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测试试题.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778579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3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难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测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测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难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测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测试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属于溶液的是A八宝粥B汽水C珍珠奶茶D蒸馏水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将食盐溶于水后,溶质以分子形式存在B洗涤剂可乳

2、化餐具上的油污C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热、有的吸热D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3、分类正确的是A单质:冰、铁、碳B氧化物:生石灰、干冰、石墨C溶液:矿泉水、石灰水、蒸馏水D晶体:胆矾、氯化钠、硝酸钾4、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点表示在tC时,甲、乙的溶解度不相等B35C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70gCtC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C时仍是饱和溶液D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大5、图像能直观表达化学中各种变化的关系,加深对化学知

3、识的理解。有关下列图像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向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Zn粉、Al粉、Mg粉B向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C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D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6、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常加少量盐酸防止变质,若某新配制的FeCl3溶液中H和Cl的个数比为91:94,则该溶液中Fe3和Cl的个数比为A1:1B1:3C91:94D1:947、配制溶液用的仪器是A烧杯B酒精灯C铁架台D蒸发皿8、向盛有等量水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某固体物质10g、25g、25g,如图甲所示是充分溶解后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是

4、该固体物质和另一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烧杯中形成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t1时,X、Y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Y代表该固体物质,X代表另一种固体物质D分别将100gX、Y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所得到的溶液质量:YX9、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放入足量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醋B食盐C蔗糖D麻油10、下列反应或过程所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A 电解一定质量的水B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C 用两份质量相等、浓度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D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化学

5、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燃烧时_能转化为_能。(2)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原理是_。(3)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_作用。(4)家庭用净水器利用活性炭的_性,除去有色有味的杂质。2、根据图示信息,用化学用语填空:(1)写出溶质中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_;(2)写出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的符号_;(3)写出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式_;3、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M点表示的含义是_。(2)t2时,将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g。(3)t3时,将

6、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4)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最好采用_的方法提纯甲。4、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是_(填化学式)。(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上升。这种物质是 (选填字母)。A氯化钠B硝酸铵C氢氧化钠(3)已知甲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温度/10203040溶解度/g10.018.036.056.0按如图步骤进行操作:甲属于_(填“易”成“可”)溶性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在A-E的溶液中,属于

7、不饱和溶液的是_(填序号,下同),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_。要使E中未溶的甲物质全部溶解,至少需要加入30的水_g。5、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回答:(1)日前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均为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石油的综合利用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不同的产品。(3)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_(填化学式)引起的中毒。(4)为保证安全,凡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检验气体的_。(5)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6)炭雕以活性炭为原料,对甲醛等有害气体有很强的_作用,能净化室内空气。(7)洗涤灵能洗去盘子上的油渍,原理是洗涤灵对食

8、用油有_作用,它能增强乳浊液的_性。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一颗生锈的铁钉产生了兴趣,经称量,生锈的铁钉重7.2克(假设其成分只有Fe和Fe2O3,不含其它杂质),把该铁钉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测得产生气体质量与稀硫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1)反应结束时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_。(2)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_(3)该铁钉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_2、某工厂利用废硫酸与废锌粒反应制取硫酸锌。现取废硫酸4.9吨与足量的废锌粒反应,得到质量为1.61 吨的硫酸锌和一定量的氢气。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废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3、某食用纯碱中含

9、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高纯碱中碳酸钠(Na2CO3)的含量,现取纯碱样品12.5g,加入150.0g稀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变为158.1g计算:(1)反应中产生CO2的质量(2)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3)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g/cm3),需要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5、某市售过氧乙酸(化学式:C2H4O3),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图。请回答:(1)一瓶这种溶液中含过氧乙酸溶质质量为_。(2)0.5%的过氧乙酸溶液可以杀死细菌和新冠病毒。某医院需配制0.5%的过氧乙酸2kg,需要这种过氧乙

10、酸的质量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CaCl2和NaCl是常用的融雪剂,又称“化冰盐”。小组同学对某融雪剂样品进行研究。(查阅资料)i、含某些金属元素的物质在火焰中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Na的焰色为黄色,Ca的焰色为砖红色。ii、CaCl2 + Na2CO3 2NaCl +CaCO3(进行实验1)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1)由实验1推知,样品中含有CaCl2,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2)小组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1,无法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NaCl,理由是_。(进行实验2)分别取大小、形状相同的冰块,按所示试剂及用量

