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优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优质.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 篇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高一地理必修1学问点总结_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地月系 (课本P3图1.2)太阳系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一般行星(课本P4图1.4)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缘由(课本P
2、6)(一)、为地球供应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供应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四、太阳活动影响地球(课本P11)世界很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改变和黑子改变周期有肯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两极地区产生极光;地球上水旱灾难、地震等自然灾难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
3、特点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2326N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0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推断 2326S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改变的推断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产生的缘由地球不透亮、不发光;昼夜交替产生的缘由是地球自转。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
4、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改变范围:0 2326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夜半球上 ,晨昏线上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小时 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说明: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
5、: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计算步骤: 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推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3昼夜长短的计算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计算: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 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说明: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高一地理必修1学问点总结_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加减号的选用条件
6、: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 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1标自转方向,推断晨昏线2定日期: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3时间计算: 找特别时刻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由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
7、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 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2 推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四、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昼夜长短改变规律(参看课本P18)如右图: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 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
8、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均为6:00时日出,18:00时。极昼极夜范围的改变规律(以北半球为例):春分过后北极点起先出现极昼,春分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 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秋分过后北极点起先出现极夜,秋分到冬至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到次年春分极夜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规律纬度改变: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季节改变: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来线,北回来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
9、南回来线,南回来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计算公式:H = 90 纬度间隔说明: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计算遵循同减异加所求点与直射点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相减,在不同半球相加。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即与直射点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五、四季更替和五带1.四季划分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的改变。 2.划分的方法有三种:(1)物候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2)传统四季:以 “四立”为起始点。(3)天
10、文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始点。3.五带的划分依据是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界限是南、北回来线和南、北极圈 。 4.黄赤交角与回来线、极圈之间的关系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来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假如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来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增大,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假如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来线纬度变大,极圈纬度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2.地球内部圈层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改变划分三个圈层。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其次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
11、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二、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1.热力环流中温度和气压值的比较方法(参看课本P30图2.3)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气流的近地面温度最高;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凹凸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如下图 温度由高到低是 DCAB 。气压由大到小依次是 CDAB。 等压面的改变规律:同一水平面,形成高压的地方等压面上凸,形成低压的地方等压面下凹。 2.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实例 AB三、大气水平运动风(参看课本P31图2.5、2.6、2.7)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 篇2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
12、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课标分析: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学问,学生在义务教化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学过。中学地理的学习把义务教化阶段的感受型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理性层面,所以本条“标准”要求学生在学完地理课后,会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本条“标准”的详细含义如下:一是学生须要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有哪几种主要的增长模式,这是实现 本条“标准”的前提。二是学生须要学会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只有在比较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对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相识。三是学生要会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把这三点放在一个“标准”中,是因为三者是亲密联系的。当学生在分析某
13、一个增长模式的特点时,必定涉及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的现状不同,又肯定会与区域发展联系起来,事实上不同增长模式的分布,反映的就是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分布。本“标准”没有要求学生背记不同人口增长模式,教学的重点应当是帮助学生理解每种模式的意义。在学习评价中,各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应当是评价活动的背景信息,而不宜作为考核学生是否记住的内容。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目前人类最为关注的三大热点问题。沿着人类成长的踪迹探究三大问题的关系,不难 发觉,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人口问题是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人口数量和空间上的改变,都会引发包括资源、经济及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改变
14、。因此,教材把人口的改变作为全书的开篇。这也正符合了中学地理课标总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相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的要求。第一节教材内容的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首先从数量这样一个最直观的角度来探讨人口的改变,因为目前我国和世界上的人口问题,正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引起的。并且,这一部分的基础学问,初中已有涉及,由此引入,更显得顺理成章,有助于学生对该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相识和理解,进一步树立起人地关系的思想理念。学问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
