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年级优质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712775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三年级优质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2年高三年级优质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三年级优质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年级优质语文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高三年级优质语文教案【导语】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是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想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东星资源网高三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年级优质语文教案,希望你努力学习,圆金色六月梦!【篇一】高三年级优质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研读全文,体会作者至诚至真的情感。2、学习用至诚的语言打动别人。教学重点1、分析内容、结构,把握陈述的层次2、分析语言上的特色,体会情之深,语之切,理之透。教学难点在吟诵中解读作者所陈之情和陈情的艺术。一、导入:子曰:“父母在,不

2、远游,游必有方。”“游必有方”就是要有远大的志向,要去做有价值的事情,这样才对得起父母的期盼,离家的艰辛。“人孰能不老,百事当以孝为先!”所谓孝顺,就是说为人子女应该对父母长辈能够时时嘘寒问暖,父母年老体弱,应该多抽出闲暇时间陪伴左右。论语中对“孝”的强调,注重的是情感与精神的慰藉,而非物质的满足。“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几千年来,“孝”一直是整个民族精神的支柱。孝不单单是让人可以老有所终,老有所养,孝更是对每个人自身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乃至社会责任感的一种要求和约束。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

3、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陈”是陈述的意思。二、读课文,回答问题(文中找)。1、作者为何上表陈情?除臣洗马,辞不就职。(不想到晋朝为官)2、为什么不想到晋为官?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3、为什么祖孙如此情深似海,可以使李密放弃高官厚禄不愿废离?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扶养。穿插介绍李密生平(作者详细介绍见课文):李密

4、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其才气在当时也是出类拔萃的,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4、进一步发问:李密在文中明确表明不想到晋为官吗?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

5、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忠”与“孝”的矛盾,也许是每个朝代的文人都会遭遇的困境。事实上,李密之所以拒绝出仕,不仅仅是为了祖母,还有自己避祸的因素。李密对蜀汉还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那个时代是一个人人自危的年代,多少有一点本事的人,都遭遇了惨死的结局。问题就在于,在那样一个君臣猜忌、相互不信任的年代,你就算陈述的是真情,也是会遭到人们的怀疑的。于是,作者反复表明心迹,申述自己的苦衷。我是不矜名节的,我的本意也是愿

6、意做官的,实在是为了尽孝。【篇二】高三年级优质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分析,品味诗中创造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诗意美2、重点掌握诗人对自由、率真天性的追求人性美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音乐情人的眼泪,让学生交流在音乐的旋律中听到的内容音乐,它是旋律,但它也是诗,它用诗一般的旋律向我们倾诉心中的爱与情。同样,好的诗歌也是美的音乐,它用音乐一般的韵律向我们述说着人世间忧愁与欢乐。二、学生朗读全诗,思考:1、找出体现诗意美的诗句,并简要分析明确: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一层妩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水中的倒影,像一位美艳的

7、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在柔波中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在这仙境般的康河,诗人受到感染,情愿做一条水草,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榆阴下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那五彩斑斓的景色充满了醇厚的诗意,诗人的留恋全都融进了康河的风光中。诗人乘着满载星辉的一叶小舟,向着青草凄凄的小河深处,击拍欢歌,去寻他彩虹似的梦。诗意美除了构思的新巧、韵律的和谐,更主要体现在意境美。诗人将自己多年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练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些富有个性色彩的形象和想象中间,不同于一般的别离诗,他选择的意象是夏季的“云彩”、“金柳”、“青荇”、“青草”、“星辉”等,而传统的别离诗

8、选择的意象多是长亭、流水、浮云、落日、孤舟等,而且多是暮秋时节。诗人巧妙地把气氛、感情、形象三者融合为一,因而造成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就像一幅幅色彩绚丽的欧洲风情画。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等,将它们巧妙地剪辑到自己的诗作中,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立体的,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享受。他所寄寓的情思也因而显得潇洒、飘逸,而不是一般别离诗的缠绵、愁苦。2、诗人情感高潮在哪节诗中体现出来明确:第五节诗,诗人陶醉在康桥的美景中,甘心做一条水草,尽情的享受康河爱的轻抚,一任康河波光里的艳影,在他的心头荡漾。正所谓“沉醉不知归路”,似乎已经忘却了他要离别康