11、进行实验;90 min时,测定冰融化所得水的质量。实验记录如下:序号试剂及用量24%的NaCl溶液/g2468642024%的CaCl2溶液/gx0002468水/g64200000冰融化所得水的质量/g3.576.779.4414.1912.8411.549.979.52(解释与结论)(3)通过实验可探究NaCl溶液的浓度对融冰效率的影响。实验中,x_。(4)由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5)实验中,NaCl与CaCl2的质量_(填“相等”或“不相等”)。(6)得到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24%的NaCl溶液的融冰效率高于24%的CaCl2溶液的”,所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填实验序号)。(反思与评价

12、)(7)甲同学依据实验2中得到结论“CaCl2溶液的浓度越大,其融冰效率越低”。乙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_。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金属的性质做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其形状、大小相同;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用量也相同)。(1)试管中化学方程式:_,试管得出结论是金属活动性_。(2)比较两支试管现象中_的不同,可判断出铁的活动性弱于锌。(3)通过上述实验,仍不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若增加一个如图试管所示的实验可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金属A是_,溶液B是_ 。(4)运用“变量法”设计对

13、比方案是某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上述实验对比观察两支试管判断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控制的实验条件除了金属的体积、溶液的体积、溶质质量分数以外,还控制了_相同。(5)某同学看到试管中溶液变成蓝色后,为节约金属将铜片取出,此时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_ ,经过思考他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取2mL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溶液中含有这种溶质该同学认为试管中废液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他向试管中加入_进行处理,不仅消除了污染还回收了金属。3、探究“烧不坏的滤纸”实验。(实验过程)将浸泡于适宜浓度的酒精溶液中的滤纸取出后点燃,发现酒精发生燃烧, 而滤纸不燃烧且完好无损。(1)酒精(C2H6O

1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从燃烧条件分析,滤纸未燃烧的原因是_。(提出问题)该实验中,适合的酒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范围是多少?(探究步骤)按下表配制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已知:无水酒精的密度为 0.8 g/mL,水的密度为 1.0 g/mL)实验编号无水酒精体积/mL水体积/mL1051010101510201030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浸泡滤纸。用温度传感仪测定酒精燃烧时滤纸的温度数据,绘成图像如图。 (3)曲线在接近 20 s 时,温度突然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4)实验大约在_s 时酒精燃尽,火焰熄灭。(5)没有继续进行“无水酒精与水的体积比为 10:35” 实验的原因是_。(实验结论)

15、(6)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为确保实验成功,所用酒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合理的范围是_(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 1 位)。4、下面是某小组进行的“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实验探究,请你完成探究报告。(探究实验)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1)溶质种类的影响: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实验步骤)30时,用量筒各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KNO3、Ca(OH)2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溶解情况。(实验现象)试管中KNO3全部溶解,试管中有部分Ca(OH)2未溶。(实验结论)在_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6、度一般_(选填“相同”或“不同”)。(2)温度的影响(以KNO3为例):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_;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实验步骤)用量筒各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二支试管中,再加入5gKNO3晶体,将试管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加热并保持在6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实验现象)试管中有部分KNO3未溶,试管中KNO3全部溶解。(实验结论)在不同_下,同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镁条与稀盐酸”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镁条放入稀盐酸中,除了有气泡产生外,同时出现灰白色浑浊的异常现象写出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提出问题)什么原因导致有灰

17、白色浑浊物出现呢?(设计实验1)(使用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试管ABCD镁条长度1cm2cm3cm4cm沉淀量无沉淀生成少量沉淀沉淀较多沉淀很多根据上述实验得知,产生灰白色浑浊与镁条长度的关系是_(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猜想假设)甲认为灰白色沉淀为碳酸镁(MgCO3),其他同学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甲的猜想,理由是_乙认为由于反应后氯化镁的生成量偏多,灰白色沉淀为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丙认为灰白色沉淀为脱落的镁粉细颗粒(实验设计2)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镁固体,氯化镁固体_(选填“溶解”或“不溶解”),故乙同学猜想错误;在反应后灰白色固体中加入盐酸,无气泡产生,故甲同学的猜

