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古诗阅读答案范文.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28692258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古诗阅读答案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古诗阅读答案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古诗阅读答案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古诗阅读答案范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古诗阅读答案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古诗阅读答案1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孟浩然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2)前人评价说闻说梅花早绝妙,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6分)解析第一问应结合诗人访才子不遇的伤感和对被访者流放江南的不平的情感进行分析回答。其次问,回答时应把握作者对友人访而不遇的伤感及对友人流放异乡的牵挂和思念。参考答案(1)表现了诗人访袁拾遗不遇的伤感以及对其被流放的愤愤不平之心。(2)闻说梅花早一句借物寄予作者的感情。诗人通过写袁拾遗被流放的江岭气候暖和、梅花早开的景象,由物及人,以物寄情,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挚友的思念和牵

2、挂。同时诗人奇妙地用景物与人物的心情相比,写出虽然江岭景物美妙,但终归不是袁拾遗的家乡,无法排解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体会身处江岭的袁拾遗的心情,又一次奇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挚友的牵挂和思念。阅读练习二:1.前两句照应题目,暗含有不遇的意思。请对此加以说明。2.后两句采纳 的手法,作者以此表达 的思想感情。阅读答案:1.从访才子而才子已经作流人可见,两个人没有相遇。2.对比江岭梅早,而北地春迟,表达了作者对挚友的思念和牵挂。请分析概括本诗作者的观点看法。这是一首写事的诗。写自己到洛阳去寻访才子袁拾遗不遇,原来他被流放到江岭去了。我们从才子和流人的对比中可推知当时政治的黑暗和君主的昏庸。从三、四句

3、我们还可以体会出作者的另一层感情来:作者深深挂念着被远地流放的袁拾遗。因此,本诗作者的观点看法可以这样概括:这首诗通过写寻袁拾遗不遇、袁被远地流放之事,表现出作者对他的深深挂念,流露出对才子被流放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分析概括时,要明确该诗所写的内容是什么(或是人,或是事,或是景,或是物);作者通过所写的内容(人、事、景、物),要抒发怎样的感情,阐发怎样的观点看法,表现怎样的人生志趣(或是感情,或是道理,或是情趣)。鉴赏一首短短的五言绝句,将诗人于洛中访友人不遇的缺憾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前二句对偶,既写出了对友人的崇敬和景仰,又暗写出了造访不遇的缘由,可谓一箭双雕。江南好,江

4、南梅花开虽早,但怎比北国之春来得更浓更亲更有味!南国之春真的就不如北国吗?否!只因友人做流人,只因家乡有故知。巧用衬托与反接,才使得这样一首怀人诗如此读趣盎然,如此回味无穷吧!赏析一题目又是不遇的套路,不知孟夫子又能写出何种的余味。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地名对地名,身份对身份,对的工稳,但内里乾坤岂是工稳二字所能涵盖。洛阳繁华之都也,袁拾遗原居之地,才子人中之杰也,对有人的倾慕之意,繁华之都居才华之人,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而是诗人却不动声色的偷天换日,瞬间作天壤之别。江岭荒芜偏远之所也,袁拾遗发配之地也。流人待罪之身也,无限不平的淡。真乃见尺幅千里,瞬息云泥。前一句读的时候是多么的兴奋、艳羡

5、,后一句读的时候又是多么的失落凄凉苦楚不甘。这种改变于开篇是罕见的,这种语句上的安静更是可怕的。真实安静的海面愈加的深邃呀!怎么接,一味的苦下去。还能怎么苦,而且还有浓墨重彩之嫌,这和诗人的风格是背离的。文似看山不喜平,所以要转,怎么转,转的自然而然,看不出是转,最简洁的法子就是承着上句的写。闻说梅花早。好,扑面而来风景,竟是梅花,也是文中第一个意象唯一的详细意象早梅,多么的清爽淡雅,令人不禁心神为之一荡,忽然从苦楚惨痛中拔了出来,得到了些许劝慰。喜爱读诗的读者可能会有某种灵犀,诗人下面可能会朝着这个方向接着写下去,甚至写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地步,获得一种自由和愉悦。可是孟夫子是很规则的人,他

6、要回题的,他要收尾呼应的圆形结构,回笔一兜,有一个尺幅千里。何如北地春。自然而然的回到了洛阳。而且是接着梅花的意象,回到了春天里的洛阳。而且是在比,南国蛮荒之地和北国华丽之都的比较,怎么比,没法比?或许现代在的环保主义者会选择前者,但不要忘了那是在一千多年以前,都市才是人们心目中的圣地,而蛮荒之都成为人们的圣地是在现代以及将来。诗人此一问,将我们心中刚刚升起的暖和瞬间毁灭殆尽,一朵梅花的春天怎抵得上一个都城的春天,那里是远在天际的漂泊,这里是近在咫尺的安居,那是艰难岁月的起始,这是衣食无忧的终生。比的是梅花和春天,比的更是生活与人生。这首诗虽然短短二十个字,但其境界之大,令人叹为观止,于情感上

7、虽未着一字,但那种寄予的深情却在相隔千山万水的南北之间弥散开来,虽不得不淡,却至死不灭。古中国有过多少这样的事迹,昨天还高高在上,志满足得,今日就成阶下之囚,路往蛮荒。这就是人生的大玩笑,亦是人生的大悲欢。多少诗人费尽心思的惨淡经营,写的震天动地,然而总是难以流传。再将诗重新吟诵一遍,北国之城,才子之友;南国之偏,待罪之身;梅花之美,物芳难赏;北都之春,欲哭无泪。这就是绝唱的中国诗,有人可能还根本不知道它是绝唱。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古诗阅读答案2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孟浩然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拾遗:官名。袁氏曾任拾遗,因罪流放岭南。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8、。(6分)?_。2、这首诗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5分)_。答案:1、访友不遇的伤感。孟浩然特意来探望袁拾遗,足见二人感情之厚,可不见流放中的友人,顿生伤感之情;(2分)对友人被贬的愤愤不平。才子竟遭流放,何况流放之人还是自己的挚友,因此心中不平;(2分)对友人的思念牵挂。流放之地梅花再好,怎及留居北地的家乡呢!(2分)2、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全诗四句,两处对比。(1分)人的对比:洛阳才子与岭南流人对比。袁拾遗身为“才子”,理当被朝廷重用,却被贬他乡,沦为“流人”,其过人的才能与恶劣的待遇形成了显明的对比,委婉表达出对当时“才人”被贬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含而不露,引人深思。(2分)地方的对比:梅花早放的南方虽美,但还是不如春天的北国。一扬一抑,增加了诗的波澜,更见对挚友的思念挂念之情的深挚。(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