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语文下期第一周练习4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考语文下期第一周练习4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高考语文(下期)第一周练习(4)李仕才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面对当前微信圈信息传播混乱和失实的现状,我们不得不说一些信息发布者推波助澜见风是雨的炒作力可谓登峰造极。受地震影响的北川市一度人去楼空,重建后人们陆续返回家园,现在这座城市开始故态复萌,恢复了昔日的生活景象。运钞车里戒备森严,几名守押员在车内各就各位,借助4个先进的窥测孔可以探视车外的任何风吹草动。中国羽毛球队在伦敦奥运会上包揽了金牌,如今里约奥运会几个夺金点上却纷纷失手,球队陷入了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他总是改不了添油加醋的习惯,本来几句话就可以写清楚的问题,却洋洋万言,被大家称
2、之为“大锅话”生产工。如果一部电影卖座,那么它的原著也可能攀龙附凤,成为畅销书,相关产品也会获得极大的商业利润。A BC D解析:C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也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用于此处正确。故态复萌:旧日的习气或老毛病重新出现。含贬义。感情色彩不当。风吹草动:比喻微小的变动。用于此处正确。青黄不接:指庄稼还没有成熟,陈粮已吃完,比喻人力或物力等暂时缺乏,接续不上。用于此处正确。添油加醋: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为了夸大,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带有挑拨性。此处应为“添枝加叶”,意义误用。攀龙附凤:比喻依附皇帝以成就功业或扬威。亦比喻依附有声望的人以立名。不合语境。
3、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解析:CA.成分残缺,“推行”缺乏搭配的词语;B.语序不当,应该先“理解”再“接受”;D.“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有歧义。
4、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十一届全运会自由体操赛中,四川小将、奥运冠军邹凯的父母_现场为儿子助威。理财与金钱紧密相连,理财_与你的消费、投资以及实现自己的财务目标有很大的关联。国庆的时候,当群众游行中“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标语通过天安门东观礼台时,观礼台上的加拿大安大略省公民及移民部部长陈国治由衷地感慨:“中国人民_站起来了,_健步走向世界。”A莅临计划不仅/而且B莅临规划不是/而是C亲临规划不仅/而且D亲临计划不是/而是解析:C“莅临”与“亲临”都是“到”的意思,前者为敬辞,如我们欢迎来宾,可以说“欢迎莅临指导”;“亲临”则强调“亲自到达”。句中强调邹凯的父母
5、以特殊身份亲自前往赛场,所以排除A、B项。“规划”与“计划”都有预先拟定做事的内容、步骤、方法之意,但是“计划”一般较为具体,时间可长可短;“规划”一般具有全局性,内容较为概括,时间较长,从远景着眼。据此可知本句应为“规划”。“不是/而是”表并列,“不仅/而且”表递进,根据句的文意应选择“不仅/而且”。4、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三个关键词来描述自己的高中生活。要求语意连贯,有一定的文采,所选词语必须出现在语段中。字数不少于50字。泪水疲惫欢笑执着超越感伤关键词:_正文:_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明确题目要求,同时关键词选用要恰当,能切合高三生活,语言连贯,有文采。题干要求“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三个
6、关键词来描述自己的高中生活。要求语意连贯,有一定的文采,所选词语必须出现在语段中。字数不少于50字”。要特别注意“语意连贯”“文采”“符合高三生活”这几个条件。答案:(示例) (关键词)疲惫执着超越(正文)泪水和着汗水,星光伴着曙光。虽然埋首苦读,遨游题海,我身心疲惫,但我相信,执着的付出终会迎来金秋的硕果,实现人生的超越。高中生活,我将微笑着继续前行!5、少儿广播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下面一段文字用作少儿广播稿时,有些词语需要修改,请找出并加以修改。有头驴子披着狮子皮四处游荡,恐吓那些弱小无知的动物。他看见了狐狸,也想去恐吓一下。狐狸正巧以前就听到过他的叫声,便对驴子说:“倘若不是以前听过