18、想_(“合理”或“不合理)丁同学测出镁条与稀盐酸反应pH的变化情况如表:时间/min02468101214161820放置过夜溶液pH2.05.87.48.08.69.09.39.69.810.010.010.2实验现象-无沉淀生成镁条慢慢溶解,气泡量减少,溶液变浑浊,烧杯底部灰白色沉淀逐渐增加根据此表,写出你得出的两个结论分别是:_;_结果探究得知:生成的灰白色固体为不同化学组成的碱式氯化镁的混合物-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A、八宝粥不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不属于溶液,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汽水是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此选项符合题意;C、珍珠奶茶不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19、不属于溶液,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A【详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所以将食盐溶于水后,溶质以离子形式存在,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洗涤剂能去油污,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选项说法正确;C、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热,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有的吸热,如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故选项说法正确;D、汽油能溶解油污,所以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3、D【详解】A、冰属于化合物,铁、碳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名,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生石灰、干冰属于氧化物,石墨

20、是碳单质,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C、矿泉水、石灰水属于溶液,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D、胆矾、氯化钠、硝酸钾都属于晶体。故选项正确。故选:D。4、C【详解】A、K点为tC时两条曲线的交点,所以该温度下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A选项错误;B、35C时,甲的溶解度为35g,即在35C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5g甲,所以35C时,50g水最多溶解17.5g甲,所得溶液的质量为67.5g,故B选项错误;C、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升温后乙的饱和溶液中会有溶质析出,升温后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故C选项正确;D、题中没有指明温度,不能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D选项错误;故选C。5、C【详解】A、

21、向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Zn粉、Al粉、Mg粉,每65份质量的锌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54份质量的铝生成6份质量的氢气,每24份质量的镁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生成氢气质量的顺序为AlMgZn,故不符合题意;B、向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采用以少定多的原则,生成氢气的质量跟酸的质量有关,酸的质量相等,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故不符合题意;C、硫酸铜溶液和铁反应,56份质量的铁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的总质量增加,故符合题意;D、氧化钙会和水反应,消耗了水,且放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会析出,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6、D【详解】H和Cl的个数比为91:94,设氢离子的个数是91,氯离子的个数是94,则氯离子带的负电荷比氢离子带的正电荷多3,而一个铁离子恰好带有三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铁离子的个数为1,故该溶液中Fe3和Cl的个数比为1:94,故选D。【点睛】7、A【详解】酒精灯是用来加热药品的,铁架台是用来固定仪器的,蒸发皿是用来蒸发溶液的,配制溶液时需要使用烧杯作容器,故选A。8、D【详解】A、由于烧杯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存在,不能确定能否再溶解该物质,所以不能确定是否是饱和溶液,有固体剩余,是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未指明X、Y溶液是否饱和,所以t1时,X、Y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选

23、项说法不正确;C、由题意可知,30的水中溶解的该物质的量比20时多,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X表示的是该物质,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分别将100gX、Y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X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Y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不变,故所得到的溶液质量:YX,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9、D【详解】物质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白醋、食盐、蔗糖都能溶于水,都能形成溶液,而食用油不能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选:D。10、D【详解】A、电解水时生成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1

24、:2,说法错误;B、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有56份质量的铁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有65份质量的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说法错误;C、用两份质量相等、浓度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速率快,不加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速率慢,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说法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有64份质量的铜和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16份质量的银,溶液的质量减少,反应结束后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说法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1、(1)【解析】(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

25、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甲烷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是甲烷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或内能)。(2)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3)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4)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的的色素和异味。2、(1)Al(2)Cl-(3)H2O【解析】(1)氯化铝溶液中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2)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的符号氯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l-;(3)氯化铝溶液中溶剂是水,水中氧元素显2价,氢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H2O。3、(1)在t2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

26、度相同(2)65(3)乙甲丙(4)冷却热饱和溶液【分析】(1)M点是溶解度曲线甲、丙的交点。表示在t2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2)t2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15g甲,所以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50g+15g=65g。(3)甲、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降温后溶液有溶质析出,仍为饱和溶液。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降温后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t2溶解度乙甲=丙,所以降温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同温度、同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4)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较大,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几乎不变,所以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

27、,最好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4、(1)NaCl(2)C(3) 易 变大 CD A 50 【解析】(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是氯化钠NaCl。(2)A. 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错误;B. 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错误;C.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正确;故选C。(3)由图表可知,20时,甲溶解度为18.0g10.0g,甲属于易溶性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20时,甲溶解度为18.0g;30时,甲溶解度为36.0g;40时,甲溶解度为56.0g;A为20时,100g水中加入18g甲物质得到饱和溶液A;再加入18g甲物质,得到饱和溶液B;升

