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难点解析试题(无超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难点解析试题(无超纲).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难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向盛有等量水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某固体物质10g、25g、25g,如图甲所示是充分溶解后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是该固体物
2、质和另一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烧杯中形成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t1时,X、Y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Y代表该固体物质,X代表另一种固体物质D分别将100gX、Y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所得到的溶液质量:YX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g碳在68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71g二氧化碳B120g尿素(CO(NH2)2)与160g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相等C在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不相等D用含杂质的铁10g(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滤出杂质,所得滤液质量为55.4g,则含杂质的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6%3、如图
3、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b中混有少量的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Bt2时,物质a的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25g物质aCt3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t2时向50g水中加入15g物质b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小于65g4、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A面粉B麻油C食盐D泥土5、提纯含少量NaCl杂质的KNO3,部分实验过程如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不变B,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不变C,溶液中KNO3的质量减小D中上层清液的溶质只有NaCl6、察尔汗盐湖是我国西北地区最
4、大的咸水湖,其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如图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Bt2时,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碳酸钠溶液C将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碳酸钠析出的固体较多D夏天晒盐可以得到氯化钠,冬天捞碱可以得到碳酸钠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C4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D20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8、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酒精B蔗糖C植物油D二氧化碳9、有关溶液说法正确
5、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饱和溶液是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除去氧化铜中的炭粉:在氧气流中灼烧B区分一氧化碳和甲烷:在空气中点燃,看火焰颜色C检验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将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D鉴别固体氢氧化钠与硝酸铵: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化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20时,向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固体,请回答有关问题。(假设硝酸钾与硝酸钠在溶液中相互无影响。)(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g/100g水。(2)0时,溶解等质量
6、的硝酸钾和硝酸钠,需要水较多的是_(填“硝酸钾”或“硝酸钠”)。(3)上述4只烧杯中,溶液呈饱和状态的有_;将烧杯与混合,所得溶液呈不饱和状态,理由是_。2、实验室配制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1)托盘天平右盘上砝码的质量为_g,量取水的体积为_mL(水的密度为1g/mL)。(2)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3)实验操作顺序是_(填序号)。(4)从配好的溶液中倒出50 g,剩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3、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或_。4、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
7、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是_(填化学式)。(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上升。这种物质是 (选填字母)。A氯化钠B硝酸铵C氢氧化钠(3)已知甲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温度/10203040溶解度/g10.018.036.056.0按如图步骤进行操作:甲属于_(填“易”成“可”)溶性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在A-E的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填序号,下同),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_。要使E中未溶的甲物质全部溶解,至少需要加入30的水_g。5、小峰同学查阅了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并绘制出相应的溶解度曲线。温度/203050