15、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肯定数量的影响。2、使学生驾驭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源或图表,推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安排生育政策。4、培育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驾驭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得学问的实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非常浩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替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诞生率、死亡率的关系。3、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改变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
16、口政策,完成读图思索。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探讨,相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化阐释。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2、进一步培育学生详细问题详细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正唯物主义世界观。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安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缘由。3、培育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得学问的实力。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分。问
17、题引导法、探讨法、比较法、因果联系法、中心主线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协助教学。多媒体课件2课时(导入新课)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了50亿。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更深远的关注,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确定从1988年起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向人们展示了全球人口增长的历程:1840年只有10亿。1927年增长到20亿,1960年增长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上升到50亿,1999年达到了60亿。通过视察这些数字,同学们可以发觉世界人口数量的改变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世界人口每增加十亿人的时间越来越短,也就是说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
18、越来越快)那么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口数量的增长特点有何不同?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人口数量改变又具有怎样的特征? 缘由是什么?这些 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今日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改变。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改变(读图)请同学们读P2图1.1“世界60亿人口日”。通过这幅图片,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学生探讨,老师总结)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60亿居民诞生。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通过这幅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一个小孩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就是因为,他们的驾临人世,标记着世界的人口已经增长到了创纪录的60亿,这是一个相当浩大的数字,
19、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接着增大,请大家计算到今年,世界人口已经也许达到了多少?(69亿)(过渡)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是不断增长的,那么,人口的自然增长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强调)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确定, 而自然增长率由诞生率、死亡率共同确定。诞生率:指肯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诞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死亡率:指肯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自然增长率:指肯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诞生数死亡数)与人口总数之比自然增长率=人口诞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活动探
20、究)请同学们完成P3的“活动”(学生活动,老师点拨)1、这一年增加的人口数:2000002%=4000人十年后那一年增加的人口数:200000(1+2%) 1.7%=4145(200000(1+2%) =243799;2437991.7%=4145)2、通过活动可以看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肯定下降。(承转)世界人口的增长,不仅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改变,而且在地区上也是不平衡的,也就是其具有时间上的不匀称和空间上的不平衡特点。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改变特
21、点:(读图思索) 请读P2图1. 2“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P3图1.3“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思索:(1)世界人口数量改变的总趋势如何?(2)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各有何特点(即完成下表)?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 篇3第一章 行星地球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1)天体系统的层次(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三大共性(能依据资料分析)(3)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生命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的概念以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简洁阐述)(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记是什么?它们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哪一层?(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无线电短
22、波通信受到影响;磁暴;极光等留意: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区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至少驾驭三种图形的阅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太阳光照图(侧视、俯视);地球的公转轨道示意图(2)主要学问点:地球自传和公转方向、周期;地球表面不同纬度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比较;区时的计算(留意北京时间);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昼夜长短的比较;主要节气的判读;季节划分的依据;晨、昏线的推断;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1)简洁了解地球内部的三大圈层 (2)会区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其次章 地球上的大气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1)能依据P31的活动,理解大气对地球的作用(2)热力环流的形成缘
23、由以及典型事例(季风、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课本P37的图,留意图中每个气压带中心纬度位置(2)能依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来读出气候类型,并推断气候成因(只要求跟风压带有关的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等)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1)会依据等压线读出冷、暖锋,高、低压,并分析它们影响下的天气特征(2)会在等压线图上画出风的方向,会推断风力的大小(3)会依据等压线和其他学问推断某地的天气特征自然环境对人
24、类活动的影响依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改变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会依据有关资料推断全球气候的改变趋势(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缘由及后果以气象灾难(台风和寒潮)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缘由及危害。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会推断洋流的性质(2)会简要画出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洋流分布(3)洋流对气候的影响(等温线图的判读)(4)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重点放在鱼场的分布)(5)会依据洋流分布图分析污染物的流向和对海上航行的影响以水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 质
25、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1)衡量水资源的标准及水资源的定义(2)简洁相识河流的补给类型(3)会依据资料分析一个地区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如以色列、咸海、我国黄河下游等)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会画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改变的内、外力因素。(1)依据课本所呈现的一些地貌(如黄土高原、新月形沙丘、风蚀地貌、河流冲积平原、冲积扇、河口三角洲),分析形成的缘由(2)三种山岳的成因及典型代表(3)会推断背斜、向斜、断层等一些地质构造,以及地质构造在生产中的应用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6、1)山路马路的选址问题(2)山地、高原、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演化中作用。生物循环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能画诞生物循环的示意图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地理要素的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2)以黄土高原和修水库为例,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 篇4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3.使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虑各地理要素的关系,避开牵一发而动全身。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分析探讨法
