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热量》说课稿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能热量》说课稿范本.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内能热量说课稿内能热量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有:内能的概念;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变更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本节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机械能概念及其转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更为抽象的内能概念,相识内能的转化及其作用,这些内容是说明很多常见热现象的必备基础,也是学习本章后面热量、比热容、热机等内容必不行少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全章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二)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焦耳。(2)能简洁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知道对于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温度越低,内能越少。(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变更物体的内能。2.过程
2、与方法(1)通过机械能相识内能,领悟其中的类比方法。(2)经验用做功和热传递方式变更物体内能的活动过程。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试验和实例,养成联系实际学习物理的习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内能的概念是全章乃至整个热学的基础;通过温度凹凸来推断一个物体内能的多少,在后面学习中会常常用到;变更内能的方法,尤其是通过做功来变更物体的内能,更是分析很多常见现象和汽油机工作过程的理论依据。因此以上内容都是本节的重点。难点:内能概念比较抽象,是本节课的难点。(四)教学关键:学生活动要充分,老师总结要精练。(五)教学打算:挂图、多媒体、铁丝、酒精灯、热水、锤子、铁砧、砂布二、说教法:本节学问点均属“了
3、解”“相识”“初步相识”的层次,考虑到农村初中的学生刚刚接触热学学问,内能热量等概念都比较抽象,因此教学时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采纳“类比”“联想”等方法引入概念,不追求概念过分严密的表述。教学时不比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概念的文字表述,而要注意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对相关现象进行归纳概括,进而形成概念。详细教法支配如下:本节课我首先通过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做功的能量来源问题引入新课,然后通过与机械能的类比,建立内能的概念,再结合分子动理论说明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最终通过学生活动展示变更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我个人觉得教学方法这样支配符合学生的相识过程,教学思路比较顺畅,有助于学生逐步建
4、立内能的概念。三、说学法:本节课中,学生在仔细阅读分析的基础上充分沟通探讨,亲身试验,感受体验,例举实例,强化应用。四、说教学过程:(一)本课我是这样引入的:利用挂图展示各种热机,让学生看图比较,探讨沟通,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学生的发觉可能许多,这时老师要点拨引申在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共识。把图片作为引入的主体,避开了枯燥、冗长的文字陈述。每个学生都有肯定的生活经验与体验,这个引入比较简单贴近学生,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引发共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二)对于内能的概念这节教学,宜采纳“谈话闲聊的方式,与学生共同研讨内能与机械能有什么样的区分和联系,应遵循以下原则:1、教学时不必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概念的
5、文字表述,而要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对相关现象进行归纳、概括,进而形成概念。2、教学活动中,要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老师讲解并描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老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尽量削减老师的包办代替。从一起先就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三)怎样变更物体的内能,这段内容的教学,实行让学生亲自试验,感受体验,再从生活体验、身边事例入手列举事例分析说明,从感性相识上升到理性相识。注意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去感受、领悟学问,使学问化难为易。详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首先依据前面物体内能跟温度有关自然引出内能是可以变更的,然后提出这一段的核心问题:“怎样才能变更物体的内能”。让学生针对这个话题分组用试验证明自
