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高中历史 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课时42 医疗与公共卫生 学案(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 高中历史 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课时42 医疗与公共卫生 学案(教师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课时42医疗与公共卫生 主干知识一、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一)历史上的疫病1.疫病:指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2.表现:(1)天花:古埃及时期,天花席卷尼罗河沿岸。18世纪时,欧洲天花肆虐。(2)鼠疫:6世纪时,地中海沿岸爆发鼠疫。14世纪时,欧洲鼠疫大流行,被称为“黑死病”。3.影响: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甚至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1)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突然爆发严重的鼠疫,雅典政治走向明显转变。(2)亚历山大在巴比伦染疫病而亡,亚历山大帝国随之土崩瓦解。(3)中国明朝末年鼠疫横行,大批患者死亡。(4)17世纪爆发于墨西哥的黄热病,肆虐两个世纪
2、。4.应对措施:(1)重视公共卫生与疫病防治区域措施古罗马注意公共卫生,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中国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在大灾之后,采取各种方法预防疫病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为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在明朝中期广泛使用,后传至欧洲(2)建立救治机构西汉后期,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隋唐时期,寺庙病坊也收治病人。古罗马时期的医院也收治疫病患者。(3)近代医学的进步控制疫病传播。18世纪晚期,英国医生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法,使天花的发病率大大降低。19世纪,细胞与细菌学说发展迅速。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的巴氏消毒法,被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1928年,英国
3、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改变了人类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的状态。易错陷阱:人痘接种法与牛痘接种法(1)人痘接种法就是采用人工的方法,使被接种者感染一次天花,从而使人体产生抗体来预防天花疫病的方法。(2)牛痘接种法是采用接种牛痘病毒而使人感染牛痘病毒,由于牛痘病毒与引起人类天花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质,从而对天花产生免疫的方法。(二)中医药的成就1.战国时:扁鹊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2.战国至西汉间: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秦汉时期大量的医家经验,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3.东汉晚期(1)华佗:创制“麻沸散”以及健身方法“五禽戏”。(2)张仲景: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著成伤寒杂病论,奠
4、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4.唐朝(1)孙思邈:著成千金方,被后人尊称为“药王”。(2)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5.明朝: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总结临床经验,使中医药的治疗水平取得长足进步。(2)全国广泛设立中医院与中医院校,掀起学习研究中医的高潮。(3)不断整理中医典籍,挖掘秘方验方,开发中成药制剂。(4)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分离出青蒿素。(5)21世纪以来,中医药蓬勃发展,走向世界。(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1.背景:(1)近代以来,西医以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取得很大成就。(2)17世纪,英国威廉哈维著
5、成心血运动论,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3)荷兰人列文虎克通过手工磨制的显微镜,对微生物进行了细致观察。(4)19世纪,创立了实验药理学。2.西医传播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鸦片战争后迅速传播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等被引入中国西医院校建立,把教学、科研与临床结合在一起,培养了大量西医人才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借鉴西方的公共卫生措施,公共卫生事业初步发展知识补遗: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区别与联系(1)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学科。(2)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3)中医学里包括中
6、药学,中药学是中医学的一部分。二、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1.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1)体系构成:包括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体系与医疗保障体系等内容。(2)体系建设西方国家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内容具体成就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各层级医疗机构的建立;公共卫生监督工作取得进展;威胁人类健康的麻疹、百日咳等重大传染病得到控制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药品供应得到保障;城乡居民都享有一定的医疗服务权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广现代医疗保障制度a.美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b.北欧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内容具体成就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
7、立国家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推行计划免疫,积极防治传染病,把食品、饮用水、药品的安全监督视为重要的工作医疗服务职能扩大a.逐步把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等内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b.药品供应体系不断完善,国家规范药品收费标准,加大医疗扶贫力度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a.20世纪60年代,国家已经把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b.改革开放后,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易错陷阱:公共卫生维系着全体人民的健康,是以大众为对象的。公共卫生并不是自然就有的,而是随着医学的发展,不断进步与完善的。2.医
8、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1)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医学突飞猛进,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增长。中国医疗技术发展迅速,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注重公共卫生的建设,培养个人卫生习惯。(3)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公共卫生观念日益深化。讲卫生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注重精神卫生,普及精神医学知识。3.中国的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特点及意义:材料在总结第一次医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新一轮医改拉开了帷幕。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宗明义强调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新医
