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解读版.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780961 上传时间:2020-05-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的艺术解读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爱的艺术解读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的艺术解读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的艺术解读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爱的艺术大家好!我们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本书叫爱的艺术。那说到艺术,有的朋友要问了,我们都是普通人,又不是艺术家,这本书教我们搞“爱的艺术”,是不是太深奥了?恰恰相反,这本书其实是要教会每一个普通人怎么聪明地去爱、以及获得你想要的爱,进而通过学习这门技能,去完善自己的人生。作者艾里希弗洛姆从事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很多年,所以这本书其实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经过大量实践而得到的一些正向的方法。对心理学专业研究的朋友来说,它可以做为一个学习参考,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也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生活科普。在这本书里比较重要的两点干货内容,第一就是,关于爱的本质,“得到”和“付出”之间的博弈;第二呢,是在全书的最

2、后,关于现代社会中,由“经济因素”来主导的“爱”,跟我们所追求的理想人生,又是不是相悖呢?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块去寻找答案。全书通过七个部分来讲述爱的艺术分为爱的艺术、爱的要素、用爱克服孤独、爱的养成、爱的对象、爱情在当今西方社会中的消亡、和爱的实践。首先咱们可以闭上眼睛,一块来问问自己的心:真正的爱该是什么样的?我真的懂得爱吗?我是不是的确拥有爱的能力? 你可能会想,爱有什么难懂的,我们从小到大经历的爱太多了!我孝敬父母、对爸妈是爱,赚钱养家、对爱人是爱,倾其所有培养孩子,想给他一个最好的未来、这是对孩子的爱我付出了这么多,这都是爱啊!他们自然也会爱我啊!朋友们,要注意了,这本爱的艺术就是着

3、重要告诉你,如果你认为无怨无悔、一门心思的去付出,就能获得你想要的爱,那就大错特错了!获得爱,不仅需要付出,它更需要你首先了解爱、学习怎样去爱,这一切都基于你需要首先完善自我人格,才有资格去获得一份成熟的爱。说到这你可能想问,人的“成熟度”其实是个相对的标准,每个人都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人生阅历可能还不够。那如果我不了解爱,又会怎么样呢?通俗点说,谦恭、勇敢、真诚、有方法地去爱,是爱的基本法则,如果这些你做不到,那么很简单,你将很难得到想要的爱。比如失恋、跟家人的感情处不好、朋友之间的友谊难于长久等等。当然,大家不要以为书中的爱仅仅说的是男女之间的爱情,也并不是一些平时网上泛滥的“爱的小窍门”

4、之类的小技巧。而是,教会你去一步步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时让爱成为你人格中的闪光点这就是爱的艺术。关于爱情,大致看来有两拨持不同观点的人。一拨人本身就认为,爱是一门需要去不断学习和尝试的艺术;另一拨人不同意了,说这爱情啊,本来就是个很抽象的感受嘛!遇上自己的那个Mr.right、Ms.right那还得看缘分、运气啊!对于这两拨人所持的观点,它相悖吗?书中给了我们答案,不相悖。即使你认为一切要看缘分,那么在缘分从天而降的时候,你也同样需要把握住这个缘分,不让爱情像流星般转瞬即逝、一场心动最后成了个天大的误会,这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爱。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认为爱情不需要学习?不知道你有没有思考过这

5、个问题,就是,很多人都觉得,只要我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自然被爱不是问题,但是结果怎么样?不一定。比如说,高富帅、白富美就一定拥有完美的爱情吗?不见得。你的努力提升,并不一定是对方想要的。换句话说,爱是一种互动的结果,就好比打球,你的花式打法练的一天比一天牛,可能搭档已经配合得气喘吁吁,故步自封的自我完善,不会帮你获得爱情。还有些人,认为爱这个东西啊,应该像吃东西一样,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生来就会的本领,没能获得预期的爱情,那是因为“对的人”还没出现啊!这一类人往往很难感受到爱,为什么呢?因为在选择交往对象的时候,他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资源匹配度”。举个通俗的例子,就拿相亲来说,一般首先

