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2讲 ATP的主要来源练习.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152631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高考】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2讲 ATP的主要来源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走向高考】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2讲 ATP的主要来源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向高考】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2讲 ATP的主要来源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高考】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2讲 ATP的主要来源练习.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2讲 ATP的主要来源练习一、选择题1(2014衡阳八中质检)在植物体的细胞中,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反应()A既可以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既可以在叶肉细胞中进行,也可以在根细胞中进行C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不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D只能在有光条件下进行,不能在无光条件下进行答案B解析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相同的第一阶段;只要是活细胞均可以进行细胞呼吸,有光、无光条件下均可进行。B项正确。2(2014滨州模拟)关于马铃薯细胞呼吸中还原剂H的来源和用途的叙述组合中,最准确的是 ()只来源于

2、葡萄糖只来源于丙酮酸来源于葡萄糖、丙酮酸和水用于生成水用于生成酒精用于生成乳酸A无氧呼吸:B无氧呼吸:C有氧呼吸:D有氧呼吸: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类型及还原氢的来源和用途的相关知识。马铃薯细胞呼吸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均产生还原氢,第一阶段来自葡萄糖,第二阶段来自丙酮酸和水,在第三阶段还原氢用来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无氧呼吸产生的还原氢还与丙酮酸结合生成乳酸或酒精和CO2,所以D项正确。3如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依次是H2O和O2B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C用18O标记C6H12O6,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

3、件下进行答案A解析由此图分析是细胞呼吸过程,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与H2O反应生成CO2和H、ATP,第三阶段由前二个阶段产生的H与O2结合产生H2O,故A正确。4如图所示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曲线BC段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乙醇含量过高是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DT1T2时间段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答案D解析T1T2时间段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和酵母菌种群数量增多。5如图表示大气

4、温度及氧浓度对植物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的温度为B点所对应的温度B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C图乙中DE段有氧呼吸逐渐减弱,EF段有氧呼吸逐渐增强D和D、F点相比,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贮藏水果和蔬菜答案C解析图乙中DE段无氧呼吸应逐渐减弱。6(2014黑龙江模拟)运动员处于平静状态和剧烈运动状态下的骨骼肌细胞,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的CO2物质的量与消耗的O2物质的量的比值分别为()A1、小于1.0B1、大于1.0C1、1D小于1.0、小于1.0答案C解析运动员在安静状态下主要是有氧呼吸产生能量,而在剧

5、烈运动时有氧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能量,人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所以分解葡萄糖产生的CO2量和产生氧气量总是相等。C项正确。7(2014浏阳模拟)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氧含量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B甲图中氧含量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C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植物器官的D甲图中氧含量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答案B解析甲图中氧含量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氧气,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乙图中的A点。甲图中氧含量为b时,CO2的释放量远远大于氧气的吸收量,说明细胞既进

6、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强度大,应对应乙图中的AC段。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CO2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即甲图中的c点。氧含量为d时,CO2释放量与氧气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酒精产生。所以B项错误。8(2015襄阳四校联考)家庭酿酒过程中,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呼吸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8 h间,容器内的水含量由于酵母菌的呼吸消耗而不断减少B06 h间,酵母菌能量利用率与612 h间能量利用率大致相同C08 h间,容器内压强不断增大,在8 h时达到最大值 D6 h左右开始产生酒精,612 h间酒精产生速率逐渐增大答案D解析分析曲线图,08 h

7、间,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和CO2,根据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其产生水量多于其消耗水量,所以容器内含水量逐渐增多,A项错误;06 h间,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612 h间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对有机物分解彻底,所以对能量的利用率高于无氧呼吸,B项错误;06 h间,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吸收的O2量与释放的CO2量相等,所以容器内压强不变,C项错误;图中显示,酵母菌在6 h左右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且无氧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其酒精产生速率也逐渐增大,D项正确。9下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13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1 和3 都具有双层生物

8、膜B1 和2 所含酶的种类不同C2 和3 都能产生大量ATP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答案BD解析分析图示;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H,并产生少量ATP,所以甲为丙酮酸,A错误;为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将丙酮酸分解为CO2、H ,并产生少量ATP,所以乙为H,为不同的生理过程,B正确,D正确;为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H与O2反应产生H2O,同时产生大量ATP,C错误。10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CO2浓度较高,有利于()A降低呼吸强度B降低水分吸收C促进果实成熟D促进光合作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CO2在物质储藏方面的作用。

9、储藏种子和果蔬,主要是防止有机物呼吸消耗,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产物浓度高,可降低呼吸作用强度。11(2015江西质检)下面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含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根尖分生区细胞,一段时间后分离获得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器,可在这类细胞器内进行的生理过程有HO2H2OB在含葡萄糖(C6H12O6)和乳糖(14C12H22O11)的培养液中培养大肠杆菌,要过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含14C的细菌细胞C用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去感染未被标记的细胞,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在细胞内检测到放射性D小白鼠吸入18O2较长时间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含C18O