6、己的猜想。组织学生汇报展示,引导学生梳理归类各种不同方法,明确变更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探讨列举生活中的有关事例,并进行分析说明使之有感性相识上升到理性相识。关于“活动2”,主要介绍用热传递的方式可以变更物体的内能,教学中采纳探讨沟通为主的方式进行:复习回顾小学科学课程中学过的学问,再通过多媒体展示热传递三种方式的定义。最终利用学生的生活阅历,唤起他们的回忆和感受,不仅要求学生描述事例,还要指出热从哪里传到哪里,是通过哪种方式传递的。要刚好引导学生思索回答,这要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确热传递可以变更物体的内能,为后面理解热量概念打下基础,有助于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的教学
7、。本节课的最终一个环节是:本课小结与课后作业。本课小结由学生完成,小结本课的收获。完成课后自我评价与作业。内能热量说课稿2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学习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基础上引入的,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比较注意联系生活、社会实际能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新奇,发展科学的探究爱好,从而使其产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为下一节“内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打下基础。2、教材内容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学习的内容是内能和热量,重点是内能、热量的概念;确定的依据是教材的学问体系和物理的有用观,由于教材学问比较抽象加之学生相关学问甚少,所以确立的教学学问难点是内能、温度
8、与内能之间的关系。3、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了解内能概念,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2)知道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3)知道热传递是变更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4)了解热量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会正确运用“热量”这一术语。(5)会进行关于物体吸热、放热的计算。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用类比方法体验内能的概念,经验用试验视察及推理方法得出温度与内能之间关系的过程;探究热量计算公式;自己举例说明热传递变更物体内能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并用相关学问说明一些现象。培育学生科学思维实力、具有初步分析归纳实力。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以感性学问为基础,利用类比的方法来相识“什么是内能”,初步领会力学现象
9、、热学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对自然现象有亲近、酷爱、和谐相处的情感;乐于从生活走向物理;培育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沟通的欲望,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用所学学问去分析、挖掘出现的本质规律,且应用于日常实际中。二、学生分析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已有初步相识,但由于学问比较抽象,即感性相识稍显匮乏,因此在理性相识建立的过程中存在困难,为此我留意迎合学生新奇的心理特点,以感性学问为依托,通过多媒体课件、试验、推理、类比获得新学问,发展抽象思维实力。对于热量概念,学生相对比较好理解。依据学生实际,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性质,细心恰当地选择资源。一是由多媒体课件、小儿百科全书等组成文
10、本资源;二是自制教具,利用类比的思维方法,把微观世界宏观化;三是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问,扩充溢验;四是利用数学学问探究物理公式;五是在生与生、师与生的沟通合作中刚好发觉问题,促成动态教学资源的生成。三、教法学法教与学是一个相互协作、不行分割的有机整体,依据本节课的内容和特点,打算采纳多媒体课件展示、试验、探究、讲授等多种教法学法,引导学生视察、探讨、分析、类比、推理完成教学任务。四、过程设计1、新课引入回忆童年时代的玩具:回力玩具汽车的运动,其动能是从弹性势能转化而来的,而真正的汽车开动时,它的动能从何而来?学生自然想到汽车行驶要运用汽油等燃料,再通过提问:“那么这种燃料燃烧所产生的能叫什么能
11、呢?”(用特别浅显形象的语言自然将学生引入学习的过程)2、新课教学(1)内能回顾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始终处在永不停息运动中;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多媒体展示情景一:物体内部的分子始终处于无规则的运动中师: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那么处于热运动的分子是否具有动能呢?师生总结:犹如运动着的物体具有动能一样,作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即分子动能。师:受到地球吸引的物体若被举高,具有重力势能,分子与分子之间也有相互作用力,分子之间是否也具有势能呢?演示试验一: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类似地看成分子间由一根弹簧相连接,变更分子模型间的距离,弹簧发生形变,具有弹性势能,推知分子
