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汇编7篇.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276028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汇编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汇编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汇编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汇编7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汇编7篇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趣场景中的数字问 题和行程问题,归纳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置问题串,让学生体会分析复杂问题的思考方法. 2.让学生进一步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 的有效数学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把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的策略,体验成功感,同时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勇气, 树立自信心,并鼓励学生合作 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1.初步体会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2.学会用图表 分析较复杂的数量关系问题

2、。 教学难点 将实际问题转化 成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数学模型;会用图表分析数 量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教材,课件,电脑(视频播放器) 学具:教材,练习本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复习提问(5分钟,学生口答) 内容:填空: (1)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 ,十位数字是 ,则这个两位数用代数式表示为 ;若交换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用代数式表示为 . (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为 ,十位上的数为 ,如果在它们之间添上一个0,就得到一个三位数,这个三位数用代数式可以表示为 . (3)有两个两位数 和 ,如果将 放在 的左边,就得到一个四位数,那么这个四位数用代数式表示为 ;如果将 放在 的

3、右边,将得到一个新的四位数,那么这个四位数用代数式可表示为 . 第二环节:情境引入(10分钟,学生动脑思考,全班交流) 内容:小明爸爸骑着摩托车带着小明在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图是小明每隔1小时看到的里程情况.你能 确定小明在12:00时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吗? 第三环节:合作学习(10分钟,小组讨论,找等量关系,解决 问题) 内容:例1 两个两位数的和是68,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右边接着写较小的两位数,得到一个四位数;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左边写上较小的两位数,也得到一个四位数.已知前一个四位数比后一个四位数大2178,求这两个两位数. 学生先独立思考例1,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思考情况组织交流与讨论.

4、第四环节:巩固练习(10分钟,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内容:练习 1.一个两位数,减去它的各位数字之和的3倍,结果是23;这个两位数除以它的各位数字 之和,商是5,余数是1.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2.一个两位数是另一个两位数的3倍,如果把这个两位数放在另一个两位数的左 边与放在右边所得的数之和为8484.求这个两位数.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般步骤) 内容: 1.教师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内容,对这些内容你有什么体会和想法?请与同伴交流. 2.师生互相交流总结出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第 六环节:布置作业 内容:习题7.6 A组(优等生) 2,

5、3,4 B组(中等生)2、3 C组(后三分之一生)2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2 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本定理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它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此定理为证明线段相等提供了又一种方法,这是本节的重点.推论1、2提供证明等边三角形的方法,推论3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重要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找边和角的等量关系经常用到此推论.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性质与判定的区别。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互逆定理,题设与结论正好相反.学生在应用它们的时候,经常混淆,帮助学生认识判定与性质的区别,这是本节的难点.另外本节的文字叙

6、述题也是难点之一,和上节结合让学生逐步掌握解题的思路方法.由于知识点的增加,题目的复杂程度也提高,一定要学生真正理解定理和推论,才能在解题时从条件得到用哪个定理及如何用. 教法建议: 本节课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探索法”。在数学教学中要避免过多告诉学生现成结论。提倡教师鼓励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探索数学的内在规律。具体说明如下: (1)参与探索发现,领略知识形成过程 学生学习过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的概念,首先提出问题: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逆命题的什么?找一名学生口述完了,接下来问:此命题是否为真命?等同学们证明完了,找一名学生代表发言.最后找一名学生用文字口述定理的内容。这

7、样很自然就得到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这样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积极参与发现,满打满算了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克服思维和探求的惰性,获得锻炼机会,对定理的产生过程,真正做到心领神会。 (2)采用“类比”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 由性质定理的学习,我们得到了几个推论,自然想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我们能得到哪些特殊的结论或者说哪些推论呢?这里先让学生发表意见,然后大家共同分析讨论,把一些有价值的、甚至就是教材中的推论板书出来。如果学生提到的不完整,教师可以做适当的点拨引导。 (3)总结,形成知识结构 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便于今后的应用,教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1)怎

8、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哪些定理依据?(2)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推论; 2.掌握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运用; 3.通过例题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5.通过知识的纵横迁移感受数学的辩证特征. 二.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三.教学难点:性质与判定的区别 四.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五.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探索法 六.教学过程: 1、新课背景知识复习 (1)请同学们说出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的概念 估计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这里重点复