6、都要互相了解,你是做什么工作的?经济水平怎么样?颜值、身材、家庭背景、教育程度都能打多少分?然后再根据自我条件做个对比,看看是否般配啊?如果相差的不多、或者对方条件优越,再考虑进一步发展恋情,这一部分人一味地觉得,只要找对了人,爱情自然就顺理成章了,可结果呢?要知道爱情并不是等价交换啊朋友们!说到这儿呢,就又延伸到了另一部分的人这一部分人啊,并不明白“相爱”和“持久的爱”两者的区别,怎么说呢?咱们应该都听说过一句老话,“相爱容易相处难”,这一部分人,天雷勾动地火,轰轰烈烈地相爱了,但是却并不知道怎么去经营爱情,不懂得在恋爱里该怎么相处,才能让这份感情朝着幸福的康庄大道迈进。看看身边,这样的例子

7、不占少数吧?俩人爱得惊天地泣鬼神,“你就是我生命中那个独一无二的soul mate”都灵魂伴侣了,因为装修个房子、你嫌我开车技术烂、我嫌你打麻将打得太臭,吹灯拔蜡一拍两散了!回头再看看,“相爱”等于“持久的爱”吗?刚才说的这几种情况,书中给我们分析了,可以说都是爱的误区,也就是说,很多人对爱的理解,还有经营爱情的方式,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上升空间。我们每天精于学习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上至专业领域,下至兴趣爱好、育儿护肤,可又有多少人想过,爱这件事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更加迫在眉睫需要去学习的一门艺术。现在咱们了解了爱的艺术之重要性,接着咱们一块来看看关于两性关系的结合要素。书中告诉我们,“不是

8、所有解决生存问题的方式都是爱情”。怎么说呢?大自然两性关系的结合,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就是源于爱情的结合,那么还有另外的结合方式吗?当然有,咱们必须要承认一些特殊群体的组合形式,比如我们平时开玩笑调侃,谁谁谁是受虐狂、谁谁是虐待狂,可以说这是一种并不平等的爱。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人说,我爱他我就要完全绝对的占有他;有的人说,我爱她没有她我根本活不下去!无论是过分的占有、还是依附于另一个人,这种不成熟的结合方式,本书中称为“共生有机体”,可以说并不是爱情。那么,什么样的组合形式才能称之为爱情呢?这里讲了,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一味索取的感情,那是一种需要,只有在保证了自己是完整的、独立

9、的个体的前提下,才可能以一份成熟的心态去给予对方。就好比一个饥肠辘辘的流浪者,怎么去带给他人温暖呢?爱情本身就该是一种积极、温暖的情绪体验啊!在这儿,书中也特意提醒我们,千万不要误解了这个“给”的含义,真正爱情里“给”,是由心底发出的一种想要给与对方更多的需求,爱你、照顾你、为你付出,都能同时让我感到开心和幸福。我不会向你索求、更不需要等价交换,我把这份爱给了你,我并没有失去或牺牲什么,正相反,我觉得自己像是拥有了更多,变得更加强大而满足了,我的生命变得更有激情、充满了活力!那么,这种“给”在咱们平常生活中都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呢?书中举了几个例子,比如男女之间的性行为,男人在极致愉悦的性体验中

10、,将精子给予女性,同时女性完全地交出自己,翻云覆雨中,完成“给”的升华;比如物质范畴,有的人很有钱,但是抠门儿的如同铁公鸡,这种人会快乐吗?为爱的人乐于付出、一掷千金对我来说更是享受;再比如人与人之间,我十分愿意跟身边的人分享我认为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无论是知识、兴趣、开心或不开心,来而不往非礼也,这种分享都是相互的,在相互的“给”与“得”的同时,交流感受、丰富了彼此的人生。当然,人性都有弱点,比如依赖、自恋、占有欲等等,爱的艺术就是要我们克服自身的这些弱点,而放大那些人性中的光芒部分,比如勇气、信赖等等。说到这,很多朋友可能想问,爱情只要乐于“给”,是不是就能圆满了呢?当然不是,“给”只是爱的

