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的艺术》资料.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业阅读之“母性之爱与父性之爱”2011-08-28 15:49:49|分类:它山之石|举报|字号订阅爱的艺术弗洛姆二、父母和儿女的爱如果不是命运之神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子宫、离开母体时的恐惧的话,那么在他诞生的那一瞬间,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婴儿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同出生以前并无多大差别,他还是不能辨别物体,还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之外的世界的存在。【似乎有感应,今天上课我也跟学生讲到我们出生】他只需要食物和温暖,但他不知道什么是食物、温暖,什么是给了他食物和温暖的母亲。对于婴儿来说,母亲就是温暖,就是食物,母亲就是婴儿的满足和安全。【婴儿可以什么都不知道,但他(她)有母亲
2、,这就够了。母亲是食物,母亲是温暖,母亲是满足,母亲是安全】用弗洛伊德的来说,这一阶段属于自恋阶段。周围的现实包括人和物体对于婴儿的意义,只是在于是否能够引起他身体内部的满足和不适。婴儿只能意识到他身体内的要求,外界的事物只有同他的需要有关的对他来说才是存在的,而那些与他的需要无关的外界事物则没有任何意义。【世界对于他们来说,还只有权利,没有义务】随着儿童的成长和发育,他渐渐地能够感觉、接受事物的客观存在。母亲的乳房不再是他惟一的食物来源。之后,他开始能够辨别什么是自己口渴的感觉,什么是让他解渴的乳汁,什么是提供乳汁的乳房,谁是给他这些的妈妈。【由绝对的自恋到理解自己的需要,到理解与自己需要有
3、关的甚至无关的人、事、物】他变得能够懂得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事物各有它们自身的存在状态。在这个阶段,孩子学会各个事物的名称,同时学会触摸事物,知道火又热又烫人,木头又硬又重,纸张又轻又容易撕碎。他也开始学习同人打交道:我吃饭时,妈妈会笑;我哭,妈妈就把我抱起来;我正常地排便,她就会夸奖我。所有这一切感知汇聚到一起成为婴儿的人生体验,那就是我被人爱。【人生中,爱的第一阶段被人爱】我之所以被爱,是因为我是妈妈的孩子;我被爱是因为弱小可怜;我被爱是因为我可爱并能赢得别人的喜爱。概括地说,就是我被人爱是因为我能够得到爱;或者更准确地说:我是我,我才被人爱。【总之,这个阶段的爱,是无条件的】这种母爱的体验是
4、一种被动的体验。我什么也不用做就可以得到母亲的爱,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只要我是妈妈的孩子就能够得到她的爱。母亲的爱是幸福,是祥和,不需要去赢得,也不需要为之付出努力。但无条件的母爱有其消极的一面。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创造。【这种无条件的爱,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创造。当然,在这个阶段,体现为自然而然。其他方面,我们应该摒弃这种爱。学会爱,意味着付出爱,也让对方爱我】如果有母爱,就有幸福;没有母爱,生活就会变得空虚我用任何办法也不能为自己创造出母爱,我根本无从弥补。对于大多数八岁到十岁的儿童来说,他们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要被人爱,无条件地被人爱。在八岁之前,儿童还不
5、会去爱,但他会对自己感受的爱表示感谢和喜悦。发育到这一阶段,儿童就会出现一种新的情感和新的要求,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这是爱的觉醒,爱的飞跃】孩子第一次想到送给妈妈或爸爸一点什么东西,或者是写一首歌,或者是画一幅画,或者为他们做点什么。【儿子读小学时经常在过节时送一张画给我。读初中就没有过了。小外甥琛七岁时在我家住,这方面做得很好。我们全家,五楼你谁生日,都会接到他画的画,那是他特有的祝福方式】在儿童的生活里,对爱的认识第一次从“被人爱”变成了“爱别人”,从接受他人的爱变成创造对别人的爱。儿童成长到少年期,就会结束他的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他开始认识到,别人不再是满足自己需要的工具,别
