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证法考试总结.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9409553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辨证法考试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自然辨证法考试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辨证法考试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辨证法考试总结.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自然辨证法考试总结自然辨证法考试总结一 古希腊自然观与近代科学的兴起有什么关联?1、早期希腊哲学开始于公元前6世纪之初的米利都。在这里产生了古希腊哲学的第一个哲学流派米利都学派。泰勒斯:水是世界的本原. 即万物的开端、开始和起源是水;水是生命的本原,渗透在万事万物之中,使得宇宙成为有机体。奠定了西方哲学追究本源的形上精神。阿拉克西米尼认为万物由气所构成,不同的物质乃由

2、气的浓密稀疏所致,这开辟了把握世界的实体构成主义传统 2、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数当作世界的本原,主张“万物皆数”,数是现实的基础,是决定一切事物的形式和实质的根据,是世界的法则和关系。3、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万物都按照对立的斗争和必然性生成,一出于万物,万物出于一4、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宇宙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不可再分,原子有两种属性;大小和形状。毕达哥拉斯学派与近代科学的关联:可以说,这个学派对科学发展的影响是重大的,它开创了从数学角度说明自然规律的先河,科学数学化的潮流正是从这里发源的。当然,以今天的观点来看,世界的本原并非是数,科学也不能等同于数学,但是,科学的起源和发展

3、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工具。近代的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等人,都曾承认受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启发。考察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17世纪科学兴起的“微粒说”、“原子论”与上述古希腊的原子论就有着紧密的关联,机械自然观的形成与古代原子论的复活是分不开的。原子论所代表的以基本的物质微粒的运动来解释宏观经验的思想路线,是近现代科学研究所遵循的主要路线;原子论试图通过少数基本假定来统一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以实现科学理论的统一性的方法论原则,同样被近代科学所继承和发展,成为它的研究纲领。原子论所内含的自然观与近代科学中的机械论自然观基本一致。二 机械论自然观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有什

4、么关联?思想根源理论根据解释自然界各种现象的信念三 新自然观的主要内涵怎样?对此有何评价?自然的简单性与复杂性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自然的构成性与生成性世界的决定性与非决定性系统自然观建立在新物理学革命和系统科学基础之上,为人们描绘出一幅从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化合物直到人类,从微观领域到宇观天体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自我运动、自我创造的辩证的演化发展的自然图景。它最深层次、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

5、辩证统一的思想。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更为重要的是,它突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提供了一种探索组织性、复杂性问题的全新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方式。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累积进步模式符合大多数科学工作者的朴素直觉,但却难以解释科学中的革命性发展,因此,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提出了证伪主义模式。四 谈谈什么是科学范式,结合范式嬗变的科学革命模式谈谈你对常规科学活动的理解。科学范式所谓范式,是指从事同一个特殊领域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的信念、传统、理性和方法。它既可以把一大批坚定的拥护者吸引过来,又能指导这些拥护者进行解难题活动。科学共同体是指在科学发展的某一历史时期,该学科领域中持有共同的基本观

6、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科学家集团,它的成员受到过大体相同的教育和训练,因而有共同的探索目标和评判标准。科学知识实质上是科学共同体的产物。范式的4个内容:对库恩科学发展模式的评价 (1)合理因素第一,克服了传统归纳主义渐近积累和证伪主义不断革命的片面性,综合了它们的合理性,提出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相互交替、新旧范式不断更替的科学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发展历史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量变(常规科学)和质变(科学革命)、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第二,范式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观:科学不是停留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上,而是不断探求新知识,放弃旧范式、旧理论,接受新范式、新理论的创造性活动。第三,这种模式把科

7、学作为一种社会事业来看待,看到了科学发展受科学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制约。(2)主要缺陷第一,在认识论方面,只承认知识的相对性,否认科学的客观真理性,从而陷入了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第二,在范式的产生和转换问题上片面夸大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第三,把他的科学发展模式看成是一切时代和一切学科的唯一的发展模式,否定了科学发展形式的多样性。五 试析反科学思潮的文化与社会根源,如何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一反科学思潮的文化与社会根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离与对立,自然有着深层的社会历史原因。历史上,两种文化曾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文化。科学发展壮大后才逐步偏离了人文文化。这种偏离是

