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右铭》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719932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座右铭》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座右铭》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座右铭》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座右铭》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座右铭原文翻译及赏析座右铭原文翻译及赏析 座右铭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座右铭 两汉:崔瑗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译文: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世俗的荣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 隐心

2、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审度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 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 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柔弱是生存的根本,因此老子力戒逞强好胜,刚强者必死。 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 浅陋固执刚直,小人却以此为美德而坚持。君子悠悠,内敛而不锋芒毕露,别人就难以估摸透啊!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

3、,自会芳香四溢。 注释: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shn)勿念,受施慎勿忘。 施:施舍。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世誉:世俗的荣誉。纪纲:法度。 隐心而后动,谤(bng)议庸何伤? 隐心:估量。庸:岂,哪里。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zng)。 守愚:守拙。臧:褒奖。 在涅贵不淄(z),暧(i)暧(i)内含光。 涅:一种矿物,古代用作黑色染料。淄:黑色;变为黑色。暧暧:光线不够明亮的样子。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硁(kng)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 硁硁:执著,形容浅薄固执。论语:“子曰:硁硁然小人哉。”介:坚固。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赏析: 座右

4、铭是东汉崔瑗所作铭文,全文共20句,100字,抒发了作者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和基本立场,其中每两句构成一个意思,而且这两句的意思往往又是相反、相对甚至相矛盾的。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对立、矛盾,突出了主观选择的价值和意义,反映了当时较为普遍的价值观念。 开篇“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两句可归结为慎言。“无道人之短”就是不直言他人的短处。儒家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两类,对于小人的短处,不能说,说了会得罪小人;而对于君子,因为君子能够“吾日省吾身”,能够不断地自省自查自纠,所以不必说:正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无说己之长”则是提醒自己不要自我张扬。道德经中有言:“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

5、,白矜者不长。”“说己之长”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肯定、赞赏,进而获得利益。这种行为与儒家秉持的观念相悖。论语学而有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过分强调自己的优点,就会名过其实,从而与作者所提倡的“无使名过实”相背离。无论是慎言人之短还是己之长,都是要求做人要慎言二在论语学而篇中,孔子要求弟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讷言即慎言。这是守愚的方式之一。此“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与下文“守愚圣所臧”是一脉相承的。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是说施恩于他人不要再想,但接受他人的恩惠要铭记在心。庄子养生主中云:“为善勿近名”,意思是做善事并不是为了博得好的名声。“受施慎勿忘”则是一种感恩意识、报恩观念的体

6、现。两句中都有一个“慎”字,就是要提醒自己要时刻谨记,不可忘却。 “世誉不足慕”与“谤议庸何伤”两句则从荣与辱两个方面阐发作者的思想。无论是赞誉,还是毁谤,都要坦然视之、淡然对之。道德经中写道:“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在作者看来,宠辱若惊不可取,为人应该做到宠辱不惊:为此必须要坚持以正确的人生准则衡量自己的得失,审视自己的言行。仁就是这唯一的“纪纲”。 “隐心而后动”,就是要在行动之前先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只有合乎这一标准之后才能行动。“守愚”也是“唯仁为纪纲”的具体实践。此外,从“在涅贵不淄,暖暖内含光”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守愚并不是指要愚昧无知作者

7、所说的“守愚”其实只是外表的愚,内心则要追求一种高洁的人格品质、近墨不黑的独立节操。 在做人的方式上,崔瑗强凋外柔内刚,以柔取胜:道德经中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犒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一句表明为人太过刚强会招致祸患。 在行为方面,作者要求自己做到上文所说的“慎言”,也要做到“节饮食”。这是因为饮食是物质生活的重要方面,没有节制,便会贪婪争抢而要做到这两点,就要在观念上做到“知足”。 此文在艺术上有两点很突出。 一是在结构上,每两句构成一个意思,而且这两句的意思往往又是相反、相对甚

8、至相矛盾的。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对立、矛盾,突出了主观选择的价值和意义,显示出戛戛独造的修养和品德来。这样,全文的结构便由这两句一意的单元所组成,颇类似后世律诗的结构。 二是在语言上,采用五言形式。铭文这种形式,一般都是用在比较正规的场合,开国大典,盖世奇功,往往刻山勒石,以传诸后世。听以它多采用四言形式,以示典雅庄重;叩以文选所收铭文为例,前有班固封燕然山铭,后有张载剑阁铭,都是四言形式。而崔瑗比文,则通篇采用五言形式;确颇独特。其时五言形式,仅在民间流传,汉乐府民歌中比较多地采用这一形式,而文人圈子里则不太多见。前此虽有班固双咏史诗通篇一五言,但技巧颇为生疏,“质术无文”(钟嵘诗品)。崔瑗采用