9、习怎样分清题设和结论。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并检验它的逆命题是否为真命题?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上述结论,教师稍加整理后给出规范叙述: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简称“等角对等边”). 由学生说出已知、求证,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文字转化为数学语言的方法. 已知:如图,ABC中,B=C. 求证:AB=AC.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 联想证有关线段相等的知识知道,先需构成以AB、AC为对应边的全等三角形.因为已知B=C,没有对应相等边,所以需添辅助线为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因此辅助线应从A点引起.再让学生回想等腰三角形中常

10、添的辅助线,学生可找出作BAC的平分线AD或作BC边上的高AD等证三角形全等的不同方法,从而推出AB=AC. 注意:(1)要弄清判定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不要与性质定理混淆. (2)不能说“一个三角形两底角相等,那么两腰边相等”,因为还未判定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3)判定定理得到的结论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是已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得到边边和角角关系. 2.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要让学生自己推证这两条推论. 小结:证明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方法:等腰三角形定义;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 证明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方法:等

11、边三角形定义;推论1;推论2. 3.应用举例 例1.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让学生画图,写出已知求证,启发学生遇到已知中有外角时,常常考虑应用外角的两个特性它与相邻的内角互补;它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要证AB=AC,可先证明B=C,因为已知1=2,所以可以设法找出B、C与1、2的关系. 已知:CAE是ABC的外角,1=2,ADBC. 求证:AB=AC. 证明:(略)由学生板演即可. 补充例题:(投影展示) 1.已知:如图,AB=AD,B=D. 求证:CB=CD. 分析:解具体问题时要突出边角转换环节,要证CB=CD,需构造

12、一个以 CB、C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连结BD,需证CBD=CDB,但已知B=D,由AB=AD可证ABD=ADB,从而证得CDB=CBD,推出CB=CD. 证明:连结BD,在 中, (已知) (等边对等角) (已知) 即 (等教对等边) 小结:求线段相等一般在三角形中求解,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三角形,找出边角关系. 2.已知,在 中, 的平分线与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D,过D作DE/BC交AC与F,交AB于E,求证:EF=BE-CF. 分析:对于三个线段间关系,尽量转化为等量关系,由于本题有两个角平分线和平行线,可以通过角找边的关系,BE=DE,DF=CF即可证明结论. 证明: DE/BC(已知)

13、, BE=DE,同理DF=CF. EF=DE-DF EF=BE-CF 小结: (1)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及推论. (2)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证法. 七.练习 教材 P.75中1、2、3. 八.作业 教材 P.83 中 1.1)、2)、3);2、3、4、5. 九.板书设计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建议 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需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注意事项:定理中的平行线组是指每相邻的两条距离都相等的特殊的平行线组;它是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平行线组成。 定理的作用:可以用来证明同一直线上的线段相等;可以等分线段。 2、平行线等分线

14、段定理的推论 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记忆方法:“中点”+“平行”得“中点”。 推论的用途:(1)平分已知线段;(2)证明线段的倍分。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因为它不仅是推证三角形、梯形中位线定理的基础,而且是第五章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基础。 本节的难点也是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到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在认识和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在加上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两个推论以及各种变式,学生难免会有应接不暇的感觉,往往会有感觉新鲜有趣但掌握不深的情况发生,教师在教

15、学中要加以注意。 教法建议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引入 生活中有许多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例子,并不陌生,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引入可从下面几个角度考虑: 从生活实例引入,如刻度尺、作业本、栅栏、等等; 可用问题式引入,开始时设计一系列与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概念相关的问题由学生进行思考、研究,然后给出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和推论。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推论。 2、能够利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任意等分一条已知线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3、通过定理的变式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节学习,体会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和谐美 二、教法设计

16、 学生观察发现、讨论研究,教师引导分析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2、教学难点: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四、课时安排 l课时 五、教具学具 计算机、投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复习引入,学生画图探索;师生共同归纳结论;教师示范作图,学生板演练习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叫平行线?平行线有什么性质。 2、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 【引入新课】 由学生动手做一实验:每个同学拿一张横格纸,首先观察横线之间有什么关系?(横线是互相平等的,并且它们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然后在横格纸上画一条垂直于横线的直线 ,看看这条直线被相邻横线