8、从认识与实践两方面展开的。古代文化中并没有近代意义上的科学,也没有明确意义上的人文,只是存在两种文化分化的萌芽,主要是认识上从“专注自然”到“专注人事”的中心转移。苏格拉底把先前智者派哲学家普洛泰戈拉提出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认识论确立为普遍原则,把关怀、研究和认识人类自己作为哲学的中心议题。这就形成了文化意义上的两个传统。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结合着科学精神萌芽的人文文化,开始从神学文化中独立出来;科学与人文实现了“黄金般的联姻”,共同对抗中世纪以来一直占统治地位的神学文化。近代科学诞生后,科学文化逐步发展凸显出来。科学之父培根强调人的力量和科学知识在其中的作用,突出了科学对于人文的独立性。到

9、了笛卡尔,则从推崇理性的“理智主义”角度发展了“科学崇拜”思想,他认为,只有数学和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才是唯一的科学,才能带领真正确定有效的知识。到了19世纪中期,英国等欧洲国家便演化出一种将科学文化推向极端的科学主义思潮。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工业革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科学文化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成为两种文化中几乎是“独占鳌头”的文化形式。它把近代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看作是真理的唯一形式,认为科学方法无所不能,在人类活动中决定有效。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西方最终形成了逻辑实证主义哲学主导的文化形态,即力图用自然科学的观念与方法否定进而取代非科学的知识和文化形式,特别否定人为文

10、化的地位和作用。二两种文化的交融两种文化交融的必要性随着近代科学的飞速发展,对科技的推崇导致了科学主义对人文文化的湮没,以及人文学者对科学霸权的反抗。在争取人文学科独立地位的同时,又有了矫枉过正的反对科技理性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以至发展出专门揭示科技局限性和负效应进而总体否定科技的反科学思潮。这表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作用,同时也都包含不足的一面,偏于强调某一种文化,比如招致人类文明的不健康发展。只有两种文化贯通起来,人类才有光明的发展前景。高科技的发展需要高人文的融合。在人类步入高科技时代的背景下,负面人文效应总是与之相伴,并且日益增强。呈现出高科技辉煌与高人文忧患并存的

11、时代,高科技为人文的弘扬或毁灭都提供了更大的可能空间。同时,人文本身也带上了浓厚的科技色彩。一面沐浴着高科技的阳光雨露,一面不是建设性地批判而是极端地贬抑它,也是人文悖论的表现。科技水平越高,其人文关切就越重要。因此,高科技应与高人文相融合。两种文化交融的可能性二者在文化源头上是一致的二者追求的目标有深刻的共同性人脑功能的互补统一人及社会全面发展的趋向采取以下途径,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观念上的相互借鉴研究方法与理论的相互渗透组织联合研究活动从根本上推动两种文化教育的统一。使用科学史上的具体案例解释波普尔提出的通过证伪而增长的演变模式的方法论意义天文学的发展证伪地心说作为一种科学假说,日

12、心说很早就被提出来了,古希腊的阿里斯塔克就提出一个假说,认为“恒心与太阳是不动的,地球沿着一个圆周的周边绕太阳运动,太阳则在轨道的中心”。但由于这与人的直观经验不符,所以一直没有得到认真对待和承认。最早由古希腊的克尼多斯和希帕克等人建立起来的关于天体运动的地心说,在托勒密那里达到了当时理论最完善的程度。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行星及其他天体都要在一个轨道(也就是本轮)上运动,而这样的一个轨道又在一个大得多的圆形轨道(也就是均轮)上围绕地球运行。用这种假说,也就是波普尔所说的TT,就可以解释日月行星的视运动。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不断改进,几个世纪里大量的新天文现象被观测到。为了解释这些新的发现,要在原有的地心说理论基础上进行不断的修改,以至于整个地心说的理论显得越来越庞大和笨重,也越来越不符合托勒密自己所主张的简单性原则,也就是出现了新的问题p2。这样,思想家们就试图找到一种尽可能简单的解释所有天体运行现象的“新天体几何学”。哥白尼正是用“日心说”实现了这一简单性要求。在这一案例中,原有的理论形态“地心说”TT1随着科学的发展被完全抛弃,彻底地退出历史舞台。日心说TT2和其后的基于日心说的那些理论完全取代了地心说的地位。天文学也由此完成了一次划时代的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