7、你的叫声,我也被你吓倒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看起来挺神气,然而一开口就原形毕露了。答:_答案:(示例)“四处游荡”改为“到处走来走去”;“恐吓”改为“吓唬”;“倘若”改为“如果”;“原形毕露”改为“露出了本来样子”。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_在阳光下,周围的远山就像洗过一样,历历在目,青翠欲滴。堤岸上的杨柳,已经把鹅毛似的飞絮漫天漫地地洒下来。A蓝湛湛的天空像空阔安静的大海一样,没有一丝云彩。空气湿润润的,呼吸起来感到格外清新爽快。B成群的灰雀不时像一片乌云似的从玉米地里腾空而起,又像冰雹似的纷纷落在满是尘土的道路上。百灵鸟在割过的草地上空低飞盘旋。C潮
8、湿的树林缄默无声,轻绡似的雾里,远远传来羊群的铃声,呜呜咽咽的,好像从它们心灵深处发出来的。D河面足有一里多宽。浪涛一个跟着一个,雪崩似的重叠起来,卷起巨大的旋涡,狂怒地冲击着堤岸,发出哇哇的响声。解析:A本语段描写暮春景色,基调欢快喜悦,清新浪漫。B、C两项情感抑郁、惆怅;D项情感激昂、愤怒。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的基调与之相符。7、“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下面是关于“一带一路”相关内容的图片,请根据图片内容给“一带一路”下一个定义。不超过100字。 答:“一带一路”是答案:“一带一路”是以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
9、容为前提,贯穿欧亚非大陆,联系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和具有巨大经济发展潜力的中间腹地国家的责任、利益、命运共同体。8、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一个国际研究团队的报告指出,他们发现了一个与年轻人猝死风险相关的基因,有助于对相关人群进行风险筛查,能够避免年轻人猝死。一个名为CDH2的基因如出现某种变异就能引起“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这是一种常影响35岁以下年轻人的遗传性疾病。患者的心肌组织逐渐被脂肪和纤维组织替代,就会导致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在发作时如果没有外界及时干预,几分钟内就会死亡。发现猝死风险的基因也不一定就能完全避免年轻人猝死。_。_
10、。答案:基因CDH2变异不一定就能引起“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的心肌组织逐渐被脂肪和纤维组织替代,未必就会导致心律失常二、古典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颜衎字祖德,兖州曲阜人。少苦学,治左氏春秋。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后唐天成中,为邹平令。符习初镇天平,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习甚悔焉,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事。长兴初,召拜太常博士,习力奏留之。习致仕,衎东归养亲。未几,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晋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知温以善终
11、,衎之力也。知温诸子不慧,衎劝令以家财十万余上进。晋祖嘉之,归功于衎。俄迁都官员外郎,充东都留守判官,改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知州事。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痹疾,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岁余,父疾不能起,衎亲自掬矢,未尝少倦。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连使促召至阙,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以本官奉朝请。逾年,上表请还侍养,授青州行营司马。丁父忧,哀毁甚。俄召为驾部郎中、盐铁判官。以母老恳辞,有诏止守本官。开运末,授左谏议大夫,权判河南府,召拜御史中丞。丧乱之后,朝纲不振,衎执宪颇有风采。尝上言:“才除御史者,旋授外藩宾佐,复有以