6、人的需要同自己的需要同等重要事实上,别人的需要更为重要,给予比接收更能带来满足感,更能够使自己快乐,爱人比被爱更重要。【爱人比被爱更重要】通过爱人,他可以从自恋、自我为中心所造成的孤独中解脱出来。在爱人的过程中,他体验到了一种崭新的与人结合的感觉,体验到与他人的统一。他还能够体验到在爱人的过程中爱所唤起的力量【爱,摆脱孤独,与人结合,体验统一和力量。】。他不再依赖于单纯地接收爱,不再满足于为了得到爱而让自己显得年幼、体弱、无助或者乖巧顺从。婴儿时期的爱的原则是:“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人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别人”。幼稚的、不成熟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
7、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对于成熟的人来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爱是一种能力。】随着爱的能力的发展,爱的对象也在相应地不断发展、变化。在最初的时间里,人同自己的母亲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出生以前,当母亲和孩子共存一体的时候,这种密切的关系就已经开始。出生以后,母子间密切的关系似乎有了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大。婴儿虽然已经离开了母亲的子宫,但仍然完全依赖母亲。后来,婴儿渐渐长大,开始学会走路、说话、自己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独立,他同母亲的关系就慢慢地失去了那种休戚相关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则变得越来越重要。【从依赖到逐渐独立,父亲在孩子心中越来越重要】为了了解从母亲到父亲的过渡,我
8、们必须区分开母爱同父爱本质上的差别。在前面,我们已经谈到过母爱,就其本质而言,母爱是无条件的。【母爱本质上是无条件的,父爱呢?】母亲对刚出生的婴儿的爱,并不是因为这个孩子满足了自身某种愿望,或者是附和自己的标准,而是因为这个婴儿是自己的十月怀胎。(请注意,并不是每一位父亲或母亲都是按照上面所说的方式来爱自己的子女,这里所说的母爱和父爱更接近马克思韦伯所说的“理想型”或者荣格使用的“原型”之意,我使用“母爱”和“父爱”指在母亲和父亲身上体现出的爱的本质。)无条件的母爱不仅是孩子的强烈的愿望,而且也是每一位成年人内心最深的渴望。【因为这样,儿子往往会嫉妒我对其他孩子的爱。小时候有,但还比较豁达。最
9、近又表现出来了。说我要在学生表现自己的好形象,却把气发在他身上。也许,爱,是自私的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种通过努力才得到的爱往往令人心存疑虑。【所以,在没有足够能力时,我不奢望爱】因为,如果我没有使我要取悦的那个人满意,如果出现了意外,对方还会爱我吗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而且,通过努力得到的爱往往叫人有心底的隐痛:我之所以被人爱是因为我使对方快乐,而不是因为我是我,也就是说,我不是被人爱,而是别人需要而已。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所有的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保持着对母爱的强烈渴求。大多数孩子是幸运的,他们能够得到母爱(后面我们还要讨论不同程度的母爱)。对于成年人来说,这种愿望就
10、难以满足了。在理想的人格发展过程中,这种对母爱的渴望始终是正常的性爱的一个部分【男子的性爱成分里有对母爱的渴望和弥补。】。人们也会把这种渴望寄托在宗教中,甚至可以在精神疾病中找到更多的例子。与父亲的关系不同于与母亲的关系。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是大地,是海洋。【太经典了。是源头,是自然,是博大】而父亲不代表任何一种自然渊源。在最初的几年里,孩子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父亲对儿女的重要性根本无法同母亲相比。但是,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可是他代表了人类生存的另一个环境:即思想的世界,人类所创造的由法律、秩序和冲突构成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为孩子指出通向人类社会之路的引导者。【孩子经由父亲
