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练习.docx

上传人:黄****学 文档编号:2984355 上传时间:2020-06-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练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一、单项选择题1下表为15001960年不同交通工具运输速度的变化。据此推知()15001840年18501930年1950年1960年马车、帆船16公里/小时汽船、火车56104公里/小时螺旋飞机480640公里/小时喷气式飞机8001120公里/小时A科技逐步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 B科技发明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变革C科技革命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 D科学技术与生产逐渐实现了结合【解析】从材料中不同交通工具的变化,可知是科技发展的表现,交通工具运输速度不断加快,可知是科技发展带来了生产力提高,各地交流更加方便快捷,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科技进步

2、带来交通工具运输速度的加快,不能体现出科技满足了人们物质上的需求,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了科技进步带来交通工具日益先进,没有涉及社会变革,排除B项;科技与生产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实现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答案】C2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后,提出建立以法、德为核心,以法国为领导的“欧洲人的欧洲”,通过“缓和、谅解、合作”逐渐实现“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最终走出“雅尔塔”。这一外交方针的提出()A说明法国决策着欧洲事务 B表明美国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C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实现 D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解析】材料戴高乐倡导“欧洲人的欧洲”,推动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最终走出雅尔塔”

3、,摆脱美国的控制,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故选D项;材料反映出法国希望推动欧洲国家合作,主导欧洲一体化,并非决策着欧洲其他国家事务,排除A项;材料只是欧洲一体化主张的提出,B项是在欧洲一体化实现之后,排除B项;材料只是欧洲一体化主张的提出,但还未实现,排除C项。【答案】D3世界银行2011年5月17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25年,巴西、中国、印度、印尼、韩国和俄罗斯将占全球经济增长总量的一半以上,国际货币体系也不会再由单一货币主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的多币种构成的国际货币体系。这表明()A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初步建立 B新兴经济体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C美国已失去了世界霸主地

4、位 D发达经济体难以主导经济全球化【解析】材料“国际货币体系也不会再由单一货币主宰”,反映出新兴经济体实力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故选B项;国际经济新秩序还未建立,排除A项;美国仍然是超级大国,没有失去霸主地位,排除C项;新兴经济体冲击发达经济体的地位,但还没有改变发达经济体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局面,排除D项。【答案】B4新兴经济体是21世纪初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出现的一个新词,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指的是一批保持着持续增长势头同时具有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它的崛起()A遏制了美国单极霸权主义 B带动了不同层次国家的共同发展C推动了全球治理并解决了全球问题 D逆转了当今世界格局走向

5、【解析】“一批保持着持续增长势头同时具有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可见代表不同类型同家的共同发展状态,故选B项;“一批保持着持续增长势头同时具有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只是说明其发展情况,不能说明其是否有挑战美国的可能性,排除A项;“保持着持续增长势头同时具有发展潜力”与全球治理没有直接关联,排除C项;“一批保持着持续增长势头同时具有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国家”不能说明其有能力挑战当今的国际格局的实力,排除D项。【答案】B5某协定的签订,为解决各成员国在国际贸易关系中所产生的矛盾和纠纷提供了场所和规则,也为各成员国举行关税减让谈判提供了可能和方针。这里的“协定”是指()A雅尔塔协定 B布雷顿森林协定C马斯

6、特里赫特条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解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在国际贸易中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最终实现贸易自由化,故选D项;雅尔塔协定是二战中美苏等大国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安排,跟贸易无关,排除A项;布雷顿森林协定是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不是贸易体系,排除B项;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是推动欧盟成立的条约,排除C项。【答案】D61947年4月,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进行关税减让谈判,双边关税谈判共进行123项,涉及大约5万种商品。10月,23国签订关贸总协定。关贸总协定除每年召开大会外,主要活动是主持减税谈判,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这说明关贸总协定力图()A建立新的国