8、6080溶解度/gKCl343742.645.551.1KNO331.645.885.5110169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KCl溶解度曲线的是_(填a或b)。(2)60时,将K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20,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KCl_KNO3(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KCl和KNO3在t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S),则S的取值范围是_g。(4)30时,将50gKNO3固体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列出计算式即可,不必计算出结果)。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新型冠状病毒是2019年底首次出现在人群中的
9、一种全新病原体,目前对其所知仍然十分有限,通过对现有的流行病学资料研究分析,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方法如下,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很敏感,56持续加热30分钟,以及使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以上,都可以有效的灭活病毒。另外,乙醚、75%的乙醇、含氯消毒液、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液也可有效的灭活病毒,不过氯己定不能灭活该病毒。现嘉祥县第四中学每天需要喷洒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乙酸的消毒液,以许光皓,高晗,张明宇,晁子昂,李广杰,岳腾飞,孔凡泰,山耀凯,张潇益,朱振瀚组成的兴趣小组圆满完成任务。请你完成下面的计算,写出计算过程:(1)100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为_kg。(2)要
10、配制100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是多少?2、某化学兴趣小组取部分变质的 Ca(OH)2(含杂质 CaCO3)样品8.0g投入200.0g水中,充分搅拌,通入足量CO2,溶质质量与反应的 CO2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提示:CaCO3+H2O+CO2=Ca(HCO3)2,Ca(HCO3)2能溶于水(1)Ca(OH)2全部转化为CaCO3时消耗的CO2 质量为_g。(2)8.0g样品中杂质CaCO3 的质量为多少?(3)通入 m3g CO2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多少?3、50gCu、Zn混合物跟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1g,求所得溶
11、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 H-1 S-32 O-16 Cu-64 Zn-65)4、为了测定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深究悉讨小组进行了如图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求解20g黄铜样品中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x)的比例式_。(3)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4)不法商家用黄铜冒充黄金,为了鉴别真假黄金,可以选用什么化学试剂_。(5)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写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6)欲将300g上述黄铜样品转化为铜盐,可将过滤后的固体滤渣洗涤、干燥,然后再空气中充分加热,可以得到氧化铜的质量是_,再经过某些反应及操作就
12、得到了所需的铜盐。(7)慎思明辨小组同学收集了一些废铜屑,他们欲用这些废铜屑制取硫酸铜,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方案1:CuCuOCuSO4方案2:CuCuSO4已知Cu+2H2SO4(浓)CuSO4+SO2+2H2O从节约原料的角度出发,上述两个方案中,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_方案(填“1”或“2”),80克Cu与含H2SO4196g的浓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铜的质量_160g(填大于、小于、等于)。(8)勇往直前小组查阅资料发现:铝不仅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还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生成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取3g纯铝片和4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
13、,铝片有剩余,称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42.7g。请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g。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写出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等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比为_。5、某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24g“石头纸”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向其中逐渐加入100g稀盐酸,所用稀盐酸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计算。(1)“石头纸”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g;(2)样品与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3)计
14、算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兴趣实验,发现有的同学得到蓝色溶液,有的同学得到绿色溶液。老师提示这种现象可能与所得氯化铜溶液有关。同学们对这个现象进行探究。实验1:探究影响氯化铜溶液颜色的因素取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铜溶液各20mL置于同样的烧杯中,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浴箱中加热(忽略溶剂蒸发)。待溶液温度恒定后,观察溶液颜色,记录如表:烧杯编号溶质质量分数/%555101010202020水浴箱温度/305070305070305070溶液颜色浅蓝浅蓝蓝蓝蓝绿
