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现代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现代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现代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第一章教育学与教师专业化1、 教育是在 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 个体的社会化 和社会的个体化 的实践活动。A、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 教育是一种以教与学为形式,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社会时间活动。根据实施教育的机构与场所,教育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B、一门学科能否独立存在,是否发展成熟,一个最重要的标志,便是看它是否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C、教育学的定义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 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大致氛围三个阶段: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的创立时期、教育学的发展阶段。A、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2、具有标志性意义 的是我国古代的学记 和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学记是 礼记中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B、培根的教育学是“教”的方法和艺术。C、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D、 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白板说E、法国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观F、 对教育学的创立作出里程碑式贡献的是德国的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完成了教学与教育的结合,才真正开始了科学教育学尝试。3、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主要应具备三个条件:1) 教育学有确定的研究对象,即将教育问题、教育思想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进行研究;2) 教育学有较为
3、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有一套专门的概念和范畴体系;3) 教育学有科学的研究方法。4、 教育学的发展时期: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经验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制度教育学、批判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A、 文化教育学将培养完整人格作为教育目的,主要途径是陶冶和唤醒 ,主张 建构和谐对话的师生关系。B、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美国的杜威我的教育信条、 民主主义与教育 、 经验与教育 ,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C、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学校即社会;教育的目的应该来自教育过程之内;教育应该从儿童兴趣出发,以活动组织学习,在做中学,不断改造自己的经验5
4、、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教师职业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6、1994 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上确立了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八大职业中的一类7、教师专业化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使他们具有 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的成长过程。教师的专业是 学科专业 和教育专业 结合的“双专业” ,这就决定了教育学在教师的专业化过程中具有独特的
5、价值。从教师专业化角度看,教师教育具有“双专业性”,既是 学科专业教育 ,又是 教育专业教育。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第二章教育、学校和学制1、学校的产生:进入奴隶社会 后,学校应运而生。2、学校自从产生后,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A、古代学校。B、现代学校。 这个时期的学校具有下列特征: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施和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学校教育内容极大地丰富;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到逐步结合;教育方法摒弃呆读死
6、记,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开拓创新精神;成人教育循序发展,传统的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学校教育手段日趋现代化3、到 19 世纪下半叶 ,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制度基本建立,标志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A、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也称学校教育系统,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B、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大多数西方国家已经基本形成现代学制 。C、中国早在 夏朝 已经产生学校的雏形,但现代意义上的学校产生于鸦片战争之后,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也晚于西方国家。4、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A、重视学前教育,重视幼小衔接B、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时间C、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合D、高等教育大众化
7、、普及化、多样化E、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淡化F、教育制度更有利于国际交流第三章社会、人、教育1、现代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A、教育通过 劳动力的生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教育通过 生产科学技术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补充一条: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发展2、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教育的阶级性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的;( 2)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支配权;( 3)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4)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方针的制定和教育内容的选择3、教育对科技的影响:( 1)再生产科学知识(2)推进科学体制化(
8、3)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推进科学研究的功能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对教育的制约:A、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循序渐进)B、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年龄特征)C、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D、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该题目还可以换种问法:论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互补性(因材施教)5、 学校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独特价值(意义、功能、作用)表现在:A、 引导个体发展的社会性规范B、提供个体发展的动力,加速个体发展C、唤醒个体发展的意识,挖掘个体发展的潜能,具有个体发展的即时、延时价值D、 能够发展个体的特殊价值(才能)和个性6、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A、 教育具有
9、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B、社会对教育的影响要经过教育的转换和选择C、教育自身具有自我保存的功能和继承性D、 社会性是教育的派生属性,生命性则是教育的根本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第四章教育目的1、 广义的教育目的: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人才质量培养的总的规格和要求2、 教育目的的确定依据:A、 客观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B、理论依据:马列主义理论发
10、展学说3、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A、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或建设者的接班人B、强调全面素质的提高C、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 培养具有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4、 素质教育分为三类: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社会素质教育5、 素质教育的特点:A、 素质教育即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进而提高全民素质B、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所有学生C、强调全面发展D、 个性发展的提高E、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6、当代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A、素质教育即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进而提高全民素质B、美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审美观的教育,培养学生鉴