9、桥而去,他撑着一枝长篙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的梦”,等到兴尽归舟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向“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飘逸、洒脱之情,感染着我们,让我们的心一同快乐着,达到极致。三、教师范读、学生朗读,进一步体味诗歌的诗意美。四、讨论诗人对自由、率真天性的追求人性美在康桥,诗人结识了的哲学家罗素,在康桥,诗人心中有自己梦牵魂绕的情人,在康桥的秀丽风景中,有诗人幸福的生活。诗人曾饱含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弥盖我爱的康桥,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

10、的泉源?康桥,再会吧!徐志摩游学于英国剑桥大学期间,不仅深受康桥周围的思想文化气氛的熏陶,接受了英国式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洗礼,他还忘情于康桥的自然美景中,在大自然的美中,发现了人的灵性,找到了天人合一的神境,待诗人离英返国时,康桥已成了诗人“难得的知己”,诗人称康桥为自己永远的精神依恋之乡,此时的诗人,心头盛满离愁别绪。在诗里,诗人热烈而又缠绵地倾诉自己对康桥的精神依恋。诗人对康桥的欣赏和赞美,实际上就是对大自然、对美和爱、对和谐的一种欣赏和赞美。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这

11、岸边的草坪又是我的爱宠,在清朝,在傍晚,我常去这天然的织锦上坐地,有时读书,有时看水;有时仰卧着看天空的行云,有时反仆着搂抱大地的温软。在初夏阳光渐暖时你去买一支小船,划去桥边荫下躺着念你的书或是做你的梦,槐花香在水面上飘浮,鱼群的唼喋声在你的耳边挑逗。或是在初秋的黄昏,近着新月的寒光,望上流僻静处远去。从大自然,我们取得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取得我们继续的资养。哪一株婆娑的大木没有盘错的根柢深入在无尽藏的地里?我们是永远不能独立的。有幸福是永远不离母亲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远接近自然的人们。在青草里打几个滚,到海水里洗几次浴,到高处去看几次朝霞与晚照你肩背上的负担就会轻松了去的。(我

12、所知道的康桥)诗人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主张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自然似乎有着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诗人与自然交流,将自己的留恋全部融入对康桥瑰丽风光的尽情描绘中,是他对“诗化人生”的的描述。诗人在康河边徘徊,正是追寻美、自由与爱于一体的理想。康桥,于躯壳,徐志摩是过客,但于灵魂,正是他诗意的栖居地。五、小结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志摩的确是悄悄地走远了,但挥不去带不走的是他的康桥。它做为学院建筑留在英国,它做为一篇具有生命质感的美文,留在中国文学史中。自然中的康桥会老,但文字中的康桥,将在所

13、有爱志摩的读者心中永远年轻。【篇三】高三年级优质语文教案一、导语设计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言?比如: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这都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应有的方法、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文题)二、荀子简介

14、学生读注释,教师补充(多媒体显示):荀子,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到齐国、秦国、楚国游学,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他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合理、进步。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三、解题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

15、,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海底世界优质课教案_三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海底世界优质课教案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本课16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读写课后第4题中的词语,并会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2.会读课后第3题中的句子,并能把带点的词语换成同义词或近义词,使句意不变。3.能分析课文第3自然段,弄清句意和句与句的联系。4.能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回答课后问题。5.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探索海洋秘密的兴趣。6.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6、,背诵第3自然段。7.初步认识“先总述后分述再概括”的构段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海底景色奇异”和“海底物产丰富”的有关段落(重点)。2.课后第2题(难点)。教学思路:从具体(直观教具)到抽象(课文所述),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学生预习观看录相揭示课题划分段落检查字词讲读课文(边读边练)整体认识分析写法句子训练朗读背诵。采用目标教学法,逐步落实每个目标。教学用具:1.有关海底世界的录像片或幻灯片或图片。2.用小黑板或大张纸出示本课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指导预习。(让学生自读课文,勾划生字词,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自学本课的16个生字及课后第四题中的词语。看看