27、。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统筹考虑。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缘由。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3.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具有统一性。4.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难点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在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现在我们要学习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环境”一词的含义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其四周的境况。那么这两个“环境”的中心事物有什么不同吗?生:前者的
28、中心事物是地球,后者的中心事物是人类。师:对!我们了解了地理环境是由很多种要素共同组成的。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的眼光始终是停留在某种单一的地理要素上,但是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今日我们就来共同相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板书)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播放录像片断“西双版纳自然风光”)老师精讲师:同学们观赏了西双版纳迷人的热带风光,请思索一下片中的自然景观包含了哪些地理要素?生:包含了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五个地理要素。师:不错。那么这五个地理要素是偶然地在空间上的汇聚吗?假如不是,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生:这五个地理要素不是简洁地汇合在一起,
29、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在它们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师:很好。请举例说明在西双版纳这几个地理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制约、如何保持景观的一样性的。(生回答,师总结)西双版纳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很丰富,因此植物种类繁多,相应的动物种类也许多。地表径流也因降水多而很发达,土壤是淋溶性特别强的砖红壤。总之,西双版纳的自然地理要素并不是在空间上的简洁地汇合,而是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师:让我们来看一看教材P93的活动。请思索: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30、生1:图中的地理环境要素有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师:对。那么请大家思索一下,水在这几个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生2:大气降水使土壤、水圈和生物不断获得水分的补给。水面的蒸发、土壤表面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又以水汽的形式再进入大气。师:说得很好。我们能不能绘制一幅水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转换示意图,让这一过程更加直观清楚呢?(生绘制,师总结)师:我们知道,维持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光能,那么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又是怎样传递的呢?生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固定下来,动物干脆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植物死亡后,遗体被微生物分解,能量又被最终放散到环境中去。师:很对,让我们也来绘制一幅
31、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传递示意图。(生绘制,师总结)师: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转换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生物循环的过程。请大家阅读P92的“生物循环”,细致视察图5.1并找诞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生阅读回答)生物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建者。师:那么,生物对地理环境的重要作用最根本的是什么作用?为什么?(生回答,师总结)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因为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且放出氧气。动物必需干脆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和动物的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环境中,这就是生物循环。它使环境中的物质和化学元素发生迁移,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淌、转化,因
32、此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师:请同学们绘出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和能量能动示意图。师:地球自形成以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请同学们阅读案例1,思索:生物循环是怎样改造着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活动探究)生:地球早期的大气成分不是今日的以氮和氧为主,而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现今的氧气主要是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师:对。那么生物又是如何改造着水圈的呢?生:陆地上的水的化学成分也受到生物循环的影响和制约。加上生物有新陈代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发生着生物和地理环境的物质交换
33、,从水中吸取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同时又向水中排放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从而变更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师:不错。不仅如此,事实上绿色植物也参加了水循环,这一环节也变更着陆地的水分状况。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岩石圈又是怎样受到生物的改造作用的呢?生:有些沉积岩中有化石,说明它们的形成过程是有生物参加的。煤和石油更是由生物的残体积累改变而成的。师:对。陆地上原来没有土壤,但自从生物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土壤形成又反过来加速了生物的生长,进而使地理环境受到更大的生物改造。因此,地球上生物的出现,使地表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更,最终形成了适合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师:通过刚才的学
34、习,我们知道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由于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每个地理要素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绝不是在空间上的简洁汇合,它是一个和谐的系统,这个系统由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还会产生一些各要素自身并不具备的新功能。(板书)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活动探究)师:请大家看图5.2中的那棵树,想一想,这棵树的长大须要哪些条件?生:须要阳光、水、空气、养分。师:不错。我们都知道植物的生长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物质的,植物能独立地完成光合作用吗?试想,我们假如想把这棵树移植到我国西部沙漠中,在自然状态下它能很好地存活吗?生:当然不能。师:为什么呢?生:缺水。师:那为什
35、么也有些植物在沙漠中能很好地存活呢?生:那些植物很耐旱。师:对,是那些植物许久以来适应了干旱的环境。那这说明白什么问题呢?生:说明白在不同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间物质能量交换作用的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师:不错。很明显,植物只是具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实力,但还必需有外部条件来供应相应的物质基础才行。如大气为植物供应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水圈、岩石圈为植物供应水分和无机盐,这样植物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生产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功能,而非某个单一的地理要素所能具有的功能。师:请同学们看P94的“活动”,思索:藏羚羊的数目为什么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
36、生回答,师总结)藏羚羊在长期的生存中适应了可可西里严酷的自然环境。在没有人类干扰的状况下,可可西里自然环境各要素的改变,迫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数目来适应环境,从而使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师:滇金丝猴是我国特别珍稀的爱护动物,但据报道,近年来数量呈下降趋势,请同学们思索是什么缘由导致的呢?生:由于滇金丝猴的栖息地植被破坏严峻,环境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它们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师:很好。明显在没有外界因素的干扰下,肯定范围内各物种的数量基本可以保持恒定,这说明自然环境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生:自然环境的平衡功能。师:对。很明显,这种平衡功能也不是环境各要素所能单独具备的,而是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
37、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师:我们知道,现今地球有变暖的趋势,缘由是什么?生: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师:对。温室效应也只是人类工业革命以后的事情,在这之前并不像我们今日这样担忧地球变暖,虽然大气本身并不具有减缓二氧化碳的实力,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没有增多,是什么在起着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呢?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一部分二氧化碳,海洋中在生物的作用下,也可以固定一部分二氧化碳。小结:对。但自从工业革命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量急剧增加,超过了自然界的平衡实力,因此,这种平衡有被打破的危急。因此,我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应充分考虑自然生态平衡,做到爱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协调。课后习题完成地理填充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