9、改的目标是到2020年能够使人人享有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制定保障国民健康的基本制度,建立符合国情的全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和有利于人民健康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建立全民参与、全民享有的健康保障体系。摘编自吴丹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一轮医改的特点及其意义。(1)特点:覆盖面广;有法律制度保障;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符合中国国情。(2)意义: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易错陷阱: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生理健康:
10、它是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2)心理健康:它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热考主题一、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一、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历史上的疫病1.古代中国疫灾的影响(1)导致大量人口的死亡。(2)给国计民生带来损失,还会影响战争的胜负。(3)可能会导致王朝的更替。(4)影响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道教之所以会在汉末到魏晋酝酿成熟,与当时疫病的盛行有关。(5)节日习俗大多是原来预防或庆祝战胜某种疫病的活动,对瘟疫有预防作用。2.黑死病对西欧的影响(1)黑死病对欧洲社会的最直接的影响是造成人口
11、的大量死亡。(2)黑死病使欧洲经济生活受到重创,使许多工艺因此失传。(3)黑死病使欧洲学术界失去了许多著名学者。(4)瘟疫动摇了基督教的正统神学地位,使其失去了在思想上的垄断地位。拓展延伸:历史上疫病的防控办法(1)隔离病患,切断传染源。(2)政府清理污水,及时掩埋尸体,采取土方法预防疫病。(3)减免赋税,赈济安置流民。(4)设立医药局,免费发放药物。(5)改善公共卫生,通过种痘等方法预防疫病。(6)普及医学知识,提高医生地位。二、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古代中医学的特征1.历史悠久,理论成熟。自先秦、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相继问世,我国的中医学开始形成相对系统的理论体系。2.体系完整,
12、内容丰富。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中医临床医学等多方面,还有中医养生和中医保健等内容。3.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环境密切关联,即天人合一,同时主张辨证论治,根据辨证结果,确定治疗方法。4.典籍浩繁,数量众多。自秦汉到明清,中医典籍数不胜数、汗牛充栋,既有民间个人著述,也包括官修药典,影响至今。5.成就巨大,影响深远。古代中医学取得巨大成就,是百姓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后来中医走向世界,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和重视。拓展延伸:中医药学的当代价值(1)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中医中药至今仍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扩大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
13、(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文化自信。三、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西医之间的差异1.思维方式:中医偏重于“养”,西医偏重于“治”。2.整体观: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西医没有整体观念。3.医学模式:中医疾病的分类以内脏功能和重大病因为主,西医按照生理系统和器官来分科。4.诊断方式:中医通过四诊法进行诊断,西医的诊断主要是靠仪器。5.适应疾病类型:中医适应慢性病,西医善治外伤、传染病等。6.药物来源:中医主要是天然药物,西医大多为化学合成药。素养提升(2020海南选择考T8)1902年,中国部分地区遭遇了瘟疫,大公报给予极大关注,在社会各界人士投递的稿件中出现了“微生物”等
14、词,还有一则来函写道:“凡有害于民者,莫不出示以严禁之,卫生有术,故能疠疫潜销焉。”这表明()A.大众传媒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方式B.近代科学的卫生观念在防治疫病中得到传播C.细胞学说开始成为探究生命科学的理论基础D.瘟疫彻底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方法解题思维:明立意(1)主题是近代科学卫生观念传播(2)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简题干1902年中国发生瘟疫时大公报收到的稿件中出现“微生物”“卫生有术”排干扰定选项B二、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一、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点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民(农业户口)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
15、障制度,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二、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现代医疗保障体系的特征1.机构完备,覆盖面广。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国家完善了各级医疗组织,构建基本覆盖全国的各级医疗网络,方便患者就医。2.统筹规划,措施多样。各国政府既注重治疗,又规划免疫,还加强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督。3.社会服务,规范管理。二战后各国政府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我国各级卫生机构明确服务意识,扩大服务内容。4.全民医保,全面覆盖。进入近代社会后,西方欧美国家医疗卫生基本得到物质保障。中国政府大力推行城镇和农村的医疗保险和合作医疗制度。素养提升(2020海南选择考T25) 阅读材料,完成下
16、列要求材料下表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进程(摘要)时间名称备注1979年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第一份明确提出医院经济管理的文件。该意见提出,医院试点方案与国企改革“放权让利”有一定相似性1981年关于解决医院赔本问题的报告建议实行价格改革,对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按不包括工资的成本收费,增加的开支由地方财政和企业单位负担;对城镇居民和农民的收费标准可以保持不变医院经济管理暂行办法(修改稿)进一步扩大医院财务管理自主权,调动医院职工积极性1984年关于贯彻财政部“关于控制行政事业经费和企业管理费开支的通知”的意见卫生部从官方层面认可了承包制的做法,将“打破
17、大锅饭”的改革意向写入了正式文件,特别指出“奖金发放要克服平均主义”1988年关于部属医院试行承包责任制的意见(试行)在坚持全民所有制基础上参照两权分离原则,以承包合同的形式确定国家、医院的责权利关系摘编自昝馨历史的往复:1978-1992年的中国公立医院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举措和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背景。解题思维:第一步审设问定方向审读关键具体情况限定项“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求答项“举措和特点”“背景”提示项“根据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步读材料提信息抓关键信