11、认识社会】父亲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社会性方面,这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经济制度有关。私有财产出现后,财产的继承权往往只属于一个儿子,父亲就开始在子女中选择究竟谁是自己的继承人。父亲总是挑选他认为最合适、最满意的儿子,也就是与他最相仿,因而也最讨他高兴的那个儿子。父亲的爱是有条件的爱。父亲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令我满意;我爱你,因为你尽到了你的职责;我爱你,因为你很像我。”【孩子记住,父爱是有条件的】与无条件的母爱相比,有条件的父爱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是,父爱必须通过努力来争取。如果辜负了父亲的期望,就会失去父爱。对于父亲来说,顺从是最大的美德,不顺从是最大的过失,不顺从
12、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父爱的积极一面也非常重要,因为父爱是有条件的,所以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于可遇而不可求的母爱相比,父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努力获得。【如果获得了父爱,就是积极的。因为父爱可以也必须通过努力去争取。而努力,使人进步!可惜,不努力,很有可能有父亲,却失去父爱!】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要符合孩子自身的需要【孔夫子的“因材施教”道尽了教育的真谛,包括爱】。在婴儿期,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孩子都需要母亲无条件的爱和关心。【卢梭的爱弥儿认为,从婴儿稍懂事时,就不要无条件地服从他】在六岁左右,孩子开始需要来自父亲的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导。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
13、父亲的任务是教育和指导孩子怎样为人处世,怎样面对将来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父爱母爱各有分工,父亲应该适时介入】一个好母亲的爱不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障碍,也不应该助长孩子的依赖性【母爱,要把握好度,要防止溺爱】。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母亲应做自信的母亲。】她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鼓励孩子最终能够离开自己。【鼓励孩子独立】父亲的爱应该坚持某些原则并对孩子提出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专横而粗暴。【不一定棍棒底下出好人。天下父亲啊】父爱应该帮助孩子认识自身的力量和能力,建立自信,最终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摆脱父亲的影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无论父亲多强
14、,都只能把自己的精神传递,而不能让孩子生活在父亲阴影下】最终,一个成熟的人获得了独立,此时的他即是自己的父亲有是自己的母亲。在他身上即具备母爱赋予他的宽容,又体现了父爱教给他的责任【长大后,孩子既有母亲的有点,又有父亲的优点,这才是成功的家庭教育】。母爱的宽容是:“无论你做了什么,犯了什么样的错误,都不会失去我对你的爱,失去我对你的生命、你的欢乐的祝福。”而父爱给予的责任是:“如果你做错了,你就要勇于承担责任和后果;最重要的是你要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给你的爱。”【母爱的宽容和父爱赋予的责任。前者使我想起多年前一个学生因为翻墙上网,怕被开除,想离家出走,母亲一个电话挽留了他:“孩子,