12、私故细事求假外拜,州郡无参谒之仪,出入失风宪之体,渐恐四方得以轻易,百辟无所准绳。请自今藩镇幕僚,勿得任台官;虽亲王、宰相出镇,亦不得奏充宾佐。非奉制勘事,勿得出京,自余不令厘杂务。”诏惟辟召入幕如故,余从其请。复抗表求侍养,改户部侍郎。衎又坚乞罢免,诏书褒许,即与其母东归。汉乾祐末,丁忧。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周广顺初,起为尚书右丞,俄充端明殿学士。太祖征兖州,驻城下,遣衎往曲阜祠文宣王庙。城平,以衎权知州事。归朝,权知开封。时王峻持权,衎与陈观俱为峻所引用。会峻败,观左迁,衎罢职,守兵部侍郎。显德初,上表求解官,授工部尚书,致仕还乡里,台阁缙绅祖饯都门外,冠盖相望,
13、时人荣之。建隆三年春,卒于家,年七十四。(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九,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B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C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D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解析:A解答此题,要抓住重要词语,结合语句内容,运用排除法断句。如“才术”是才能的意思
14、,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B、D。再如“闻达”指向皇帝报告,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C,选择A。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褐”指粗布或粗布衣服,“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入仕做官。B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表示相同的意思。因年老、身体等原因主动请求退休,称为“乞骸骨”“填沟壑”。C奉朝请,指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为“请”。因称定期参加朝会为奉朝请。D丁忧,亦称丁艰,即遭遇父母丧事。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解析:
15、B“填沟壑”是死的自谦的说法,不是指退休。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衎曾因进献贺礼而受到笞刑,但事后符习很后悔,又上表推荐他做观察推官,暂且补救前面所做的事。B颜衎担任都官员外郎时,收到家信,得知父亲生病,没有奏报就弃官回家侍候老人,且不再有当官的想法。C父亲去世后,颜衎因母亲年老需要侍候,上表辞官,不许;后又两次上书请求,最终得到皇帝褒奖与允许,与母亲回家了。D颜衎曾因王峻的引荐而被重用,后又受到王峻的牵连而被罢官。最后退休回家,临行时朝内官员争相为他送行。解析:B“担任都官员外郎”有误,应是“担任河阳三城节度副使”。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16、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译文:_(2)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译文:_答案:(1)颜衎没有接到书信,按照过去的规矩来做,不久被属吏告发。(关键点:“以”“故”及被动句式)(2)守丧期满,皇帝下诏让郓州的高行周资助遣送颜衎入朝,颜衎以脚病为由推辞,没有到。(关键点:“服除”“津遣”“辞”)参考译文颜衎字祖德,兖州曲阜人。年少时学习刻苦,研读左氏春秋。梁朝龙德年间科举考试及第,脱去布衣,开始进入仕途,担任北海主簿,靠政绩而闻名。后唐天成年间,颜衎做邹平令。符习当初镇守天平,用书信告诉所辖城邑的官员不要聚敛财物作为贺礼。颜衎没有接到书信,按照过去的规矩来做,不久被属吏
17、告发。符习立刻召来颜衎用鞭子打了他,幕府的僚属和军吏都认为是羞辱了正直的人,符习很后悔,就上书推荐颜衎做了观察推官,暂且补救了前面所做的事。长兴初年,皇上下令任命颜衎做太常博士,符习极力上奏挽留颜衎。符习退休,颜衎回家奉养双亲。不久,房知温镇守青州,又征召颜衎到幕府。房知温阴险固执,重敛财物多是违法的,颜衎常常极力劝谏,不回避祸患。晋祖进入洛阳,房知温依仗兵力强大而非常傲慢,颜衎劝说他向晋祖进贡。房知温能有好的结局,全是颜衎的功劳。房知温的几个儿子不聪明,颜衎劝说他们把十多万的家财献给晋祖。晋祖很赞赏他们,这也是颜衎的功劳。不久颜衎被提拔为都官员外郎,充任东都留守判官,改任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管