17、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尝试回答课后第一题中的问题,教师给予指导。)二、观看录像。让学生观看有关海底世界的录像片(或幻灯片、图片),了解海底世界的情况,激发学习兴趣。三、揭示课题。海底世界,“海底”指哪里?(大海深处)“世界”在本课指什么?(海底这个地方,这个领域中的情况)同学们,你们读了这一课以后,能说出这一课写的是什么吗?(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整体认识课文)四、划分段落。1.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7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提出问题大海深处是怎样的?第2自然段:讲海底宁静黑暗。第3自然段:讲海底动物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第4自然段:讲海底的各种动物有不同的活动方法

18、。第5自然段:讲海底有各种各样的植物。第6自然段:讲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物。第7自然段:概括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回答了第1自然段提出的问题。)2.抓住“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个词语,让学生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这两个重点的,从而让学生把课文分成4个结构段。第1段(第1自然段)先总的提出海底世界是怎么样的。第2段(第2、3自然段)讲海底景色奇异。第3段(第4至6自然段)讲海底物产丰富。第4段(第7自然段)再概括地讲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使学生大体感知课文“先总述后分述再概括”的构段方法,局部认识课文。)五、检查字词。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注意正音:否(f

19、%u)私(s9)些(xi5)类(18i)胞(b1o)属(sh()。2.听写带生字的词语:(可让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写)波涛、却有、是否、窃窃私语、肌肉、伸缩、普通、有些、贝类、免费、峡谷、细胞、煤、稀有金属、景色奇异。注意矫正字形:“类”上下之间无点,“免”的第六笔是撇,“属”的最后三笔是竖、提、点。3.初步理解词义。波涛澎湃: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形容波浪很大。依然:仍然,照旧,跟原来一样。宁静:形容环境很安静。器官:生物身上具有一定功能的部分。是否:否,不。是不是。窃窃私语:窃窃,形容声音细小。指背地里轻轻地交谈。听音器:专门用来听微小的或极远的声音的器材。海参:形如黄瓜,体壁多肌肉,口和肛

20、门在两端,口周围有触手。食小动物,是珍贵的食品。梭子:织布时用来牵引纬线的工具,两头小,中间粗。本课比喻一种鱼的形状。乌贼:也叫墨鱼。身体扁平,头发达,眼大。体内墨囊发达,遇见敌人就放出墨汁逃走。章鱼:身体卵圆形,无鳍。头小,有八只脚。普通:平常的,一般的。反推力:与推力方向相反的力。巴:紧贴的意思。免费:不收费。峡谷:狭而深的谷地。单细胞:指一个细胞。细胞,组成生物体的最小单位。本课指一种最小的海藻。海藻:生在海洋中的藻类,如海带、紫菜、石花菜、龙须菜。有的可以吃,有的可以提制碘。蕴藏:包含,积存着还没有被发现或被挖出来的。稀有金属:指地球上储藏量很少的金属。景色奇异:形容景色特别,与“平常

21、”不同,与“奇怪”的意思相近。物产丰富:物产储量大,花样品种多。六、作业练习。1.读读写写课后第四题中的词语。2.默读课文,思考、练习回答课后问题。第二课时一、讲读课文第1至3结构段。1.指名读第1段,问:课文先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大海深处是怎么样的?)2.齐读课文第4段,问:课文结尾是怎样回答上边这个问题的?(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二、带着问题,讲读课文第2段。1.提问题:(1)海底有风浪吗?有光吗?有声音吗?(2)课文第3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2.指名读课文第3段,讨论回答问题(1)。(板书:海底宁静 黑暗 有光