10、2,但尿中的水含HO答案D解析小白鼠吸入18O2后参与呼吸作用,产生HO,有的HO又参与呼吸作用,生成CO2,故D错。12(2015辽宁质检)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中af所示装置,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若a装置液滴不移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B若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有氧呼吸C连接ecd,给装置通空气,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Df放置一段时间后,连接fd,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答案B解析a装置中的NaOH能够吸收CO2,若a装置液滴不移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A正

11、确;若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连接ecd,给装置通空气,其中的e装置能够吸收空气中的CO2,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f放置一段时间后,消耗了装置中的氧气,连接fd,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二、非选择题13如图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植物非绿色器官、组织内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试据图回答:(1)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的二氧化碳较多,这些二氧化碳是_的产物。(2)由A到B,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急剧减少,其原因是_。(3)由B到C,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又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4)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和水果,贮藏室内的氧气

12、应调节到图中的哪一点所对应的浓度?_,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_。答案(1)无氧呼吸(2)随氧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而有氧呼吸较微弱(3)随氧浓度增加,有氧呼吸不断加强(4)B此时呼吸作用最弱,有机物分解量最少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氧浓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关键在于抓住A点、B点、C点二氧化碳释放的相对值与大气中氧浓度的关系。由A到B,随氧浓度增大,呼吸作用减弱,而由B到C呼吸作用随氧浓度增大又逐渐增强,至最高峰,这就说明了A点只进行无氧呼吸,AB,由于氧浓度的增大无氧呼吸被抑制。当超过B点所对应的氧浓度时,植物主要进行的是有氧呼吸。14(2015汕头质检)某新能源研究兴趣小组尝试用木薯块根的淀粉制备燃

13、料酒精。他们用酶将木薯淀粉降解成单糖。查阅资料后,安装的酒精发酵装置、采用的发酵条件如图。 (1)向发酵瓶中加入5g酵母菌开始试验,发酵初期,通气阀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并在A通气口处打气,以利于_;实验过程中,通气阀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目的是_。 (2)第3天,取出少量发酵液,滴加含有_的浓硫酸溶液来检测酒精。 (3)检测后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值适宜,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我们展开了讨论,认为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_,请设计实验对此因素进行探究并预测实验结果(用表格形式呈现;用“”表示酒精量,最高含量为“”)。(4)请对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

14、论。答案(1)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以便其增殖排出部分CO2,保持装置内气压平衡(2)重铬酸钾(3)酵母菌数量组别加酵母菌种的量三天后酒精含量15g27g39g411g513g(4)如果随着酵母菌种数量增加,酒精含量也增加,则酵母菌数量是影响发酵的因素。如果随着酵母菌种数量增加,酒精含量没有增加,则酵母菌数量不是影响发酵的因素解析本题考查酵母菌发酵过程、检测及相关分析。考查识图能力、理解能力、实验探究与评价能力。(1)图中的发酵装置是选修一果酒制作装置的一个改变,通气阀1是进气口,发酵初期,通气阀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并在A通气口处打气,以利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代谢快,增殖快,繁殖大量酵母菌利

15、于后期发酵;实验过程中,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产生CO2,装置内气压升高,通气阀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排出部分保持装置内气压平衡。(2)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颜色反应,用来鉴定有酒精生成。(3)影响酵母菌发酵的因素除了菌种、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值外,还有酵母菌数量等因素,可以通过以加入的酵母菌种数量为自变量,以生产的酒精含量为因变量设置实验进行探究,在表格设计中要注意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4)根据实验探究过程,其结果应该有两种情况,即如果随着酵母菌种数量增加,酒精含量也增加,则酵母菌数量是影响发酵的因素。如果随着酵母菌种数量增加,酒精含量没有增加,则酵母菌

16、数量不是影响发酵的因素。15早春季节,农民在水稻播种之前要进行催芽,即先用温水将水稻种子浸泡几小时(非恒温,让其自然变凉),再堆放在一起,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好。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要常掀开薄膜,并经常进行翻种。请根据上面材料回答问题:(1)必须用一定温度的水浸泡的目的是_。(2)经常翻种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氧气和散热,这是防止_造成烂芽和烂根。(3)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请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实验原理:种子萌发过程中,如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氧气量和CO2释放量相等;如果进行无氧呼吸则只释放CO2。.实验材料和用具:萌发的水稻种子、带橡皮管的玻璃罩2只、100 mL的烧杯4个、2根弯曲的其中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NaOH溶液、清水、凡士林。.实验方法:按照装置甲图将实验材料和用具装好。如想得到预期的实验结论,必须同时设计另一组实验装置即装置乙,请指出应如何设计。(在方框内绘出装置乙的图示并做好相应标注).完成如下表格,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请描述装置甲和乙中液滴移动状况)实验现象结论甲左移,乙不移动只进行无氧呼吸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答案(1)提高种子的温度,增强酶的活性(2)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过多热量(3).装置乙与装置甲相同,只是将NaOH溶液换成清水.只进行有氧呼吸甲不移,乙右移甲左移,乙右移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