15、无论你犯了什么错误,妈妈都会原谅你”】一个成熟的人,在外在表现上已经离开了父亲和母亲获得了独立,但在内心却为自己塑造了一个母亲形象和一个父亲形象。【水乳交融的父爱、母爱一并影响的结果】并不是像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所说,父母亲影响的综合形成了自己的人格;而是把对自己母亲式的关心建立在自己的爱的能力上,把对自己的父爱建立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母爱让我们懂得回报,父爱让我们懂得理智】成熟的人身上既体现了无条件的母爱,也体现了有条件的父爱。如果一个人内心只有父亲式的爱的话,他会失去理智和判断力,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想要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个成熟的人,就需要由以母爱为中心的阶段发展到以父
16、爱为中心的阶段,最后完成母爱和父爱的综合。否则的话,就容易导致精神方面的疾病。限于篇幅,我不可能在这里详细解释我的这个观点,只能简单地加以阐述。比如,导致某种精神疾病的一个原因就是:一个男孩有位非常慈爱但又过分溺爱他的母亲,同时又有一位性格懦弱或者对孩子漠不关心的父亲。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紧紧地抓住同母亲的联系,养成对母亲的过分依赖。这样的孩子容易形成接受型人格,他觉得自己弱小、无助,需要受到保护和照顾。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他身上缺少父爱的影响,缺少自我控制、独立性和驾驭生活的能力。这样,他就会妄图在所有的人身上寻找“母亲”的影子,寻找的对象可能是某位女性,也可能是某位位尊权重的男性。如果是
17、另一种情况,母亲性情冷淡或者十分专横,孩子就会把母爱的渴求转移到父亲身上,变成片面以父亲为中心的人。这样的人往往只服从于法律、秩序、权威的原则,却对母亲式的无条件的爱非常反感和抵触。如果他的父亲专横、强悍,同时又非常关心他的话,他的这种倾向就会愈加严重。精神病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父爱或母爱的缺失会使人到外界去寻找补偿,容易导致精神疾病。【爱与不爱,怎么爱,其实分野很大】某些精神疾病,如强迫性精神病同过分地以父亲为中心、缺少母爱有关;而其他类型的精神疾病,如歇斯底里、酗酒、逃避现实生活、厌世等则和过分以母亲为中心,缺少父爱有关。注:蓝色字体是本人阅读心得特别链接:爱的艺术干国祥(网名:干干)发于成
18、长2005.03一年前曾和王晓春老师深入地探讨过“师爱”。王老师认为当前教育界已经神化了师爱,把很多师爱并不能解决的问题归咎到师爱的匮乏并企图用师爱的途径来解决。而我在赞成师爱不能解决许多教育问题的同时,认为这种“神化”仅仅是部分文章所致的假象,实际的情况是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仍处于爱的匮乏中。在这种情况下谈师爱已经过时或者泛滥,认为它已经在教育中被神化,无疑是说穷人得了营养过剩症。现在回想起来,这次讨论虽然很有意思,而且也切入时弊,但是我们在前提上都犯了一个错误,即认为:爱只有一种定义,一种方式,那就是润物无声地呵护,它与严格的要求正好相反。其实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准确地区分了“母性之爱”和“
19、父性之爱”:“母爱是无条件的,并不要我付任何代价,只要是她的孩子就行。母爱是极乐,是安宁,它无需去争取,也无需被恩赐。但是,母爱无条件的性质也有它的反面。它无需被恩赐,但它也不能被争取,被产生,被自由把握。” 而“父爱是有条件的爱。父爱的原则是:因为你满足了我的期望,因为你有责任感,因为你像我,所以我爱你。父爱只能去争取,如果违反了要求,就可能失去父爱。在父爱的本质中存在着这样一个事实:服从是主要的美德,不服从是主要的过失对于这种过失的惩罚就是收回父爱。父爱是可以争取的” 。“母亲爱儿女,仅仅因为他们是自己的儿女,并非由于他们是好孩子”,而“父爱的本质是提出要求,确定原则和法律”。乍一看,也许
20、有人会得出母爱高过父爱的印象,因为母爱才是无私的,利他的,自我牺牲的爱。但是正如不要将抽象的“父性之爱”、“母性之爱”简单等同于具体某个父亲或母亲的爱一样,我们也不能以某种道德标准来理解“父爱”或者“母爱”在教育学上的意义。四季轮回自有它的理由,父爱与母爱,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中自有它不可替换的独特价值。母爱是我们所来之处。她是大地,是过去,是我们的根系深扎的地方。但只有母爱的人生或者耽于母爱的人生,将导致精神成长的停滞,而发展出一个过于依赖、软弱无力的人。父爱引我们走上该去之处。他是天空和阳光,是未来,是我们的枝叶伸展的方向。但只在父性之爱笼罩下成长起来的人,他会刚硬而冷漠,忠于严格的秩序而无法
