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语文版必修4)检测:12 师说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语文(语文版必修4)检测:12 师说 .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2师说课后篇巩固提升(A)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句读/渎职巫医/诬蔑位卑/不无裨益B.郯子/剡溪苌弘/股肱老聃/驰骋疆场C.近谀/丰腴经传/传奇粘贴/捣衣砧上D.贻之/饴糖筵席/梦魇播洒/李氏子蟠解析A项,du/d,w,bi/b;B项,tn/shn,hng/gng,dn/chng;C项,y,zhun/chun,zhn/zhn;D项,y,yn/yn,b/pn。答案B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官盛则近谀(阿谀,奉承)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是故无贵无贱(无论)小学而大遗(学习)圣人无常师(常有的)郯子之徒(学徒)A.B.C.D.解析常:
2、固定的。徒:一类人。答案C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吾从而师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不必贤于弟子A./B./C./D./解析老师;以为师;从师学习;从师学习;姓氏;老师。答案C4.对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犹且从师而问焉 犹且:尚且,还。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其皆出于此乎其:同“岂”,难道。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竟。解析C项,“其”,表揣测语气,可译为“大概”。答案C5.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而耻学于师C.不拘于
3、时D.师不必贤于弟子解析C项为被动句,其余为介词结构后置句。答案C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9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
4、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6.下
5、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解析可结合句式特点及句中实词、虚词断句。“生乎吾前”“生乎吾后”是对举的两种情况;
6、“也”是语气词,“夫”是句首发语词。答案C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巫和医不分,巫主要从事祝祷、占卜等活动,也用药物为人治病。B.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之统称。C.姓是一个家族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氏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秦汉以后,姓与氏合一,称“姓氏”。D.此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术等六种学问和技能。解析D项,应该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答案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一段正面阐述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B.第二段慨叹师
7、道不传已久,运用对比的手法,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C.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教师的作用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D.最后一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起,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解析C项,引用孔子的范例,阐明的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道理。答案C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解析注意第(1)句中宾语前置句的翻译,及“或”的理解;第(2)句中注意“专攻”“而已”等词。参考答案(1)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
8、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2)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仲尼可学不可为也。学之至,斯则仲尼矣;
9、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中矢而死。仲尼岂易言耶?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句师耳。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瞋目闭口耶?吾子文甚畅远,恢恢乎其辟大路将疾驰也。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调其六辔,中道之行大都,舍是又奚师欤?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
10、以为师矣。如此,无世俗累而有益乎己,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宗元白。(选自柳宗元集,有删改)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且求中以益己益:充实。B.吾子无以韩责我责:指责。C.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攻:加固。D.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爱:吝啬。解析B项,“责”,要求。答案B11.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B.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C.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D.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解析B项,“其”为句中语气词,表示希望。其他三项均为代词。答案B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若乃名者,方