15、翠绿蓝绿翠绿墨绿实验2:探究室温下氯化铜溶液的变色浓度范围a、室温下,称取15.4g的氯化铜固体溶于35.0g水中,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30.6%的氯化铜溶液。b、将上述氯化铜溶液依次加入等质量的水稀释,配制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铜溶液,观察溶液颜色,记录如表:溶质质量分数/%30.625.521.919.217.015.3溶液颜色深绿翠绿蓝绿蓝绿蓝浅蓝(结果与讨论)(1)实验1中,的实验目的是_。(2)根据实验1的结果可知,中影响氯化铜溶液颜色的因素是_。(反思与评价)(3)室温下,小文将20g氯化铜固体溶于80g水中,则此溶液的颜色为_。(4)小昕配制了一杯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铜溶液,溶
16、液为浅蓝色,若要使此溶液由蓝向绿色转变,可进行的操作有_(填字母序号)。A将溶液放在水浴箱中加热到70B加入适量的氯化铜固体并使之溶解C加入适量的水稀释(拓展探究)如何将绿色的氯化铜溶液变为蓝色或变黄呢?(查阅资料)(1)氯化铜溶于水后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大量的Cu2+和Cl。(2)氯化铜溶液的颜色会随着溶液中的Cu2+与其他离子形成不同的络合离子而改变。其中:水合铜离子Cu(H2O)42+为蓝色:四氯合铜络离子CuCl42为黄色。(3)由光学知识可知:黄色光+蓝色光=绿色光,因此,氯化铜溶液变绿的原因实际上是溶液中的Cu(H2O)42+和CuCl42混合形成的。(设计实验)目的步骤现象1、将绿色
17、的氯化铜溶液变为蓝色取少量绿色的氯化铜溶液,加入水溶液变蓝2、将绿色的氯化铜溶液变为黄色取少量绿色的氯化铜溶液,加入稀盐酸溶液未变黄(5)请分析,步骤2中加入稀盐酸溶液未变黄的原因_。(6)若将将绿色的氯化铜溶液变为黄色,可向其中加入_。2、现有A、B两种银白色的金属,某同学想要探究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猜想)猜想:AB;猜想:A50g、176g100g,故所得溶液呈不饱和状态 【解析】(1)由图可知,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2g左右。(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钠,溶解等质量的硝酸钾和硝酸钠,硝酸钾需要更多的水,故需要水较多的是硝酸钾。(3)由图可知,20时,硝酸钾、硝酸钠溶解度分
18、别为30g、88g左右;20时,向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20g30g的硝酸钾、60g30g的硝酸钾、100g88g的硝酸钠,则上述4只烧杯中,溶液呈饱和状态的有;将烧杯与混合后溶剂水的质量为100+100=200g,最多溶解硝酸钾、硝酸钠的质量分别为60g、176g,60g50g、176g100g,故所得溶液呈不饱和状态。2、(1) 5 95 (2)加速溶解(3)CAB(4)5%【分析】(1)配制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质量,水的质量100g-5g=95g,体积,故填:5;95。(2)溶解时玻璃棒作用,搅拌加速溶解,故填:加速溶解。(3)实验室配制溶
19、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故选CAB,故填:CAB。(4)溶液具有均一性,从配好的溶液中倒出50 g,剩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5%,故填:5%。3、增加溶质 蒸发溶剂 【详解】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1、增加溶质;2蒸发溶剂;3、改变温度。但对于氯化钠而言,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故改变温度无法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因此答案填写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点睛】4、(1)NaCl(2)C(3) 易 变大 CD A 50 【解析】(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是氯化钠NaCl。(2)A. 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错误;B. 硝酸铵
20、溶于水温度降低,错误;C.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正确;故选C。(3)由图表可知,20时,甲溶解度为18.0g10.0g,甲属于易溶性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20时,甲溶解度为18.0g;30时,甲溶解度为36.0g;40时,甲溶解度为56.0g;A为20时,100g水中加入18g甲物质得到饱和溶液A;再加入18g甲物质,得到饱和溶液B;升温到40时,溶解溶质18g+18g=36g56g,得到不饱和溶液C;再加入18g甲物质,36+18=54g36g,析出溶质得到饱和溶液E;故在A-E的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CD;AB均为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21、的是A。要使E中未溶的甲物质质量为54-36=18g,若使其全部溶解,至少需要加入30的水的质量为。5、(1)b(2)大于(3)3437(4)【分析】(1)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图中表示KCl溶解度曲线的是b;(2)60时,将K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20,降温后,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溶质析出,还是饱和溶液,20时,溶解度:氯化钾大于硝酸钾,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KCl大于KNO3;(3)KCl和KNO3在t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m),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溶解度:氯化钾大于硝酸钾,30时,溶解度:氯化钾小于硝
22、酸钾,故20t30,则m的取值范围是34g37g;(4)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g,所以将50g KNO3固体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45.8g,得到的是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三、计算题1、(1)0.5(2)设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有100kg0. 5%=x10%解得x=5kg答: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5kg。【分析】(1)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1)溶液质量为100k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 5%