11、要素之一,还包括些别的什么呢?书中写到: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关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需求,不是为了完成“给予关心的任务”而去做些什么。比如妈妈关心孩子,无论孩子小的时候还是长大成人,妈妈总是惦记着你吃的好不好、工作学习累不累、身体健康怎么样啊等等,完全都是母亲发自内心的习惯性需求,不由自主的想要给予。再说责任心,现在很多人把责任心和义务划上等号,其实二者完全不同,父母在孩子成人以后还在一如既往地加以关心,这并非是义务,而是就父母的内心而言,觉得想要做到的责任,换到男女两性关系上也是如此。还有就是尊重,我们经常能听到有朋友调侃说,谁谁谁“怕媳妇儿”,其实人家两个人甜甜蜜蜜、恩爱有加,这里的“怕

12、”,实则是尊重的一种表现,尊重你的人生理想、尊重你奋斗的目标,为你的目标一起努力!老话说“含在嘴里怕化了”,其实就是爱的表现形式。再来看看书中所说的认识。只有真正认识、了解了对方,才是给予爱的一切基础。为什么这么说?站在对方的立场看世界,才会知道对方真正需要的爱是什么模样。打个简单的比方,我非常爱一个人,但我并不知道他从小就对水果过敏,为了给他庆祝生日,我跑去学了三个月做蛋糕,亲手做了个水果蛋糕为他庆生,结果呢?他吃水果蛋糕过敏啊朋友们!那是要出人命的啊!我话费这么多精力,不仅白忙活一场,还差点闹出大事,吓不吓人?再比如,我在感情的风浪中一路挣扎过来,遇到个心动的人完全不了解我的心路历程,本是

13、出于关心,总是向我问及过去,可是过去的伤痛就像一把刀子,每次提及都像是在心上重新割开一道口子,这种不了解、不规避雷区的爱,在下实在是难于承受。成熟恰当的爱,该是寒冬里的一杯热茶、疲惫午后的一抹花香。爱一个人,先去了解他,才能帮助我们聪明、理智地去爱,不做无用功,更不让彼此在爱的路上越走越远。只有“了解”基础上的关心、责任和尊重,才会是正确、恰当的,一份成熟的爱,是会不自觉具备这些要素的,一个成熟的人,更是能够有创造性地将这些要素发挥到极致。以上咱们说的是本书观点中“爱的艺术” 。那么,想要了解爱,首先我们需要先去了解人。为什么呢?因为爱的载体就是人。爱,是人类生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人类生

14、存的基本问题又是什么?本书中作者重点提出了一个关键词:孤独。人类以当下的形态存在于大自然当中,是因为人类早已进化超越了原始动物的本能。我们常说人跟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类有理智啊!人有理智、会思考,一出生便要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除了终将走向死亡的结果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必然外,未来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我们会有担忧、会有恐惧,究其根源,不外乎因为孤独二字。我们无法逃避孤独的感受,不管你在什么时代,拥有何种文化,一生都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克服孤独感?作者在这里展开插叙了自古以来人类克服孤独的几种手段,一是纵欲,二是与他人保持同一性,三是创造性的劳动。首先咱们来看看“纵欲”,一说起纵欲,大家第一反应应

15、该就会想到黄赌毒,像是毒品啊、性啊、赌博啊,这都是让人上瘾的东西,那为什么我们公益广告里都会倡导拒绝黄赌毒?大家都知道,因为都是些让人上瘾、不能自拔、甚至会控制你的东西,方式极端强烈、需要全身心投入、不断重复,让人不可抑制地失去自由。这种极端的解决一时之困的方式,实质上并不能克服由孤独而产生的恐惧感,只会让人在依赖和失去自由中越来越孤独,这是一种情况;其次再来说说人类克服孤独的第二种手段,“与他人保持同一性”。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到现代,人类克服孤独感最常用的办法是什么呢?我们常说人啊,是群居动物,我们生来就懂得不自觉地去寻找同类人,幼儿园找小伙伴一块玩,长大了寻找兴趣相投的同学或朋友为伴儿,我