12、间存在势能,即分子势能。内能:物体内全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多媒体展示情景二:39页图1217组织学生探讨:1、气体固体有内能,液体有内能吗?2、内能与机械能是一回事吗?(用23分钟给学生思索、探讨,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兴奋状态)老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学问分析:球在静止时,内能不为零,机械能为零。球在运动时,机械能和内能均不为零。使学生相识到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一个与物体内大量分子的热运动有关,另一个与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状况有关。物体的机械能在肯定条件下可以为零,但物体的内能却恒久不行能为零。(2)温度与内能演示试验二:向分别盛有相同质量冷水和
13、热水的烧杯中各滴一滴墨水,引导学生视察,可以发觉热水中墨水快速扩散,而冷水中墨水扩散缓慢。师:墨水的扩散速度不同说明白什么?学生探讨并回答。师:当一个物体的温度上升时,它的内能有无改变?如何改变?学生探讨并回答。师生归纳:温度高扩散快分子运动得快分子动能大物体的内能大。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演示试验三:取一只装有大半瓶水的玻璃瓶和一支玻璃管,在玻璃瓶的瓶塞上开一个小孔,用力将玻璃管插入瓶塞,用瓶塞盖紧瓶口,使玻璃管下端能没入水中。(1)用双手捂住封闭有空气的瓶子的上半部分,你能看到什么现象?(2)用开水浇一下封闭有空气的瓶子的上半部分,你看到的现象与刚才有何
14、不同?(课堂气氛热情,达到学习高潮)被封闭的空气加热后能将瓶中的水挤压出来,说明这部分空气具有内能,温度越高水喷的越(高低),这说明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无)关,可见,一般状况下,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内能就越(大小)师:物体的温度达到0时,内能为零吗?学生探讨并回答。(3)热传递、热量多媒体展示情景三:你知道吗?(1)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上升,它的内能增加。(2)食品放入电冰箱,温度降低,内能削减。(3)在太阳照耀下,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温度上升,内能增加(由生活走向物理)。(我清晰学生走进课堂之前已具备的学问有多少,故以“你知道吗?”的形式投影补充学生不知道的部分,这样找到学生的“最近
15、发展区”。才能让学生从“实际水平”发展到“潜在水平”,大大的开发学生的潜能)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时,就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时,能量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直至温度相同。学生依据生活阅历举例:(1)经火加热的铁锅,热得烫手。(2)经太阳照耀的棉被,暖乎乎的。(3)经加热的液体,液体自下而上的翻腾,温度渐渐上升。(再由物理走向生活,感知生活中的物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涨,把学生学习的热忱推到一个兴奋点上,使得学习成为一种享受欢乐的过程)热传递变更内能的一种方式。老师归纳总结:使学生相识到热传递是变更内能的一种方式,其实质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的内能(能量)发生了转移。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
16、量的多少叫热量(Q),单位是J。思索水的比热容:4.2103 J(kg.)。师生共同探究1 k水上升1汲取热量4.2103 J1 k水上升2汲取热量4.21032J2kg水上升2汲取热量4.210322Jmkg水上升(tt。)汲取热量4.2103 m(tt0)J质量为m、比热容为c的物体,温度从t0上升到t,汲取的热量为Q吸=cm(tt0)。同理,质量为m、比热容为t的物体,当温度从t0降低到t,放出的热量为Q放=cm(t0t)多媒体展示情景四:例题:在标准大气压、20室温下,烧开一壶5 k的水,大约须要多少热量?分析与解答:略。学生阅读41页生活物理社会(培育学生阅读课本实力、自主学习实力,
17、在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学懂的,老师不必做,由学生自己归纳)三、新课小结让学生叙述本节内容的重点,老师总结,并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本节内容形成学问体系,同时梳理在方法、实力、价值观等方面的收获,以加深对学问的理解。(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可以培育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同时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进行沟通的欲望,初步形成会评价他人和听取反馈看法的实力,从生活走向物理。利用所学的学问来说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完善对学问的相识)五、布置作业略。五、板书设计(投影)六、教后反思1、多媒体课件和演示试验,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心情、感情、留意力和爱好,能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这样的教学促使学生用多种感官去学,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学习效率。2、创设条件使学生能主动建构学问,在内能概念的建立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宏观世界微观化,在这里的引导、点拨好比一座引桥”,它变学问的“陡峭”为“缓坡”,化艰难为简易,类比机械能学问,实现了从抽象到详细的过渡。在课堂教学中,要学生会学,老师不行包办代替,老师要树立“教”为“学”服务的原则,以“导”引“学”。变“教”为“诱”,变“学”为“思”,老师在导的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的认知状态和心情才能最大限度地被激活,才能有助于形成锐意进取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