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精品.docx(6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中学地理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东非裂谷带的形成缘由以及扩张结果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征教学难点东非裂谷带的成因及扩张结果教具撒哈拉以南非洲政区图、地形图、东非大裂谷景观图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西亚和北非,但是非洲大陆上还有很大一片土地我们还没有了解,这就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板书)引导读图非洲政区图提问 这个地区包括哪些国家?(除北非五国之外的其他全部非洲国家) 北非与该地区的划分依据主要是什么?(大致以北回来线为界) 请详细描述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赤道和南北回来线均穿过该地区,基本关于赤道对称;东邻印度洋,西邻大西洋,东北为红海,东南与马达加斯加岛
2、隔莫桑比克海峡相望) 与其它大陆比较,该地区的海岸线有怎样的特点?(比其他地区的海岸线平直,西部有一个较大的海湾几内亚湾)承转过渡还记得刚学习的北非在地形上有什么特点吗?(以高原为主)现在一起来看看与它同在一块大陆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不是也是如此?地图展示非洲地形图提问 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该地区哪个方位?(东部和南部)海拔在2001000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该地区哪个方位?(北部和中部)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地区在该地区哪个方位?(西北沿海和东南沿海)其中哪个比例更大一些?(海拔在200米以上的地区)补充提示因此非洲大陆又被称作“高原大陆”。正是由于非洲大陆许多沿海地区地势较高,所
3、以才没有被海水侵蚀得曲曲折折,而是比较平直,海湾和岛屿都比较少。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北非相比,地势哪个更高一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该地区的地势特征什么?(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该地区包括哪些主要的地形区?(东非高原、刚果盆地和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的起止点在哪里?(北起死海,经红海始终延长到赞比西河)(简洁介绍东非大裂谷)提问为什么会在非洲大陆上有一个这么长的裂谷带呢?学生思索、回答略。提示我们知道,世界上共有六大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有的会相互碰撞,有的会彼此张裂。当板块碰撞,隆起的部分就形成了山脉,比如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就是板块向相反方向运动的结果。这样的运动始终在接着着,想象一下,几
4、亿年之后,这个地区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学生想象、回答(有可能会变成海洋)进一步提问既然这个地区是板块运动活跃的地区,那么还可能出现什么状况?(火山喷发)的确,这个地区有很多的活火山和死火山,其中的死火山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的山峰,海拔5895米。引导学生在图中确认乞力马扎罗山的位置转折(引导学生视察地形图)再来看看这里的河流状况,这里有哪几条主要的河流?(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依据该地区的地势特征,推断一下它们的流向分别是怎样的。其中尼罗河和刚果河分别经过了哪些地形区,流入了哪个大洋?学生回答略。进一步提问看看这个地区有几个主要的湖泊?其中三个位于东非裂谷带旁边,请你们揣测一下
5、,两者有没有什么联系?(湖泊的形成与裂谷带一样,也是板块运动的结果)补充还有一个地方须要介绍,这就是好望角,请大家在图上找到它,这是非洲的最南端,同学们知道为什么称他为好望角吗?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资料,了解一下好望角名字的由来新课结束,复习反馈板书设计:第十三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一节 自然环境一、位置和范围二、“高原大陆”1.高原为主2.东非大裂谷:范围、成因3.刚果盆地4.主要的河流和湖泊教案点评:本节课的教学较好的贯彻了初中地理新大纲的教学要求, 教案设计留意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采纳“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提高本节课的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的提问,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剖析,得出解决问题
6、的措施和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问题的精神和实力得到提高,并留意培育和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多媒体 课件协助教学,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中学地理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能说出火山的概念、组成及其形成;通过视察模拟试验,能描述火山的形成过程;学生能够体会自然地理的奇妙之美。二、教学重难点火山的组成以及火山的形成。火山的形成过程。三、教学方法设置情境法、讲授法、演示试验法。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PPT展示一组日本富士山的图片同学们,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展示一组图片,大家看看图片上的地方是哪里?我听到许多同学都认出来了,说是日本的富士山,很正确,富士山是日本人的象征和傲慢。那同学们
7、知不知道,富士山是属于我们上节课所学的三种山岳类型中的哪一类?对,属于火山。这节课,我就一起来详细学习一下火山。(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1、老师做演示试验,模拟火山形成过程:在桌上放一个锥形瓶,瓶中装适量白醋和洗涤剂,用滴管向锥形瓶中滴入小苏打溶液。滴入后,瓶内产生泡沫,随着泡沫的不断增加,溢出瓶外,积累在锥形瓶四周。老师做试验时,学生视察试验过程,视察时留意保持平安距离,解决以下问题:(1)学生视察后,描述所看到的试验现象。(2)学生运用初中所学化学学问酸碱中和反应,说明这一现象产生的缘由。(3)学生类比演示试验的现象及产生的缘由,推理火山的形成过程。最终,老师总结归纳火山的形成过程:处于
8、底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心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处于底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心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这样形成的山体就是火山。假如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形成的是宽广的玄武岩高原。2、结合课本和试验后的泡沫状态,学生思索并回答:(1)火山由哪几部分组成?(2)每个部分分别对应泡沫堆的哪个部位?3、结合课本,学生回答:火山的规模范围有多大?(三)巩固拓展(1)PPT展示我国长白山天池的视频和图片。(2)介绍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的相关小学问。(四)小结作业课下搜集其他火山的相关资料,做成PPT或视频,下节课进行汇报和共享。五、板书设计火山的形成:
9、处于底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心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形成火山。六、教学反思中学地理教学设计3教学重点:土壤的肥力特性;土壤的形成教学手段:土壤标本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土壤是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地理环境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土壤的含义是什么?(阅读教材“汉字土的含义”示意图思索)什么是土壤?一、土壤及其作用1、土壤的概念(阅读教材“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思索)土壤在地理环境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土壤与生物圈的关系体现了土壤的肥力特性,土壤肥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视察土壤标本
10、或教材中“志向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示意图)土壤由哪几部分组成?这些组成物质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物质形态?相宜农作物生长的志向土壤中各组成物质的比例是多少?物质组成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土壤的肥力特性供应水、养分、空气、热量3、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阅读教材中“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思索)土壤的四种物质组成与其形成之间有什么关系?哪种要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是否有影响?三、土壤的形成过程1、形成过程袒露岩石风化成土母质;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2、生物的改造作用3、人类活动的影响设计思想由于学生对本节教材涉及的内容既熟识又生疏,因此教
11、学中老师尽可能利用学生对土壤的感性相识,并迁移已有的关于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学问,使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相识,教学中通过对土壤标本的视察,或实地土壤剖面的视察,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力。教学中列举实例的目的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相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如何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板书设计第五节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一、土壤及其作用1、土壤的概念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2、土壤的肥力特性供应水、养分、空气、热量3、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三、土壤的形成过程1、形成过程袒露岩石风化
12、成土母质;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2、生物的改造作用3、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学地理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驾驭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教学设计分析: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化的天气现象的干脆缘由,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其次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驾驭并敏捷应用的
13、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始终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收效不同,但都不志向,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特别清楚的思路,因此不会敏捷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学问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实力有限,未能胜利。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致贴
14、近教学时,便马上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视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细致思索,仔细探讨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主动动脑思索反复探讨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楚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教学过程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相识了大气运动最简洁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凹凸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索。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索假设的含义:无海陆凹凸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
15、影响。A组导学内容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缘由是什么?请同学们细致视察投影演示,相互间合作学习完成A组导学内容。过渡:地球事实上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公转。思索假设的含义:无海陆凹凸之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思索地球自转会对大气运动产生什么影响?B组导学内容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最终的运动方向是什么?为什么?学生细致视察,合作学习。讲解并描