16、们会通过共同的生活习惯、对生活一致的看法等等去寻找同类。人类的这个发展过程,最早是以血缘关系、或者在原始社会生活在同一部落的人组成,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政治体、国家、或者教派。这样的结合,组合逻辑是:身在这样的群体中,只要跟大家保持一致,并向着该部族的先进楷模学习,真真正正成为群体中的一份子,自然也就不会被孤立,不会有孤独感。人们寻求跟群体的一致性,致使的直接结果就是消除自身个性。这跟工业社会发展出来的“平等”概念密切相关。资本主义社会什么样?这里的“平等”指的是失去个性的人的平等,比如做同样的工作、寻求同样的享受、读同样的报纸,还有人与人之间有着相同的感情模式等等。人们为了摆脱孤独感

17、,已经不自觉间放弃了对个性的追逐,貌似生活中的选择都是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而得来的,其实不外乎还是大环境下的若干选择。处于这种社会环境下的人们,确实在摆脱了个性、而被同化后,缓解了恐惧感,但是这一方法的效果却是有限的,要不也不会出现社会上那些酗酒、吸毒、自杀泛滥等等的极端现象了。那么还有人类克服孤独的第三种手段是什么?创造性的劳动。什么是创造性劳动?概括来讲就是创造新事物。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写书、画画、做雕塑、搞行为艺术,或是手工匠人打造每一件设计构想下的首饰、工艺品等等,这都属于创造性的劳动,他们在工作中和自己创造的对象合二为一,工作成为他们的精神伙伴。而流水线上的女工每天辛苦地工作、公司职员

18、每天接电话收邮件,这种现代化工作程序日复一日,几乎不存在劳动的特性。刚才讲的这三种手段,都不能从根本上驱逐我们的孤独感。因为啊,通过创造性的劳动,达到的只是人与物质的统一,并没有使人和人之间产生关系,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更没有感情的交流;而通过纵欲得到的快感只是暂时的,通过群体的结合而达到的统一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象而已。那么要想全面地解决我们内心孤独的困境,书中讲到,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爱来实现。人与人结合,让爱长存,是我们的内心深处最本真的需求,更是真正的,能把人、部落、家庭和社会凝聚在一起的坚实力量。可是,爱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书中为我们讲述了形成爱的几个阶段,从自恋阶段、到被爱阶段、

19、而后再过渡到爱别人的阶段。什么是“自恋”阶段呢?当我们刚出生处在婴儿阶段的时候,无法辨认世界、物体,不清楚自己和身外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温暖和实物,而并不清楚给予我们这些东西的母亲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母亲在这个时候对我们来说,就是温暖和食物的代名词,让我们感到满足和安全。这个阶段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就是弗洛伊德概念中所说的自恋阶段。什么又是“被爱”阶段?婴儿长大成为小孩子,开始学习跟人交流,开始学习区分事物,明白温暖、食物、乳汁,以及跟妈妈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小孩学会交流的最初阶段,还会感受到来自妈妈的夸奖和喜欢,这些经历凝聚并且相互补充成为一种新的体验,那就是被

20、人爱。这个阶段的爱可以说是单方面的认定,被妈妈爱,因为我是妈妈的孩子,因为我需要被保护,因为我很可爱、很萌、讨人喜欢。8岁以下的儿童还不会爱,他们只会觉得,妈妈爱我是一件开心的事。随着小孩逐渐长大成人,他们在这一阶段就会出现另一种全新的感情了,是什么呢?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大家是不是还记得第一次要送给父母一件礼物,比如写一首诗、画一张全家福等等?孩子的心灵中,他的观念第一次从“被人爱”衍生出“爱别人”、“创造爱”,虽然这个逐渐长大成熟、学会爱的阶段会持续很多年,但是我们最终都能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开始明白关心别人、爱别人的乐趣,从而也感觉到爱带给我们的力量。我们了解了各种形态爱的起始之

21、后,作者在这里着重为我们讲述了父爱与母爱的区别。母爱是自然界赋予生命的一种祝福。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常说母爱是无私的,无条件的。母亲爱孩子,保护孩子,并不是因为孩子将会满足她的什么愿望或回报给予她什么,再或者符合她的要求,而仅仅因为大自然母性自然而然就会爱自己的孩子。母爱就像自然、大地和海洋一般。那么父爱呢?我们中国也有句古话叫“子不教、父之过”,可见跟作者在这里所描述的父爱形态是相似的,怎么说呢?父爱相对于母爱而言是有条件的,作为父亲的角色,原则上讲,需要我爱你,你要符合我的要求,履行作为子女的职责,因为你的身上带有我的基因。父亲虽然不像母爱那样代表着自然世界,却代表着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