18、理州中事务。过了半年,收到家中的书信,得知父亲在青州患了风痹病,颜衎没有奏报就弃官离开去侍候父亲,不再有当官的想法。过了一年多,父亲病得不能起床,颜衎亲自捧屎捧尿,不曾有一点厌倦。晋祖听说这件事后,召他为工部郎中,接连派使者催促他到朝廷,颜衎推辞说:“我没有其他才能,不知道什么人误传让您听说。希望能让我回家,遂了我奉养双亲的愿望。”晋祖说:“我本来就了解你,不是其他人推荐的。”不久废除了枢密院,颜衎凭着原来的官职参加朝会。过了一年,颜衎上表请求回家侍奉双亲,被授予青州行营司马。后父亲去世,他悲哀过度而身体严重毁损。不久又被征召做了驾部郎中、盐铁判官。以母亲年老为由恳请辞官,晋祖下诏让他仅保有现
19、在的官职。开运末年,授予左谏议大夫,暂且代管河南府,召回任御史中丞。经过战乱之后,朝廷中纲纪混乱,颜衎执行法令颇有风采。曾经进言说:“刚出任御史的人,随即又授外藩的幕宾佐吏,再有因为个人的缘由和小事请假外出任职,州郡中缺少下级进见上级的礼节,进出没有御史之体,担心会渐渐地让各地州郡轻视,百官失去了遵循的标准。请求从今以后各藩镇的幕僚不能担任台官;即使是亲王、宰相出任地方长官,也不能奏请出任幕宾佐吏。不是接受皇帝命令调查事情,不得离开京城,此外不让他们处理杂务。”皇帝下诏只有征召入幕府的还和以往一样,其余的都采纳颜衎的提议。颜衎又上表请求回家奉养母亲,被改任户部侍郎。颜衎坚决请求罢免职务,皇帝下
20、诏褒扬并允许,颜衎就与母亲回家乡。后汉乾祐末年,颜衎母亲去世。守丧期满,皇帝下诏让郓州的高行周资助遣送颜衎入朝,颜衎以脚病为由推辞,没有到。后周广顺初年,起用颜衎做尚书右丞,不久做了端明殿学士。周太祖征讨兖州时,驻军城下,派遣颜衎前去曲阜祭祀文宣王庙。攻克兖州后,让颜衎暂且管理兖州事务。太祖回朝后,又让颜衎暂时管理开封。当时王峻把持朝政,颜衎和陈观都是由王峻推荐任用的。等到王峻倒台,陈观被贬官,颜衎被免去其他职务,只任兵部侍郎一职。显德初年,上书请求解除官职,又任命他为工部尚书,退休后回到家乡,朝廷官员都到京城门外设宴给他送行,冠服和车盖互相看得见,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他很荣耀。建隆三年春天,颜衎
21、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岁。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芦草之思王巨才那时秋风渐紧,霜叶飞红,忽然就想起了家乡的芦草。芦草,即芦苇,亦称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词中经常提到它,足见在骚人墨客心目间,它也算一道颇堪赏读的风景。镜头里、画面上、诗词文章中,只要有了那么几束临风摇曳的花穗,立马便活泛、生动、爽朗、辽远起来。但在家乡人眼里,它不过是普通的茅蓬野蒿,不需费工费时,又能提供生活的不时之需,故称之为“草”,这并无轻忽的意思,反而多了几分亲近。去年冬天,我得了一种俗称“打嗝”的毛病,虽无关紧要,却顽缠,麻烦,闹得食不甘味,寝不安枕。为此想过不少法子憋气深呼吸,大口吞咽热水
22、,筷头轻触咽喉诱使作呕等,逐一试过,都不管用。去医院就诊,说是腹腔横膈肌痉挛所致,用过一些药,也没明显效果。恰在那时,老家有人打电话过来,没讲几句便听出蹊跷,说,是打嗝啊,告诉你个偏方,准行。也是病急乱投医吧,将信将疑照记下来:芦根、柿蒂、竹茹各10克,丁香6克。到中药房,坐堂医生看了,说治呃逆吧,可以试试。不想这一试,也就十来副汤药,那饿鬼般纠缠不休的病魔竟然真就被制服了。民间偏方中,芦根是治疗许多杂症不可缺少的一味草药,虽不值钱,却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医人无数,应算一大功德。芦草每年四月发育新枝,端午前后,正是叶片舒展、生长旺盛的时候,乡下人会把芦叶采摘下来,束成小把,拿到城里头换钱。过端午包
23、粽子,是老家瓦窑堡家家看重的节庆之一,我家人多费事,端午的头天就得开始准备,要把软米(糜子)、大枣、芦叶、马莲条分别盛到瓦盆里泡好。第二天一大早,母亲便端一小凳,坐在这些水淋淋的盆具间,像一位老到的艺术家,开始了熟练的操作。包粽子说难不难,但真要把它包得大头尖尾、见棱见角按母亲的说法要“俊模俊样”也不容易。因芦叶窄,母亲一般视叶片宽度将两片或三片叶子叠平整,先用左手拇指压在掌心,再用右手自如地卷成漏斗状,并依次充入软米、大枣,然后把“漏斗”上部预留的叶子折回来包裹严实,同时迅速用马莲条缠绕捆好。这期间,左手是无法动作的,全靠右手和牙齿的灵巧配合。我试过几次,不是漏米,就是散架。母亲说,你们要都
24、会,早不要我了。母亲做的粽子个儿大,每个有二两重,味道清香,冷热可食,冷吃比热吃更好,爽口,筋道。现在商店买来的粽子,无论“稻香村”的还是“宫颐府”的,精致是精致,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记忆深处的那种口感。这常让我想到千年以前在洛阳为官的吴中张翰因“莼鲈之思”而怅然若失的慨叹。深秋季节,芦草成熟,寒风过后,芦叶尽落,此时也正是农闲时间,勤快的庄户人便把野地里的芦秆收割回来,破成篾子,或自己动手,或请专门的篾匠编织成炕席,除自家用外,还扛到集市出售。这编席子也算得上个技术活,不是谁都干得了的。心灵手巧的,编出的席子平整细密,色泽光洁,手艺不好的,做出的活粗粗糙糙,松紧不一,两者价钱相差很远。那时的瓦