16、述:赤道高空北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于北纬30旁边高空偏转为西风,之后,大气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完成B组导学内容中的23题。2、赤道高空的北流空气不断地流到北纬30旁边高空积累起来,导致北纬30旁边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会如何运动?使得近地面气压上升还是降低?3、北纬30旁边的近地面空气分流、偏转后的风向?学生细致视察,合作学习。讲解并描述:北纬30旁边被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旁边北纬30旁边的近地面东北风风向常年不变,就似乎一个人很守信用,因此,这个纬度带被命名为东北信风带。至此形成了低纬环流。而北纬30旁边北纬60旁边近地面被命名为中纬西风带。讲解并描述:
17、北纬60(极地)旁边近地面被命名为极地东风带。4、自北纬30旁边北流的空气与自极地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是否一样?有何差异?相遇后两种空气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由此造成北纬60旁边近地面气压较四周低还是高?思索、探讨。讲解并描述:北纬60旁边近地面被命名为副极地低压带。5、北半球形成了几圈环流?南半球是否会形成同样的环流?C组导学内容1、全球近地面共分为几个气压带、几个风带?2、全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否有规律可循?思索、探讨,从而找出分布规律:南北对称、相间分布。过渡: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纬度位置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让我们把假设情境进一步接近实际状况来设定。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思
18、索假设的含义:考虑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来线间移动。D组导学内容总结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的规律。板书:二、形成凹凸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前提是地球表面性质均一,但是地表是不匀称的,所以事实上的大气环流要困难的多,下节课我们再接着探讨。板书设计2。4全球性大气环流一、定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二、形成凹凸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附:对中学地理观摩课大气环流的教材的分析:大气环流是其次单元大气环境的重点合难点,它是气候类型的缘由与分布、洋流的成因与分
19、布等地理现象的主要缘由。对大气环流的学习和驾驭关键是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动态、立体的空气运动图像,既能分清地面空气运动和高空空气运动,又能很好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精确地记忆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更好地加以运用。学生主体参加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实力培育,是目前教改的方向之一。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两个突破点:1、运用素材库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周老师运用素材库中的大气环流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课件运用动画的形式把教学中单纯用语言不简单表达清晰的内容,很简单、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清楚、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培育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实力。2、学
20、生主体参加,突出了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式。周老师依据教材,挖掘内涵,提出了导学内容,再结合课件演示内容,让学生视察、动脑、思索、探讨、探讨,由学生总结、表达得出结论,再由师生共同总结,这种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法,效果优于其他形式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培育。符合当前素养教化的特点,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提倡的。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1、语言流畅、教态自然、思路清楚、条理清晰、由简入繁、层层深化,符合学生的思维步骤。2、课前的复习提问设计奇妙。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用绘制热力环流的方式来回顾前面学过的学问内容,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的下笔依次反映了
21、他对热力环流的相识是否了然于胸,下面的学生是否能马上指出错误同样反映了他们对学问驾驭的程度如何。通过大气环流最简洁的形式热力环流来引入大气环流,由简入繁,过渡自然,不留痕迹。3、不干脆将大气环流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在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理解清晰之后再由学生总结大气环流的概念。这种方式使学生接受新学问更自然、更主动。中学地理教学设计5一、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提出本节学问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时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理解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驾驭气压带
22、、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性移动规律,为后面课时学习“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两部分内容做好基础铺垫。“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是其次章中重要的一节,本节内容在其次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全球大气运动的规律须要在前面学问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缘由原理、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的关系等学问来分析,而后面的气候类型的推断则也须要由全球大气运动规律的学问来分析。三圈环流限制着各种形式的大气运动,它的分布及改变干脆影响着天气和气候,因此三圈环流是本节重点,是关键之关键。为了能让学生驾驭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老师须要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缘