21、面对丰富性。只须稍稍反思我们就会明白,现在中国家庭中很多母亲拥有着父性之爱,而很多父亲则拾起了失去的母性之爱。“严父慈母”的古老家庭模型已经悄悄转变为“严母慈父”的新模型。究其原因极为复杂,而代表父性之爱的儒家伦理系统的崩溃,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然而此文的兴趣并不在于继续深入地讨论心理学或文化的问题,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所关心的是:要拥有怎样的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怎样的顺序与比例,二者之间如何调和与相互渗透,孩子才能以最佳的顺序成长?这既是为人父母的艺术,同时也是为师的艺术。而且因为父母亲两个人之间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在教育儿女的过程中相互调剂与补充,而作为单独的教师则往往意识不到这种爱的调剂的
22、必要性,所以考察师爱的艺术,显得更为迫切与重要。如果说成长就是一个从母性之爱过渡到父性之爱的历程,也就是说是一个母性之爱逐渐退隐(而非消失)而父性之爱逐渐显现的过程,那么我们的家庭相对于学校和社会而言,它本该更多地拥有乡亲式的爱,理应多一些无条件的宽容而少一些冷酷的指标。徐力弑母的悲剧是畸形家庭教育这一金字塔墓的尖顶,它的下面,是无数家庭教育过早地父性化或者说失去母性之爱的事实。而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在现代家庭不得不过早地把孩子交付给社会的背景下,它们理应保留更多的母性之爱,以滋润孩子柔弱的心灵,避免过早地为严酷的律令和过高的期望值扼杀了个体的本性和童年的幸福。但是,今天的教育事实显然已经如
23、我在与王晓春老师的讨论中所指出的,它在高唱师爱、神化师爱的同时,却已经过早地丧失了母性之爱。从一开始起,它就像一个严厉的父亲。它惟一的兴趣在于,孩子有没有成长为它所期望的那个样子。这个成人(父亲)的世界是数学、物理和政论的世界,无论孩子的天赋是什么,无论孩子的兴趣是什么,父性的世界只以它自己的模样来作出评判。数以千万计的独一无二的孩子,用简简单单的几张试卷,就作出了鉴别。这种鉴别与其说是在判定哪个孩子更优秀,倒不如说,它在寻找哪些孩子更像它自己。在这里,强者的思维无疑起着近乎惟一重要的作用,而处于弱势的歌声、诗意、园艺等,则仅仅以一种点缀与小额的恩赐而存在。在教育中,虽然我们在一遍遍地欺骗孩子
24、说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而其实我们都早已经清楚,以那种标准,没有拥有逻辑数理思维和语言思维近乎就是脑力上的“先天残疾”。母性之爱会爱每一个孩子,而且给那些不幸的孩子以更多的照顾;但惟有父性的教育在给出标准后,便只有一张冰冷的脸催促着你。这不是说父性的爱不重要,而是说,它来得太早,而在父性之爱显现之后,我们仍然需要足够的母性之爱来调剂,来缓和。秋天的霜不能提早来临,而在霜冻来临之后,阳光仍然应给予大地和草木以温暖。许多神话和童话都揭示了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的相互调剂在个体成长中的重要性。如中国神话西游记就可以视为“儿子”孙悟空的成长史,故事中如来和观音则分别象征了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正像我们不告诉孩子
25、他从哪里生出来一样,孙悟空也不知道他从何而来,他只是在某种恩宠中,度过了自由快乐的童年。他获得了自己性别的认同(金箍棒),他成为孩子世界中的领袖(妖王),但是,在挑战父亲的权威的过程中,他被父亲镇压在五指山下(五指山,手,权力与能力的象征)。而正是母亲的出面调解,才缓和了父子之间的矛盾,但是犯错的儿子现在需要通过一个特殊的仪式西天取经,才能获得父亲的最终认可,成为父亲一样的人(佛)。当然,这仅仅只是象征,象征并非是与具体事物的一一对应,它只是一种特殊的近似结构的曲折显现,譬如作为父权秩序象征的玉皇大帝与作为父权力量象征的如来佛在这里便显现为两个关联不大的神;而唐僧等人,同样也是受贬的儿子回归到
26、父亲身边这一主题的另一种叙述(如唐僧原是如来座下二弟子金蝉子,因为听佛法不认真而贬生于东土大唐,直到通过取经后重新获得“父亲”的认同),他们的故事与孙悟空的故事构成了复调与同构。而我这里冒着过于草率地解读一部巨著的危险,也只是为了说明:父性之爱它只是在孩子成长的特殊时刻显现并体现它的价值,而这时,孩子应该已经成长到足以面对父性之爱所给出的挑战。一个民族的平庸,究其原因也许很简单:绝大多数孩子在襁褓时代,就被父权秩序所恫吓,所胁迫,并因此一生失去自信、创造与快乐,成为无所作为的人。或者物极而反,丧失父性之爱的最终指引,于是出现“小皇帝”,出现中日夏令营上的懦弱,出现男孩女性化,这些,同样是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失调所导致的教育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