25、窑堡无论城乡,家家住窑洞,户户有炕,席子是少不了的。城里人过年,即使光景差些的,也要刷窑洞,换窗纸,买年画,贴对联,到年三十,生熟茶饭料理就绪,就换上新买的炕席,满窑洞顿时给衬托得豁亮起来,人们的心情自然也振奋了好多。正因此,年节的农贸市场上,席子成了抢手货。城门外的河滩上,看成色的、量尺寸的、谈价钱的,人来人往,煞是热闹。农民由此有了一笔额外收入,一年的油盐钱和孩子的学费有了着落。陕北人生性达观,日子苦焦,但苦中作乐的文娱生活是不能少的。通常的娱乐方式除了唱曲子、听古朝、闹秧歌之外,每到农闲时节逢集赶会时,还会有自乐性质的“道情”班子哄场助兴。每个班子八九人,都是地地道道喜欢热闹而又有一定文
26、艺特长的农民。演出时不化妆,以说唱为主,同一表演者可扮演不同角色,却也能把剧情演绎得跌宕有致、声情并茂。乐器道具因陋就简,一块头帕代表小姐,一柄扇子就是秀才,锣锣鼓鼓,三弦胡琴,都是自制的。其中有一种叫作“管子”的乐器,就是用苇秆做成的。管子类似洞箫,长短只有一尺,也是七孔,另按顶端的一个“咪子”,便可随剧情变化吹奏出或雄浑激越或悠扬委婉的不同曲调。这管子音色清亮,传声远,在整个乐队中起引领作用,山背后、沟道里的行人,听见管子的声音就知道有道情演出。芦草生命力强,耐瘠薄,但性喜阴湿,在干旱的陕北高原也只有山坡背阴处和沟底河湾里才偶一可见。那些零零散散生长于偏处荒山野地的芦草,虽不入大师法眼,在
27、杜甫、范仲淹写于陕北的羌村三首和渔家傲中也没有留下些许踪影,但却在艰辛岁月里竭尽所能,倾其所有,给家乡父老那么多帮助,那么多便利,也为我寂寞的童年生活增添了那么多乐趣,我是应该写写它的。我对它情有独钟,常常感念它,一如感念那些普普通通老实厚道的父老乡亲。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会思想的芦草。但不是每一个会思想的人都有芦草的飒爽、慷慨。(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段虽然简短,却充满诗意,直接点明了写作对象家乡的芦草,也引出了下文“芦草,即芦苇”的介绍。B文中作者写自己得了一种“打嗝”的毛病,是为了引出关于用芦根治病的描写,从而突出芦草的价值
28、。C文章第段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对母亲端午节包粽子进行了详细描写,突出了母亲的勤劳,也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D作者对家乡的芦草情有独钟,因为芦草在艰辛岁月里给作者家乡的父老提供了很多帮助,也让作者的童年生活变得充满乐趣。解析:CC项,对母亲包粽子的描写没有使用神态描写。2根据第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在第段中写自己用芦根治病有何用意?答:_ (2)第段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芦草的?请简要概括。答:_解析:第(1)题,作者在第段中用较多篇幅写了自己用芦根治病的经过,这是为了以实例说明芦草的功用,并突出对芦草的赞美。回答第(2)题,要仔细阅读第段,逐段概括其内容要点,并要注意落脚点应在“芦
29、草”上。组织答案时要力求文字准确、简洁。答案:(1)以实际例子说明芦草的一部分芦根的药用价值,令人信服。赞美芦草虽然平凡但功德可嘉。(2)四个方面:芦叶可以包粽子;芦秆可以编炕席;苇秆可以做一种叫作“管子”的乐器;芦草有顽强的生命力。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篇散文的主题的理解。答:_解析:解答本题时,考生要在整体把握散文内容的前提下,表达自己对散文主题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要阐述对主题的理解,就要回到原文,寻找能表露作者观点的句子。从标题看,本文就是一篇咏物散文,所以主题一定是“赞颂芦草的”,至于具体赞颂了芦草的什么品质,则可以在文中找到。从文本倒数第三段来看,本文还是赞颂“那些普普通通老实厚道的父老乡亲”的。据此组织答案即可。答案:赞颂了家乡芦草的平凡和伟大,并以此赞扬家乡人民的平凡和伟大。本文是一篇咏物的散文,“家乡的芦草”是写作对象。在作者笔下,“芦草”是普通的茅蓬野蒿,但竟然能治打嗝,能包粽子,能编席子,能做乐器,可见其虽平凡但却有用,能使家乡人的生活过得更好。而从写芦草特点的各段文字来看,这些描写表现了家乡人民的勤劳、智慧。可以说,作者写芦草也是在写家乡父老,因为他们一样:生命力顽强,飒爽、慷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