23、由,进而使学生发觉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以免死记硬背。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由于九年级地理课程开设的缺失,基础较差,同时高一学生还没有涉及立体几何的学问,在空间想象实力上较欠缺,再加之理解运动又须要相关的物理学科学问,由于学生基础学问的欠缺,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理解比较困难,这就要求老师要化繁为简,层层推动,加强讲解便于学生的理解,再通过多媒体的协助教学加深学生对学问的巩固,效果会更好。三、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驾驭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规律。2.实力目标: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培育和提高学生绘制示意图的地理技能和空间想象实力。3.情感目标
24、:使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四、重点难点1.重点: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移动过程。2.难点:(1).三维空间中高空和近地面的风(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五、教学方法采纳设问式教学,在肯定的情景中提出问题,层层讲解分析,步步深化。先提出假设条件,通过回顾前面所学学问总结、得出单圈环流的结论;再否定其中条件之一分析得出三圈环流的结论;否定其中条件之二,分析得出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结论。学生采纳探究式学习,通过发觉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学问、发展技能、培育实力,在“重新发觉”和“重新组合”学问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强调自主学习。六、教学手段和用具讲解分析和多媒体技术相
25、结合七、教学过程设计:复习热力环流,本节学问的讲解及学生的理解须要用到热力环流的学问,复习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课的学问。说明太阳辐射在凹凸纬度间的热量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缘由,大气运动的规律以及对人类活动产生怎样的影响是我们本节课起先学习的学问,引入新课,展示课题“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相识大气环流的概念及其影响,课件展示总结板书。:1.大气环流的概念及影响:2.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从课本33页“活动”入手,假设条件“地球表面匀称,不考虑地球的自转”。展示课件,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在上节课学过热力环流
26、的基础上很实现学问的迁移,完成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图,得出结论形成单圈环流。假设条件“若地球表面匀称,且地球自转”。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分析说明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三圈环流要把它讲清晰、讲透彻,而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要引导学生分析相识完成。:课件展示“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学问框图,引导学生相识总结三圈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冷热不均使其动;地球自转使其偏;气压凹凸定风带。”:冷热不均使其动;地球自转使其偏;气压凹凸定风带。:(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课件展示并演示“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引导学生相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明确其位置和范围,各个风带的风向改变,强调说明气压
27、带和风带是近地面的大气环流状况,引导学生从图中相识气压带和风带“南北对称,相间分布”空间分布特点。:南北对称,相间分布: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的规律(略)。:指导学生阅读“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引导学生相识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相识总结规律。:(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夏季南移,冬季北移。:课件展示习题,指导学生完成。(略):课件展示学问网络图,总结本课学问。(略):地理填充图册、练习册(略)中学地理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学问与实力。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来说明风海流形成的缘由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说明洋流的
28、分布规律,提高学生归纳概括、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实力。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风海流的成因,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并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洁模式图。3、情感看法价值观。通过分析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提高对地理要素之间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理解。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所学的学问点能够前后联系,有效解决疑虑,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综合运用地理学问实力提高。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洋流模式图的成因分析,描绘世界洋流分布图,驾驭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洋流模式图的形成推理、分布规律
29、及利用等温线地图推断寒、暖流。教学过程(一)、洋流的概念及分类1、洋流的概念: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常年、稳定、大规模。2、洋流的性质分类:介绍寒、暖流的概念,练习寒暖流的推断3、洋流的成因分类:介绍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由此可知,洋流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有风向、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其中,盛行风是最主要的动力。过渡洋流的在盛行风的作用下,一旦起先运动后,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海陆轮廓等因素的影响,而变更方向。现在我们一起结合刚才学习的洋流成因来概括世界洋流模式图,看看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4、洋流的分布:设问1:促使洋流常年、稳定的、沿肯定方向运动的缘由是什么?引导学生