18、息转化信息信息放权让利信息双轨制信息扩大医院的自主权信息效仿国有企业改革信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第三步列要点组答案(1)举措:放权让利(扩大自主权);双轨制。特点:仿效国企改革(或政府主导,立法保障,内容详尽、广泛,注意民生,逐渐完善)。(2)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简政放权,按经济活动规律办事等举措出台;公立医院存在需要改革的问题。真题体验角度一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历史上的疫病1.(2020天津等级考T4)1910-1911年间,当鼠疫波及华北之时,颇有影响的大公报刊载了天津官医院的来稿,详细介绍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
19、方法;还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报刊宣传() A.加速了清朝防疫体系的建立 B.开启了对疫情的专业研究 C.推动了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 D.控制了疫情的暴发和扩散题眼:详细介绍、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解析:选C。在鼠疫肆虐之时,大公报详细介绍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并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利于民众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故C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对官方的影响,故A说法错误;“开启了”说法欠妥,材料信息无法确定对疫情的专业研究是从此时开始的,故B错误;报刊宣传无法控制疫情的暴发,故D错误。2.(2020江苏选择考T12)新中国成立
20、初期,一位老大爷谈到种痘运动说:“现在的国家真好,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从解放后,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也看不见有麻子的孩子啦。我家的四个孩子,要是在过去请花先生栽花,顶少也得一石来粮。”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来说明()A.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B.新中国获得民众政治认同C.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 D.卫生防疫体系的全面建立题眼:现在的国家真好,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解析:选B。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初期”“现在的国家真好”“从解放后,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体现出新中国获得民众的认可,故选B;社会主义改造属于经济方面的措施,故排除A;材料中论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成就,不是民主政治
21、建设的表现,故排除C;D中“全面建立”说法绝对,故排除D。角度二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现代医疗卫生体系3.(2020北京选择考T10)如表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着力于()通过年份文件名称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0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5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200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A.加强政治制度建设B.发挥舆论监督作用C.探索民主管理机制D.完善相关法制体系题眼: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的着力点解析:选D。材料涉
22、及的法律文件主要不是在政治领域,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出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排除B;材料不是探索民主管理的机制,排除C;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都是关于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安全等方面的法律规范,这些法律规范完善了我国的法制体系,D正确。新题预测1.宋代建立了以各级官府为主导,社会民众力量为辅助的疫病防治体系。南宋后期,中央政府仍是防治瘟疫的核心力量,采取了医学、经济、政治等措施加以应对;地方官吏是宋代防治瘟疫的基层力量,采取了赈济灾民、医疗救治和加强社会管控等措施。这反映出宋代()A.社会救助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B.北宋已经有了尚未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C.民本思想在当时社会广泛传播D.对疫民或灾民的救
23、助体现了政府的人文关怀解析:选D。宋代政府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疫病防治体系和赈灾措施,这说明宋代政府有较为强烈的爱民意识,体现了政府的人文关怀,D正确;题干未涉及社会救助具有系统性和社会保障制度,排除A、B;题干中只能体现出政府的行为,不能证明当时社会流行民本思想,排除C。深化点拨:疫病的特点流行性、群发性、连发性、危害大、频率高。2.“博学至精,明德至善”,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正是儒医的执着追求。如明代龚信提出好医生要“心存仁义”“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施药一例”。据此可知儒医()A.坚守传统的义利观B.心怀家国天下的社会责任感C.信奉清静无为信条D.注重个人良
24、知和道德修养解析:选A。根据“厚德而后为医”“好医生要心存仁义”可以看出儒医具有重义轻利的观念,故A正确;材料与“天下观”不符,排除B;行医救人并不是清静无为,排除C;材料并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而是儒医的义利观问题,排除D。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西方国家不约而同地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福利国家”政策包含:提供诸如教育、医疗、托儿所等免费或低费的社会服务系统。这些政策旨在()A.以合法方式掠夺高收入阶层B.提高下层人民生产积极性C.发挥政府对资源的配置作用D.提供人们向上进阶的可能解析:选D。材料“提供诸如教育、医疗、托儿所等免费或低费的社会服务系统”反映了“福利国家”制度重视
25、教育、卫生的社会公平,为每个人提供了公平公正的成长发展的机会,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故D正确。加固训练:1982年,英国保守党政府取消了与收入关联的疾病与失业救济,对失业者的救济改为应纳税津贴;同年通过的社会保障与住房补贴法要求雇主为其雇员承担疾病津贴,作为补偿,雇主可以减少国民保险的缴费数额。该政策的制定()A.挫伤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B.推卸了政府的社会责任C.调整了“福利国家”运行方式D.增加了雇主的税收负担解析:选C。材料中该政策的制定改变了福利支出完全由政府承担的运行方式,改由政府、雇主、工人共同承担,故C正确;由材料无法推断出该政策对于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A错误;该政策的制定主要是为
26、了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而非推卸政府的社会责任,B错误;材料“作为补偿,雇主可以减少国民保险的缴费数额”表明雇主的税收负担没有增加,D错误。4.中国卫生政策的一份权威报告称,1980年,按卫生总费用来算,全国人均费用13.4元,1989年上升为51.2元。在整个医疗费用中,群众自费增长幅度较大。自费项目由1980年占医疗费用23%上升为36%,城市自费人均21元,农村人均15元。该报告()A.有利于城乡医保统筹B.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C.肯定农村改革的成果D.为医疗改革提供依据解析:选D。材料“自费项目由1980年占医疗费用23%上升为36%,城市自费人均21元,农村人均15元”等信息体现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这为医疗改革提供了依据,故D正确;材料不涉及医保问题,故排除A;材料中的内容和相关举措无法缩小城乡差别,排除B;材料并非特指农村改革,排除C。第 23 页 共 23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