28、温到40时,溶解溶质18g+18g=36g56g,得到不饱和溶液C;再加入18g甲物质,36+18=54g36g,析出溶质得到饱和溶液E;故在A-E的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CD;AB均为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A。要使E中未溶的甲物质质量为54-36=18g,若使其全部溶解,至少需要加入30的水的质量为。5、(1)不可再生(2)沸点(3)CO(4)纯度(5)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6)吸附(7) 乳化 稳定 【分析】(1)日前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均为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填:不可再生;(2)石油的综合利用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不同的

29、产品。故填:沸点;(3)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就不能与氧结合,导致人体缺氧而中毒,所以煤气中毒是指一氧化碳引起的中毒,故填:CO;(4)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故为保证安全,凡是可燃性的气体,点燃前都要检验气体的纯度,故填:纯度;(5)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煤的充分燃烧,故填: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6)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活性炭对甲醛等有害气体有很强的吸附作用,能净化室内空气,故填:吸附;(7)洗涤灵是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它能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故填:乳化;稳定。三、计算

30、题1、(1)0.2g(2)设生成0.2g的氢气,消耗铁的质量为x,稀硫酸的质量为y。,解得x=5.6g,y=9.8g根据图像分析可知,稀硫酸和单质铁反应时消耗的质量为130g-30g=100g,故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铁钉中Fe2O3的质量为:7.2g-5.6g=1.6g,该铁钉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答:该铁钉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22.2%。【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结束时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0.2g;(2)见答案;(3)见答案。2、解:设废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x=20%答:废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0%【详解】

31、见答案。3、(1)4.4g(2)设: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Na2CO3的质量分数: 答: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84.8%(3)设: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的质量为y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6%【解析】(1)(150g+12.5g)-158.1g=4.4g(2)详解见答案(3)详解见答案4、500mL=500cm3,故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500mL1.1g/cm310%=55g;需要水的质量为500mL1.1g/cm3-55g=495g。【详解】见答案。5、(1)200g(2)解:2kg=2000g,设需要这种过氧乙酸的质量为x2000g0.5%=

32、x40%解得x=25g答:需要这种过氧乙酸的质量为25g。【分析】(1)一瓶这种溶液中含过氧乙酸溶质质量为500g40%=200g;(2)见答案。四、实验探究1、加入Na2CO3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加入的Na2CO3溶液中也含有Na元素,也会使火焰呈现黄色 0 其他条件相同时,在实验研究的NaCl溶液浓度范围内,NaCl溶液的浓度越大,融冰效率越高 相等 中,NaCl溶液的浓度逐渐减小,可能会导致融冰效率降低 【详解】(1)在实验1中,加入Na2C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即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判断出样品中含有CaCl2。故填:加入Na2CO3溶液后,产生白色

33、沉淀。(2)根据题干信息,Na元素的焰色为黄色,而加入的Na2CO3溶液中也含有Na元素,也会使火焰呈现黄色,所以,无法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NaCl。故填:加入的Na2CO3溶液中也含有Na元素,也会使火焰呈现黄色。(3)该探究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所以加入的试剂总质量要保持一致,即每组实验中加入NaCl溶液、CaCl2溶液和水的总质量要一致;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每组加入试剂的总量为8g,即,故填:0。(4)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实验中,加入24%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别为2g、4g、6g、8g,水的质量分别为6g、4g、2g、0g,所以,加入的水越少,混合后NaCl溶液的浓度越大,即NaC

34、l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可以看出,冰融化所得水的质量分别为3.57g、6.77g、9.44g、14.19g,即冰融化所得水的质量与NaCl溶液的浓度呈正比。故填:其他条件相同时,在实验研究的NaCl溶液浓度范围内,NaCl溶液的浓度越大,融冰效率越高。(5)实验中,加入4g质量分数为24%的NaCl溶液,NaCl的质量为:4g24%=0.96g;加入4g质量分数为24%的CaCl2溶液,CaCl2的质量为:4g24%=0.96g;通过计算可知,NaCl与CaCl2的质量相等。故填:相等。(6)实验中,加入24%的NaCl溶液的质量为8g,没有加入CaCl2溶液,此时冰融化所得水的质量为12.84

35、g;实验中,加入24%的CaCl2溶液的质量为8g,没有加入NaCl溶液,此时冰融化所得水的质量为9.52g;实验和中没有加水,所以两溶液浓度均是24%。所以通过对比实验和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24%的NaCl溶液的融冰效率高于24%的CaCl2溶液的”。故填:。(7)通过(4)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NaCl溶液的浓度越大,融冰效率越高。而实验中,加入NaCl溶液的质量分别为6g、4g、2g、0g,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分别为2g、4g、6g、8g;此时冰融化所得水的质量分别为:12.84g、11.54g、9.97g、9.52g,呈降低趋势;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也可能是N

