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高中历史 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课时40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学案(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 高中历史 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课时40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学案(教师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课时40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主干知识一、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一)村落的产生1.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筑屋。2.村落:原因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村落表现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特点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影响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二)集镇的出现1.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形成过程:(1)雏形: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者集聚,形成古代集镇的雏形。(2)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
2、心。(3)商人和手工业者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3.发展:(1)原因:为军事目的设立。(2)表现两宋: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元朝: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市镇。明清: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三)城市的产生1.产生: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形成了一些居民中心,几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成城市。2.定义: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3.中国古代:(1)布局: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2)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3)周朝:营建城市形
3、成制度,城邑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以图解史:城市职能与“市”“坊”的演变4.西方古代:古希腊城市布局中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古罗马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欧洲中古时期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四)世界各地的民居1.特点:民居的建造不仅体现了居住地的自然环境,而且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与文化习俗。2.代表:(1)两河流域:用砖块建造房屋,用木材作栋梁。房屋的结构都由前庭、前室、主室构成。(2)古埃及:大多数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具有防晒保温功能,庭院是家庭活动的场所。(3)古代中国远古:巢居和穴居
4、构成中国民居最早的两大类型。先秦以来:民居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礼仪制度;住宅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民居最普遍采用的是木构抬梁结构。明朝: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4)古希腊罗马中庭是民居的核心。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成为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3世纪,出现了由多层楼板叠加组合而成的集体住宅。4世纪时,罗马城中大部分是复合式公寓,对后世影响深远。(5)印第安人北美大草原:过着游猎生活,住在圆锥形的帐篷中。亚马孙雨林:住在圆形的公共居所中,屋内不分隔间,但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区域。知识补遗:四合院的布局及设计理念(1)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2)其基本特点
5、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3)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1.城市化的演进(1)开启: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2)表现西方a.英国在1851年,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b.二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a.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开启。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
6、新阶段。c.1978年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d.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迅猛发展。2.居住条件的改善 (1)建筑技术的革新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电梯。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2)生活服务更加便捷、丰富;二战后,城市中的社区蓬勃发展,功能日益广泛。3.基础设施的发展(1)19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煤气灯、电灯相继出现,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电报、电话的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柏林、纽约等
7、城市开始将铁路高架桥纳入交通网络。20世纪以来,电车、汽车、自行车得到普及。城市交通呈现多样化、立体化趋势。(2)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近代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发展很不平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进。知识补遗:中国近代城市化特点具有半殖民地化特征;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大;空间布局不均衡;起步晚于西方国家;传播西方思想、价值观念等。4.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1)环境污染严重,如工业废水污染、汽车尾气污染、城市饮用水源污染等。(2)贫富分化,工人阶级生活条件恶劣,生活设施落后。(3)私人汽车的普及,交通拥堵严重。(4)犯罪率上升、
8、失业者增加等。5.综合认识:材料大工厂,特别是从蒸汽机开始代替水力发动机的时候起,越来越多地开设在那里。据一个同时代的人说,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克莱特纱厂的烟囱矗立在屋上。十五年后,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围,几乎把旧城围绕起来。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两边有很高的砖砌的房屋。最后,在城市的最外面东南方,不久也建筑起一些四周有花园的漂亮别墅,那里住着新的贵族,棉业豪富。法保尔芒图著,杨人楩等译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
9、国近代城市的特点。(1)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工厂推动城市形成和发展;(2)新兴工业城市崛起;(3)存在大量工人阶级;(4)贫富分化严重、分区居住。知识补遗:城市化的三大标志(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热考主题一、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一、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古代城市发展经历了从周至唐的严格限制到宋元明清的放宽限制的过程。1.从周至唐:严格限制。从周至唐,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扬州成为唐后期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2.宋元时期:逐步放松。宋元时期,坊市
10、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3.明清时期:商业活动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拓展延伸: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1)古代中国城市规划知识基础是古代哲学,糅合了儒道法等各家思想。(2)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的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3)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和成就集中体现在都城建设上。二、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古代东西方城市的不同古代西欧城市古代中国城市不同点作为经济中心而出现作为政治中心而出现建立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建立在自给自足的