7、际金融体系 B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话语权C根除各国利己主义政策 D推动世界贸易制度化和体系化【解析】战后资本主义各国通过定期召开国际会议并签订关税协定以降低关税,体现贸易的制度化、体系化趋势,故选D项;新的国际金融体系指布雷顿森林体系,排除A项;材料强调关贸总协定力图推动世界贸易制度化和体系化,体现不出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话语权问题,排除B项;“根除”说法错误,排除C项。【答案】D7右图是一幅关于“英国脱欧”的漫画。该漫画揭示出() A欧洲国家间的矛盾日益加剧B日不落帝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C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曲折性D区域集团化一定程度阻碍全球化发展【解析】漫画中一把剪刀将英国脱离欧盟,说明

8、英国脱离欧盟后,影响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故选C项;材料是英国与欧盟间的矛盾,而不是欧洲国家间的矛盾,排除A项;材料强调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曲折性,不涉及英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排除B项;材料强调英国脱欧的影响,看不出区域集团化一定程度阻碍全球化发展,排除D项。【答案】C8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时,英国决定不加入。1957 年罗马条约签署时,英国也缺席。1963年1月,英国的入欧申请遭到法国的否决。1973 年英国加入欧共体。1975年6月,英国进行第一次脱欧公投,结果67的民众赞成留在欧共体。2020年1月,英国正式脱离欧盟。英国在欧洲联合上的态度反映了()A经济区域集团化违背历史发展

9、潮流 B世界格局左右英国在一体化上的选择C主权国家利益与一体化之间的纠葛 D经济区域集团化对发达国家更为不利【解析】据材料英国在欧洲联合的过程中表现出反复犹豫,体现了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主权国家利益与一体化之间的纠葛,故选C项;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排除A项;英国的反复无常更多原因出于对本国利益的考虑,排除B项;经济区域集团化一定程度上对发达国家更有利,排除D项。【答案】C9下图为欧元50欧分硬币的一面,为欧盟各国统一的图案画面,另一面的图案则带有不同国的特点,如法国为象征法国的玛丽安娜肖像,德国为象征着民族分裂与统一的勃兰登堡门,西班牙为著名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

10、拉大教堂,这表明() A欧元的使用增强了欧洲民众的认同感B欧盟在“一体”下追求“多元”并存C区域集团化的实现仍然任重而道远D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并行发展【解析】从材料中欧元的硬币图案一面是相同的,体现欧元是欧盟的统一货币,另一面图案分别体现欧元区各个国家的特色,可知欧盟并没有否定各成员国的不同,带有了一体多元的色彩,故选B项;欧元是欧盟的统一货币,它的使用增强了欧洲民众认同感,但与欧元图案有各个国家的特色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欧元图案既有一体化,又有多元化的特点,并没有涉及欧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不能体现出区域集团化的实现艰难,任重道远,排除C项;欧元是欧盟内部成员国家使用的货币,涉及到

11、的是区域经济集团化,不能体现出经济全球化发展,排除D项。【答案】B10漫画是传播历史信息的重要形式。下图是一幅时政漫画(飞机上的英文标志是EU,EU是欧盟英文简写),漫画信息表明()A亚太经合组织从此分崩离析B英国经济的发展获得重大机遇C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新挑战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被阻滞【解析】漫画体现的是英国脱离欧盟这一时政热点,说明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许多新挑战,故选C项;漫画体现的是英国脱欧,与亚太经合组织无关,排除A项;英国脱欧对英国而言也面临新的挑战,其发展如何仍是未知数,无法判断其是否获得重大机遇,排除B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共同发展以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的结果,这一趋势

12、不可阻挡,脱欧后的英国也无法孤立存在,仍然需要融入全球化之中,排除D项。【答案】C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开始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诞生了形式多样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下列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北美自由贸易区不是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成员国之间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欧盟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区域集团组织,成员国之间差异较大、相对松散 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A B C D【解析】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典型的南北双方为共同发展与繁荣而组建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不是政治联盟,故正确;欧盟朝着经济

13、政治实体过渡,但不是军事一体化组织,故错误;亚太经合组织的组织原则有相互尊重和平等原则、开放地区主义原则、协商一致和自愿原则、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地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差异等很大,故正确;不结盟运动是政治合作组织,故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121994年11月,APEC(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于印尼茂物发表共同决心宣言,规定:发达成员不迟于2010年,发展中成员不迟于2020年,进一步减少相互间的壁垒,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长远目标。“茂物目标”的提出,表明APEC()A能够制定约束性法规 B灵活性与渐进性相结合C与世贸组织目标一致 D实现了区