22、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父爱与母爱在子女的生命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母亲的首要作用是给予子女生活中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乃至将来遇到的种种困难。小孩在成长到6岁左右的时候,即开始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导,伴随着他直到长大成人,对自身的力量和生存能力具备信心,最后成为自己的主人,独自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选择与接受考验。与此同时呢,作者还认为,父爱与母爱也可以说同时存在一种“消极的体验”,怎么说呢?就母爱来看,母爱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在其他人的身上赢得;而就父爱来看,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赢得,在

23、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就会失去父爱。不过呢,父爱也有积极的一面,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这种爱。父爱的本质是什么?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不顺从者就要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其实这一点我们在平时的影视剧中也会经常看到,孩子长大了翅膀硬了,跟爸爸观点不同起了争执,老爷子一气之下抽儿子一大嘴巴,说“我以后没你这个儿子”!妈妈呢,就在一边儿,边哭边劝。这个场景可以说就跟作者刚才所讲的观点非常一致。书中讲到,一个人在长大成熟以后,会同时吸取来自于爸爸和妈妈双方不同的爱。爱的因素中倘若缺失了母爱的一半,则会变得严厉、甚至缺乏人性温暖的一面;而缺失父爱的那一半,就会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继而就

24、会阻碍未来的发展。相反地,如果一个人能够顺利地吸取母爱的温暖,而后又能完好地过渡到领会父爱的教育,最后再将这两种关系、两种爱综合起来,那么我们基本就可以认定,这个人的性格、灵魂等等,都会有一个健康、乃至成熟的发展。刚才所讲的这些,其实就是一个人在最初关于爱的启蒙。那么在一个人经过了爱的启蒙阶段,成为一个独立的成人之后,我们所要面对的大千世界里,又存在着哪几种爱呢?你可能想到了男女之间的恋爱、有着血缘关系的亲情之爱、朋友之间的友爱等等。但在本书中所讲述的概念,跟我们平时所理解的爱的种类有所不同,作者是根据爱的对象的不同,来为我们举例讲述了对几种不同的爱的理解,分别是博爱、母爱、性爱、自爱和神爱。

25、首先咱们来看书中所讲的“博爱”,什么是博爱?在这本爱的艺术中,作者讲到,一切爱的形式都以博爱为基础。就是对所有人都有一种责任感,关心、尊重和了解他人,无论是身边我们生活中遇见的什么人,比如你爱父母、爱你的朋友、爱孩子、或是爱着工作中跟你产生一切交集的人等等。博爱是对所有人的爱,没有独占性。不能说是“我就爱老婆孩子”,这种爱就不能叫博爱。博爱的基础是,要打心底里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比如保洁阿姨、教育我的师长,我都会真诚地爱他们。其实人与人之间,在才能啊、智力和知识上等等,差距微不足道。有的人说,我爱我的老板,老板是我的衣食父母;小孩说,我爱我妈妈,那是因为妈妈保护孩子。

26、这些都不叫博爱,只有在你所爱的人,跟利益不产生任何关系的情况下,这才叫博爱。什么又是母爱?孩子需要什么,只要是对孩子好的,妈妈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满足,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过这种幸福的体验。作为母亲的爱,一方面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健康,吃饱穿暖、别生病,这是妈妈的责任;另一方面还要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培养孩子的性格,教会孩子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积极、阳光儿向上,有一个好的生活态度。妈妈和孩子的关系从本质上看,其实是不平等的。为什么这么说?在这种关系中,是有一个人需要帮助,另一个人给予这种帮助。母爱就是这样的忘我和无私,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直被我们看作是爱的最高形式。虽然形成这种爱的动机有多种解释,但最重