36、aCl溶液的浓度逐渐减小,可能会导致融冰效率降低,所以,不能得到结论“CaCl2溶液的浓度越大,其融冰效率越低”。故填:中,NaCl溶液的浓度逐渐减小,可能会导致融冰效率降低。2、 CuAg 产生气泡的快慢 Fe 硫酸铜溶液 溶液的种类 稀盐酸 生成白色沉淀 铁粉 【详解】(1)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的方程式为:.由该实验可知,铜比银活泼。(2)铁与锌均可以与稀盐酸反应,但是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即冒出气泡的剧烈程度不同。(3)实验中不能得出铁和铜的活动性,故可以将铁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4)除了控制题中的条件外,还要将溶液的种类控制相同。(5)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硫酸铜,硝酸银可能

37、反应完全,也可能没有反应完,故可能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银,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铜。硝酸银中的银离子可以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可以加入稀盐酸,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有硝酸银。铁比银和铜都活泼,故可以加入金属铁来置换铜和银。3、 温度未达到滤纸的着火点 温度达到了滤纸的着火点,滤纸开始燃烧 14 当无水酒精与水的体积比为10:30时,酒精不能燃烧,没有必要继续增加水进行实验 28.6%44.4% 【详解】实验过程:(1)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滤纸属于可燃物,与空气接触,滤纸未燃烧,是因为酒精燃烧带走了热量,温度未达到滤纸的着火点;探究步骤:、(3)实验

38、酒精浓度较高,温度升高的快,故酒精中水分蒸发的快,接近20s时,水分完全蒸发,温度不能降低,达到了滤纸的着火点,滤纸开始燃烧,故曲线在接近 20 s 时,温度突然上升;(4)由图可知,实验大约在14s 时,温度最高,说明此时酒精燃尽,火焰熄灭,温度不再升高。(5)当无水酒精与水的体积比为10:30时,温度没有改变,说明此时酒精不能燃烧,继续添加水,也不能燃烧,故没有必要继续进行“无水酒精与水的体积比为 10:35” 实验,故填:当无水酒精与水的体积比为10:30时,酒精不能燃烧,没有必要继续增加水进行实验;实验结论:(6)由实验可知,实验酒精浓度过高,滤纸燃烧,实验加水过多,酒精不能燃烧,故可

39、取计算酒精的质量分数作为极限值;实验中无水酒精的质量为:0.8g/mL10mL=8g,水的质量为:10g,故酒精的质量分数为:;实验中,无水酒精的质量为:0.8g/mL10mL=8g,水的质量为:20g,故酒精的质量分数为:;故所用酒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合理的范围是:28.6%44.4%。4、温度、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温度 不同 温度 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 温度 【详解】(1)探究溶质的种类对溶解度的影响,即除了溶质的种类不同外,温度和溶剂的质量都必须相同,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由30时,5mL蒸馏水中溶解的KNO3、Ca(OH)2质量不同,则说明在温度相同、溶剂的量相同、溶质质量

40、的情况下,不同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不同;(2)探究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时,除了温度不同之外,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必须相同;由试管中有多量KNO3未溶,试管中KNO3全部溶解,可知在不同温度下,同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5、Mg+2HCl=MgCl2+H2 镁条越长,产生的灰白色沉淀越多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反应前没有碳元素 溶解 不合理 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pH值在不断增大 随着pH值的增加,灰白色的沉淀物逐渐增加 【详解】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故填:Mg+2HCl=MgCl2+H2设计实验1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镁条越长,产生的沉淀越

41、多,故填:镁条越长,产生的灰白色沉淀越多猜想假设碳酸镁(MgCO3)中含有碳元素,而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所以甲猜想错误;故填: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反应前没有碳元素实验设计2若乙同学猜想错误,也就是该溶液是氯化镁的不饱和溶液,所以加入氯化镁固体,氯化镁固体会溶液;该灰白色固体也可能是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氧化镁,稀盐酸反应也没有气泡产生,所以甲也不合理;故填:溶解;不合理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pH值在不断增大;随着pH值的增加,灰白色的沉淀物逐渐增加;故填: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pH值在不断增大;随着pH值的增加,灰白色的沉淀物逐渐增加【点睛】此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实验的过程,并结合题中所给的信息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