11、小农经济基础上通过金钱赎买或武装斗争争取自治权处于中央集权管理之下城市规模小,人口少,生产水平不高城市规模大、人口多、商品经济发达三、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民居的特点1.中国古代的民居深受儒家封建礼制思想的影响。2.中国古代的民居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点。3.中国古代的民居反映出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性。4.中国古代的民居绝大多数是因地而建、因势而成。5.建筑材料多是就地取材,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特别提醒:世界各地民居特点不同的原因世界各地民居的建造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的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同时体现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12、。素养提升墨子说:“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山陵)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住在洞穴里,地下潮湿伤人),故圣王作为宫室”下列对材料中古人营造宫室原因的解读准确的是()A.文化习俗影响民居的建筑B.村落的兴衰决定民居建筑C.经济发展决定民居的建筑D.民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解题思维:明立意(1)主题是墨子对古人营造宫室的叙述(2)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唯物史观简题干墨子对古人营造宫室的原因解读排干扰定选项D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拓展延伸:工业化与城市化(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2)工业化冲破自然经济的桎梏。(3)工业化带动交通地理的大变化。(4)
13、工业化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大发展。素养提升材料19世纪中后期,美国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对促进这一时期美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起到了其他任何力量都难以起到的作用。美国历史上这一时期的矿业开采并由矿业开采带动的矿业营地、矿业城镇直至矿业城市的建设仍旧给这一时期美国的城市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同样,还有铁路铺设并由铁路铺设带动的铁路城镇建设,并由铁路城镇最终发展而成为交通枢纽城市、经贸中心城市和物流集散城市,也是促进这一时期美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原因。摘编自邵小通十九世纪中后期美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后期美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原因。解题思维:第一步审设问定方向审读关键具体
14、情况限定项“19世纪中后期”“美国”求答项“美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原因”提示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步读材料提信息抓关键信息转化信息信息生产力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促进信息矿业开采与矿业性质城镇兴起信息铁路建设与铁路性质城镇建设第三步列要点组答案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促进;矿业开采与矿业性质城镇兴起;铁路建设与铁路性质城镇建设;政局长期稳定;城市基础设施的建立推动城市化;科技进步和经济发达使城市生活更具吸引力。真题体验角度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城市化的影响(2018海南单科T19)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
15、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A.城市化进展显著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C.工业化开始启动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题眼:“第二次工业革命”“戏院喜剧和音乐剧大型体育赛事”解析:选A。据材料“大众休闲文化”“戏院”“喜剧和音乐剧”“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可得出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城市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城市化进展显著,故A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不是逐渐消除,故B错误;工业化开始启动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故C错误;欧美工人福利得到保障,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故D错误。新题预测1.镇是军队驻防地
16、点,始见于唐。因驻军处常有商贩聚集,至宋代,“诸镇置于管下人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宋史职官志)。中国古代“镇”的职能演变主要反映了()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削弱B.重农抑商政策的放松C.政府军事管理能力强化D.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选D。根据材料“军队驻防地点,始见于唐”到宋代“诸镇置于管下人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可以看出“镇”的职能由军事功能发展为经济和商业功能,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镇的发展对地方势力的影响进而削弱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故排除A;结合所学可知,从唐到宋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放松,故排除B;C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加固
17、训练:最初往往在便于物资集散的地点形成乡间集市以进行定期的商品交换,继而这些地方逐渐建立起经常性的商业服务设施,成长为集镇。据此可知集镇()A.是定期商品交换的场所B.是利于物资集散的地点C.能够提供商业服务设施D.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解析:选D。由材料可知,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集镇逐渐形成,故D正确;A、B、C在材料中都有涉及,与集镇都有关系,但是都比较片面,故均排除。2.下面为江南口岸城市人口(1891-1911年)统计表。据此可知()城市1891年1901年1911年镇江135 000140 000184 000杭州700 000350 000-宁波250 000255 000350 0
18、00温州80 00080 000100 000苏州500 000500 000-A.江南城市化进程呈现不平衡性B.通商口岸经济发展迅速C.苏州成为长江中下游区域中心D.江南自然经济瓦解加速解析:选A。根据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镇江、宁波、温州人口增加,苏州人口持平,杭州人口下降,这说明江南城市化进程呈现不平衡性,故A正确;苏州人口持平、杭州人口下降,不能说明通商口岸经济发展迅速,故B错误;表格数据不能说明苏州成为长江中下游区域中心,故C错误;表格数据无法体现江南自然经济瓦解加速,故D错误。3.1851年英国总人口为1 800万,其中城市人口占52%,农村人口占48%,而同时期的法国、美国
19、等国农村人口仍占较大优势。而德意志、俄国、意大利等农村人口更占绝大多数。这说明()A.英国城市化居于世界领先B.英国率先完成工业化进程C.法美产业结构优于德俄意D.德俄意尚未开始工业革命解析:选A。材料体现出英国城市人口比重大于农村人口比重,这是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的表现。通过英国与其他国家的比较可知,英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于其他国家,故A正确;材料体现出英国城市人口比重大,但这只是城市化的表现,并不代表着生产领域完全实现了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的工业化转变,排除B;从材料可知法国、美国农村人口占据优势,与德意志、俄国、意大利并没有明显的区别,故材料不能体现出法、美的产业结构优于德、俄、意,排除C;材
20、料主要体现的是城市化并非工业革命,且D与史实不符,排除。4.据1923年北京电车公司第二届董事会报告书记载:“本公司以事属公众交通,一切建设力求美备,与各方往返商榷,不厌精详。从电杆、电线的安装,路轨的铺设,到挪移水管等诸多事项无不受阻,乃至文书盈箧,颇费时日。”这说明当时()A.城市设施建设的艰难B.交通管理亟需解决C.城市社会问题的凸显D.西方科技快速传播解析:选A。根据材料“从电杆、电线的安装,路轨的铺设,到挪移水管等诸多事项无不受阻”可知,城市设施建设的阻碍重重,建设艰难,故选A;材料涉及的是公司的经济行为,没有涉及交通管理行为,也没有涉及城市社会问题,故排除B、C;材料没有提及“西方科技快速传播”的信息,故排除D。深化点拨:城市公共设施对社会生活的意义(1)增强城市服务功能。(2)提高人居环境质量。(3)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等。第 19 页 共 19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