇自行任命官吏,不向朝廷交纳贡赋,反映的是藩镇割据威胁到中央集权。5欧阳修这样描述一位官员的言行:“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这位北宋官员应该是()A通判 B枢密使C三司使 D转运使解析:选A。注意“北宋”、“常与知州争权”、“监郡”、“朝廷使我监汝”等材料信息。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设“通判”一职。通判由皇帝直
6、接委派,辅佐郡政,可视为知州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知州向下属发布的命令必须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6(2012安福高一质检)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解析:选C。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可知这主要是由于宋太祖鉴于唐末藩镇割据而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造成的后果,故C正确。7明成祖统治时期,殿阁大学士的职责包括()参与军国大事的讨论备皇帝顾问直接统辖六部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A BC D解析:选D。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皇
7、帝亲自掌管六部,殿阁大学士不统辖六部,排除。8(2012福州高一月考)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它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A三省制 B行省制C内阁制 D军机处解析:选C。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故可以排除三省制,而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军机处清朝雍正年间始设立。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
8、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材料2: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实录请回答:(1)据材料1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结合材料指出这一制度的局限性?(2)材料2中明太祖对自秦至宋的相关评述正确吗?结合史实简要分析说明。明太祖“罢相”的实质是什么?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
9、展命题,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皇帝和三省大臣的综合意见。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局限性:三省分职,在一些问题上争执不下,影响行政效率。(2)不正确。秦朝设置丞相等三公官职,建立起以皇权为中心的较为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秦亡于暴政,而非中央集权制度;汉唐宋的丞相制度对于巩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发挥了积极作用。实质是君主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强化。一、课中思考题1请思考:和历代开国之初“狡兔死,良狗烹”相比,宋太祖的举措高明在什么地方? (教材P15)提示:宋太祖用怀柔的政策解除了朝中大将的兵权,既避免了历代开国君主用杀戮的手段对
10、待功臣所造成的社会动荡和矛盾激化,又顺利地削夺了朝中大将的兵权,加强了皇帝的权力,达到了不激化社会矛盾而巩固政权的目的。2阅读这一段文字,分析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教材P16)提示:此题可先指导学生分析朱元璋废除丞相的原因。朱元璋认为秦朝设丞相导致秦朝速亡,汉唐设丞相导致专权乱政;废丞相,设五府、六部等,军政大事均由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故要废丞相。实质是加强皇权,巩固统治。对于是否同意朱元璋的看法,肯定有两种观点:同意或不同意。教师可组织分持两种观点的同学进行辩论,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但不要强行统一到一种观点上来。二、解析与探究 (教材P17P18)材料中各朝统
11、治者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有无本质的区别?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统治者态度的转变,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提示:此题提供了三段材料,部分学生对这三段材料的理解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大致了解这三段材料的内容,从而明确各朝代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汉哀帝认为丞相十分重要,能辅助皇帝治理天下;唐太宗认为国家政事要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不能一人独断;明太祖认为丞相专权危害国君,祸患无穷。对于“各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有无本质区别”这一问题,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有本质区别,一种认为无本质区别。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交流、争辩中认识理解到各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虽有变化,但本质上
12、并没有区别,他们都是从维护自己的统治出发,把相权作为统治工具,不断调整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这一问题,学生应该基本上能够总结出来。总的影响是中枢权力体系不断调整,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到明朝最终废除了丞相。三、自我测评 (教材P18)1导致汉初“七国之乱”和唐末五代十国割据混战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汉朝初年之所以出现“七国之乱”,主要是由于诸侯王国势力的膨胀和反叛中央造成的;唐末五代十国割据混战,主要是由于地方藩镇割据和中央权威缺失而造成的。其共同原因是由于地方的分权势力膨胀。2汉武帝和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何异同?提示:相同之处:目的上,都是为了加强中
13、央集权和皇权专制;内容上,都曾经用分权的办法来削弱相权,都用较平和的方式解决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不同之处:汉武帝用“推恩令”和酎金夺爵措施解除了王国对中央集权的威胁,同时用划分州郡和设置刺史的方法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与宋太祖相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带来的负面影响略小。宋太祖严格控制军权,解决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但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使宋朝官僚机构空前庞大,造成了“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3根据本课的内容,简要概括秦至清前期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特点。提示:皇权和相权的长期斗争,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自秦至清,皇权始终是至高无上的。但是,自秦统一到隋唐以前,宰相的权力很大,也比较集中,对皇权形成了一定的威胁。隋唐至宋朝,以不同的方式分散宰相权力,相权削弱,皇权加强。明清时期废除宰相,皇权专制登峰造极。四、活动建议(教材P18)查找资料,议一议,明清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提示:可展开小组讨论,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网络、书籍、资料来进一步加深认识,但要注意分析的全面性和层次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