27、要的动机就是母亲“超越自己”的追求。那么,能够满足这个追求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母亲对孩子的关怀和爱。在孩子身上,母亲超越了自我,对孩子的爱使她的生活产生新的意义。但是,孩子必须长大,必须脱离母亲,成为一个完整独立的生命。而妈妈的爱,会义无反顾地帮助自己的孩子,去完成这个人生的使命。博爱是平等的人之间、对所有人的爱,母爱是对需要帮助的人的爱,它们的共同点是,这两种爱的对象,都不仅仅属于某一个人,而是可以对很多人的。单是性爱不同于这两种爱,它是一对一的,要求完全彻底地实现合二为一,要求自己同你所爱的人完全融合。性爱是专一的,它并不包罗万象,却最迷人。关于性爱,本书中说了三种情况:第一,有人认为性爱跟

28、“堕入情网”是一回事。就是说,两个人从相互“来电”变成了亲密的一对儿,两个人的关系迅速升温热乎起来,但是往往这种闪电式的心动来得很快,双方并不了解彼此,那么这种关系其实注定不能长久。第二,将性爱当成克服人与人隔离的方法。什么意思?克服隔离、也就是人与人之间拉近距离,其实途径有很多,比如讨论生活、希望、梦想、表达愤怒等等。但是,包括性爱在内,这些“亲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然后就需要在另一个陌生人身上寻求爱。新的爱情经历又开始了,然后又逐渐消失。于是希望得到新的爱情,并幻想新的爱情会与以前完全不同,周而复始。第三,多数人将性爱同爱情联系在一起。我们都知道,相爱的两个人之间发生性爱是很正常的

29、事,这种情况下的性爱不会带有野心和欲望,而是充满了温柔;如果没有爱情,单纯因为性的吸引力而发生性爱,那么事后的感觉会是什么?想必只会剩下羞愧,甚至是憎恨吧。总的来看,性爱的独占性,是博爱和母爱都不具备的。具体来说,就是我们都只能同一个人在灵魂和肉体上融为一体。书中讲到,爱情是一种有意志的行为,是人作出的一项把全部生命交付给对方的决定。爱一个人不仅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项决定、一种判断、一个诺言。如果不是以这些种种因素为基础,那么我们在婚礼上爱一辈子的誓言也就没法算数了。这么看来,很多人可能会说,那是不是只要两个人结婚了,不管是天雷勾动地火爱到一块的、还是相亲被撮合到一块的,只要有这种“

30、爱情的意志”,爱情自然就会一直存在?书中说了,当然不是,虽然我们所有人能从博爱角度出发去爱每一个人,但对于性爱来说,我们要求对方是特定的、独一无二的。因此,认为夫妻关系不好应该马上离婚、或者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离婚,这两种想法都是错误的。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常常被大家误解的一种爱自爱。有些人把爱别人视为理所当然,却觉得爱自己是罪恶的;有的人认为不可能像爱自己那样爱别人,觉得自爱就是利己。在西方思想中这种观念已经有点历史了,比如,加尔文把自爱看作是一种“瘟疫”,而弗洛伊德说自爱就是自恋。弗洛伊德认为爱情是由性欲而来的,那么爱别人和自爱就相互排斥。本书的作者却认为弗洛伊德这个说法站不住脚,因为如果爱别

31、人是美德、而不是罪恶,那么爱自己也应该是美德,因为我也是一个人,我爱我自己哪儿就罪恶了?读过圣经的朋友一定知道,圣经中有“爱他人如同爱己”的说法,这就是对自己完整性和独特性的尊重,爱我、跟爱另一个生命,其实没区别,同样都是爱。在这里作者也特地提出了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那就是自爱,绝不是“利己”,两者完全是两码事。利己的人只对自己感兴趣,他们体会不到“给”的快乐,而只想着自己能得到什么。万事都按照对自己是否有利的标准去做决定,表面上看好像事事都在为自己着想,可是这些表象更加说明他们缺乏对自己的爱和关心,内心没有一股真正关心自己想要什么的热乎劲儿,从来不会跟自己的心对话,实质上他们没有爱的能力,利