30、说出学过的盛行风。设问2:在低纬信风、中纬西风和极地东风吹拂下的海疆,洋流的运动方向如何?引导学生看出低纬、中纬和高纬海区的洋流。引导学生思索:为什么洋流流向与盛行风向不是完全一样的?5、投影展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引导学生从图中得出洋流运动规律。学生分别用红笔和蓝笔在“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简图”中画出暖流和寒流,归纳寒暖流分布规律。盛行风是洋流运动的主体动力,在北印度洋海区,盛行风向随季节改变而变更,形成南亚季风。思索:南亚冬夏季风方向如何?学生在“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简图”中画出南亚冬季风的方向,依据风向画出北印度洋海区大洋环流。(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通过教材案例分析,探究洋流对气
31、候的影响。将全班分组,主要任务为:阅读“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回答:(1)挪威卑尔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与之同纬度的大洋西岸又是什么气候类型?(2)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自然景观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为什么?(3)北极圈内气候寒冷,为什么会出现终年不冻港?阅读“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回答:(1)秘鲁伊基克最冷月、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各是多少?该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2)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漠为什么南北延长很长?对两组同学的答案进行补充。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2、结合相关图片,探究洋流对渔场的影响。(1)课件展示:“世界洋流和四大渔场分布图”(2)学生视察、探讨、分析:四大渔场中,成因相像的渔场
32、有哪几个?为什么寒、暖流交汇处的海区往往能形成大规模的渔场呢?秘鲁渔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3、用上述相同的方法,组织活动让学生探究洋流对航海、海洋污染的影响。完成活动后,回答本节课所提问题:哥伦布两次航行为什么会花费不同的时间呢?4、课堂小结5、课堂练习中学地理教学设计7课标要求与分析课标要求:在新课标中,对城市化的第一个小学问点“城市化”有如下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对于上述内容,课标还提出了活动建议: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探讨城市的改变,沟通感想。课标分析:本次课程内容主要学习四个内容,依据上面课标的要求,本节课不仅要求学生对城市化有理性的概念及特
33、点的相识,还要求学生在感性上去感知城市化。同时,课标说明白本节内容的教学方法,运用图片对比及学生参加活动来让学生对城市化形成更深的相识。教科书分析本次课包括四个内容:一是城市化的概念及其过程;二是衡量城市化的标记;三是推动城市化的的动力;四是城市化的影响。重点为城市化的概念及其过程;城市化的特点;推动城市化的的动力。难点是城市化特点的概括。对于“城市化的影响”这一内容,只要求简洁了解。学情分析“城市化”探讨是我们身边的地理现象,从学生的已有基础学问来看,他们对城市化有肯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往往是粗浅的、片面的,本节教学将以图片、讲解及分组探讨等形式引导学生更加理性、深化地了解城市化相关问题。在
34、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化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从动态的角度探讨城市化。设计理念与思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习。主要以讲解+小组探讨为主。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学生通过影像与教材的学习,能精确的说出城市化的定义及其衡量标记。2、学生通过小组探讨的方法学习推动城市化的动力。3、理解城市化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展示武汉的一些照片,让学生从感知上相识城市。2、展示课本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城市化的定义。3、以城市化的概念入手,讲解衡量城市化的标记。4、小组探讨推动城市化的动力。5、展示城市化前后的建筑、交通、生活方式等的不同图片,让学生理解城市化的影响。情感看
35、法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对城市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并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增加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小组探讨试验法教学媒体黑板、多媒体教学过程1、学生观看有关武汉的一些照片,让学生从感知上对城市有个也许印象。2、课件展示伦敦1801年、1851年和1981年的城市扩展图提问:伦敦市的区域范围呈现一种什么趋势?3、课件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先引导学生看图例,并提出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等级及数量上有哪些改变?”,然后让学生视察图片并进行思索,在此期间,将我国城市等级分类标准补充到板书上,最终请一位学生进行回答,并对其回答进行推断和补充。4、由上面的环节归纳出城市化的概念
36、。5、由城市化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学习衡量城市化的标记。6、通过练习题目对刚才所学学问进行巩固题目一:城市化最主要的标记是:(C)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B、城市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D、城市数量增加题目二:依据上述定义,下列对城市化的理解正确的是:(D)A、大批的农夫迁移到城市,由农夫变为市民B、农夫进城的数量越多,就说明城市化率越高C、农夫进城越多,这个地方的社会发展越先进D、农夫生产方式的工业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7、由上面的题目二,提出“我国最近几年出现的大量农夫工涌进城市与城市化的关系”这一问题,并进行说明,说明时说明这只代表老师个人观点。8、进一步引导学生思索并提出问题