23、,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则过氧乙酸的质量为100kg0. 5%=0.5kg;(2)见答案。2、(1)4.4(2)解:设8.0g样品中Ca(OH)2的质量为x,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y则8.0g样品中杂质CaCO3 的质量为8.0g-7.4g=0.6g答:8.0g样品中杂质CaCO3 的质量为0.6g。(3)解:由(2)可知,碳酸钙总质量为0.6g+10g=10.6g设碳酸钙全部溶解时生成碳酸氢钙的质量为nCaCO310010.6g+H2O+CO2=Ca(HCO3)2162n则通入 m3g CO2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7.172g答:通入 m3g CO2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7.172
24、g。【解析】(1)由图示可知,Ca(OH)2与CO2反应全部转化为CaCO3时消耗CO2的质量为4.4g;故填:4.4。(2)见答案(3)由(2)可知,碳酸钙总质量为0.6g+10g=10.6g见答案3、50gCu、Zn混合物跟10%的稀硫酸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解:设反应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x,混合物中锌的质量为y,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为zx=80.5gy=32.5gz=490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4%。【详解】见答案。4、(1)Zn+H2SO4ZnSO4+H2(2)(3)35%(4)稀盐酸或者稀硫酸(5)Fe+C
25、uSO4=Cu+FeSO4(6)131.25g(7) 1 小于 (8) 0.3 10% 2Al+3H2SO4=Al2(SO4)3+3H2 1:1 【解析】(1)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2)生成氢气质量为150g+20g169.6g0.4g,设20g黄铜样品中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为x,x13g;(3)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4)不法商家用黄铜冒充黄金,由于黄铜中的锌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为了鉴别真假黄金,可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有气泡冒出,则为假黄金;(5)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指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
26、程式为Fe+CuSO4=Cu+FeSO4;(6)300g上述黄铜样品中含铜质量为300g35%105g;设生成氧化铜质量为y, y131.25g;(7)方案1: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方案2:Cu+2H2SO4(浓)CuSO4+SO2+2H2O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可知方案1消耗的硫酸少,故从节约原料的角度出发,上述两个方案中,选方案1较合理;但80克Cu与含H2SO4196g的浓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铜的质量却小于160g;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减小,而铜与稀硫酸不能反应,所以硫酸铜质量小于160g;(8)由题意可知,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生成H2,反应前取3
27、g纯铝片和4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42.7g,反应中有气体生成,故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量差为氢气的质量,故氢气的质量为:40g+3g42.7g=0.3g;由题意可知,加入3g铝片,铝片有剩余,说明该反应过程中铝片足量,氢氧化钠全部参加反应,因为氢气质量为0.3g,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z,可以得出: z=4g;因为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g,故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铝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根据、可知:每54份质量的铝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都产生6份质量的氢气,
28、故等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比为1:1。5、(1)20(2)解:设样品与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x=8.8g答:样品与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3)解:设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yy=18.25%答: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25%【分析】(1)向样品中加入稀盐酸,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最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杂质的质量,故“石头纸”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4g-4g=20g;(2)见答案;(3)见答案。四、实验探究1、探究温度是否是影响氯化铜溶液颜色的因素之一 溶液浓度 蓝绿色
29、 AB 只增加了氯离子,未增加铜离子得到更多的四氯合铜络离子 盐酸和氯化铜 【详解】(1)实验1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温度不同,观察到颜色不同,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是否是影响氯化铜溶液颜色的因素之一;(2)根据实验1的结果可知,中温度相同,浓度不同,所以影响氯化铜溶液颜色的因素是溶液浓度;(3)室温下,小文将20g氯化铜固体溶于80g水中,溶质质量分数=20%,对比实验2中信息可以,溶液浓度为19.2%-21.9%时,溶液为蓝绿色,所以此溶液的颜色为蓝绿色;(4)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可知,若要使此溶液由蓝向绿色转变,需要升高温度或者增加溶液浓度,所以选择AB;(5)根据氯化铜溶液的颜色会随着溶液中的Cu2+与其他离子形成不同的络合离子而改变,其中:水合铜离子Cu(H2O)42+为蓝色:四氯合铜络离子CuCl42为黄色,因此步骤2中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