11、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2)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参考答案(1)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2)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13.请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严生老师的原因。参考答案不愿承担老师之名;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可以互相学习。参考译文尊敬的严秀才:我收到了你的来信,说要拜我为师,还批评我写的师友箴和答韦中立书两篇文章,想改变我不为人师的本愿,准备委屈自己做我的弟子。举凡我所写的那两篇文章,那最终的主题没有什么不同。我所规避的是老师的名分,所担忧的是那做老师的事实,实在是一天也不能忘记。我聊以
12、作歌来规劝自己,做事遵循自己的内心来充实自己,小心翼翼地不敢有片刻闲散,还不敢自以为有可以被人当做老师的资格。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讥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内在的实力不足以为师,外来的笑骂不能够承受,众人即使真诚地逼迫我为师,我对你又能怎么办呢?说内在的重要性,我的两篇文章中都是,希望你详细地阅读它们,我的认识和看法都在其中。你所说的仲尼的说法,难道是容易做到的吗?仲尼是可以学习但是不能跟着做的。学到了极高的境界,这人就是又一个仲尼了;没有到达极高的境界却要像仲尼那样去为师,就如同宋襄公酷爱称霸以致国家败亡,最终中箭死去。仲尼哪里是那么容易说的呢?马融、郑玄,这两个人只
13、是拘泥于辨析章句的老师。当今世间本已有不少这样的老师,我庆幸自己不是那样的人。你想成为那样的人,那我就很高兴地寄希望于你了。凭借言说道理、讲解古事、穷究文辞来做老师,本来就是我们这些人所做的。我的才能与胆量比不上韩退之,所以不愿意做别人的老师。人的认识是有相同和不同的,你不要用韩愈要求我。如果说我拒绝了千百个人,实际上又不是这样的。我所拒绝的,是拒绝老师、弟子的名分,不敢接受那师生间的礼仪。如果在言说道理、讲解古事、穷究文辞方面有人来请教我的,我难道曾经怒目相视、闭口不言过吗?你的文章非常流畅旷远,气势恢宏有如开辟了一条大道将要策马奔驰。加固车子,喂肥骏马,加长鞭子,协调好六根缰绳,在中正之道
14、上前行直通大都,除了这个哪里还要拜师呢?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希望你常来,我可以整天与你谈说,不敢疲倦,不敢吝啬,不敢放肆。假如去除那师生的名分,保全那师生的事实,用自己所知道的交换对方所不足的(即互相取长补短),也可以在交往中互相做老师了。像这样,就没有世俗的师生之累而又对自己有益处,从古到今没有喜好道理却回避这个的。柳宗元回复。三、语言表达14.校学生会拟开展“如何与陌生人交往”的主题活动,为学习交往经验,将对某老师进行访谈,请你设计三个访谈问题。要求:紧扣访谈目的,问题步步深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解析本题从设计访谈问题的角度来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
15、、简明、得体。问题设计要紧扣“如何与陌生人交往”的主题,紧扣访谈目的(学习交往经验);三个问题要由浅到深,语言要简明;采访对象是老师,说话要注意对象,言辞要得体。答案示例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中,您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从这些事例中,您总结出了哪些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为帮助我们更好地与陌生人交往,您还有哪些建议?15.仿照横线前的句子的形式,在横线上填写句子,要求句子结构一致,语意连贯。智慧是什么?智慧就是走在大路上,能够看到鲜花覆盖下的陷阱;就是。智慧是什么?智慧就是临危不惧,临变不惊,面对险境绝对不会贸然出手;就是。解析本题考查句式仿写能力。此题是嵌入式仿写,需要注意整体意境,同时更需要找准仿写的
16、对象。仿写句子需要注意形式上的一致性、内容上的开放性,但不能脱离话题限制。答案示例阴雨连绵,能够看到层层乌云后面的太阳因势利导,借水行舟,直面现实绝不会逆流而上(B)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chun,流传。B.作师说以贻之贻:di,赠送。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du,句中的停顿。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谀:r,阿谀,奉承。解析A项,“传”应读“zhun”,此处指六艺的传文;B项,“贻”应读“y”;D项,“谀”应读“y”。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嗟乎句读嘉许B.传道疑惑讽喻C.卑微学者遣漏D.不齿老聃苌宏解析C项
17、,“遣”应为“遗”。答案C3.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句读之不知B.其出人也远矣其孰能讥之乎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小学而大遗D.彼与彼年相若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解析A项,结构助词,的/助词,提宾作用;B项,代词,指圣人/语气词,难道;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D项,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答案D4.下列各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B.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实际