14、域经济一体化【解析】APEC致力于在成员国内部减少贸易壁垒,实现亚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但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提出的要求不同,由此体现了灵活性与渐进性的结合,故选B项;APEC并不能制定约束性法规,是一个松散的论坛性经济组织,排除A项;世贸组织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更有活力和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排除C项;APEC没有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排除D项。【答案】B二、材料解析题13全球化使人类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东西方国家的命运也迥然不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人将全球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492年持续到1800年前后,即全球化10版本,这期间世界的规模从

15、大号“缩水”为中号。第二个阶段为全球化20版本,从1800年左右持续到1950年左右,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这期间世界从中号“缩水”为小号。1950年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全球化30版本。30版本将这个世界从小号进一步缩小到微型。 摘自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材料二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就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割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随着全球化及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

16、、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摘自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材料三 在当前世界政治经济错综复杂,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经济金融风险高发,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的背景下,全球面临着“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普遍困惑,习近平主席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之光,照亮了人类发展前程,在全球范围形成了强大的感召力。 摘自胡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大国的思想贡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将14

17、92年作为全球化开端的依据。 (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世界从中号“缩水”为小号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试举其中两项发明说明“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 (3)据材料二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4)据材料三指出习近平主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有何意义?【解析】(1)据材料一世界的规模从大号“缩水”为中号是从1492年开始的,结合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等相关史实,得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全球化的影响,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得出将1492年作为全球化开端的依据。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如汽车、电话、电报、飞机等。 (3)据材料二

18、“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割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随着全球化及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得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加剧,国家之家的贫富差距拉大。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4)据材料三“习近平主席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之光,照亮了人类发展前程,在全球范围形成了强大的感召力”得出意义是照亮人类发展前程,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强大的感召

19、力。【答案】(1)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飞机、汽车、电话、无线电报等。(3)问题: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加剧;贫富差距的加深。实质: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4)照亮人类发展前程;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强大的感召力。14近年来“逆全球化”趋势有所加强。如何理性看待这一现象,更好促进全球化发展,引起广泛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材料二 实际上,反全球化是另一种全球化,

20、是全球化的产物。2000年9月下旬,捷克首都布拉格,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在这里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反全球化分子跟踪而来。示威者认为IMF和世界银行是全球资本主义的工具,因为它们竭尽所能控制第三世界,使这些国家更加贫穷。而且反全球化者认为地球环境将因全球化而不堪重负,地球环境将因全球化而受到最后的致命一击。 材料三 反移民浪潮也成为反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约有三分之一的移民从发展中国家前往发达国家。非法移民会抢走工作,消耗税收,增加犯罪,改变民族认同。逆全球化浪潮的根源是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受益下降,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受益较大。当前的“逆全球化”思潮主要表现在英国“脱欧”、美国政府

21、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等。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 材料四 对所有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都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兼而有之。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得益于开放的经济模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演讲所提到的,“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逆全球化”趋势至少让人们对今天的制度和政策进行反省,去努力解决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冲突,探索新的、更好的发展模式。 2017年4月光明日报理性看待和正确应对“逆全球化”现象 请回答: (

22、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5世纪到19世纪以欧洲为主导的推动全球化的主要事件。 (2)全球化曾经被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是潘多拉的盒子。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关系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50字左右)【解析】(1)根据材料一“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可得出: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 (2)根据材料二“实际上,反全球化是另一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产物。对所有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都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兼而有之”及材料四“经济

23、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可得出论点:逆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产物;理性看待逆全球化,有利于推动全球化。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关系分析。【答案】(1)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 (2)论点:逆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产物;理性看待逆全球化,有利于推动全球化。论证:逆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产物;全球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拉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加剧环境污染;利益下降和非法移民问题也导致发达国家对全球化不满。理性看待逆全球化,有利于推动全球化:首先要看到经济全球化促进经济发展,如中国加入WTO(其他各国史实也可);其次要正视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反省调整,趋利避害,探索更好的发展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