17、截成的各线段有什么关系?(相等,为什么?)这时在横格纸上再任画一条与横线相交的直线 ,测量它被相邻横线截得的线段是否也相等? (引导学生把做实验的条件和得到的结论写成一个命题,教师总结,由此得到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挂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注意:定理中的“一组平行线”指的是一组具有特殊条件的平行线,即每相邻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都相等的特殊平行线组,这一点必须使学生明确。 下面我们以三条平行线为例来证明这个定理(由学生口述已知,求证)。 已知:如图,直线 , 。 求证: 。 分析1:如图把已知相等的线段平移,与要求证的两条线

18、段组成三角形(也可应用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得 ),通过全等三角形性质,即可得到要证的结论。 (引导学生找出另一种证法) 分析2:要证的两条线段分别是梯形的腰,我们借助于前面常用的辅助线,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然后再利用这些熟悉的知识即可证得 。 证明:过 点作 分别交 、 于点 、 ,得 和 ,如图。 , 又 , , 为使学生对定理加深理解和掌握,把知识学活,可让学生认识几种定理的变式图形,如图(用计算机动态演示)。 引导学生观察下图,在梯形 中, , ,则可得到 ,由此得出推论 1。 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再引导学生观察下图,在 中, , ,则

19、可得到 ,由此得出推论2。 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注意:推论1和推论2也都是很重要的定理,在今后的论证和计算中经常用到,因此,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好。 接下来讲如何利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来任意等分一条线段。 例 已知:如图,线段 。 求作:线段 的五等分点。 作法:作射线 。 在射线 上以任意长顺次截取 。 连结 。 过点 。 、 、 分别作 的平行线 、 、 、 ,分别交 于点 、 、 、 。 、 、 、 就是所求的五等分点。 (说明略,由学生口述即可) 【总结、扩展】 小结: (l)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推论。 (2)定理的证明只取三条平行线,是在较简单的

20、情况下证明的,对于多于三条的平行线的情况,也可用同样方法证明。 (3)定理中的“平行线组”,是指每相邻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都相等的特殊平行线组。 (4)应用定理任意等分一条线段。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88中A组2、9 九、板书设计 十、随堂练习 教材P182中1、2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4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探索、了解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数学思考 能够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解决问题 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21、 情感态度 在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 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 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及梯形有关知识的应用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的内容和目的 活动1想一想 活动2说一说 活动3画一画 活动4做做 活动5练一练 活动6理一理 观察梯形图片,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了解梯形定义、各部分名称及分类 通过画图活动,初步发现梯形与三角形的转化关系 探究得到等腰梯形的性质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寻找解决梯形问题的方法 通过整理回顾,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渗透思想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景

22、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观察下图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演示图片,学生欣赏 结合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这些图片的共同特征: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由现实中实际问题入手,设置问题情境,引出本课主题通过学生观察图片和归纳图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活动2 梯形定义 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学生根据梯形概念画出图形,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类比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类比,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些基本概念 (1)(如图):底、腰、高 (2)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3)直角

23、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学生在小学已经对梯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教师让学生自己介绍(1)中的基本概念,在聆听学生发言后, 教师可以强调:梯形与四边形的关系; 上、下底的概念是由底的长短来定义的,而并不是指位置来说的 熟悉图形,明确概念,为探究图形性质做准备 活动3 画一画 在下列所给图中的每个三角形中画一条线段, (1)怎样画才能得到一个梯形? (2)在哪些三角形中,能够得到一个等腰梯形? 在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 教师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倾听学生交流针对不同认识水平的学生,引导其正确作图 本次活动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否发现梯形与三角形之间的

