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02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236951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02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1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02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02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02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班中学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思维导图高频1:课程的含义课程的起源 在中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期间。在西方,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1820-1903)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博比特(美)出版的课程(1918年)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一)根据实施要求(二)根据设计开发管理主体(三)根据课程呈现(影响)方式(四)根据内容组织 (四)从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新)(四)从内容涉及的范围(新)(五)根据课程任务 高频2:课程理论在历史上有三种主要的课程理论(了解)课程中心课程论、活动

2、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一)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最早,最广)(1)知识是课程的核心;(2)学校课程应该以学科分类为基础;(3)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4)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有夸美纽斯的泛智主义课程理论、斯宾塞的实用主义课程理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巴格莱德要素主义课程理论(人类文化的要素,即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以及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赫尔巴特。(二)活动中心课程论(学生中心)1.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2.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3.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

3、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以卢梭、裴斯泰洛奇和福禄贝尔为代表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杜威、克伯屈等人的经验自 然主义课程理论以及马斯洛、罗杰斯等人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罗杰斯教育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较少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而带有“较多的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这种自我评价使学生更能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从而更加主动、有效、持久地学习。即教师要尊重、珍视、信任学生。罗杰斯教育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变化和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成为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有独特人格特征而又

4、充分发挥作用的“自由人”。(三)社会中心课程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社会中心课程论者认为:1.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认识到当前社会的问题和不尽如人意的方面,提升学生反思和批判社会的能力。2.课程的重点应放在发现社会问题,改造当代社会。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产生背景: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性经济危机冲击下,社会中心课程论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改造社会”,为此,他们主张围绕社会改造的“中心问题”组织学校课程。 第二节:课程组织高频3:课程理论一、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的含义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组织过程中最

5、为关键的准则。具有: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递进性。二、课程内容(考试重点)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应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编写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逻辑性与可接受原则的统一。教材包括:教科书,课本,学习指导用书等。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1.教材的编写方式(了解)直线式:把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螺旋式:指在不同阶段、单元或不同门类中,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横向式:打破学科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组织课程内容。纵向式:按照逻辑顺序,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的先后顺序组织安排课程内容。 逻辑

6、顺序:学科内在逻辑。心理顺序:按照学科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2.教材编写的原则与要求内科知理洗(习)脸(联)三、课程实施1.含义课程实施即将已经编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具有一定的运行结构:(1)安排课程表;(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好教学模式;(5)规划单元和课程;(6)组织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构。2.课程实施的取向A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假定所期望的课程结果是忠实于原计划的。课程评价就是确定其是否真正达到了课程设计的预期结果。B课程实施中的互动调试取向。将课程实施看作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实施是一个

7、由课程设 计者和执行者共同对课程进行调试的过程。C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课程并不是实施前就固定下来的,课程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实践的结果。四、课程评价(一)含义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专业知识,运用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对课程活动、结果等问题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计划的评价、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评价、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二)课程评价模式重点:目标评价模式目标评价模式是由被誉为“教育评价之父”的泰勒提出的,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针对 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泰勒的 “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课程评价的功

8、能五、课程开发(一)课程开发的含义课程开发是指通过精心计划的活动,开发出一项课程并将其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方案的过程,它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阶段。(二)课程开发模式 泰勒原理-目标模式泰勒被称为现代课程之父,他把课程理论归结为四个最基本的问题。1.学校应该努力达到哪些目标?(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内容)3.这些教育经验应如何有效的组织起来?(方法)4.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评价)简化泰勒编制课程: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结果。高频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

9、理念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宫内结构,学考三级)中学教学教学概述思维导图高频5:教学的定义在广义上,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在狭义上,教学是指在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 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一种统一活动。高频6:教学的任务-只能得个人(背会:知能德个任)高频7:教学工作的意义(背)教学过程高频8

10、: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高频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一)备课(二)上课目内结义,方太板气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具体要求:第一,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第二,教学内容准确。第三,教学结构合理。第四,教学方法适当。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第五,讲究语言的艺术。第六,板书有序,态度从容。第七,教学气氛热烈。另外:灵活机智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布置好课外作业。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高频10: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一)直观性原则1.含义:尽量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促进

11、学生了解。2.直观的手段(选择):实物直观(标本实验)、模象直观(录像等)、言语直观(描述)3.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二)启发性原则1.含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究,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氛围民主、师生平等、允许质疑。(三)循序渐进原则(西:系统性原则)1.含义: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尤其是

12、认知);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2.要求: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四)巩固性原则 1.含义: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温故而知新习题课,复习课2.要求(五)量力性原则1.含义:也称可接受原则、发展性原则。既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最近发展区)2.要求(六)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1.含义: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2.要求:保证教学的

13、科学性;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补充有价值的资料、视频、事例(七)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含义:教学要从理论与实际的关联上去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知行合一2.要求: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八)因材施教原则1.含义: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进行因人而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的发展。2.要求: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

14、发展。小结:司理(理)因直系供(巩)起量高频11:教学方法(选择,案例,简答)(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二)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四)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主的方法(五)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高频12: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制度和程序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简答) 1.概念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

15、一种组织形式。2.特征(1)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2)按课教学。“课”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3)按时授课。3.优缺点: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不足之处:(1)不利于因材施教,过分强调书本,不利创新;(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高频13:教学评价类型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意在使师生能够及时了解教与学的进展的情况。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课堂作业(解题)与评价以及书面测验等。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理解情况,给教师提供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