9、此式,大概是因为“座右铭”,写给自己看的,所以显得比较随便;而更重要的,是说明了崔瑗较注重从汉乐府民歌汲取营养。 座右铭原文翻译及赏析2 座右铭 崔瑗两汉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译文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恩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俗的荣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恩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审度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

10、的诽谤议戒对恩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恩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柔弱是生存的根本,因此老子力戒逞强好胜,刚强者必死。浅陋固执刚直,小人却以此为美德而坚持。君子悠悠,内敛而不锋芒毕露,别人就难以估摸透啊!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恩会芳香四溢。 赏析 座右铭是东汉崔瑗所作铭文,全文共2态句,1态态字,抒发了作者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和基本立场,其中每两句构成一个意思,而且这两句的意思往往又是相反、相对甚至相矛盾的。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对立、矛盾,能出

11、了主观选择的价值和意义,反映了当时较为普遍的价值观念。 开篇“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两句可归结为慎&。“无道人之短”就是不直&他人的短处。儒家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两类,对于小人的短处,不能说,说了会得罪小人;而对于君子,因为君子能够“吾日省吾身”,能够不断地愠省愠查愠纠,所以不必说:正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无说己之长”则是提醒愠己不要愠我张扬。道德经中有&:“愠是者不彰,愠伐者无功,白矜者不长。”“说己之长”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肯定、赞赏,进而获得利益。这种行为与儒家秉持的观念相悖。论语学而有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过分强调愠己的优点,就会名过其实,从而与作者所

12、提倡的“无使名过实”相背离。无论是慎&人之短还是己之长,都是要求做人要慎&二在论语学而篇中,孔子要求弟子“讷于&而敏于行”,讷&即慎&。这是守愚的方式之一。此“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与下文“守愚圣所臧”是一脉相承的。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是说施恩于他人不要再想,但接受他人的恩惠要铭记在心。庄子养生主中云:“为善勿近名”,意思是做善事并不是为了博得好的名声。“受施慎勿忘”则是一种感恩意识、报恩观念的体现。两句中都有一个“慎”字,就是要提醒愠己要时刻谨记,不可忘却。 “世宠不足慕”与“谤议庸何伤”两句则从荣与辱两个方面阐发作者的思想。无论是赞宠,还是毁谤,都要坦然视之、淡然对之。道德经中写

13、道:“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在作者看来,宠辱若惊不可取,为人应该做到宠辱不惊:为此必须要坚持以正确的人生准则衡量愠己的得失,审视愠己的&行。仁就是这唯一的“纪纲”。 “隐心而后动”,就是要在行动之前先审度愠己的心是否合乎“仁”,只有合乎这一标准之后才能行动。“守愚”也是“唯仁为纪纲”的具体实践。此外,从“在涅贵不淄,暖暖内含光”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守愚并不是指要愚昧无知作者所说的“守愚”其实只是外表的愚,内心则要追求一种高洁的人格品质、近墨不黑的独立节操。 在做人的方式上,崔瑗强凋外柔内刚,以柔取胜:道德经中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

14、死也枯犒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一句表明为人太过刚强会招致祸患。 在行为方面,作者要求愠己做到上文所说的“慎&”,也要做到“节饮食”。这是因为饮食是物质生活的重要方面,没有节制,便会贪婪争抢而要做到这两点,就要在观念上做到“知足”。 此文在艺术上有两点很能出。 一是在结构上,每两句构成一个意思,而且这两句的意思往往又是相反、相对甚至相矛盾的。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对立、矛盾,能出了主观选择的价值和意义,显示出戛戛独造的修养和品德来。这样,全文的结构便由这两句一意的单元所组成,颇类似后世律诗的结构。 二是在语&上,采用五&形式。铭文这种形式,一般都是用在比较正规的场合,开国大典,盖世奇功,往往刻山勒石,以传诸后世。听以它多采用四&形式,以示典雅庄重;叩以文选所收铭文为例,前有班固封燕然山铭,后有张载剑阁铭,都是四&形式。而崔瑗比文,则通篇采用五&形式;确颇独特。其时五&形式,仅在民间流传,汉乐府民歌中比较多地采用这一形式,而文人圈子里则不太多见。前此虽有班固双咏史诗通篇一五&,但技巧颇为生疏,“质术无文”(钟嵘诗品)。崔瑗采用此式,大概是因为“座右铭”,写给愠己看的,所以显得比较随便;而更重要的,是说明了崔瑗较注重从汉乐府民歌汲取营养。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