24、联系,他们之间的转化方法 (2)学生能否将等腰三角形转化为等腰梯形 (3)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质疑,从中获益 等腰梯形的性质与等腰三角形相仿,因此在活动3中设计了第(2)题,在推导等腰梯形性质或需要添加辅助线时,可以借助等腰三角形来研究尤其是根据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可得到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性质,为活动4种开展探究奠定了基础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4 做做 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引入用轴对称解决问题的思想) 在一张方格纸上作一个等腰梯形,连接两条对角线 (1)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在哪里?你能发现哪些相等

25、的线段和相等的角?学生画图并通过观察猜想; (2)这个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独立完成画图过程,观察图形,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猜想、验证、归纳结论 针对不同认识水平的学生,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师生共同归纳: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上下底的中点连线是对称轴 等腰梯形两腰相等 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证明等腰梯形的性质,尤其在证明“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这条性质时,“平移腰”和“作高”这两种常见的辅助线,在教学中头一次出现,可以借此机会,给学生介绍这两种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活动5 练练 例1 (教材P118的

26、例1)略 例2 如图,梯形ABCD中,ADBC, B=70,C=40,AD=6cm,BC=15cm 求CD的长 师生共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例1是等腰梯形性质的直接运用,请学生分析、解答,教师聆听,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在证明EAD是等腰三角形时,要用到梯形的定义“上下底互相平行(ADBC)”这一点 分析:设法把已知中所给的条件都移到一个三角形中,便可以解决问题 其方法是:平移一腰,过点A作AEDC交BC于E,因此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由已知又可以得到ABE是等腰三角形(EA=EB),因此CD=EA=EB=BCEC=BCAD=9cm 解:(略) 通过题目的练习与讲解应让学生知道:

27、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就是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已经熟悉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在教学时应让学生注意它们的作用,掌握这些辅助线的使用对于学好梯形内容很有帮助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例3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D90,CABABC, BEAC于E 求证:BECD 分析:要证BE=CD,需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其方法是:平移一腰,过点D作DFAB交BC于F,因此四边形ABFD是平行四边形,则DF=AB,由已知可导出DFC=BAE,因此RtABERtFDC(AAS),故可得出BE=CD 证明(略) 例2与例3这里给出的辅助线均是“平移

28、一腰”,老师们在教学或练习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再引导、补充其他辅助线的添加方法,让学生多了解、多见识 活动6 1小结 2布置作业 (1)已知等腰梯形的锐角等于60它的两底分别为15cm和49cm,求它的腰长和面积 (2)已知:如图, 梯形ABCD中,CD/AB, 求证:AD=ABDC (3)已知,如图, 梯形ABCD中,ADBC,E是AB的中点,DECE,求证:AD+BC=DC(延长DE交CB延长线于点F,由全等可得结论) 师生归纳总结: 解决梯形问题常用的方法: (1)“平移腰”:把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图1); (2)“作高”:使两腰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图2); (3)

29、“延腰”:构造具有公共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图3); (4)“平移对角线”:使两条对角线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图4); (5)“等积变形”,连结梯形上底一端点和另一腰中点,并延长与下底延长线交于一点,构成三角形(图5) 尽量多地让学生参与发言是一个交流的过程 梳理本节课应用过的辅助线添加方法,既可以锻炼学生思维,又可以留给学生继续探究的空间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完成课后作业,便于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5 知识技能 1.了解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性的性质,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过程方法 1.经历探索轴对称图形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察

30、。 2.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培养学生认真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探索,促使学生对轴对称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活动与探究的过程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使学生具有一些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轴对称的性质。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体验轴对称的特征。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 过程教学内容 引入中垂线概念 引出图形对称的性质第一张幻灯片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轴对称图形,知道现实生活中由于有轴对称图形,而使得世界非常美丽。那么我们今天继续来研究轴对称的性质。 幻灯片二 1、图中的对称点有哪些? 2、点A和A的连线与直

31、线MN有什么样的关系? 理由?:ABC与ABC关于直线MN对称,点A、B、C分别是点A、B、C的对称点,设AA交对称轴MN于点P,将ABC和ABC沿MN对折后,点A与A重合,于是有AP=AP,MPA=MPA=90。所以AA、BB和CC与MN除了垂直以外,MN还经过线段AA、BB和CC的中点。 我们把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定义: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就叫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6 课时目标 1掌握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掌握分式是否有意义、分式的值是否等于零的识别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分式的意义,分式是否有

