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学习模拟测试题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学习模拟测试题 .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学习模拟测试题(四)填空题Asd 1、新课程的 “ 三维” 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态度) 。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基础性 )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 态度 )、( 价值观 )和一般能力的发展。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 (定义) 定理(例题 )习题” 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 “ (问题情境) (建立模型) 解释、应用与拓展 ” 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 (记忆 ) 、模
2、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 ( 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7、改变课程内容难、( 窄) 、 (旧)的现状,建设浅、(宽 ) 、 (新 )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8、从 “ 标准 ” 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 (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10、在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部分,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 ,感受(平移)、 (旋转) 、 (对称现象) ,发展(空间观念)。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 ( 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 (图形与几何)的有关内容(
3、如位置与变换) , (负数) , (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 (引导者)和合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2 作者。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方法)。14、 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
4、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 (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15、“ 数与代数 ” 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 (方程与不等式)、 (函数 ) ,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16 、 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 (代数初步知识)、 (统计初步知识) ” 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 (综合与实践) ” 四个学习领域。1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 )的
5、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8、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和已有的 ( 知识经验 ) 基础之上。1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 把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并从(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20、“ 图形与几何 ” 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 (位置关系 ) 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2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 图形与几何学习领域在一、二学段都设置了(图形的认识)(测量) (图形的运动)
6、(图形与位置)四种结构形式的学习内容。22、综合实践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3 作交流) ,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3 、“ 实践与综合应用 ” 在第一学段以 (操作活动) 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 (综合应用)为主题。24、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
7、有(有增有删),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有升有降) ,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有分有合) ,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有隐有显) 。25、数学是人们对 (客观世界) 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 逐渐抽象概括、 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6、“ 数据统计活动初步是对数据的收集、 (整理) 、 (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27、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28.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9.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30、 课程标准降低了运算的复杂性、 技巧性和熟练程度的要求
8、,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3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 (持续) 、 (和谐)地发展。3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 )的、(富有挑战性 )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33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3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 (普及性)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9、-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 4 和(发展性)。35、教师的主导主要。36、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 (组织者 )、(引导者 )与(合作者 )。37、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的推理是(合情推理)。38、 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 、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等四个学习领域。39、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于数学教育的始终。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
10、问题是创新的基础; (独立思考)、 (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 (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40、小学数学三种基本课型是(新授课) (练习课)和(复习课)41、在对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结果进行评价时,应该准确地把握(了解)、(理解) 、 (掌握) 、 (应用)不同层次的要求。42、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时,应依据(经历) 、 (体验) 、 (探索)不同层次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43、 对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应当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特别要重视在(平时教学)和(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评价。44、情感
11、态度的评价应依据课程目标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主要方式有(课堂观察) 、 (活动记录)、 (课后访谈)等。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 5 45、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结果目标使用(了解) 、 (理解) 、(掌握) 、 (运用)等行为动词表述,过程目标使用(经历)、 (体验) 、 (探索)等行为动词表述。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