32、己的表现只是为了掩饰这种缺失而已。作者讲到的最后一种爱是“神爱”,我们不管是宗教信徒还是无神论者,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所有的宗教里,“神”体现最高价值,体现至善至美。而宗教又分为父系和母系两面。父系的一面是什么呢?就是让我们像爱自己的父亲那样爱神,我们应该相信神是正义和严格的;母系的一面就是我们爱上帝就像爱母亲一样,不管我是贫穷、卑微、犯了多少罪孽,母亲会永远爱我。书中写道:一个真正有宗教信仰的人,他爱神应该尽量做到谦恭,神对他来说象征着他所要追求的爱、真理和正义。在西方宗教里,你既然爱你的神,那么就要相信神的存在,相信神的正义和神的爱;而在东方宗教里,信奉神,是一种对爱的强烈感情体验,这种体验

33、同生活中的每一种爱神的表现不可分割。也就是说,你信奉神,爱你的神,也要爱众生,同时感到自己被保佑、被爱着。书中讲到,我们对父母的爱和对神的爱是很相似的。小孩一开始感到自己弱小无力,需要包罗万象的母爱。然后孩子的爱开始转向父亲,父亲成了他思想和行动的准则。在我们长大成熟以后,人从母亲和父亲的权力形象中解放出来,成为了自己的父亲和母亲,所以说对神的爱就像我们对父母的爱一样。但是,如果一个人不能脱离开父母的爱,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那他对神的爱也是不成熟的,他的信仰只可能是早期的、表面意义上的信神形式,这样他所体验到的神,也只是一个能保护他的母亲,或是一个赏罚分明的父亲而已。在本书的尾声部分,作者简要

34、分析了爱情在当今西方社会中的消亡,比如为了适应大环境而组合成的群体,表象上人与人之间非常亲密,但实际上,缺乏爱的亲密,只会是充满孤独的。在现代人的意识里,将“幸福”和“享受”几乎完全划上了等号,在享受充分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失去自我,缺少爱的交流。恋爱着的人几乎完全忽略了爱的本质,只是为了寻找一个“伴儿”而已,而婚姻不再是因为爱而结合,甚至成了为满足性需求而生的一种形式。作者认为,这些社会现状都可以说是病态的、不健康的。在这本爱的艺术的最后,作者讲到,有了前面我们所说的知识后,又该怎么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呢?接下来就要告诉大家,想让爱情甜蜜长久,需要做到三点纪律、集中和耐心。怎么说呢?不要因为一时

35、的高兴或不高兴,就遵守或放弃刚才我们所讲到的这些爱的方法,而是要在日常生活里,始终以艺术的方法,认真地去对待爱。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无论是我们出门坐飞机、坐火车,还是工业生产,细致到我们去买杯咖啡,都希望能越快越好。我们越来越对事物缺乏耐心,而爱正是需要耐心、专注、静静去感受的一种美好。其实当我们开始学习一门艺术的时候,总会先去接触一些相关的东西来带着我们入门。比如木匠学徒要先学会刨木头,学钢琴的人要先学音阶、五线谱,而学习禅宗射箭的人要先练习呼吸。在爱这门艺术上,可以说所有想把它做好的人、想成为大师的人,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家慢慢来,不要着急。那么要做到刚才讲的这三点容易吗?其实咱

36、们可以像去健身房一样,每天有意识地锻炼自己,按书中的内容,简要来说其实就是,每天静下心来跟自己对话、别去想外部能干扰你的那些事,什么工作压力啊、嘈杂的环境啊等等,暂时都放到一边别去想它。而当负面情绪出现的时候,要及时地去沟通和解决问题、不要回避问题。与此同时呢,我们还需要经常审视一下自己,克服人性中的那些不利于爱的弱点。比如说,要克服自恋、要保持看待事物的客观性,不要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出发自以为是,要让爱成为跟信仰一样的坚定信念,用积极的态度去爱一切。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学会爱,单身的人遇见爱情,处在恋爱中的人把握好自己的幸福。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爱生活,让自己成为这个世界上一个温暖的发光体,照亮自己,也照亮周围的人。谢谢大家!来源:爱的艺术撰稿:郭虹妍讲述:孙跃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