22、点)3.带着问题(2)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讨论回答问题。(这一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用设问句肯定回答海底有声音。第二句讲海底有什么声音各种动物的窃窃私语声。第三句具体讲窃窃私语的是什么声音,并说明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这三句话是按问答关系连起来的:先问后概括答再具体答。)(板书:有声动物在窃窃私语)三、带着问题,讲读课文第3段。1.提问题:(1)海底的动物,课文着重讲了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活动的?(2)海底有哪些植物和矿物?2.带着问题学生自由读第3段,讨论回答问题。(板书:动物多 活动方法各异植物多 色彩多种多样矿物多 蕴藏丰富)第三课时一、带着问题,讲读课文第4段。1.提问题:(1)课文最后

23、一句话什么意思?(再概括的说,海底世界的确景色奇异,物产丰富。)(2)简要说说海底景色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物产丰富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启发学生从宁静、黑暗、声音、动物、植物、矿物6个方面进行回答。)二、回到整体,认识课文主要内容。1.本课主要讲的是什么?(介绍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的物产。)2.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想法?(启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长大了去探索海洋的奥秘。)三、回顾全文,分析课文结构。点明课文“总分总”的写法,结构方式是先总述(第1段),后分述(第2、3段),再概括(第4段)。四、看课后题,进行句子训练。1.看课后第三题,进行换词训练,要求句意不变(可换“仍然”“仍旧”“照旧”“是

24、不是”等)。2.看课后第四题,读写词语,练习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五、指导朗读,背诵第3自然段。西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王红梅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2、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口头造句。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了解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教学过程:一、调动积累、激趣揭题。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杭州被称为,而西湖就是师描述引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数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闻名天下,赢得了“上有天堂,下

25、有苏杭”的美誉。西湖这么美,你们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你站在西湖边看到了什么?2、西湖的山美水也美,那书上是怎么描写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共有几句话,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3、交流。(相机指导朗读)4、齐读。过渡:站在西湖岸边就能欣赏到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平静、碧波荡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而湖中的各个景点就更令人陶醉了,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饱览一番?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第3自然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要求:(1)数一数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2)找一找这段介绍了西湖中的哪些景点,用” “圈出。2集体分析:(1)指名答

26、,板书(2)你最喜欢哪个景点?为什么?(3)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长的苏堤比作两条翠绿的绸带,迎风飘逸,真令人赏心悦目。(4)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美美地读一读。(5)我们已经知道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那么这些美景座落在这银镜上,又呈现出怎样神奇的景象呢?”仿佛”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仿佛说一句话吗?”仙境”是什么样的地方?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仙境。(6)太美了!如果你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会怎样呢?(愉快、舒畅)找一找文中用哪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心境的?(心旷神怡)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最后一句。四、出示第四自然段过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夜西湖又是如何一

27、番景象呢?听老师朗读第四自然段。(出示夜西湖的图片,师配乐朗读)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欣赏着这样的美景,再听到远处飘来的悠扬琴声,此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你是否也想来美美的读一读呢?学生配乐朗读体会你觉得哪句话特别美?四、.总结:1、学到这里,你觉得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2、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再次感受西湖的奇丽风光。3、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让我们以苏东坡的诗句来结束今天的游览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五、作业把你喜欢的一段背诵下来。西湖第

28、二课时教学设计西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大禹治水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综合识字的方法,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7个。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2、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在课文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教学重点及难点:通过文中词句感受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教具及多媒体使用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课前自己阅读,做到能用简练的语言说出大概的意思。教师准备:大禹治水的历史及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可能听过许多神话故事,对

29、本文所讲述的故事也许并不陌生,因此很容易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所以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自行阅读,把握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就重点内容进行引导点拨。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已经有了一些体验,初步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课前的资料收集与课上的资料交流可以放手给学生。对于生字词语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各种识字的方法来读准字音、识记字形,本课出现的10个要求会认的字和7个要求会写的字,学生均能自学掌握,教师只需在个别字形、字音上加以强调即可。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讲故事,导入新课: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并认真地读了,把你读的故事简单介绍给大家。师:是的,后羿

30、射日、夸夫逐日、女娲补天等等神话故事都歌颂了真、善、美,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动人的传说大禹治水。 2、板书: 大禹治水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疏理板书:为什么治水?怎样治水?结果如何?)3、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把生字圈出来。(2)把难读的词语、句子画出来。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组词。(2)指名逐段试读课文,纠正字音。3、范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4、分小节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解决提出的三个