11、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塑造学生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C、义务教育 :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家性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世俗性等特征,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九年义务制教育D、学校教育:是指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性的,施加影响的教育。学校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具有独特的功能。7、当代教育民主化的体现:A、教育机会均等B、师生关系均等C、教育自由,促进学生自由发展D、对等级、特权的限制和减弱第五章教师与学生1、新时代教师的角色A、 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知识的引
12、导者B、教师是学生成为完整人的促进者C、教师是学习者和研究者2、 学生的本质属性A、 学生是 具有多样性 的人B、学生是完整性 的人C、学生是具有能动性 的人D、 学生是 具有创造性 的人E、学生是 成长中 的人(发展中)F、 学生是 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3、 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A、 教学内容的授受关系B、人格上的平等关系C、社会道德的相互促进关系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 - - - - - - - - - 第六章课程1、 广义的课程是指所有
13、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2、 课程的定义:学校组织并提供给师生互动的、旨在使学生产生一定变化的经验有以下几个特点:试图整合社会需求、儿童发展、学科体系三者之间的关系该定义是功能性的,是对课程的一种完整理解3、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的规划、编制、实施和评价的一整套活动。4、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第一,课程功能的转变,为知识学习为发展学习第二,课程结构的改革,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及课程间的练习第三,课程内容的改革,学术性- 生活化第四,课程实施方式的改革,被动接受-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第五,课程评价的改革第六
14、,课程管理的改革,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5、 当代课程改革的趋势A、 课程现代化 B、课程综合化 C、课程生活化 D、课程能力化6、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A、 社会发展的要求及其提供的可能性B、 人类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C、 学生年龄、知识基础及其可接受性D、 课程理论的影响7、 新课改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填空题第七章教学(上)1、备课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一般备课做好以下几方面:备文本、备学生、备教学行为、备自我。2、学校进行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又称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学科课程标准是
15、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体现统一要求,是直接的依据。4、直观教具实物直观、模像直观5、上课 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6、上好一堂课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A 、教学目标要指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B 、教学内容要正确 C 、教学方法选择运用要贴切 D 、教学组织要有序 E 、教学要有好的效果第八章教学(下)1、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A 、根据 教学的具体目标来选 B 、根据 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 C 、根据 各门学科的特点来选 D 、根据 教师本身的素养来选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16、- - - 第 4 页,共 6 页 - - - - - - - - - 第九章德育1、 德育德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德育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总称。2、德育主要是通过德育课、各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教育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加以实施。其中德育课和各科教学是基本途径。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一定的社会通过教师提出的道德发展要求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4、德育过程是 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必须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第十章班级管理1、 班级组织的特点:A、 班级组织的教
17、育性 B 、班级组织的社会性 C 、班级成员的平等性 D 、班级组织的“准自治性”2、 一个真正的班集体形成后,具备如下的特征:A、 共同的目标 B、集体的活动 C、健全的组织 D、共同的学习和生活规则 E、和谐的氛围3、 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的作用(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2)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引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关系的协调者4、 班主任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着眼一下几个方面:(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培养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4)制定和执行班级规则,营造良好的班风(5)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额外补充:1、 儿童权利公约明确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
18、,不仅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并且受到社会的独特保护。学生是权利的主体,权利公约提出了:儿童利益最佳化,尊重儿童尊严及其观点,提出无歧视儿童的基本原则2、 综合实践活动是结合学生的直接经验,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体现形态。内容有: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知识程度编排,根据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室,有计划的向全班同学集体授课。班级授课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4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带有主观的限制,反映教学规律。5、 古代教学的
19、原则:启发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近现代教学的原则:直观性(启发性)、系统性(循序渐进) 、巩固性、量力性、科学性、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6、启发性原则及其如何贯彻: A、含义: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B、如何贯彻:调动学生主动性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教学民主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 - - - - - - - - - 7、教学的一般任务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创造才能C、 进行道德教
20、育D、 促进个性发展8、 陶冶情操法和设计教学法陶冶情操法:通过创造良好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设计教学法:主旨废除班级授课制,打破学科界限,学生制定学习目的和内容,自己设定。9、平行管理教育是既强调集体教育 ,又强调 个性教育 ,对集体和个性的教育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10、1)由教育主管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2)近代学制开始于清末3)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榜样作用3)课程体系:国家、地方、学校课程4)教师使用教具展示演示法5)学不越界循序渐进6)德育过程中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7)教育目的对教育的作用导向、激励、评价8)课
21、的组成部分: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9)老师影响力的来源:职权影响力和人格魅力(个性影响力)10)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1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职业角色的多样性12)学校进行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13)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知识中心是属于传统教育学派,是赫尔巴特。进步教育学派是杜威。14)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道德行为。15)现代德育的本性和存在形式:变革性。16)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教育。17)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则是下列谁的德育思想:马卡连柯18)认为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不应分出先后主
22、次是苏霍姆林斯基 的德育思想19)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是谁的德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20)提出要根据儿童的习惯性的暗示性进行教育的是:涂尔干。21)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柯尔伯格。22)认为“一切文化中,儿童的道德发展都经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固有顺序”的道德教育思想的是:柯尔伯格。23)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标志是现代化学校的出现24)主张教育与生活相结合生活方式教育的教育家是杜威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