18、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C.韩愈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D.“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解析C项,“范仲淹”应为“欧阳修”。答案C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
19、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
20、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选自宋史孙傅传,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
21、/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主要根据句意断句,同时,参考句子的结构,如主谓关系句“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动宾关系句“索
22、民力以妨农功”,还有人物及其说话标志等,如“傅言”。答案A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及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错。答案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
23、,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B.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C.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D.孙傅舍生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意的能力。“杀二宦者”错,文中是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答案B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
24、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第(1)句,要注意的关键词有:“帝”,名词用作动词,译为“称帝”;“苟”,假设关系连词,译为“如果”;“死”,译为“为而死”。第(2)句,要注意的关键词有:“不吾索”是宾语前置句,即“不索吾”;“面责”译为“当面指责”;“庶或”译为“或许”。参考答案(1)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2)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参考译文孙傅字伯野,是海洲人。进士及第,任礼部员外郎。当时蔡翛做
25、尚书,孙傅对他谈论天下的事情,劝他赶快做些改革,不然的话肯定坏事。蔡翛没有听从。迁任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前来进贡,使者所经过的地方,安排车夫舟船,引起许多麻烦及浪费。孙傅说:“索取民力妨碍农时,对我们国家没有丝毫的好处。”宰相说他的观点跟苏轼一样,上奏贬他去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议论只是偶然与苏轼相同,也没有其他恶意,对这种依职责论事的处罚太过分了,许翰也被罢官离京。靖康元年,(孙傅被)召入任给事中,晋升兵部尚书。上奏请求恢复祖宗制度,钦宗问理由,孙傅说:“祖宗的制度对人民有利,熙、丰时的制度对国家有利,崇、观时的制度对奸臣有利。”当时认为是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枢
26、密院。金人包围京城,孙傅冒着箭石日夜亲自去巡视。金兵分为四路呐喊着冲上前,(守城)部队败退,堕入护龙河,尸体都填满了河,城门急速关闭。当天,金人就登上了城楼。靖康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帅营去,安排孙傅辅佐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皇帝二十天后还没有返回,孙傅屡次写信请求返回。等到废立的檄书来了,孙傅非常悲哀地说:“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金人来索取太上皇、皇后、诸王、妃主,孙傅留下太子不遣送。密谋藏在民间,另外找一个貌似太子的人和两个貌似宦官的人杀了,并且杀十几个死囚,带着首级送去,骗金人说:“宦官想把太子偷偷放走,京城的人赶来争斗杀了他们,误伤太子。因
27、而率兵去平定,杀了作乱的人献来。如果这样还不行的话,那就把死的太子送去。”过了五天,没有人肯担任这件事情。孙傅说:“我是太子少傅,应当和太子生死与共。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于是跟从太子出京。金守门的人说:“(我们)只想要太子,你这作为留守的来参与什么?”孙傅说:“我是宋的大臣,并且还是太子少傅,应当到死随从。”当天晚上,在门口住宿;第二天,金人召他去。第二年二月,死在北方朝廷。绍兴年间,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叫“忠定”。(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
28、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
29、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仆自谪过以来,益少志虑。居南中九年,增脚气病,渐不喜闹,岂可使呶呶者早暮咈吾耳、骚吾心,则固僵仆烦愦,愈不可过矣。平居望外遭齿舌不少,独欠为人师耳。抑又闻之,古者重冠礼,将以责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数百年来,人不复行。近有孙昌胤者,独发愤行之。既成礼,明日造朝,至外庭,荐笏,言于卿士曰:某子冠毕。应之者咸怃然。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曰:“何预我耶?”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何哉?独为所不为也。今之命师者,大类此。(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有