31、问题。5、口头填空。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 ),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讨论:(1)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2)从哪儿看出洪水很凶猛?看图说说洪水的疯狂。理解:叮嘱、倒塌、敬仰、爱戴、滔滔、淹没。(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3)这些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3、指导朗读。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四、过渡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五、教学部分生字

32、,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读。2、引导学生说说字形记忆方法。孔子拜师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课前准备学

33、生查阅资料或请教长辈,了解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他对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有什么贡献。教师可以搜集关于山东曲阜孔府、孔庙、孔林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或音像资料,以便为学生补充关于孔子的背景知识。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学习自读课文,记下疑问。教学时 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谈话,情境导入谈话激趣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34、二、初读感知,识字学词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检查字词掌握情况。认记字形。(“仆”易被误读为三声,在教学时要加以注意。)词语认读: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扩词练习如:纳:纳凉,纳税,出纳,吸纳;兼:兼职,兼并,品学兼优;佩:佩带,敬佩,王佩。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三、朗读课文,理清层次总结归纳,理出课文的叙述顺序:孔子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第一段(1):写孔子决意拜师。第二

35、段(2):写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第三段(3):写孔子认真求学。第四段(4):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人品。四、指导书写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观察所得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尘” 字,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迎” 字的里面是“”,不是“卯”或“印”;“境”字的右半边是“竟”,不是“竞”。教师示范学生练写五、课后作业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听写生字词并认读。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谈谈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引入:能通过朗读

36、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二、研读课文,感悟体验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班级交流读书感受。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谈孔子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遥远;“风餐露宿”,表明途中生活艰苦;“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

37、到了洛阳。)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谈老子“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重点交流重点交流两对意思相近的词语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拜访”是敬辞,“访问” 的意思。“拜见” 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这两个词语意思上有细微的差别,可以通过朗读课文中的句子,细细品味

38、。)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多谢老师等候。(“迎候”和“等候”都有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等候”则不表达迎接的意思。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表现出他非常谦和、知礼。在这里,如果换成“等候”,就不能充分体现出老子的美德。“多谢老师等候”一句中,“等候”也不宜换成“迎候”,因为这里是晚辈向长辈致谢。)重点句子“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抓住重点词“终于”,提醒学生联系上文的描写来体会。文中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就是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39、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短短的一句话,把孔子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词句体会孔子的心理和情感,并通过恰当的语气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是孔子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孔子拜师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他认为“学无止境”,所以三十岁的时候,他还要千里迢迢去拜师学习。引导学生围绕这句话,体会孔子拜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谦虚好学、不怕吃苦、彬彬有礼等品质;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体会。)三、朗读课文,演读感悟分小组演一演。(体会出二人在对话中表现出的谦虚、礼貌的品行。)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四、

40、合作交流,读书汇报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五、课文总结默读课文,讨论: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总结师:正因为孔子和老子一个虚心求教,一个诲人不倦,都表现出了高尚的品行,所以获得了人们的敬重。中心: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六、拓展活动布置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总动员。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孔子、老

41、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道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精华。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开展一次活动,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要把学生引向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并使学生感受到,传统不一定很古,它有时离我们很近,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活动筹备。a命名。根据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传统文化?学生根据自己准备了解的内容给本次活动命名。(举例提出了活动的指向:民间工艺、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单是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有节日风俗、各地民

42、俗、各族风土民情等;民族艺术,有各种门类的戏剧、园林建筑、民族舞蹈等;又如民间艺术,可以分为剪、扎、编、织、绣、雕、塑、绘等种类,也是多姿多彩,异彩纷呈,如泥人、彩绣、陶艺、微雕、篆刻等,都可以纳入学生了解的范围。)b组织。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担任组长。拟定活动计划。由组长组织讨论,共同拟定本次活动的计划。交流活动计划。课外实践按照商定的计划开展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提示:开展活动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查阅图书、图像或音像资料,访问长辈,实地考察,搜集或制作实物。)附:参考资料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