32、意义的条件及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分式的意义,分式是否有意义的条件及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用具: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整式?什么是单项式?什么是多项式? 2判断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不是整式? m2 1xy2 二新课讲解: 设问:不是整工式子中,和整式有什么区别? 小结:1分式的概念:一般地,形如的式子叫做分式,其中A和B均为整式,B中含有字母。 练习:下列各式中,哪些是分式哪些不是? (1)、(2)、(3)、(4)、(5)x2、(6)4 强调:(6)4带有是无理式,不是整式,故不是分式。 2小结:对整式、分式的正确区别:

33、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整式,分子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有字母,而分母中必须含有字母,这是分式与整式的根本区别。 练习:课后练习P6练习1、2题 设问:(让学生看课本上P5“思考”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例题讲解:课本P5例题1 分析:各分式中的分母是:(1)3x(2)x-1(3)5-3b(4)x-y。只要这引起分母不为零,分式便有意义。 (板书解题过程。) 3小结:分式是否有意义的识别方法:当分式的分母为零时,分式无意义;当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时,分式有意义。 增加例题: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有意义? 解:由分母x24=0,得x=2。 当x2时,分式有意义。 设问:什么时候分式的值为零呢? 例:

34、解:当 分式的值为零 八年级数学教案 篇7 一、知识与技能 1从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加深对函数、函数概念的理解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两个变量之间相依关系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辨别唯物主义观点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化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和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领悟反比例的概

35、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 问题: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关系式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乘坐某次列车所用时间t(单位:h)随该列车平均速度v(单位:km/h)的变化而变化; (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000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为y随宽x的变化; (3)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8104平方千米,人均占有土地面积S(单位:平方千米/人)随全市人口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 师生行为: 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进行全班性的问答或交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为什么可以看着函数,了解所讨论的

36、函数的表达形式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提问学生,师生互动 在此活动中老师应重点关注学生: 能否积极主动地合作交流 能否用语言说明两个变量间的关系 能否了解所讨论的函数表达形式,形成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具体形象 分析及解答:(1) ;(2) ;(3) 其中v是自变量,t是v的函数;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n是自变量,s是n的函数; 上面的函数关系式,都具有 的形式,其中k是常数 二、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活动2 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这样的函数式表示? (1)一个游泳池的容积为20xxm3,注满游泳池所用的时间随注水速度u的变化而变化; (2)某立方体的体积为1000cm3,立方体的高h随底面

37、积S的变化而变化; (3)一个物体重100牛顿,物体对地面的压力p随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的变化而变化 师生行为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操作课件,提出问题,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 (1)能否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 (2)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 (3)能否比较深刻地领会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分析及解答:(1) ;(2) ;(3) 概念: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那么y是x的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不能为零 活动3 做一做: 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cm2, 相邻的两条边长为xcm和ycm那么变量y是变量

38、x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师生行为: 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提出问题,关注学生思考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生能否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学生能否顺利抽象反比例函数的模型; 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合作、交流; 活动4 问题1:下列哪个等式中的y是x的反比例函数? 问题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当x=2时,y=6 (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求当x=4时,y的值 师生行为: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查看学生完成的情况,并给予及时引导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学生能否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学生能否积

39、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 分析及解答: 1、只有xy=123是反比例函数 2、分析:因为y是x的反比例函数,所以 ,再把x=2和y=6代入上式就可求出常数k的值 解:(1)设 ,因为x=2时,y=6,所以有 解得k=12 因此 (2)把x=4代入 ,得 三、巩固提高 活动5 1、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并且当x=3时,y=8 (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y=2时x的值 2、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下表给出了x与y的一些值: (1)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函数表达式完成上表 学生独立练习,而后再与同桌交流,上讲台演示,教师要重点关注“学困生” 四、课时小结 反比例函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大家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注意挖掘问题中变量的相依关系及变化规律,逐步加深理解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发认识一旦建立概念,即已摆脱其原型成为数学对象反比例函数具有丰富的数学含义,通过举例、说理、讨论等活动,感知数学眼光,审视某些实际现象 【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汇编7篇】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