30、删改)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B.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C.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D.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解析这句话有浓厚的议论色彩,只要我们找出其议论的对象“韩愈”,再结合句中实词虚词即可恰当断句。答案B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31、正确的一项是()A.“吾子”是古时对别人的尊称,译为“您”,它比“子”更突出尊重意。B.“谪”是官吏降级,相当于贬。表达类似意思的词还有“除”“去”等。C.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D.京兆尹,中国古代官名,为三辅(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之一,相当于今日首都的市长。解析B项,“除”,表示拜官授职;“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这两个词与“谪”的意思并不相似。答案B11.对本文与师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韦中立想拜柳宗元为师,柳宗元为了拒绝他,首先说“未见可师者”,这不过是说说客气话罢了,并不是他拒绝的真正原因,真
32、正的原因是他“不敢为人师”。B.本文追根溯源,揭示“不事师”的缘由;师说用对比分析阐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危害。C.本文在议论中善用比喻,“蜀犬吠日”“越犬吠雪”的比喻不仅赞美了韩愈提倡师道的勇敢精神,斥责了那些群怪聚骂反对从师的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敢为师的苦衷和怕连累后学的心情。D.本文与韩愈师说的第二段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感叹师道之衰,批评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恶习。解析D项,本文没有“批评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恶习”,而是斥责了那些反对从师的人。答案D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2)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解析注
33、意第(1)句中“仆”“固”“假令”,第(2)句中“世”“目”等词的意义和用法。参考答案(1)我自己衡量并没有可取之处,假如有可取之处,也不敢做人家老师。(2)世人果然君起责怪他,指指点点,互递眼色,相互拉扯,加油添醋地非议他。参考译文二十一日,宗元向你告白:承蒙来信说想要拜我为师。我的学问不深厚,文章著作也十分浅薄,仔细回顾一下自己心中,没有什么可供你学习的。虽然常常喜欢谈谈学问,写写文章,却不敢自以为是。不料你从国都来到永州,竟然会看中我。我自己衡量并没有可取之处,假如有可取之处,也不敢做人家老师,做一般人的老师都不敢了,何况是做你的老师呢?孟子说:“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从魏晋以
34、来,人们更加不追随老师学习,现在则没听说有人敢为人师;有的话往往讥笑他,认为是个狂妄的人。只有韩愈奋勇不顾世俗的眼光,勇于触犯众人的忌讳,甘愿承受他人的讥笑和侮辱,招收后进学生,写了师说这篇文章,容色严正地当老师。世人果然君起责怪他,指指点点,互递眼色,相互拉扯,加油添醋地非议他。韩愈因此得了狂妄的名声。住在长安,饭都来不及煮熟,又匆忙东去,这种情形已经很多次了。屈子怀沙赋说:“城里面的狗,成群的叫,对所奇怪的事物叫。”我过去听说庸蜀以南,经常下雨,很少出太阳,太阳一出来,狗就叫。我认为是言过其实。六七年前,我到南方来。元和二年冬天,刚好遇到一场大雪,一直越过五岭,覆盖南越数州,数州的狗,都惊
35、慌地又叫又咬,到处乱走,接连好几天,到雪不下才停下来。然后我才相信从前听到的传闻。现在韩愈既然认为自己是蜀地的太阳,而你又想让我成为南越的雪,这不是会为我招来祸害吗?不只会使我受害也会使你遭受伤害,然而雪和日哪有过错呢?只是狗罢了!试想当今天下不叫的又有几人呢?而谁敢在众人前标新立异,招来嘲弄和侮辱?我自从因罪被贬以来,更加少用心思,在南方住了九年,多了脚气病,逐渐不喜欢吵闹,怎可让那些唠叨不休的人,不分早晚常在我耳边讲些我不喜欢听的话,来干扰我平静的心呢?又听说古时候重视加冠礼,用来要求成人之道,这是圣人所特别注重的礼节。数百年来,世人不再举行。近来有孙昌胤这个人,独自下定决心,振奋精神,举
36、行此礼。行过礼后,隔天上朝,到了外庭,把芴板插入绅带,向众官员们说:“我的儿子行完冠礼了。”听到的人都非常诧异的样子。京兆尹郑叔则生气地放下笏板,退后站住说:“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廷上的人都大笑。天下的人不去指责郑叔则行为的不是,而称赞孙昌胤作为的得当,为什么?因为他做了别人不愿做的事。现在自命为师的人,大都和这情形相同。三、语言运用13.以下是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张伟同学写给某公司的求职信,从语言使用得体的要求看,存在五处不当,请按要求予以修改。尊敬的领导:您好!您能在百忙中拜读我的求职信,我感到很荣幸。谢谢!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计算机系本科生,酷爱IT行业,曾获哈尔滨市大学生计算机“华苑杯”创
37、新成果大赛一等奖,偶然在有关材料上看到关于你们公司的情况介绍,十分羡慕公司的优良环境和优厚待遇,钦佩公司在经营、管理上的超前意识,十分愿意为公司贡献我的学识和能力。您可不能拒绝我哟!此致敬礼!张伟年月日应删的两处:(1)(2)应修改的三处:(1)改为(2)改为(3)改为解析“偶然”一词不能表示对该公司的向往之情;“优厚待遇”放在此处,会给人不好的印象;“拜读”是敬辞;“你们公司”不能显示出对对方的尊重;“您可不能拒绝我哟”表达太随意。参考答案应删的两处:(1)偶然(2)和优厚待遇应修改的三处:(1)“拜读”改为“翻阅”或者“阅读”之类(2)“你们公司”改为“贵公司”(3)“您可不能拒绝我哟”改为“期盼佳音”“希望能给我一个机会”“希望能成为贵公司一员”等14.(2018天津)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鲁迅提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丰子恺的漫画村学校的音乐课却没有画人的眼睛。你觉得二者矛盾吗?请结合画面说明理由。解析鲁迅这句话代表一类人的观点;丰子恺的图画有着他作画的初衷,也代表着一类人的观点。可以根据对鲁迅的话的理解,以及对丰子恺画的理解,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答案略