37、“是什么缘由推动向农夫工等农村人涌向城市,推动城市化的动力有哪些?”,依据班级学生状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分别分析使农业人口离开农村的缘由有哪些,吸引农业人口进入城市的缘由有哪些,并结合自己身边的事例进行说明分析。总结学生探讨结果,并不断进行说明、补充。展示课本上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驱动示意图,以比较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对推动城市化的动力进行学习。9、展示城市化前后的建筑、交通、生活方式等的不同图片,让学生理解城市化的影响。10、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指出本节课的重难点。中学地理教学设计8一、教学目标1、 学问目标(1)识记人口增长的时空分布,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状况。(2)理解人
38、口对环境的压力,理解人口是怎样对环境产生压力的。(3)理解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的表现和如何运用其趋利避害。(4)比较两种经济增长模式的特点。(5)理解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并能应用来解决实际问题。2、 实力目标(1)提高学生利用图像、图表、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问题的实力。(2)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实力。3、 德育目标(1)使学生正确相识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亲密关系,树立科学的人口观。(2)使学生相识到资源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资源之间的冲突,进而培育学生合理利用和爱护资源的意识。(3)使学生相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活动有关,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爱惜环境、美化环境的公德意识。4、 美育目
39、标通过对环境问题产生缘由的教学,培育学生树立爱惜环境、美化环境的高尚情操。二、教学重点1、 使学生相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仅体现在人口增长的肯定数量对环境的压力,同时也体现在人口增长速度的时间和空间差别对环境的影响。2、 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导致环境问题。3、 通过对经济增长与生活质量关系分析,使学生相识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会造成严峻的环境问题。三、教学难点对环境问题本质的理解和运用。四、教学方法1、 利用CAI课件协助教学。2、 探究式学习法。3、 师生互动、合作学习法。4、 图像、图表、数据定量定性分析法。5、 案例分析法。五、教学媒体选择与组合设计思想1、 视频展
40、示环境问题的现象,发觉、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索。2、 多媒体展示社会调查的过程,辅之以学生表演,促进学生学习探究思维规律的形成。3、 通过多媒体展示调查结果,并结合教材学习本课学问,进而推导出环境问题产生的缘由,通过多媒体出示练习题,刚好反馈学生学问的驾驭状况。4、 播放视频影片,通过漂亮的人居环境与前面的对比,从而呼应主题,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索。六、教学过程播放环境问题的相关影片和漫画观赏,引出环境问题,通过多媒体和漫画使学生发觉问题。老师:同学们从上面的影片和漫画中看到了什么现象?漫画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求知欲。播放调查探讨的流程图,学生上台演示调研的全过程,教会学生自己探究
41、问题。整理材料,展示调查的结果,分类汇总,得出初步结论。学生阅读教材,老师巡察指导,结合材料学习本课内容,使其理论化、系统化。指导学生分析教材“图8。5”和“图8。6”,师生互动。一、人口压力1、人口增长(1)时间分布A、产业革命前B、二战前C、20世纪70年头(2) 空间分布A、发达国家慢B、发展中国家快多媒体展示玛雅文化的遗址图片,用玛雅文化的衰落引出人口压力。2、人口压力人口过多且持续增长,对物质的需求和消耗增多,超过环境供应资源和分解废物的实力,进而产生资源和环境问题。引用泰晤士河上的悲剧突出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缺点。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1、资源的过度利用资源耗竭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
42、的破坏三、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1、什么是传统的发展模式2、学生探讨:“经济增长和生活质量”的关系。3、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略略1、胜利之处:2、失败之处:3、学生心得:4、见解心得:中学地理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改变规律。2、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实力目标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改变。教学重点1、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改变。2、阅读和画太阳照耀地球的示意图。教学难点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改变教学过程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的叠加自转产生的赤道平面与公转产生的黄道平面形成的夹角(目前:2326),即黄赤交角。2、太
43、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范围:2326N2326S周期:一个回来年,365日5时48分46秒过程:利用数学的正弦图来直观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过程,并抓住二分二至关键点。这样可以推断随意日期太阳直射点所处纬度及移动方向(向南或向北),并举例说明。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12日前后。易混淆的概念:回来年与恒星年(比较法)3、昼夜长短的改变规律赤道:一年四季昼夜平分(或等长)。直射点在哪个(南或北)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另一半球昼短夜长。(归纳演绎法)即:1)若直射点在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2)若直射点在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3)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来线上,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4)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回来线上,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以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春分日和秋分日:1)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